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淑花 石军南 吴梅俏 《森林工程》 2007年第1期1-4,共4页
根据湖南会同生态定位站11a 定位实测数据,对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2175株·hm^(-2)的第二代11a 生杉木林乔木层的生物量为74.76t·hm^(-2),净生产力为6.80t·hm^(-2)·a^(-1)。... 根据湖南会同生态定位站11a 定位实测数据,对二代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密度为2175株·hm^(-2)的第二代11a 生杉木林乔木层的生物量为74.76t·hm^(-2),净生产力为6.80t·hm^(-2)·a^(-1)。其生物量分布格局为树干>树叶>树枝>树皮;在林分产量方面6m 以下树干占其总产量的82%,叶、枝主要分布在5~9m,叶占其总量的78%,枝占其总量的74%,根生物量主要集中在地表土壤30cm 以内,占其总量的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 杉木 生物量 垂直分布
下载PDF
红松苗木形质指标的化学控制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继承 陈方国 +2 位作者 佘华 戴家明 高月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29,共6页
试验针对红松育苗中普遍存在的二次生长现象,进行了定点、定位的观测,并根据植物激素具有调节植物生长作用的原理,采用19种化学药剂、140个化控配方控制二次生长。结果表明:在140个化控配方中只有A系列1500~2500... 试验针对红松育苗中普遍存在的二次生长现象,进行了定点、定位的观测,并根据植物激素具有调节植物生长作用的原理,采用19种化学药剂、140个化控配方控制二次生长。结果表明:在140个化控配方中只有A系列1500~2500μg·g-1、200~400mL·m-2配方有明显的控制效果,但从既经济、效果又好的原则看,采用A系列2000μg·g-1、200mL·m-2配方喷洒一次为最佳,能把二次生长控制在3%以下,达到了控制二次生长的目的,解决了二次生长的技术难题。但在喷洒药物时要选择在晴天,喷后6h内不能浇水,喷洒时间是在苗木高生长停止期的展叶末期,一般在7月20日左右。应用该技术成本低、方法简便、不影响田间作业,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二次生长 化控技术 育苗
下载PDF
Ti-12Co-5Al合金的超塑变形
3
作者 刘庆 杨王玥 +1 位作者 陈国良 吴以琴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B223-B228,共6页
采用合适的冶炼及形变热处理工艺获得了具有超细化α-Ti/Ti2Co双相组织的Ti-12Co-5Al合金板材,该合金呈现出优异的高速低温超塑性,在700℃和3×10-2s-1的高应变速率条件下延伸率超过2000%。... 采用合适的冶炼及形变热处理工艺获得了具有超细化α-Ti/Ti2Co双相组织的Ti-12Co-5Al合金板材,该合金呈现出优异的高速低温超塑性,在700℃和3×10-2s-1的高应变速率条件下延伸率超过2000%。微观组织研究表明超塑变形促进了Ti2Co粒子的长大和形状变化,在塑性应变高达1550%时试样中仍无孔洞产生,应变硬化和应变速率硬化的共同作用是该合金具有优异超塑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钴铝合金 超塑性变形
下载PDF
外延缺陷对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可靠性的影响
4
作者 张坤伟 焦梦丽 +1 位作者 曹晨涛 赵润 《中国标准化》 2021年第13期188-191,共4页
通过对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DFB-LD)外延片缺陷密度、芯片反向电压以及芯片可靠性三者关联关系的分析,推断出芯片反向电压与芯片可靠性的相关性。设计并通过试验证实反向电压绝对值低的芯片可靠性差,而反向电压满足一定判定标准的芯片... 通过对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DFB-LD)外延片缺陷密度、芯片反向电压以及芯片可靠性三者关联关系的分析,推断出芯片反向电压与芯片可靠性的相关性。设计并通过试验证实反向电压绝对值低的芯片可靠性差,而反向电压满足一定判定标准的芯片早期失效率低且长期可靠性良好。本文证明反向电压测试可以用于DFB激光器芯片的测试标准,作为DFB激光器芯片可靠性的有效筛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反向电压 二次外延生长 外延缺陷密度 失效率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下蒙古栎物候期及树高生长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樊后保 王义弘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48-153,共6页
本文在不同光照(全光、半荫、全荫)条件下,对实生和萌生蒙古栎幼树进行了物候期及全生长季树高生长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光照条件通过对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及土壤温度的控制而明显地影响蒙古栎的物候期和树高生长节律。观测... 本文在不同光照(全光、半荫、全荫)条件下,对实生和萌生蒙古栎幼树进行了物候期及全生长季树高生长的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光照条件通过对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及土壤温度的控制而明显地影响蒙古栎的物候期和树高生长节律。观测的同时还发现,全光照下萌生蒙古栎幼树具有次生生长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栎 生长 物候期 光照
下载PDF
采伐干扰对东北温带次生林土壤碳矿化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云红 张彦东 孙海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9-143,共5页
