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宁南山4种灌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养分特征 被引量:42
1
作者 邱权 李吉跃 +5 位作者 王军辉 王宁 孙奎 何茜 苏艳 潘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7411-7420,共10页
西宁南山区植被退化情况严重,人工造林植被恢复被看作是最有效的恢复手段,其中选择合适造林树种尤为关键。选择人工种植的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西北小蘗Berberis vernae和短叶锦鸡儿Caragana brev... 西宁南山区植被退化情况严重,人工造林植被恢复被看作是最有效的恢复手段,其中选择合适造林树种尤为关键。选择人工种植的唐古特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西北小蘗Berberis vernae和短叶锦鸡儿Caragana brevifolia共4种灌木树种造林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综合比较种植4种灌木树种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肥力差异,科学评价其对土壤的改善效果。研究表明:(1)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总体呈现出根际高于非根际的规律,仅放线菌数量和脲酶活性出现了根际低于非根际现象。(2)土壤养分方面,4种灌木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p H值、全N、全P、全K含量差异不显著,有机质、有效P、速效K含量均呈现出根际>非根际,而碱解N则是根际<非根际。(3)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P含量与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K含量与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全N、碱解N含量均与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4)从土壤肥力综合水平来看,根际>非根际,其中根际土壤中西北小蘗>柠条>短叶锦鸡儿>唐古特白刺,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小蘗和柠条能大幅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和非根际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西宁南山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连作杨树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韩亚飞 伊文慧 +2 位作者 王文波 王延平 王华田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土壤细菌在土壤微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土壤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为了了解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明确连作对杨树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细菌... 土壤细菌在土壤微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土壤环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功能。为了了解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明确连作对杨树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采用454焦磷酸测序技术对连作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根际土壤共得到了3 036个OTU,非根际土壤共得到了3 051个OTU,两组样品共同包含的OTU共有1 404个。两组土壤的共有细菌群落有12个,其中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群。从丰富度指数Chao1和多样性指数Shannon角度分析,发现连作导致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有所下降,且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改变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人工林 根际和非根际土壤 细菌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黄河三角洲不同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莫雪 陈斐杰 +1 位作者 游冲 刘福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5-904,共10页
土壤酶是滨海湿地群落构建和演替的关键因子,但水盐胁迫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的驱动机制尚不明确.以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芦苇、柽柳这3种盐生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特征及其分布... 土壤酶是滨海湿地群落构建和演替的关键因子,但水盐胁迫条件下土壤酶活性的驱动机制尚不明确.以黄河三角洲盐地碱蓬、芦苇、柽柳这3种盐生植物群落为对象,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探讨滨海湿地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盐地碱蓬、芦苇、柽柳群落的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指标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在根际土壤中,磷酸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为盐地碱蓬<芦苇<柽柳,蔗糖酶与脲酶活性则分别表现为柽柳<盐地碱蓬<芦苇、盐地碱蓬<柽柳<芦苇,且不同盐生植物群落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植物类型及其根际效应均会影响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特征,且根际效应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大于植被类型.土壤蔗糖酶活性与有效钾(AK)、有效磷(AP)、铵态氮(NH4^+-N)显著正相关(P<0.05);脲酶活性与全氮(TN)、有机质(SOM)、AK、AP、NH4^+-N和硝态氮(NO3^--N)显著正相关(P<0.01);二者均与土壤电导率(EC)显著负相关(P<0.01).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含水率(MC)、全碳(TC)、TN、全磷(TP)、SOM、AK和NH4^+-N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同时,pH、总钾(TK)、NO3^--N还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土壤酶活性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从大到小依次为:TC(P<0.01)、SOM(P<0.01)、MC(P<0.01)、TN(P<0.05)、NH4^+-N(P<0.05)和EC(P<0.05),表明土壤肥力、水分与盐度是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盐生植物 根际与非根际 土壤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原文传递
