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13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思想:演进历程、现实意蕴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121
1
作者 蒋永穆 豆小磊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29,共14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步入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纳入2035年远景规划,是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目标要求不...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步入新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纳入2035年远景规划,是新时代共同富裕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目标要求不断深化的重要表现。文本基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文献,立足思想变迁,旨在把握其新时代的现实意蕴,探寻新发展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破解难点和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新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被引量:99
2
作者 张宇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6,共13页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制度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它包括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二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或结合。无论从逻辑还是从历史看,公有制...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制度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它包括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二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或结合。无论从逻辑还是从历史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理论逻辑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之间既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根源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特殊性质以及由此导致的商品性与非商品性并存的二重属性,并表现在产权结构的直接社会性与局部性、计划与市场、等量劳动互换与等价交换、劳动力的主人地位与商品属性、市场经济与共同富裕等具体方面。既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体现公有制的要求;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实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髓。深刻把握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这种特殊关系,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和发挥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和优势,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更好结合,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有制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 被引量:85
3
作者 戴木才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8,共8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价值难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的一个世界性价值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后人的一个世纪性价值难题,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的一个世界性价值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存在基础和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现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基本方向和基本特征,引领和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世纪性 世界性 核心价值体系 辩证关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市民社会的当代可能性 被引量:36
4
作者 郁建兴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5-81,共7页
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得以兴起的最深刻根源 ,就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今天 ,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可欲的目标 ,它的达成 ,仍然不能离开发展市场经济这个基础。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工作 ,不但论证着在国家能... 当代中国市民社会得以兴起的最深刻根源 ,就是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今天 ,市民社会作为一个可欲的目标 ,它的达成 ,仍然不能离开发展市场经济这个基础。建构中国市民社会的工作 ,不但论证着在国家能力和市民社会同样弱小的中国实现二者之间正和博弈关系的可欲性 ,而且也展开着某种可行性 ,那就是 ,提高国家能力 ,重构国家机器 ,是以合理界分国家与社会的职能边界、合理确定国家的合法性基础为前提的 ,而有限政府并不会自动成为有效政府 ,国家又必须充分发挥其支持和增进市场有效运作的积极作用 ,以使具有自主性和多元化的社会确保统一和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与社会 市民社会 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探析 被引量:61
5
作者 秦宣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4-21,155,共19页
中国式现代化历经艰难起步、初步探索、正式开辟与深化拓展四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现代化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走上历史舞台,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逆转的新征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历经艰难起步、初步探索、正式开辟与深化拓展四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现代化遭遇重大挫折的时候走上历史舞台,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可逆转的新征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新时代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遵循历史逻辑科学总结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化拓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内涵,明确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选择、重要原则、战略安排,是引领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不仅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也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奋斗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现代化 社会主义 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下发展农村体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7
6
作者 李留东 张文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18,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体育事业是农村全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体育事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以社会学的视角,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从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的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村体育事业是农村全部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体育事业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以社会学的视角,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从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的五个方面入手,探讨农村体育与之配合、协调发展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新农村 农村体育 发展
下载PDF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 被引量:38
7
作者 朱佳木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24,共12页