在黑龙江东部的张广才岭选择典型次生杂木林进行不同采伐处理,一个生长季后测定了土壤潜在碳矿化速率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经过90d的培养,土壤潜在碳矿化速率和碳矿化总量在所测定的土层中(0-10cm,10-20cm,20-30cm)... 在黑龙江东部的张广才岭选择典型次生杂木林进行不同采伐处理,一个生长季后测定了土壤潜在碳矿化速率和活性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在28℃条件下经过90d的培养,土壤潜在碳矿化速率和碳矿化总量在所测定的土层中(0-10cm,10-20cm,20-30cm)均表现为:50%强度采伐>皆伐后农作>25%强度采伐≌对照>皆伐后造林的变化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在3个土层50%强度采伐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微生物碳含量在0-10cm和10-20cm土层,50%强度采伐显著高于对照,在0-10cm土层,皆伐后造林显著低于对照。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在0-10cm和10-20cm土层,50%强度采伐显著高于对照,在20-30cm土层,皆伐后造林显著低于对照。这说明在东北温带次生林中,较大强度的择伐短期内可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而皆伐后造林可导致土壤活性有机碳出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土壤碳矿化 土壤活性有机碳 采伐干扰
下载PDF
火烧迹地次生林天然更新株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为海 崔克城 刘萍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0年第2期28-30,共3页
文章对火烧迹地依靠天然更新形成的次生林 ,进行了株数的数量化分析 ,可对不同立地类型上林分株数进行很简明的判定。
关键词 火烧迹地 天津更新 次生林 林分类型 株数模型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莫来石晶须的形貌和生长过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袁建君 刘智恩 韩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9-53,共5页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莫来石晶须,采用XRD、SEM、TEM、SADP和EDAX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莫来石晶须的形貌、晶相组成和晶须的成分。结果表明,莫来石晶须是通过气固相反应按位错机理生长的,气相成分的波动可能... 本文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莫来石晶须,采用XRD、SEM、TEM、SADP和EDAX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莫来石晶须的形貌、晶相组成和晶须的成分。结果表明,莫来石晶须是通过气固相反应按位错机理生长的,气相成分的波动可能是部分晶须的轴向不稳定生长、两次生长和其表面出现缺陷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莫来石 晶须 晶体生长
下载PDF
成熟型教师“斯格模德曲线”的规划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文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19年第19期55-59,共5页
教师二次成长的秘诀是在第一条斯格模德曲线走下坡之前,开始一条新的曲线。成熟型教师整体来看存在很多优势,但因为身心俱疲,进取动力不足,发展空间狭小,思维惯性以及底蕴不足,本体性知识、研究能力缺失等原因进入了事业发展的高原期。... 教师二次成长的秘诀是在第一条斯格模德曲线走下坡之前,开始一条新的曲线。成熟型教师整体来看存在很多优势,但因为身心俱疲,进取动力不足,发展空间狭小,思维惯性以及底蕴不足,本体性知识、研究能力缺失等原因进入了事业发展的高原期。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引导教师修炼正念,积聚能量,通过二次规划,再次出发;通过研究式学习,弥补知识能力短板;改善学校生态,彰显教师个性,凝练专业风格,帮助成熟型教师绘制新的斯格模德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型教师 二次生长 斯格模德曲线
下载PDF
Effects of a regenerating matrix on the survival of birds in tropical forest fragments
10
作者 Jared D.Wolfe Philip C.Stouffer +2 位作者 Richard O.Bierregaard Jr David A.Luther Thomas E.Lovejoy 《Avian Research》 CSCD 2020年第1期16-24,共9页
Background: Vast areas of lowland neotropical forest have regenerated after initially being cleared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regenerating second growth to forest-dwelling birds may largely de... Background: Vast areas of lowland neotropical forest have regenerated after initially being cleared for agricultural purposes.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regenerating second growth to forest-dwelling birds may largely depend on the age of the forest, associated vegetative structure, and when it is capable of sustaining avian demographics similar to those found in pristine forest.