云南松根际与非根际磷酸酶活性与磷的有效性 被引量:28
4
作者 沈有信 周文君 +1 位作者 刘文耀 戴开结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4,共4页
通过对采集自滇中红壤区域的不同林龄云南松的根际与非根际土,以及不同磷补充量下根袋法培养的距云南松幼苗不同距离土壤的磷酸酶和有效磷的测定,探讨了根际与非根际土的磷酸酶变化及其与有效磷之间的关系。云南松根际及非根际都含有大... 通过对采集自滇中红壤区域的不同林龄云南松的根际与非根际土,以及不同磷补充量下根袋法培养的距云南松幼苗不同距离土壤的磷酸酶和有效磷的测定,探讨了根际与非根际土的磷酸酶变化及其与有效磷之间的关系。云南松根际及非根际都含有大量的磷酸酶,且这些磷酸酶的活性在根际土中较高。酸性磷酸酶是云南松土壤中的主要酶类,中性磷酸酶次之。培养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根际土、近根际土还是远根际土,外界补充的磷量越低,其酸性和中性磷酸酶的活性越高,反映出磷饥饿对磷酸酶的诱导。但磷酸酶的变化同土壤有效磷的相关性不显著。因而酶数量增加不是云南松对磷饥饿的唯一适应性机制,它的变化或许只是磷胁迫下的一种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磷酸酶 有效磷 根际与非根际土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黄土高原区域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玥 郝嘉琪 +1 位作者 王维钰 冯永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0-630,共11页
选择免耕(NT)、秸秆覆盖(SM)、地膜覆盖(PM)和起垄覆膜(RPM)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为研究对象,以传统耕作(CT)为对照,通过测定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养分质量分数,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不同微域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及微生物特征... 选择免耕(NT)、秸秆覆盖(SM)、地膜覆盖(PM)和起垄覆膜(RPM)4种保护性耕作措施为研究对象,以传统耕作(CT)为对照,通过测定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养分质量分数,研究不同耕作措施对不同微域土壤碳氮质量分数及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均呈现根际>非根际的规律,且与对照相比,各保护性耕作处理均有提高。RPM和SM处理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碳质量分数分别提高51.78%和24.62%,微生物量氮的富集率则分别达到48.13%、46.04%;NT、SM、RPM处理的蔗糖酶活性较CT处理分别提高了113.35%、113.10%、74.75%(P<0.05);(2)4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的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均有提高,其中RPM和SM与CT相比差异显著,效果更加明显,并且有效降低了土壤pH。根际土壤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有机碳质量分数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各处理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全氮和硝态氮的富集率以RPM处理最高,分别为16.9%和45.06%。(3)根际土壤的养分质量分数、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程度高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与酶活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这2种酶均与养分间显著相关,而脲酶则无显著相关。综上,在黄土高原区域内,秸秆还田和起垄覆膜更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提高土壤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和非根际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黄土高原区域
下载PDF
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程昊天 孔涛 +2 位作者 吕刚 王东丽 张莉莉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58-1065,共8页
【目的】探究辽西北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碳(C)、氮(N)、磷(P)质量分数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关系,为该地区的樟子松林培育、经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在... 【目的】探究辽西北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碳(C)、氮(N)、磷(P)质量分数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关系,为该地区的樟子松林培育、经营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时空互代的方法,在辽西北章古台地区选取6个林龄(10、20、30、40、50和60 a)的樟子松人工林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林龄下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化学计量比的差异和影响因素。【结果】辽西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贫瘠,根际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均高于非根际土壤,根系对养分的富集与平衡维持作用明显。林龄、根际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土壤碳、氮、磷质量分数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影响显著。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主要受到土壤全氮的影响,土壤C∶P主要受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土壤N∶P受土壤全氮的影响大于全磷。各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C∶N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为氮限制,其中60 a过熟林氮限制更为强烈。樟子松人工林根际土壤氮、磷限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性。【结论】各林龄樟子松生长均受到氮限制,相较于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氮更为缺乏。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差异性,建议对辽西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施用氮肥、引入固氮植物以解除氮限制,并注意根系磷肥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根际与非根际 土壤养分 樟子松人工林 林龄 沙地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柠檬根际/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邓正昕 高明 +3 位作者 王蓥燕 谢永红 熊子怡 王子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4-1084,共11页
