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诗钞》与清初宋诗宗尚
1
作者 蒋金芳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作为清人编订的第一部大型宋诗总集,《宋诗钞》的面世契合了京师之诗学趣尚,并有力地推动了清初宋诗风的兴起,在浙派的发展历程以及清初诗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究《宋诗钞》与清初宋诗宗尚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彼时诗风演进的一些动态... 作为清人编订的第一部大型宋诗总集,《宋诗钞》的面世契合了京师之诗学趣尚,并有力地推动了清初宋诗风的兴起,在浙派的发展历程以及清初诗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探究《宋诗钞》与清初宋诗宗尚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彼时诗风演进的一些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钞》 清初 宋诗 吴之振
下载PDF
清初宋诗选本与遗民思潮 被引量:4
2
作者 申屠青松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4期153-157,共5页
遗民思潮对清初宋诗选本的影响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存在时间、地域上的不平衡。另外,宋诗选本的庙堂化倾向在清初亦已出现。
关键词 宋诗选本 遗民思潮 庙堂化
下载PDF
《宋诗别裁集》批评主张管窥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43-44,共2页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名选。该书在编选时崇尚理学,多选理学家之诗;在宗唐前提下,有唐宋兼采倾向。本文在细心钩沉几位编者的史传材料、认真研读其诗文集的基础上,指出姚培谦、王永祺的诗学思想及创作实践与该书的选...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名选。该书在编选时崇尚理学,多选理学家之诗;在宗唐前提下,有唐宋兼采倾向。本文在细心钩沉几位编者的史传材料、认真研读其诗文集的基础上,指出姚培谦、王永祺的诗学思想及创作实践与该书的选本理念有着种种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别裁集》 批评主张 理学 唐宋兼采
下载PDF
钱钟书的宋诗观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丽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0-43,46,共5页
钱钟书是集学者、才人于一身,融古今中外为一体而又兼善各类著述体裁的一代宗师。钱先生师友中交游最密、酬唱最多的学者皆学宋,濡染相熏,使他偏嗜宋诗。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谈艺录》,就有相当篇幅论述宋代诗人及作品,提出许多超越... 钱钟书是集学者、才人于一身,融古今中外为一体而又兼善各类著述体裁的一代宗师。钱先生师友中交游最密、酬唱最多的学者皆学宋,濡染相熏,使他偏嗜宋诗。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谈艺录》,就有相当篇幅论述宋代诗人及作品,提出许多超越前贤的创见。而《槐聚诗存》的特色和风格更是与宋诗一脉相承。在此基础上,钱先生以其诗学思想为理论依据,从艺术价值与艺术创新的角度,对宋诗进行了精细的梳理和筛选,编辑成《宋诗选注》,使钱学的思想精髓呈现给读者。由此可见,钱先生对于宋诗的掌握与喜爱以及对于宋诗独特风格和价值的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钟书 宋诗观 《宋诗选注》 《谈艺录》 《槐聚诗存》
下载PDF
《宋诗钞》之“柴望叙”
5
作者 高磊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5-67,共3页
《宋诗钞》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其版本现存尚可考知的共有七种。其中清康熙十年三余堂藏版的《宋诗钞选》目前学界尚无人提及,更令人十分疑惑的是它竟与《宋四名家诗》有着完全一样的"柴望叙",这极有可能是书商在... 《宋诗钞》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其版本现存尚可考知的共有七种。其中清康熙十年三余堂藏版的《宋诗钞选》目前学界尚无人提及,更令人十分疑惑的是它竟与《宋四名家诗》有着完全一样的"柴望叙",这极有可能是书商在编刊时的误孱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钞》 《宋四名家诗》 版本 柴望