何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与中国工业化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根本原因是编制五年计划时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得到了苏联在技术和设备... 何时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与中国工业化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决定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根本原因是编制五年计划时选择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并得到了苏联在技术和设备制造上给予全面援助的承诺。而实际过渡时之所以又被提前,主要原因也在于要使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尽快适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虽然存在一定历史局限性,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但总体看,正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抉择和向社会主义的提前过渡,使中国抓住了当时的历史机遇,大大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为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 过渡时期总路线 工业化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
原文传递
论人的两种全面发展(对话)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锐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8,共8页
本文认为要区别两种人的全面发展 :一种是作为未来社会最高原则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种是当前社会现实里作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价值取向的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从实践层面说 ,现在社会中人的全面... 本文认为要区别两种人的全面发展 :一种是作为未来社会最高原则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种是当前社会现实里作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价值取向的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是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从实践层面说 ,现在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更有现实意义。在结合当前中国的实践、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方面 ,应当注意三个问题 :1、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一个体现当前社会主义新社会本质的主题纳入现阶段人们的奋斗目标 ;2、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取决于物质 ,也取决于精神。 3、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看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历史过程。除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外 ,还可以开阔眼界 ,从别的维度 (中国儒家、道家等传统哲学角度、现代高新科技角度等 )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发展 马克思 社会主义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历史唯物主义
下载PDF
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吗?——兼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 被引量:38
9
作者 简新华 余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4-17,共14页
市场经济需要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通过转机改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公有制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并不是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 市场经济需要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公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通过转机改制、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而公有制能够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市场经济并不是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以市场经济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看法推导出的中国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实行私有化的结论不能成立。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是存在社会分工和多种不同的所有制。此条件下,即使在公有制经济内部,不同的企业或者经济单位的产出和资源利用效率不一样,为了鼓励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产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必须允许企业拥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社会不能无偿占用或者调拨企业的产出,企业之间也必须实行等价交换,否则会挫伤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造成资源的低效利用甚至浪费。公有制企业的生产和交换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公有制经济也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论述,并不违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基本原理,并不否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到高度成熟发达的高级阶段、所有制演进到单一公有制的时候,将不再是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的长远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公有制 社会主义 企业制度
原文传递
农民政治认同的逻辑——以社会主义为对象分析 被引量:33
10
作者 孔德永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9-143,共5页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上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农民在历史和现实中形成了以生存伦理为认同的逻辑起点、以公正平等为最大的心理诉求、以自身的弱势地位为认同的主要障碍等为内容的认同体系。农民作为俄国和中国等东方... 政治认同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上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农民在历史和现实中形成了以生存伦理为认同的逻辑起点、以公正平等为最大的心理诉求、以自身的弱势地位为认同的主要障碍等为内容的认同体系。农民作为俄国和中国等东方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大的社会群体,他们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与否,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只有认清农民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及其政治认同的逻辑,才能增进农民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度,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政治认同 社会主义
下载PDF
民法人格权规范的宪法意涵 被引量:37
11
作者 张翔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132,共14页
宪法上的人权、人格尊严、社会主义原则,是民法人格权保护的价值基础,也构成人格权条文解释的背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众多条文,蕴含着基本权利放弃、基本权利冲突、良心自由保护等宪法原理。民事法官在对人格权... 宪法上的人权、人格尊严、社会主义原则,是民法人格权保护的价值基础,也构成人格权条文解释的背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的众多条文,蕴含着基本权利放弃、基本权利冲突、良心自由保护等宪法原理。民事法官在对人格权规范的解释适用中,负有作合宪性考量的宪法义务,特别是应参酌“不赋予任何权利以通常优先地位”“实践调和”“基本权利的最优化”“合比例性”等公法原理,在涉及基本权利冲突的人格权案件中作出妥当权衡。此项教义学任务需要民法学与宪法学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尊严 社会主义 基本权利放弃 基本权利冲突 合宪性解释
原文传递
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被引量:27
12
作者 罗爱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7,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精神和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和最集中的价值内核。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信念,确立奋斗的理想目标,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 核心价值观
下载PDF
大数据与社会主义 被引量:30
13