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柠檬根际/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可为果园科学合理地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FM)、有机肥(P)、新鲜有机肥(NP)、 70%化肥+30%有机肥(70FP)和50%化肥+50%有机肥(50FP... 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柠檬根际/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可为果园科学合理地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设置对照(CK)、常规施肥(FM)、有机肥(P)、新鲜有机肥(NP)、 70%化肥+30%有机肥(70FP)和50%化肥+50%有机肥(50FP)这6个施肥处理.采用化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方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根际/非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细菌16S rRNA基因的丰度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并通过冗余分析(RDA)探究影响柠檬根际/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50FP和70FP)能显著提高根际/非根际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硝态氮的含量(P<0.05);与常规施肥(FM)和单施有机肥(P和NP)相比,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了24.76%~97.98%,速效钾含量提高了6.87%~45.11%,硝态氮含量提高了18.42%~55.82%.(2)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细菌丰度及土壤呼吸速率(P<0.05),其中50FP处理的土壤根际细菌群落丰度及土壤呼吸速率较常规施肥和单施有机肥处理分别提高了15.83%~232.98%和8.0%~162.5%;根际土壤细菌丰度与有机质、 pH、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3)PCoA和RDA分析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和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处理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未添加有机肥的处理之间有较大差异,影响根际/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硝态氮和速效钾.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增加土壤细菌丰度,改变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且50FP处理的效果更佳.因此50%化肥+50%有机肥(50FP)是改善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细菌丰度和提高土壤呼吸速率的较好施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 有机肥 根际/非根际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人工湿地处理含盐富营养化水的植物根际与非根际菌群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芬 段洪利 +1 位作者 刘亚飞 王天弋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44-1851,共8页
为了探究盐胁迫对于人工湿地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垂直流人工湿地应用于含盐富营养化水体处理,考察了0.05%、0.50%和1.00%盐度水平下的脱氮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湿地植物千屈菜根际与非根际的菌群变化。结果表... 为了探究盐胁迫对于人工湿地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微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垂直流人工湿地应用于含盐富营养化水体处理,考察了0.05%、0.50%和1.00%盐度水平下的脱氮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湿地植物千屈菜根际与非根际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在0.50%和1.00%盐胁迫下,系统的硝化作用受到抑制;然而在各盐度水平下,NO3--N的去除率均大于95%,盐度胁迫下反硝化菌更能适应环境。对人工湿地系统在0.05%、0.50%和1.00%盐度水平下千屈菜根际与非根际基质样品的OTU聚类情况分析可知,在盐胁迫下,千屈菜根系丰富了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根际环境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明显高于非根际环境。盐度胁迫抑制了硝化菌的生长,仅在0.05%盐度的非根际组和0.50%盐度的根际组检测到有硝化作用菌群的存在。与硝化菌相比,反硝化菌更耐盐冲击,0.05%、0.50%与1.00%盐度水平下,均检测到反硝化菌,在1.00%盐度水平下检测出耐盐反硝化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根际与非根际 盐胁迫 高通量测序
原文传递
硒对菜地土壤镉微区分布及其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尹俊钦 涂路遥 +4 位作者 赵小虎 胡承孝 吴志超 屈婵娟 贾芬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54-2260,共7页
