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北方游牧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价值定位、现实困境与时代进路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波 姚绩伟 王书彦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8-14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定位,分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新时代发展进路。研究表明,共同体意识下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定位为文化价值:传承体育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定位,分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新时代发展进路。研究表明,共同体意识下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定位为文化价值:传承体育文脉,增进民族团结认同;休闲价值:致力健体养心,提升民众健康水平;教育价值:深化体教融合,提升民族综合素养;经济价值:推动产业兴旺,助力民族乡村振兴。现实困境为价值阐释缺乏,多元价值彰显不够;文化生存土壤流失严重,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承衔接受阻,部分项目濒临失传;产业开发滞后,消费市场动力不足。时代进路:以“生态圈”建设彰显多元价值,以“申遗”保护文化生存土壤,以“校园共同体”促进传承衔接,以“协同增效”推进产业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方游牧民族 民族传统体育 乡村振兴 时代价值
下载PDF
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后慧宏 苏德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4-63,共10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事业,族际交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选取北京市M大学12位东部地区汉族大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事业,族际交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法选取北京市M大学12位东部地区汉族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并实施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其次,通过三级编码分析访谈资料发现,东部汉族大学生族际交往态度影响因素集中在个体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求、社会认知、民族文化知识、多形态教育涵化、共同体意识、文化互动行动、族际交往场域六个关系范畴内。最后,针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建议:(1)挖掘利用优秀民族文化知识资源,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2)调查分析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双位需求,构建学生实践共同体以增进族际间文化互动;(3)开展校内外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增加师生族际接触频次以弥合交往鸿沟;(4)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促进大学生社会认知外化于行;(5)发挥好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功能,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增效;(6)建设和合共美校园以延伸交往交流空间,保障学生在族际交往中建设好心态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族际交往态度 汉族大学生 文化互动 扎根理论
原文传递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 被引量:7
3
作者 白中英 《贵州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6-161,共6页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项特殊的身体实践活动,是中华各民族之间社会交往和风俗习惯的缩影,拥有深厚的历史记忆、鲜明的纪念仪式和独特的叙事话语特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围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三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一项特殊的身体实践活动,是中华各民族之间社会交往和风俗习惯的缩影,拥有深厚的历史记忆、鲜明的纪念仪式和独特的叙事话语特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围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三重直观表征,探究其绵延赓续过程中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身份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价值逻辑,借此剖析当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的记忆多元与身份一体、传统仪式与现代族群、外来话语与国家叙事之间的现实矛盾困境,进而从树立典型传统体育项目、发展大型民族体育赛事、讲好民族传统体育故事三个方面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策略,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记忆 纪念仪式 叙事话语
原文传递
汉、藏共享的文化符号:文成公主传说在拉萨、打箭炉地区的族际流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欢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0,共9页
文成公主是唐王朝的公主,在藏族的视野中代表着中原文化,但她又是吐蕃赞普的妻子,被藏族民众视为度母,具有神圣性。文成公主的这种人物特征使其具备了联结汉、藏的天然条件。文成公主的传说首先在藏文语境中产生,清代以后,随着拉萨、打... 文成公主是唐王朝的公主,在藏族的视野中代表着中原文化,但她又是吐蕃赞普的妻子,被藏族民众视为度母,具有神圣性。文成公主的这种人物特征使其具备了联结汉、藏的天然条件。文成公主的传说首先在藏文语境中产生,清代以后,随着拉萨、打箭炉等地汉族移民的增多,双方互动进一步深入,这一传说逐渐流传到汉族移民群体之中,文成公主随之成为双方共享的文化符号。文成公主传说流传到汉族群体以后的发展情况,可以从吸收和改造两个层面来审视。在吸收阶段,藏文语境中的文成公主故事被汉族接受、传播。这一阶段传说的内容与藏文语境中的基本相同,这一表现以拉萨地区流行的传说最为突出;在改造阶段,汉族移民根据自身的文化语境及社会需求,对原有文成公主传说进行了转化和改造,发展出"唐三藏师徒取经图""尉迟敬德军器"和"公主桥"等传说。文成公主传说的族际流动,是汉、藏两个民族双方深度和谐互动的结果,对于挖掘和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过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成公主传说 族际流动 文化共享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的生成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伟弟 潘翔 白璐 《民族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1,共7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法治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形式之一,也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题中之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基因、政治与法理的理论依循、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考量构成中华民...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法治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形式之一,也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题中之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基因、政治与法理的理论依循、培育时代新人的现实考量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一般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可以发挥稳定功能、调适功能和认知功能。管理机制功能偏差、课程建设供需失衡、实践活动协同乏力、网络环境创设不足构成不同程度的融入困境。由此,通过制度规范与法治理念协调统一、课程思政与法治教育协同并行、教育场域与法治实践有机联动、网络媒介与法治话语融通共建,积极推动管理机制汇合、教学体系融合、实践活动聚合、网络空间嵌合,最终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法治教育这一进程的实效性、全面性和规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法治教育 依法治国 法治人才 法治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原文传递