下载PDF
从《宋诗别裁集》的选目看该书唐宋兼采的批评宗旨
6
作者 高磊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42-46,共5页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该书"唐宋兼采"的批评宗旨在其选目上有着鲜明地体现,不仅选取了众多具有典型宋调风格的代表诗人及其优秀作品,亦选录了不少颇近唐音风貌的诗人诗作。这一方面是编者的诗学观在...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选本,该书"唐宋兼采"的批评宗旨在其选目上有着鲜明地体现,不仅选取了众多具有典型宋调风格的代表诗人及其优秀作品,亦选录了不少颇近唐音风貌的诗人诗作。这一方面是编者的诗学观在实践中的体现,同时也是乾隆朝唐宋之争相对调和的背景下出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别裁集》 选目 批评宗旨 唐宋兼采
下载PDF
从《宋诗类选》的编选看王史鉴的诗学思想
7
作者 高磊 张洪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90-95,共6页
王史鉴乃《宋诗类选》之编者,是书的编选彰显了他建构宋诗史的努力和标举性情的诗学观。这既是其学术思想的自然延伸,也是清初诗学思潮激荡的产物。针对当时唐宋诗之争纠葛叫呶的现状,他力主通变,推重学养,倡导唐宋兼采、不拘一格,借以... 王史鉴乃《宋诗类选》之编者,是书的编选彰显了他建构宋诗史的努力和标举性情的诗学观。这既是其学术思想的自然延伸,也是清初诗学思潮激荡的产物。针对当时唐宋诗之争纠葛叫呶的现状,他力主通变,推重学养,倡导唐宋兼采、不拘一格,借以修正宋诗派末流之偏颇,这些都体现出一个理性宋诗派的眼光和胸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史鉴 《宋诗类选》 宋诗史 性情 学力 通变
下载PDF
《〈宋诗别裁集〉编者姚培谦交游考》补正
8
作者 张洪四 高磊 《唐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69-75,共7页
姚培谦出身于金山望族,家富藏书,喜读书治学;又尚风雅,广交游,对《宋诗别裁集》之成书贡献巨大。笔者于《〈宋诗别裁集〉编者姚培谦交游考》中曾考证出姚氏相与交游者31人①,后继续爬梳相关文献,于本文中则补考出相与交游者41人、正误5... 姚培谦出身于金山望族,家富藏书,喜读书治学;又尚风雅,广交游,对《宋诗别裁集》之成书贡献巨大。笔者于《〈宋诗别裁集〉编者姚培谦交游考》中曾考证出姚氏相与交游者31人①,后继续爬梳相关文献,于本文中则补考出相与交游者41人、正误5人。此72人中,以江南人士居多,这与江南文人酷嗜雅集唱酬、切磋学问、探讨诗艺的传统有关;而相交者中又半为诗人学者,多主张以经史为本,务实黜虚,这也契合了清前中期崇尚实学的学术思潮,并对《宋诗别裁集》批评理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培谦 《宋诗别裁集》 交游 江南 宗经重史
下载PDF
《宋诗别裁集》编者姚培谦交游考
9
作者 高磊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姚培谦是《宋诗别裁集》的编者之一,影响很大。文章考论出其交游对象三十一人,这对于我们知人论世大有裨益。
关键词 宋诗别裁集 姚培谦 交游
下载PDF
《宋诗别裁集》文献编辑疏误举隅
10
作者 高磊 《唐山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80-84,共5页
《宋诗别裁集》的选源多来自总集,文献的递相传抄,导致是书出现:删减题序、删改题注、删减诗中注、题注误入诗题、删改诗题、窜改诗中文字、误署作者、二诗误作一诗等文献疏误。这其中既有编辑态度不够审慎的原因,也有编辑条件的客观限... 《宋诗别裁集》的选源多来自总集,文献的递相传抄,导致是书出现:删减题序、删改题注、删减诗中注、题注误入诗题、删改诗题、窜改诗中文字、误署作者、二诗误作一诗等文献疏误。这其中既有编辑态度不够审慎的原因,也有编辑条件的客观限制。总体而言,瑕不掩瑜,《宋诗别裁集》仍是一部颇具批评眼光的好选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别裁集》 总集 文献疏误
下载PDF
《宋诗别裁集》编者姚培谦交游考补
11
作者 高磊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5-19,共5页
姚培谦出身金山望族,家富藏书,尚风雅,广交游,又喜读书治学,对《宋诗别裁集》的成书贡献巨大。笔者曾考证出姚氏相与交游者三十一人①,后继续爬梳相关文献,于本文新考出相与交游者十九人。此五十人中,以江南人士居多,这与江南文人酷嗜... 姚培谦出身金山望族,家富藏书,尚风雅,广交游,又喜读书治学,对《宋诗别裁集》的成书贡献巨大。笔者曾考证出姚氏相与交游者三十一人①,后继续爬梳相关文献,于本文新考出相与交游者十九人。此五十人中,以江南人士居多,这与江南文人酷嗜雅集唱酬、切磋诗艺的传统有关。此外,相交者中半为诗人学者,多主张以经史为本,务实黜虚,这对《宋诗别裁集》批评理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别裁集》 姚培谦 交游 江南 宗经重史