以南方酸性黄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根箱进行小白菜种植,研究了不同剂量的外源硒(0、0.25、1.00 mg·kg-1,以Se计)处理下,小白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Cd的含量变化;同时,通过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经Se(0、0.25、1.00 ... 以南方酸性黄棕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根箱进行小白菜种植,研究了不同剂量的外源硒(0、0.25、1.00 mg·kg-1,以Se计)处理下,小白菜根际与非根际土壤Cd的含量变化;同时,通过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经Se(0、0.25、1.00 mg·kg-1)预处理并经历过小白菜生长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对Cd的吸附与解吸特性.结果表明,在Cd含量较低(0.50 mg·kg-1)的土壤中,低剂量的Se处理(0.25 mg·kg-1)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Cd含量均高于Se剂量为0、1.00 mg·kg-1的两个处理;在Cd含量较高(5.00 mg·kg-1)的土壤中,不同剂量的Se处理未能对土壤中Cd含量造成显著差异.通过吸附解吸试验及Langmuir和Freundlich两种吸附模型的模拟,发现根际土壤对Cd的吸附容量和吸附能力均小于非根际土壤,且根际土壤Cd的非专性吸附比率大于非根际土壤,表明小白菜的生长能够改变根际土壤对重金属Cd的吸附解吸特性,增加土壤中Cd的环境风险;然而,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外源Se预处理并未显著改变小白菜土壤Cd的吸附解吸特性,尚不足以证明Se通过影响小白菜根系分泌物等微域环境进而改变土壤重金属Cd的吸附解吸等环境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根际/非根际 吸附解吸
原文传递
放牧率对短花针茅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杜宇凡 古琛 +7 位作者 王亚婷 赵天启 陈万杰 乌力吉 安海波 李志国 王成海 赵萌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1-1027,共7页
以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短花针茅根际的土壤氮素含量均高于非根际的。在相同放牧率下,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全氮、... 以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短花针茅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短花针茅根际的土壤氮素含量均高于非根际的。在相同放牧率下,随着土层深度增加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都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不同放牧率,0-10、20-30cm土层,根际土壤全氮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与非根际变化趋势相同;相同土层深度,轻度放牧区短花针茅根际土壤氨态氮与硝态氮含量明显升高,证明适度放牧对土壤氮素积累有积极作用。垂直方向上,不同放牧率下,0-10cm土层的全氮含量高于20-30cm土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与非根际 短花针茅 铵态氮 硝态氮 全氮
下载PDF
洮河上游不同海拔紫果云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本强 齐瑞 +5 位作者 赵阳 刘婷 李波 陈学龙 赵艳丽 曹家豪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604-3616,共13页
【背景】紫果云杉天然林在维护洮河上游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海拔梯度如何影响紫果云杉根际与非根际细菌多样性、土壤养分因子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目的】深入探索紫果云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背景】紫果云杉天然林在维护洮河上游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海拔梯度如何影响紫果云杉根际与非根际细菌多样性、土壤养分因子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目的】深入探索紫果云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受控因子。【方法】采用Illumina MiSeq平台对洮河上游不同海拔紫果云杉天然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进行测序分析,分析土壤理化因子与细菌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趋势,并通过相关性与冗余分析探究环境因子对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土壤养分因子随海拔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根际土养分因子组间差异显著(P<0.05),非根际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海拔升高根际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E)、丰富度指数(Chao1/ACE)和OTU数目呈单峰型变化趋势;非根际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升高呈双峰型变化趋势。土壤细菌多样性与养分因子密切相关,其中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土壤pH和有效磷与细菌多样性呈负相关但不显著(P>0.05)。不同海拔梯度下紫果云杉天然林细菌群落结构一致性较高,从30个样本中获得7159个细菌OTU,注释到37个门;细菌优势类群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不同细菌门对土壤养分因子的响应各不相同,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与变形菌门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土壤理化因子能够显著影响紫果云杉根际与非根际细菌多样性和组成,海拔和水热条件等环境因子对植物和土壤的驱动影响是细菌群落结构稳定组成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紫果云杉天然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变化和驱动机制,为洮河上游天然林恢复与生态恢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洮河上游 紫果云杉 土壤养分 根际与非根际 细菌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不同季节艾比湖湿地盐角草根际nirS-型与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婷婷 胡文革 +3 位作者 钟镇涛 王月娥 陈婷 张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314-5327,共14页