日常生活实践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路径——以藏族群众成都就医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君 赵靖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4,共11页
各民族通过多维度的交往相互了解、联络与协作,是形塑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方式。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大城市就医,既是与疾病抗争、与医生合作、寻求身体得医治的过程,也是与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交往交流的过程。笔者在成都观察外地藏族... 各民族通过多维度的交往相互了解、联络与协作,是形塑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方式。边疆少数民族群众到内地大城市就医,既是与疾病抗争、与医生合作、寻求身体得医治的过程,也是与不同文化、不同人群交往交流的过程。笔者在成都观察外地藏族群众就医的日常实践活动,透过其与医院医护人员、以汉族为主体的病友以及成都市民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分析新形势下各民族交融互嵌的具体情境与特点。医患之间基于疾病治疗建立起的互信关系,病友之间基于住院日常建立起的互助关系,外地藏族就医者与本地市民之间基于生活日常建立的互动关系,都突破了民族身份、地域与文化的界限。同时,进入城市社会空间的外地藏族就医群体也发挥着自我调适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融入新环境,促成各民族之间了解与理解的加深,建立互信,结下友谊;其基于就医实践的经历和经验,又会由个体交往向公共领域延伸,推动各民族的交往范围与交流深度呈动态式、外扩式、递增式拓展。这种建基于日常生活实践的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建立起相互依存与情感依恋关系的基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路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形成路径 藏族就医 成都
原文传递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的五个难题及其改进路径 被引量:4
7
作者 叶世才 高大洪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2期88-95,165,共9页
当前,在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亟待破解五个难题,主要包括二元对立思维、二元民族认同、狭隘民族立场、民族识别逻辑、检验民族理论的标准等。面对这些难题,文章认为,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依据统一多民... 当前,在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亟待破解五个难题,主要包括二元对立思维、二元民族认同、狭隘民族立场、民族识别逻辑、检验民族理论的标准等。面对这些难题,文章认为,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依据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积极探索改进路径,需要做到四个转变,即思维方法需从二元对立向多元一体转变;认识民族关系的立场需从狭隘民族立场向中华民族立场转变;认识民族识别工作需要从“分”的逻辑向“合”的逻辑转变;检验民族理论与政策的标准需从西方民族理论转向我国民族工作的成功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元一体 二元认同 中华民族特性
下载PDF
党的初心使命视野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春洋 周佳薇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10-16,共7页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既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具有历史与逻辑上的统一性,也构成党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的内驱动力。一百多年来,党对初心使命的践行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成长、取得成效的过程。推进中华民族共...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既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具有历史与逻辑上的统一性,也构成党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的内驱动力。一百多年来,党对初心使命的践行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成长、取得成效的过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是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内在要求,也是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要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新时代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必要举措。回顾一百多年来的党史发展历程,党的初心使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明确了阶段目标指引,框定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边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政策话语助推。这些内容也构成党的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的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 初心使命 民族复兴
下载PDF
交往与共生: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李静 陈丽丽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共6页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多元一体共同体,是在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上发展并壮大起来的。经过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是实现中华...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交融而形成的多元一体共同体,是在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上发展并壮大起来的。经过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是与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源泉,能够进入各民族的认知结构,并成为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心理和精神价值追求的思想纽带。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征,体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文章侧重于从民族文化、心理、价值等层面加以分析,以期能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进行有益补充,并希望能对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提供理论与现实方面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班集体建设探究
10
作者 程志杰 杨慧民 《民族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6,共8页
中华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民族院校班集体内多民族学生齐聚共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高校中的生动缩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院校班集... 中华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光辉历程和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民族院校班集体内多民族学生齐聚共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在高校中的生动缩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院校班集体建设存在多维契合性,使班集体成为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民族院校班集体具有结构的互嵌性、文化的多彩性、价值的趋同性、共同体教育的贯穿性和育化的辐射性等特征,其建设内容包括组织、活动、文化、制度等。当下,应从建立“互嵌式”的班级结构和情景场域,构建共建共享的班级治理格局,科学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动态把握建设节奏等方面入手,寻求班集体建设的推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院校 班集体建设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的三维探赜