下载PDF
吕留良“奇横”说发微吕留良“奇横”说发微
12
作者 张振谦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3-202,共10页
吕留良在诗文批评中标举“奇横”说,独具识见。“奇横”说针对明末清初熟俗软媚的科举文风而提出,是吕留良遗民思想的艺术表达,代表着一种内心坚持的清高傲世姿态和睥睨外物的气度。“奇横”指作品造意纵横奇放,笔势健拔遒劲,文气肆意... 吕留良在诗文批评中标举“奇横”说,独具识见。“奇横”说针对明末清初熟俗软媚的科举文风而提出,是吕留良遗民思想的艺术表达,代表着一种内心坚持的清高傲世姿态和睥睨外物的气度。“奇横”指作品造意纵横奇放,笔势健拔遒劲,文气肆意流贯的状态,是一种合乎法度的变化之美,可视为诗文的整体风格和审美境界。其审美内涵,包括生新跌宕的章法和意脉、苍劲有力的骨气和平淡自然的风格三个方面。吕留良在诗文创作中师法“奇横”说。他在重释杜诗艺术经验和承继苏轼文论精神的基础上提倡的“奇横”说,对清代及民国诗学和词学批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留良 奇横 《宋诗钞》 苏轼 杜诗
下载PDF
清代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
13
作者 张广才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自宋即有的宋诗选本是文人对宋代有一定影响力诗人的资料及其诗歌作品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整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及后人对宋诗的文学接受。清代宋诗选本不少选取了王安石的诗歌,研究清代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情况,既... 自宋即有的宋诗选本是文人对宋代有一定影响力诗人的资料及其诗歌作品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整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人及后人对宋诗的文学接受。清代宋诗选本不少选取了王安石的诗歌,研究清代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情况,既能对比不同选本所录王诗的篇目,大体还原王安石名诗在清代的形成过程,又能通过一些在清代影响深远的编选者对王诗的评价,了解清人对王诗进行取舍的依据和要求,从而明确清时期宋诗选本对王安石诗歌的接受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宋诗选本 王安石诗歌 接受
下载PDF
《宋诗选注》与《钱锺书选唐诗》比较研究
14
作者 叶蕾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70-76,共7页
《宋诗选注》与《钱锺书选唐诗》是钱锺书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编选的两部诗歌选本。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两部诗歌选本在选目理路、选本特色以及选诗标准等方面表现出互异性与一致性。在选目理路上,两者都有意勾勒断代诗歌史的演进... 《宋诗选注》与《钱锺书选唐诗》是钱锺书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编选的两部诗歌选本。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两部诗歌选本在选目理路、选本特色以及选诗标准等方面表现出互异性与一致性。在选目理路上,两者都有意勾勒断代诗歌史的演进脉络;在选本特色上,两者旗鼓相当、各有千秋;在选诗标准上,两者都以艺术标准为先。在钱锺书诗学观念的统摄下,两部选本构成互相阐发、此唱彼和的唐宋诗歌选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选注》 《钱锺书选唐诗》 钱锺书 诗歌选本
下载PDF
文学教育视野下南宋诗文选本的选录标准——南宋诗文选本与教育之关系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15
作者 方小凤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4-32,共9页
南宋社会文学教育发达,诗文选本受教育因素影响较大。选编者在编选选本时会考虑读者需要与教育所需。南宋选本的选录标准呈现鲜明的教育教学特点,这主要体现在:选本编选注重“技”与“道”的统一,选文的篇幅以中短篇为主,选文侧重选取... 南宋社会文学教育发达,诗文选本受教育因素影响较大。选编者在编选选本时会考虑读者需要与教育所需。南宋选本的选录标准呈现鲜明的教育教学特点,这主要体现在:选本编选注重“技”与“道”的统一,选文的篇幅以中短篇为主,选文侧重选取名家名篇,重视选本对写作指导的规范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诗文选本 文学教育 选录标准