旨在了解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盐角草根际与非根际中不同类型反硝化细菌的分布及其随季节变化情况,为温带干旱地区荒漠盐化生态系统的代表—艾比湖湿地在生态植被恢复过程中,由微生物推动的土壤氮素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撑。采集了艾比湖湿... 旨在了解艾比湖湿地盐生植物盐角草根际与非根际中不同类型反硝化细菌的分布及其随季节变化情况,为温带干旱地区荒漠盐化生态系统的代表—艾比湖湿地在生态植被恢复过程中,由微生物推动的土壤氮素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撑。采集了艾比湖湿地夏、秋、春三个季节的盐角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本,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nirS-型和nirK-型两种类型的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点;利用RDA(redundancy analysis)探究了土壤理化因素对反硝化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艾比湖湿地盐角草根际与非根际中,nirS-型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多样性最高的为秋季根际土壤样本;各土壤样本中的反硝化细菌多样性均呈现根际>非根际。盐角草各土壤样本中的nirS-型反硝化细菌在门分类水平上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而nirK-型反硝化细菌在门水平上分类仅包括了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Proteobacteria在各土壤样本中的占比均较高;其中Gamma-Proteobacteria的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是各土壤样本所共有的nirS-型反硝化菌的优势菌属,但它们在每个土壤样本中的相对丰度各有差异。Alpha-Proteobacteria的根瘤菌属(Rhizobium)是盐角草各土壤样本中较为广泛存在的nirK-型反硝化细菌。艾比湖湿地盐角草各土壤样本中的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RDA结果显示含水量、有机质、全氮和铵态氮等对各土壤样本中的nirS-型反硝化细菌的多样性影响较大,含水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等是nirK-型反硝化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土壤电导率、全磷、全钾、全氮和碱解氮协同影响nirS-型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pH和硝态氮是nirK-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组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艾比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比湖湿地 根际与非根际 nirS-型和nirK-型反硝化细菌 群落组成
下载PDF
中药材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和微生物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千和 周立香 郭荻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9-196,共8页
以恩施州4种中草药黄连、黄柏、丹皮和木通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对象,对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转化酶、脱氢酶、脲酶、FDA水解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药材短期种植中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 以恩施州4种中草药黄连、黄柏、丹皮和木通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对象,对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转化酶、脱氢酶、脲酶、FDA水解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4种药材短期种植中土壤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均呈现出明显的根际聚集效应。土壤微生物及酶也表现为根际活性较高,根际土壤转化酶、脱氢酶、脲酶、FDA水解酶活性分别较非根际土壤高出113.7%、33.9%、55.5%、472.0%。土壤养分与生物活性主成分分析组成的土壤肥力信息系统较好地表征了土壤肥力水平的差异,获得的综合得分,计算的土壤总体酶活性指标(TEI)与土壤理化性质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4种中草药根际土壤肥力水平综合得分及TEI值均高于非根际土壤。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和TEI可以较好地表征该地区中草药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肥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根际与非根际 土壤酶 微生物区系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凤庆县不同古茶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14
作者 杨雄伟 刘娇 +2 位作者 侯孟月 程小毛 黄晓霞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18-1425,共8页
研究不同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间的差异影响,可为古茶园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实现茶园的提质增效.以凤庆县郭大寨乡3个典型古茶园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 研究不同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间的差异影响,可为古茶园的土壤养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实现茶园的提质增效.以凤庆县郭大寨乡3个典型古茶园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茶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差异显著(P<0.05),且表现出不同的土壤营养条件.(2)不同茶园的根际土壤含水量、全碳、全氮、全磷含量差异显著(P<0.05),均表现为大箐>龙潭>琼英;同时,龙潭茶园土壤pH=4.5为茶树生长最适值.(3)不同茶园非根际土壤胞外酶活性的高低表现为大箐>龙潭>琼英,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全碳、全氮、全磷含量正相关,其中土壤含水量解释了97.2%变异,与pH值负相关.而在植物根系的作用下,根际土壤酶活性呈现出不同变化趋势;其活性与土壤含水量、pH值、全碳、全氮、全磷含量均正相关,土壤含水量解释了93.9%的变异,全碳解释了5.2%的变异.(4)根据土壤酶化学计量比矢量分析,3个茶园土壤微生物受碳源限制程度不同,限制程度为琼英>龙潭>大箐,大箐茶园土壤微生物受到一定程度的磷限制(Vector A>45°),龙潭和琼英茶园受到轻微的氮限制(Vector A<45°).综上,本研究表明不同坡向茶园土壤养分、含水量和pH差异显著.综合3个茶园的土壤指标变化,大箐、龙潭茶园更有利于古茶树的生长,建议对琼英茶园进行合理的灌溉、深耕及施用无机肥,改善茶树根际土壤状况.本研究可为当地古茶园及古茶树保护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园 根际与非根际 土壤养分 土壤胞外酶 酶化学计量比
原文传递
非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网和碳酸钙互作对香樟幼苗氮磷养分的影响
15
作者 高露 何跃军 +8 位作者 徐鑫洋 谢佩耘 郭云 胡小润 王丽 李锦婷 申开平 夏婷婷 吴邦利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4-162,共9页
