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3
1
作者 安启念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7,共8页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建立,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理论斗争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产物。在建立过程中,米丁和斯大林起了关键的作用。这一体系的基本精神是弘扬科技理性。在今天看来,它的基本思想并未过时,但马克思恩格斯还有许多重...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建立,是十月革命后苏联社会理论斗争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产物。在建立过程中,米丁和斯大林起了关键的作用。这一体系的基本精神是弘扬科技理性。在今天看来,它的基本思想并未过时,但马克思恩格斯还有许多重要哲学思想没有被它包括在内。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需要,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 马克思主义 创新
原文传递
中国双导型经济与人的生存和发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巫文强 《改革与战略》 2014年第5期1-13,共13页
文章认为,中国当前运行的经济是社会生产和分配由政府和资本共同主导的双导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前的中国双导型经济体制下,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多元资本非公有积累条件未设定、资本收益者责任的制度安排严重滞后、资本收益者的权利和... 文章认为,中国当前运行的经济是社会生产和分配由政府和资本共同主导的双导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前的中国双导型经济体制下,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多元资本非公有积累条件未设定、资本收益者责任的制度安排严重滞后、资本收益者的权利和义务不一致,这就必然造成政府对社会生产和分配失去控制,资本对劳动力收益的分占、非公有资本对公共资源的排他性使用和超占、强势资本对弱势资本的挤压、公有资本变异的现象不可避免。对人生存和发展保障来说,其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本收益最大化不断给社会制造就业难、买房难、读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中国必须做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的制度建构工作,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情况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导型生产和分配、在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内管理双导型生产和分配的全过程,对多元资本非公有积累条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型经济 社会生产和分配 多元资本非公有积累 资本收益最大化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改造
原文传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考论 被引量:6
3
作者 翁有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2-68,共7页
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开始并不想立即制定1954年宪法。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于1952年10月访苏时就中国暂不制定宪法而由《共同纲领》代替问题请教斯大林。由于斯大林坚持中国应尽快制定宪法,中国遂转而积极制定宪法,并于1954年颁布。1... 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等开始并不想立即制定1954年宪法。受毛泽东委托,刘少奇于1952年10月访苏时就中国暂不制定宪法而由《共同纲领》代替问题请教斯大林。由于斯大林坚持中国应尽快制定宪法,中国遂转而积极制定宪法,并于1954年颁布。1954年宪法的制定工作是认真的。但由于形势的迅速转变等多种原因,宪法的实施却成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4年宪法 毛泽东 刘少奇 斯大林 社会主义改造 宪政实践
下载PDF
弹性生产、全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改革——20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大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32,共10页
20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最大的变化之一在于其生产方式由“福特主义”向“弹性生产”的过渡。这是具有双重意义的资本主义体制变化。通过基础性的生产变革,它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权力结构和控制方式。这既给资本主义带来了活力也造就了新的... 20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最大的变化之一在于其生产方式由“福特主义”向“弹性生产”的过渡。这是具有双重意义的资本主义体制变化。通过基础性的生产变革,它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权力结构和控制方式。这既给资本主义带来了活力也造就了新的激进环境,进一步,它对意识形态以及左派实践和理论,甚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也产生了复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生产 全球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改革
原文传递
建国以来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经验探究——比较研究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改革 被引量:4
5
作者 颜廷平 《宁夏党校学报》 2010年第4期53-56,共4页
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锐利武器。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对二者进行历史比较分析,深入挖掘、研究、总结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经验,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 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锐利武器。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分别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和改革。对二者进行历史比较分析,深入挖掘、研究、总结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经验,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整合
下载PDF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重要创新贡献
6
作者 高继文 常晗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3,共12页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作出重要创新贡献。把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作为改革的主要依据,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作出重要创新贡献。把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作为改革的主要依据,强调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找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把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改革的目标,坚持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全面深刻改革具体制度,建立充满生机活力的各方面体制,加快推进现代化。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的根本方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原则,避免了走僵化封闭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正确处理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探索和把握改革的规律,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改革 发展生产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战后世界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春生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0-27,共8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革浪潮。在1949年到1968年的第一次改革浪潮中,中国出现了以"八大"为代表的改革探索;在1978年至今的改革浪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迅速发展,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革浪潮。在1949年到1968年的第一次改革浪潮中,中国出现了以"八大"为代表的改革探索;在1978年至今的改革浪潮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既是这次改革浪潮的开创者,又是这次大浪潮的坚守者和引领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引领者