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second growth age on bird demography, we estimated the annual survival of six central Amazonian bird species residing in pristine forest, a single 100 and a single 10 ha forest fragment,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age of the surrounding matrix(i.e. regenerating forest adjacent to each fragment) as an explanatory variable.Results: Study species exhibited three responses: arboreal, flocking and ant-following insectivores(Willisornis poecilinotus, Thamnomanes ardesiacus and Pithys albifrons) showed declines in survival associated with fragmentation followed by an increase in survival after 5 years of matrix regeneration. Conversely, Percnostola rufifrons, a gap-specialist, showed elevated survival in response to fragmentation followed by a decline after 5 years of regeneration. Lastly, facultative flocking and frugivore species(Glyphorynchus spirurus and Dixiphia pipra, respectively) showed no response to adjacent clearing and subsequent regeneration.Conclusions: Our results in association with previous studies confirm that the value of regenerating forest surrounding habitat patches is dependent on two factors: ecological guild of the species in question and second growth age. Given the rapid increase in survival following succession, we suggest that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young tropical forest should not be based solely on a contemporary snapshot, but rather, on the future value of mature second growth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ZON fragmentation Brazil Matrix second growth SURVIVAL Tropical BIRD
下载PDF
智慧学习理念下教学名师“二次成长”的式微与重构
11
作者 王林发 吴艺仪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5-61,共7页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不断孕育,现代化信息技术动能不断积聚,推进了智慧学习理念的产生与发展。在此“理念”下,教学名师“二次成长”作为适应名师发展需求、调整名师整体结构与增添名师实践活力的必要存在,具体显现为“专业理性”价值观、... 当今世界科技革命不断孕育,现代化信息技术动能不断积聚,推进了智慧学习理念的产生与发展。在此“理念”下,教学名师“二次成长”作为适应名师发展需求、调整名师整体结构与增添名师实践活力的必要存在,具体显现为“专业理性”价值观、“新颖灵动”技术观及“终身学习”学习观等新师范实践样态,但由于发展思维中职业倦怠、模式主义、功效保守对其产生的异化趋向,名师“二次成长”发生了以固化、片面、缓慢为特征的名师职业观失衡、成长实践观断裂以及成长发展观游离等式微。名师应通过实践路径探索,自主地用包容式理解应对成长新环境,用创新整合提升成长实践,用榜样模范精神推动发展价值复位,最终实现名师“二次成长”理性且深刻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学习 教学名师 二次成长 名师培养
下载PDF
大学生二次成长初期负作用因子及其消整
12
作者 覃志军 李竟芬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年第8期12-19,共8页
大学生二次成长期是指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毕业就业到成为成熟公民的阶段。该阶段的初期是毕业、就业并实现人生的初步定位阶段,在此阶段有大量因子反向影响着大学生完成第二次成长,所有这类因子统称为负作用因子。本文重点阐述这些负作... 大学生二次成长期是指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毕业就业到成为成熟公民的阶段。该阶段的初期是毕业、就业并实现人生的初步定位阶段,在此阶段有大量因子反向影响着大学生完成第二次成长,所有这类因子统称为负作用因子。本文重点阐述这些负作用因子产生的原因及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目的在于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过程中出现的这些反作用因子的消整提出建议。消整负作用因子,是对负作用因子影响的调整或消除。我们应该多方面努力,微观上,大学生应充分认识和了解社会,并主动去适应社会,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宏观上,主要依靠高校改革、加强就业指导和社会支持来更好地消解大学生二次成长初期负作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成长 负作用因子 消整