为考察非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网(后简称菌根网)和碳酸钙互作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氮磷养分的影响,模拟构建了植物根际和非根际隔室装置,采用尼龙网隔离实现根际与非根际隔室菌根网互联,在根际隔室中种植香樟幼苗并接种丛枝菌... 为考察非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网(后简称菌根网)和碳酸钙互作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幼苗氮磷养分的影响,模拟构建了植物根际和非根际隔室装置,采用尼龙网隔离实现根际与非根际隔室菌根网互联,在根际隔室中种植香樟幼苗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在非根际隔室施加或未施加外源碳酸钙,培养期结束后测定植物生物量和氮、磷含量。结果显示:菌根网对香樟幼苗植株生物量,氮、磷摄取量及氮磷比有明显影响;施加碳酸钙明对幼苗植株氮含量、氮摄取量及氮磷比有明显的影响;在施加碳酸钙后菌根网明显提升了幼苗植株生物量,氮含量及氮、磷摄取量,叶片氮、磷摄取量和根的氮磷比;在菌根网存在时施加碳酸钙可明显提高植株氮含量、根和叶的氮摄取量以及根的氮磷比;菌根网与碳酸钙的交互作用明显影响了幼苗植株氮含量,氮、磷摄取量和氮磷比,但对幼苗植株生物量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提示非根际喀斯特土壤中互联菌根网和碳酸钙相互作用能够促进植物对氮磷养分的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 菌根网络 根际/非根际 养分 碳酸钙 喀斯特
原文传递
农田防护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形态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德文 季倩如 +3 位作者 刘英 周文玲 吴嘉仪 赵雨森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15,25,共9页
探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形态变化,以阐明农田防护林地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管理提供依据。该研究选取黑龙江省拜泉县樟子松纯林、落叶松纯林、樟子松×落叶松混交林3种典型农田防护林型的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指标... 探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形态变化,以阐明农田防护林地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为农田防护林的建设管理提供依据。该研究选取黑龙江省拜泉县樟子松纯林、落叶松纯林、樟子松×落叶松混交林3种典型农田防护林型的土壤,测定土壤理化指标、氮素形态指标及氮转化功能基因拷贝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混交林根际土壤的酸性程度高于纯林,其中,樟子松纯林根际土壤pH显著高于其他林型,落叶松纯林土壤电导率最高,其根际电导率值高达(53.33±2.54)μS/cm,混交林土壤容重显著大于纯林(P<0.05);混交林两树种的根际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显著高于各自纯林(P<0.05),表明混交林土壤氮素成分在3种林型中最优;与其他林型相比,樟子松纯林根际土壤功能基因拷贝数(amoA-AOA、amoA-AOB、nirS、nosZ、narG、nifH)都处于较低的水平,表明其影响了土壤氮转化速率,降低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农田防护林氮素形态变化与土壤理化指标和氮转化功能基因密切相关,amoA-AOA基因与amoA-AOB基因分别为研究区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影响最大的因子,说明硝化作用在土壤氮转化中占主导位置。综上,防护林型的适宜建设程度由大到小为:混交林、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泉县 农田防护林 林地类型 根际与非根际 理化指标 土壤氮 功能基因
下载PDF
辽东地区胡桃楸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
17
作者 吴光伟 傅靖棋 +5 位作者 赫亮亮 范新蕊 苏治鑫 朱瑞 孙建文 张丽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23-730,共8页
对胡桃楸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为培育速生优质胡桃楸大径材林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人工示范林胡桃楸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 对胡桃楸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为培育速生优质胡桃楸大径材林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Illumina Nova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人工示范林胡桃楸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人工林地根际土壤呈弱酸性,非根际土壤为酸性,根际土壤pH极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1);根际土壤全碳、全氮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根际土壤全磷、有效磷含量极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1);根际土壤速效氮含量低于非根际土壤,但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胡桃楸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中细菌多样性丰富,测序共得到168657条有效细菌序列,共鉴别出36门,106纲,242目,354科,630属。分析发现在门分类水平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均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在细菌目水平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优势细菌分别为:盖勒氏菌目(Gaiellales)、根瘤菌目(Rhizobiales)、土壤红杆菌目(Solirubrobacterales)和维氏细菌目(Vicinamibacterales)等。细菌多样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细菌香农指数、ACE指数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Chao1指数极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1)。土壤微生物中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与土壤pH、全磷含量、全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呈正相关,且与土壤速效氮含量呈负相关;酸杆菌门与土壤理化性质呈负相关(土壤速效氮含量除外);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粘球菌门(Myxococcota)与土壤pH、全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呈正相关;甲基微菌门(Methylomirabilota)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r=-0.916,p<0.05),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2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楸 根际和非根际 细菌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变化 被引量:39