下载PDF
论毛泽东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晓勇 《天中学刊》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中国共产党是在与资产阶级结成政治联盟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批评斗争、和平赎买、逐步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改造与国家工业化并举及思想教育等一系列完整而又正确的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最后消灭了资产阶级。这一改革不仅... 中国共产党是在与资产阶级结成政治联盟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批评斗争、和平赎买、逐步改造和对农业、手工业改造与国家工业化并举及思想教育等一系列完整而又正确的政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最后消灭了资产阶级。这一改革不仅没有像一般的生产关系变革那样给社会生产力造成破坏,反而大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 政策
下载PDF
列宁社会主义改革思想的“民本”特质 被引量:1
9
作者 戴锐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在列宁对这场改革运动所进行的思考和探索中,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其改革思想蕴含着丰厚的“民本”特质,这种特质在列宁对... 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在列宁对这场改革运动所进行的思考和探索中,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社会价值观,其改革思想蕴含着丰厚的“民本”特质,这种特质在列宁对改革的动因、目的、标准、主体选择以及政策措施设计等方面都有充分的反映。这种精神特质在一定意义上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一宗旨的重要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民本”思想 新经济政策 社会主义改革 人民利益
下载PDF
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层理论基础——关于《正处》基本评价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林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2,共8页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虽有不足之处,但总体上看它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正处》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源头,不能把它列入毛泽东晚年错误中去。《正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巩固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虽有不足之处,但总体上看它是一部伟大的著作。《正处》不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源头,不能把它列入毛泽东晚年错误中去。《正处》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巩固和发展的动力机制,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层理论基础。今天我们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所依据的根本理论,正是《正处》所阐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社会主义改革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革命”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根雄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7,共9页
当今中国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与所遇到的问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明确地阐发了"共产主义革命"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革命与其他一切革命... 当今中国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与所遇到的问题,促使我们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与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关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曾明确地阐发了"共产主义革命"的思想。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革命与其他一切革命的差别在于是否彻底地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现状;真正的革命并不是作"表面文章",而是深入到人民现实生活中的变革;革命也不是确立"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革命实质上是人们自己改造自己的自我革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证明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马克思"共产主义革命"思想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全面深化改革,更是马克思"共产主义革命"思想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进程中的具体呈现,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革命 政治革命
下载PDF
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期的失误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济舟 禹永植 王玲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9-22,共4页
社会主义改造后期 ,出现了急躁冒进倾向 ,原定用 1 5年时间完成的三大改造仅仅用了 4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本文通过史实和理论分析 ,探讨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急躁冒进的产生过程、形成原因及其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合作化 个体经济 急于过渡 高度集中
下载PDF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的选择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广云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7-34,共8页
社会主义是某些国家人民基于本国国情的历史选择。这一选择有着无可选择的历史和逻辑前提——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前提又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掠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是节约。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某些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形... 社会主义是某些国家人民基于本国国情的历史选择。这一选择有着无可选择的历史和逻辑前提——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前提又是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是掠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是节约。正是在这一前提下,某些国家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以计划经济和威权政治为特征的传统社会主义;进而为了发展工业化生产力亦即商品经济,通过社会主义改革形成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特殊性,而且具有普遍性;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是社会主义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 社会主义改造 传统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改革 现代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以苏州市为个案的考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玉贵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7-130,共14页