11
作者 詹欣 赵海月 《理论观察》 2023年第8期5-10,共6页
百年跋涉,党领导中华民族栉风沐雨踏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之路。百年淬炼,习近平着眼于党领导民族工作正确道路累积的宝贵经验,挖掘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创新路子。这条路子非“空中楼阁”,... 百年跋涉,党领导中华民族栉风沐雨踏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民族发展之路。百年淬炼,习近平着眼于党领导民族工作正确道路累积的宝贵经验,挖掘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创新路子。这条路子非“空中楼阁”,其生发是缜密的理论逻辑、悠久的历史逻辑、深厚的文化逻辑和清晰的现实逻辑的耦合,其价值意蕴聚焦于国家、民族和社会三维度,有效回应了新时代各族人民捍卫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凝聚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复兴号巨轮推波助浪的价值旨归。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多维视角统筹嵌入,有助于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绘就中华民族复兴最大同心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逻辑生成 价值意蕴 实践建构
下载PDF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霁珊 季红丽 苏宏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8,共8页
神话是反映民族心理、传承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是民族历史记忆和集体情感表达的特殊叙事方式。多民族共处的云南少数民族构建了一个多元的神话叙事谱系,这个神话谱系是中华民族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神话的形式记录和记忆了云南少数... 神话是反映民族心理、传承民族精神的文化基因,是民族历史记忆和集体情感表达的特殊叙事方式。多民族共处的云南少数民族构建了一个多元的神话叙事谱系,这个神话谱系是中华民族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神话的形式记录和记忆了云南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和亲密无间的兄弟关系,印证了中华民族是一家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说,云南少数民族神话是云南少数民族认同中华文化的文化源泉,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少数民族神话 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文化智力对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一个中介调节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宫骅芮 范丛慧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本研究基于文化智力理论、生涯期望理论探讨了文化智力、文化适应、就业资本投资与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调节中介作用。研究采用文化智力量表、文化适应量表、自编就业资本投资表、生活满意度指数对民族高校914名学生进行问... 本研究基于文化智力理论、生涯期望理论探讨了文化智力、文化适应、就业资本投资与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调节中介作用。研究采用文化智力量表、文化适应量表、自编就业资本投资表、生活满意度指数对民族高校914名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得出结论:(1)文化智力、文化适应对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起显著正向作用;(2)文化适应、就业资本投资在文化智力和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之间分别存在中介作用及调节作用;(3)就业资本投资显著调节文化智力和民族高校学生生活满意度之间直接效应。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理解和研究以民族高校为前沿阵地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智力 文化适应 就业资本投资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西藏高校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以《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概论》为例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玉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2期216-223,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西藏是边疆民族地区,也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西藏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在“大思政”格局之下,积极培育和铸牢各民族大学生...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西藏是边疆民族地区,也是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西藏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职能。在“大思政”格局之下,积极培育和铸牢各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如何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课程教学,使学生树立中华民族观,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增强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华历史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对于西藏高校而言,具有重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高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五观”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价值耦合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1
15
作者 岳凤兰 赵曾臻 《民族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2-99,共8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三大方面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历史教育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性的需要;形势...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三大方面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历史教育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面性的需要;形势教育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科学性的需要;国情教育是提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性的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精神内核具有提高政治认同、培育民族认同、传承精神财富等方面的价值耦合。通过持续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等有效路径将其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自觉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高校 思政课教学
原文传递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与进路——基于多学科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林 王阿舒 《民族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8-176,共9页