18
作者 孟亚利 王立国 +5 位作者 周治国 王瑛 张立桢 卞海云 张思平 陈兵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076-2080,共5页
在棉麦两熟双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棉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棉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与单作棉表现一致,但整个生育期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酶活性均明显高... 在棉麦两熟双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棉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棉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与单作棉表现一致,但整个生育期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种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单作棉.套作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在麦棉共生期低于单作棉或差异较小,而在麦收后则显著高于单作棉.套作棉土壤养分含量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与单作棉大体相同,但一些养分的吸收高峰晚于单作棉.无论套作棉还是单作棉,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各养分含量与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活性呈显著(P=0.05,n=32)或极显著(P=0.01,n=32)相关,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关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两熟 棉花 根际和非根际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含量
下载PDF
麦棉套作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养分 被引量:25
19
作者 王瑛 孟亚利 +3 位作者 陈兵林 周治国 束红梅 卞海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85-3490,共6页
在麦棉套作栽培模式下,设置不隔根、纱网隔根和塑膜隔根3种麦棉套种方式,研究麦棉套作对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和土壤养分(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棉套作有利于棉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的增殖,盛... 在麦棉套作栽培模式下,设置不隔根、纱网隔根和塑膜隔根3种麦棉套种方式,研究麦棉套作对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活性和土壤养分(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麦棉套作有利于棉花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细菌的增殖,盛蕾期不隔根处理棉花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分别是塑膜隔根处理的2·57和2·81倍。但麦棉套作不利于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的增殖。细菌在土壤微生物区系中占99·9%。所以,麦棉套作显著提高了棉花土壤微生物数量,同时也增强了微生物活性。麦棉共处期纱网隔根处理棉花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不隔根处理和塑膜隔根处理,证明麦棉套作系统中小麦根系分泌物与脱落物的存在对棉花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即存在种间营养补偿效应。而共处期不隔根处理套作棉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显著低于隔根处理的现象则反映出小麦根系对棉花土壤养分的竞争作用大于其对棉花土壤养分的促进作用。小麦收获后,小麦根系对棉花养分的竞争作用解除,不隔根处理棉花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塑膜隔根和纱网隔根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套作 麦棉共处期 棉花 根际非根际土壤 土壤微生物数量 土壤养分
下载PDF
退化高寒草甸优势植物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20
作者 马源 李林芝 +3 位作者 张德罡 杨洁 姚玉娇 陈建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7-804,共8页
根际是一类特殊的微生态系统,对研究土壤与植物群落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和微生物量分布特征,以及优势植物根际养分富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条件下,... 根际是一类特殊的微生态系统,对研究土壤与植物群落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和微生物量分布特征,以及优势植物根际养分富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条件下,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养分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且随退化程度加剧呈逐渐下降趋势;随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加剧,根际微生物量的碳、氮、磷和养分均出现富集效应,其富集率表现为重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未退化草地;由相关分析可知,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与全磷、全氮和有机碳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所述,草地退化过程中土壤的有效养分和微生物量在植物根际存在富集和活化现象,这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和调控根际的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根际土壤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量 根际富集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