下载PDF
以多元历史文献为解读文本的宋代植物香景营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婷 金荷仙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9-144,共6页
通过提取及分析宋词选(《乐府雅词》《绝妙好词》《阳春白雪》)、宋代园记(笔者筛选整理得105篇)、宋代地志(《方舆胜览》《舆地纪胜》)文献中的植物香景文本,结合其余历史文献、图像资料等,对宋代植物香景的营造材料、营造手法、营造... 通过提取及分析宋词选(《乐府雅词》《绝妙好词》《阳春白雪》)、宋代园记(笔者筛选整理得105篇)、宋代地志(《方舆胜览》《舆地纪胜》)文献中的植物香景文本,结合其余历史文献、图像资料等,对宋代植物香景的营造材料、营造手法、营造特征、典型香景植物及园林、审美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出基于宋代文人群体的植物香景偏好,发现宋人喜好的许多香景营造范式在历史上早有渊源,从文学作品方面,包括先秦典籍、两晋隐逸山水诗、唐诗宋文等都对宋人香景审美产生重要影响。造景形式上宋人相互仿照或沿袭前人不在少数,但也发展了宋代的植物香景应用实践;一些新兴的带有典型宋代文化符号的香景植物审美内涵也为宋人所挖掘,如酴醾之“香雪”“垂架飘香”,部分园林已具有香景营建自觉意识。另外总结宋人的香景审美理念,即宗“理”审美为主,“娱情”审美兼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宋词选 园记 地志 香景 宋代 植物
下载PDF
文化传播视阈中的宋人选苏轼词研究
17
作者 王梽先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26-30,共5页
现保存完整的宋人词选中有三部选编了苏轼词。其中《草堂诗余》及《阳春白雪》为存歌而作,故其所选苏词为可歌之作,风格婉约清雅,所涉类别较多;而《花庵词选》为存史而作,所选苏词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故词选是编选者作为"把关人&q... 现保存完整的宋人词选中有三部选编了苏轼词。其中《草堂诗余》及《阳春白雪》为存歌而作,故其所选苏词为可歌之作,风格婉约清雅,所涉类别较多;而《花庵词选》为存史而作,所选苏词风格多样、题材广泛。故词选是编选者作为"把关人"将传播内容过滤后向读者受众进行文化传播的一种文学形式,其中体现着编选者的编选动机、目的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视阈 宋人词选 苏轼词 存歌而作 存史而作
下载PDF
论钱锺书《宋诗选注》中的“选句”
18
作者 董灵超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83-89,共7页
钱锺书《宋诗选注》在作者评介和注释部分选录了大量的诗句。本文针对这些"选句"的形式、类型、特征加以细致分析,认为这些选句或丰富了读者的审美视界与文化信息,或引发读者对所录诗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这些... 钱锺书《宋诗选注》在作者评介和注释部分选录了大量的诗句。本文针对这些"选句"的形式、类型、特征加以细致分析,认为这些选句或丰富了读者的审美视界与文化信息,或引发读者对所录诗作的内容与形式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这些选句形式灵活,或作为论断依据、或作为审美对象、或作为生动展现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尚、或作为诗作艺术的陪衬材料被选录;"选句"是《宋诗选注》"别出心裁"的又一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锺书 《宋诗选注》 “选句”
下载PDF
钱锺书“超然物外”了吗?
19
作者 闵良臣 《云梦学刊》 2009年第5期37-42,共6页
1978年,钱锺书修订《宋诗选注》序言的时候,引用了1977年发表的历史文献,但他却保留了作序的时间(1957年)。序言中的时间矛盾,是众所周知的一桩文坛公案。某些学者认为,钱锺书一生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都是超然物外的。事实并非如此。既... 1978年,钱锺书修订《宋诗选注》序言的时候,引用了1977年发表的历史文献,但他却保留了作序的时间(1957年)。序言中的时间矛盾,是众所周知的一桩文坛公案。某些学者认为,钱锺书一生无论是为人还是为文都是超然物外的。事实并非如此。既然钱锺书是以擅长讽刺而著称的作家,即证明他不是超然物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诗选注序言 时间差异 并非超然物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