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形成强大的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激发各族人民共创民族复兴的巨大动能。基于迈克尔·吉本斯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理论,构建国家通用... 新时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形成强大的中华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充分激发各族人民共创民族复兴的巨大动能。基于迈克尔·吉本斯的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理论,构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学科分析框架。以该分析框架透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价值追求的政治学属性、铸牢过程的教育学属性、实现目标的经济学属性。为此,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统合政治学视角的力量凝聚、教育学视角的人才培养、经济学视角的人力开发,以教育发展促进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为根本路向,完善人格以增强各族人民“五个认同”,凝聚人心以增进各族人民团结进步,开发人力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培育人才以促进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造福人民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政治学视角 教育学视角 经济学视角
原文传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学敏 李雪婷 《民族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建设是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基于“泰勒原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学课程一体化建设是推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抓手。基于“泰勒原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具有连续性、衔接性和融合性的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一体化建设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为兼顾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集体发展的课程目标、注重共同性与差异性辩证统一的课程内容、融合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式的课程实施、实现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课程评价。在实践路径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应以知情意行为纲要,形成螺旋递进的一体化课程目标;以“四个共同”为主线,构建包容开放的一体化课程内容;以知行合一为引领,制定全面多元的一体化课程实施方案;以家校社协同为基点,创设协同联动的一体化课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建设 泰勒原理 大中小学一体化
原文传递
社交类短视频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碧波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7,共10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智能时代,智能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为传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全新的媒介和无限的可能。不过,当前社交类短视频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智能时代,智能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为传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全新的媒介和无限的可能。不过,当前社交类短视频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但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像呈现之难的影响,而且深受短视频市场资本逻辑的掣肘,更受到娱乐至上社会思潮的干扰。为此,当前我国推进社交类短视频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引导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入驻社交类短视频平台,展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系化解读和专业化制作。同时,激活社交类短视频平台的公共责任和算法伦理,遏制泛娱乐主义的膨胀,推进短视频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式与内容的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类短视频 资本逻辑 泛娱乐主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活动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广西“三月三”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立鹏 禄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2-108,共7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纲”,是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来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剖析了广西“三月三”传统节庆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和“纲”,是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来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剖析了广西“三月三”传统节庆活动如何从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就如何将广西“三月三”经验推广到其他地区提出建议,从而推动全国各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深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广西“三月三”节庆活动 心理学视角
下载PDF
地方高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与实践——基于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探索 被引量:7
20
作者 任军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67,共6页
地方高校要发挥学校语言文字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承担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服务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筑牢祖国边疆安全稳定屏障的使命,探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要深化... 地方高校要发挥学校语言文字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承担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服务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服务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筑牢祖国边疆安全稳定屏障的使命,探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现路径:要深化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更好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办好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发挥学校对全社会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国家统编教材教师培训,促进国家语言文字战略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顺利实施;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学术研究,服务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积极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普实践活动,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