原文传递
光照条件对蒙古栎幼苗生长及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1
13
作者 许中旗 黄选瑞 +2 位作者 徐成立 许晴 纪晓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21-1128,共8页
对生长于不同光照环境(林内和林外)下的蒙古栎幼苗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蒙古栎幼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具有明显影响,林外幼苗单株生物量为林外的4.48倍,其中以根系生物量的差别为最大,林外为林内的6.23倍;林外与林... 对生长于不同光照环境(林内和林外)下的蒙古栎幼苗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蒙古栎幼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具有明显影响,林外幼苗单株生物量为林外的4.48倍,其中以根系生物量的差别为最大,林外为林内的6.23倍;林外与林内幼苗根冠比分别为2.70和1.11。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蒙古栎幼苗的叶片形态表现出明显不同,林外叶片比叶面积明显低于林内,分别为139.55cm2/g和284.94cm2/g,林内约为林外的2.04倍;一次生长叶面积林外明显低于林内,总叶面积则高于林内。二次生长使蒙古栎幼苗的叶面积有明显增加,但是经过二次生长后,幼苗的单株生物量没有明显增加,说明二次生长叶片对于蒙古栎幼苗生物量的积累没有明显贡献;光照对于蒙古栎主干及根系的形态具有明显影响,林外幼苗高(包括二次生长)明显低于林内幼苗,而地径则相反,林外幼苗根系的长度和直径则明显高于林内幼苗;林外幼苗顶芽体积明显大于林内幼苗。同时,林外幼苗的二次生长导致顶芽体积明显下降,从而对翌年的高生长量和未来干型产生影响。认为,蒙古栎幼苗通过形态上的一系列可塑性变化来适应不同的光环境以获取最大的碳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蒙古栎 形态 生物量 比叶面积 二次生长
下载PDF
温度和赤霉素对滇重楼种子二次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4
14
作者 袁理春 陈翠 +2 位作者 杨丽云 吕丽芬 和向东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34,共2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和赤霉素对滇重楼种子二次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是滇重楼种子二次发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最适温度为 18~ 2 0℃ ;温度处理可提前完成种子二次发育过程 ,大大缩短出苗时间。而赤霉素对滇重楼种子二次发育没... 本文研究了温度和赤霉素对滇重楼种子二次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度是滇重楼种子二次发育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最适温度为 18~ 2 0℃ ;温度处理可提前完成种子二次发育过程 ,大大缩短出苗时间。而赤霉素对滇重楼种子二次发育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赤霉素 滇重楼 种子 药用草本植物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马尾松次生林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5
作者 江明喜 金义兴 +2 位作者 贺金生 陈伟烈 沈泽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56-361,共6页
利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来分析人为干扰对马尾松次生林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次生林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为2左右(1.8579~2.1946),均匀度为0.7左右(0.7244~0.7746),... 利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来分析人为干扰对马尾松次生林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次生林木本植物多样性指数为2左右(1.8579~2.1946),均匀度为0.7左右(0.7244~0.7746),物种多度分布符合对数级数分布。不同干扰强度对多样性和均匀度有一定影响,对物种多度分布没有影响,对马尾松林的更新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次生林 物种 多样性 人为干扰
下载PDF
江西大茅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与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孙德宙 詹有生 +3 位作者 盛炜彤 徐秉山 汪建平 方庆彪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对江西省大茅山封山育林后的常绿阔叶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差异、林分生长状况和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次生林和杉木纯林的群落组成特征差异明显;阔叶次生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 对江西省大茅山封山育林后的常绿阔叶次生林和杉木人工林的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差异、林分生长状况和地上部分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次生林和杉木纯林的群落组成特征差异明显;阔叶次生林的生物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群落均匀度、物种丰富度)均比杉木纯林高;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阔叶次生林的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年生物量低于杉木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次生林 杉木人工林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长白山林区天然次生林胡桃楸的适宜生长空间 被引量:13
