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方的体温:媒介地理要素的社会建构与文化记忆 |
邵培仁
|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85
|
|
2
|
怀旧 |
戚涛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3
|
|
3
|
简约建筑的人性化——建外SOHO设计 |
徐建伟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4
|
设计光亮——光与空间设计一体化研究 |
常志刚
|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
2002 |
15
|
|
5
|
何以“具身”——论博物馆中的身体与感官 |
王思怡
|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7
|
|
6
|
摄像反馈教学法在田径技术课上的应用 |
李双成
罗跃兵
连佑群
王志强
洪元舟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7
|
空间转向中的场所感: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研究新视角 |
赵瑞军
陈向东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6
|
|
8
|
地方感的塑造与乡村治理:潮汕宗祠案例 |
林元城
杨忍
赖秋萍
王敏
|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6
|
|
9
|
“地方感”与空间美学的意义结构表达 |
裴萱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0
|
|
10
|
神经元网络在软测量应用中的工程技巧 |
董伟平
胡红页
陈清海
|
《石油化工自动化》
CAS
|
1998 |
4
|
|
11
|
打籽绣技艺研究及现代创新设计 |
黄敏婕
李欣华
|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0
|
|
12
|
基于方向感的地铁站地下空间可识别设计 |
戴帅
孙国萍
|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
2006 |
6
|
|
13
|
地方感何以可能--兼评段义孚《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s of Experience》一书 |
王健
李子卿
孙慧
杨子
|
《民族学刊》
|
2016 |
8
|
|
14
|
空间精神性的创造——从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的中庭广场说起 |
赵娟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2015 |
8
|
|
15
|
我国马术运动员速度感测评研究 |
李欣
王斌
马红宇
于立贤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16
|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校园景观研究及规划设计策略探析 |
李良
罗寒跃
姜斌
|
《风景园林》
|
2018 |
8
|
|
17
|
论排球运动技能形成中的感知觉及其培养方法 |
李宁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18
|
基于历史情境的空间设计和活化——以嘉兴南湖湖滨区域改造提升工程为例 |
马仲坤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19
|
并行磁共振成像的若干主要算法 |
肖智魁
胡广书
|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
2007 |
4
|
|
20
|
论空间感与译者的“内视力” |
王平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