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的私租房改造于1956年初开始试点,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基本完成。20世纪60年代前中期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发动后,房改逐步推向农村集镇,且政治色... 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整个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市的私租房改造于1956年初开始试点,1958年"大跃进"高潮中基本完成。20世纪60年代前中期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发动后,房改逐步推向农村集镇,且政治色彩日趋浓厚。"文革"爆发后,在发动"二次房改"的同时,还冲占和低价收购了大量下放户的私有房屋。苏州市私租房改造的基本方面应予充分肯定,但也遗留了诸如自住与改造划留不清、私自降低起改点等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初,房改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有出租住房 社会主义改造 私租房改造
下载PDF
浅析家族组织在建国后四次社会变革中所受到的影响
15
作者 邵冬霞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9期38-41,共4页
家族组织是长久以来中国进行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必不可少的透视角。通过分析家族组织在建国后四次社会变革 (土改、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改革 )中所受到的冲击及其原因 ,揭示了家族组织的政治、... 家族组织是长久以来中国进行社会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理解中国农村社会必不可少的透视角。通过分析家族组织在建国后四次社会变革 (土改、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农村改革 )中所受到的冲击及其原因 ,揭示了家族组织的政治、经济等功能在这些变革中所发生的变化 ,以及这些变化对于家族权威消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我们应注意研究当今家族势力再次抬头的原因及其条件 ,并对抑制家族组织的不良作用采取正确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组织 社会主义改造 人民公社 农村改革 土地改革 社会控制
下载PDF
邓小平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实践启示——基于南方谈话的一种理解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晓星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9-68,共10页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政治主体;社会主义改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刚性保障;“三个有利于”和共同富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依准与目标。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政治主体;社会主义改革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刚性保障;“三个有利于”和共同富裕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依准与目标。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邓小平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核心内容。实践性、系统性与开放性是邓小平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的理论特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具体运用。新时代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持续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始终确保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人民属性,不断增强国家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南方谈话 国家治理现代化 社会主义改革 制度建设
下载PDF
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29年的曲折历史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仲泉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赣南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区域,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中共党史研究中要突出赣南人民所在的这块红色土地为共和国大厦的奠基所起的作用。必须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29年的曲折历史。要充分认识这段历... 赣南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区域,赣南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中共党史研究中要突出赣南人民所在的这块红色土地为共和国大厦的奠基所起的作用。必须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29年的曲折历史。要充分认识这段历史的探索性,对建国后的基本方面要充分肯定,要客观地认识到党的指导思想在此期间存在两个发展趋向,对这段历史要划分几个阶段来科学解析,对社会主义改造要历史地辩证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 中国共产党 中共党史 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改造
下载PDF
马克思的社会自我批判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新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21,共9页
把哲学批判与现实结合、与辩证法结合是马克思批判哲学的两个特质。马克思批判哲学对宗教、政治和经济等领域所作的批判,是社会在"当代的自我阐明"。马克思在作为"黄金时代总成果"的"总导言"即《〈政治... 把哲学批判与现实结合、与辩证法结合是马克思批判哲学的两个特质。马克思批判哲学对宗教、政治和经济等领域所作的批判,是社会在"当代的自我阐明"。马克思在作为"黄金时代总成果"的"总导言"即《〈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通过"人体解剖"概念,提出了"社会自我批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的瑰宝。社会自我批判思想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主义社会"特殊运动规律"的发现直接联系在一起,与唯物史观的创立间接联系在一起。社会自我批判思想在当代中国展示其理论魅力:社会主义改革是当代中国的社会自我批判;在社会自我批判中确立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四个全面"是社会自我批判深化的自觉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哲学 社会自我批判 社会主义改革
下载PDF
继承中的超越——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关系刍议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锋 宋明光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8-50,共3页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问题是我们进行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时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对二者关系的分析评价不应简单地停留在表面现象,而应该联系各自的时代背景,在深刻理解其必然性、性质、地位的基础上作出正... 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问题是我们进行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思想比较研究时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对二者关系的分析评价不应简单地停留在表面现象,而应该联系各自的时代背景,在深刻理解其必然性、性质、地位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改造 社会主义改革 继承 超越
下载PDF
邓小平改革理论新探
20
作者 郑根权 《嘉兴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邓小平改革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部分,它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发展的动力及改革的性质、目的、方向、原则、条件、战略、方法、标准、代价,形成了系统的改革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深化... 邓小平改革理论是邓小平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部分,它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发展的动力及改革的性质、目的、方向、原则、条件、战略、方法、标准、代价,形成了系统的改革理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学习邓小平改革理论,需要我们加大改革的力度,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运用正确的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社会主义改革 改革内涵论 改革系统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