17
作者 柏广新 孙志虎 +3 位作者 高波 李学友 姜荣春 宋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15,共8页
利用次生林主林层胡桃楸34株平均木(胸径为11.0~39.1cm)的树干解析数据,结合反映植物生长空间的冠幅,进行5,10和15年抚育间隔期的单株材积定期生长量、林分蓄积增长量与生长空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不同抚育间隔期胡桃楸胸径与适宜生长空... 利用次生林主林层胡桃楸34株平均木(胸径为11.0~39.1cm)的树干解析数据,结合反映植物生长空间的冠幅,进行5,10和15年抚育间隔期的单株材积定期生长量、林分蓄积增长量与生长空间关系的研究,建立不同抚育间隔期胡桃楸胸径与适宜生长空间关系的模型;利用林冠下层27株胡桃楸平均木(胸径为4.6~14.3cm)的树干解析数据,评价适宜生长空间模型应用于被压状态胡桃楸时的生长促进效果。结果表明:1)3参数S型曲线模型和二项式模型分别能够很好反映胡桃楸前5,10和15年间单株材积定期生长量、林分蓄积增长量与冠幅的关系;2)不同抚育间隔期胡桃楸胸径与适宜生长空间关系的模型为幂函数模型(y=a×xb);3)对数函数模型(y=a×ln(x)+b)能显著反映适宜生长空间下胸径与材积定期生长量的关系;4)适宜生长空间下胡桃楸5,10和15年材积定期生长量至少比生长空间受限条件下的林木提高97.8%,114.4%和128.5%。采用5,10,15年抚育间隔期时,不同胸径胡桃楸的适宜生长空间分别是相应胸径的0.2566~0.3687,0.3441~0.4471和0.4491~0.504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胡桃楸 冠幅 适宜生长空间
下载PDF
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林中水曲柳种群格局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文娟 王庆成 许丽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54-59,共6页
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研究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林中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不同龄级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水曲柳与五角槭(Acer,加加)、春榆(Ulmuspropinqua)和白桦(Betulaplatyphylla)种群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水曲柳龄级... 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研究帽儿山地区天然次生林中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不同龄级的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水曲柳与五角槭(Acer,加加)、春榆(Ulmuspropinqua)和白桦(Betulaplatyphylla)种群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水曲柳龄级Ⅰ林木个体在1—50m尺度上呈现聚集分布;龄级Ⅱ与龄级Ⅲ的聚集程度较龄级Ⅰ缓和;水曲柳龄级Ⅲ与龄级Ⅰ、龄级Ⅱ林木个体在所有尺度上都表现为显著负相关或有负相关趋势。林分内主要树种种群有不同的空间格局分布,其中水曲柳在小尺度(10—22m)上表现聚集分布,在大尺度则呈随机分布;五角槭、春榆和白桦在各个尺度下均呈聚集分布。种间关联性分析表明:水曲柳与五角槭、白桦和春榆在空间关联上都呈现正相关或有正相关趋势。水曲柳种群与群落内其它优势树种形成的斑块在群落中镶嵌分布,具有较高的群落稳定性:但水曲柳幼树在大树聚集的斑块不易存活,影响了水曲柳种群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水曲柳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下载PDF
天然次生林培育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东雄 林金士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28-31,共4页
本文论述天然次生林培育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培育投资少,收效快,经营效果和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培育 间伐
下载PDF
寻找城市公交行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巩丽媛 《城市公共交通》 2024年第7期38-43,共6页
当前城市公交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本文通过行业数据共享机制和数字化平台数据,分析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特点,从而寻求行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并提出行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公交行业 数字化 转型发展 第二增长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