作者 秦宣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4,共10页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海量数据的几何级数增长,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直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而影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影响人类发展的未来。认识大数据,适应...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海量数据的几何级数增长,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直接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进而影响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影响人类发展的未来。认识大数据,适应大数据,引领大数据,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诸多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也必将改变民族国家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未来
原文传递
社会主义主人翁的政治塑造(1949—1956) 被引量:29
14
作者 邵六益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99,M0005,共19页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但具体的工人并不一定具备主人翁的政治素质。如何将工人从被压迫的劳动者塑造成国家的主人,需要在政治实践中锻造主人翁的品格。共和国成立之初,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对立依旧存在,借助"劳资两利...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为国家的主人,但具体的工人并不一定具备主人翁的政治素质。如何将工人从被压迫的劳动者塑造成国家的主人,需要在政治实践中锻造主人翁的品格。共和国成立之初,劳动者与资本家的对立依旧存在,借助"劳资两利"等政策的宣传与运用,国家重塑了工人阶级的革命劳动伦理,在私营企业中劳动同样是光荣的服务大局的行为。随着对民族资产阶级改造的进行,工人阶级所面临的核心矛盾转变为与企业管理者的关系,借助劳动纪律、劳动竞赛等活动塑造了工人的主人翁精神,回答了为什么需要更为努力地劳动等问题。社会主义主人翁不仅意味着私法上的权利,更是公法上的光荣职责。从劳动者到主人翁的政治塑造,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步骤。社会主义主人翁身份背后权利义务的复杂结构,对于今天的很多改革仍旧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工人阶级 主人翁 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25
15
作者 葛晨光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147-148,共2页
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比较客观准确地分析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状况,提出了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特点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就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教育工作提出了较具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 政治信仰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 社会主义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杨河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56,共16页
"意识形态"一词的出现源自西方近代哲学家对社会意识与现实关系特别与现实政治关系的分析研究,至今在国外仍未形成统一的界说。但是"意识形态现象"却成为了几乎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并且渗入到了自... "意识形态"一词的出现源自西方近代哲学家对社会意识与现实关系特别与现实政治关系的分析研究,至今在国外仍未形成统一的界说。但是"意识形态现象"却成为了几乎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并且渗入到了自然科学领域。马克思曾经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意识形态的起源和特性。其研究成果,在后来西方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文学的研究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话题,形成了多种诠释性学说。与此同时,它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中,从"解释"世界走向了"改造"世界,不断得到了补充、修正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起,为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规律、正确认识和解决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新的广阔的实践基础和社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 和谐社会
原文传递
开启真理宝库的七把金钥匙——研读《共产党宣言》感悟七篇序言 被引量:26
17
作者 高放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1-16,28,共7页
本文把《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形象地概括比喻为七把金钥匙,有助于开启《共产党宣言》这座真理库。文中特别论及马克思恩格斯为何从主张共产主义反对社会主义转变为赞成社会主义,并且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同义语使用,最后又只用... 本文把《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形象地概括比喻为七把金钥匙,有助于开启《共产党宣言》这座真理库。文中特别论及马克思恩格斯为何从主张共产主义反对社会主义转变为赞成社会主义,并且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同义语使用,最后又只用社会主义而不用共产主义。文中还谈及为何镇压革命者又称为革命的遗嘱执行人,这对于当今我们观察世界问题大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
下载PDF
社会共治的话语与理论脉络 被引量:26
18
作者 蓝煜昕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5-110,共6页
本文通过对中外相关理论和话语的梳理来理解"社会共治"话语何以产生,价值在哪里,以及未来如何进行理论建构。分析表明,我国现有共治话语体系主要来源于西方治理理论下的一系列概念,但对西方概念特定背景缺乏理解以及本土理论... 本文通过对中外相关理论和话语的梳理来理解"社会共治"话语何以产生,价值在哪里,以及未来如何进行理论建构。分析表明,我国现有共治话语体系主要来源于西方治理理论下的一系列概念,但对西方概念特定背景缺乏理解以及本土理论建构不充分导致这些话语的宏大叙事、语义重复和使用混乱;中国传统政治智慧和经典社会主义中也显然包含深刻的"共治"思想,并且这些思想及其社会、文化根基还在形塑中国当下的社会治理形态。"社会共治"的理论发展就是要回应中国当下特定的治理困境,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创新实践和传统文化基因,归纳中国社会共治的模式,并提供"社会共治为什么能"的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合作治理 中国传统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步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马克思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对人的发展造成巨大危害的历史背景下 ,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 ,全面发展的人是 :能够从事各种劳动 (的人 ) ;能够通晓和参与整个生产系... 马克思在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对人的发展造成巨大危害的历史背景下 ,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要造就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认为 ,全面发展的人是 :能够从事各种劳动 (的人 ) ;能够通晓和参与整个生产系统活动 (的人 ) ;具有全面知识、受过全面训练 (的人 )。全面发展的人或者说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实现。但社会主义社会应该而且必须为人的全面发展和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下载PDF
从“赤脚电工”到“电子包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技术与劳动政治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洪喆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48,5-6,共15页
透过回溯电子信息科技的工业社会史,本文探访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转型的阶级—技术政治。本文将电子计算机视作具有文化和物质双重属性的技术中介。通过追踪与计算机的研发和使用相关的关键政策、事件、人物和产业文献,本文比较了&qu... 透过回溯电子信息科技的工业社会史,本文探访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及其转型的阶级—技术政治。本文将电子计算机视作具有文化和物质双重属性的技术中介。通过追踪与计算机的研发和使用相关的关键政策、事件、人物和产业文献,本文比较了"文革"和后"文革"时期的计算机技术政策话语和生产实践,进而探寻冷战架构下东西方技术政治之间的交锋,如何在被计算机所中介的生产关系与劳动关系中显影,并由此提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技术政治维度的探讨。从这个"闪回"中得到的知识,有助于我们将对今日中国信息产业和信息劳动的理解,重新纳入中国革命现代性的涨落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社会史 技术政治 电子计算机 自动化 社会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