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6
1
作者 薛晴 《城市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0,59,共7页
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是一个源于改革实践的理论课题,并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城乡联系的日益加强而不断拓展。在对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历程进行梳理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就当前城乡一体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缺憾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前瞻性... 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是一个源于改革实践的理论课题,并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城乡联系的日益加强而不断拓展。在对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历程进行梳理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就当前城乡一体化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缺憾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前瞻性地指出了未来研究中应关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 城乡一体化研究 回顾与前瞻 改革实践 城乡关系
原文传递
论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姜作培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5-59,共5页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政府对城乡关系的宏观调控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政府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规划功能、导引功能、调节功能、服务功能。政府必须把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培育城乡统一市场,...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政府对城乡关系的宏观调控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政府对统筹城乡发展具有规划功能、导引功能、调节功能、服务功能。政府必须把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培育城乡统一市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作为调控现阶段城乡关系的方向和重点。应注意充分发挥规划、政策、法律等机制在调控城乡关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政府调控 主要功能 方向重点 机制选择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与发展中的社会流动图景
3
作者 王通 杨智雄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8,共13页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是其核心内容,而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结构中进行社会流动是其必然的伴生性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性个人”向“世... 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社会结构转型是其核心内容,而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工结构中进行社会流动是其必然的伴生性社会现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生产方式与交往形式的辩证关系出发,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地域性个人”向“世界历史性个人”转变的基本原理,这启示我们从社会结构现代化转型的角度寻找社会流动的深层规律。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且农村人口基数庞大等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之巨以及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的任务之艰。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基于现实国情采取了不同的流动人口调控机制,形成了社会流动的严控图景、自发图景、赋能图景和自主图景等纵向变迁历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来保障和推动社会流动的自主图景,尤其是助力个人全面发展的城乡融合图景和区域协调图景,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流动 城乡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 历史唯物主义 新型城镇化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下载PDF
城乡社会关系演进及其对城乡教育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兆海 邬志辉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共5页
总体来看,我国城乡社会是一个社会等级空间,并经历了社会生产管理分区、社会生产与资源配置功能分区,以及社会结构性互动与资源配置紧张等三个阶段。城乡教育发展也依次经历了秩序维护与等级教育的互构、功能区分与差异供给的强化、以... 总体来看,我国城乡社会是一个社会等级空间,并经历了社会生产管理分区、社会生产与资源配置功能分区,以及社会结构性互动与资源配置紧张等三个阶段。城乡教育发展也依次经历了秩序维护与等级教育的互构、功能区分与差异供给的强化、以及个体发展与资源配置的冲突等三个阶段。因此,目前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应是立足于保障农村学生个体发展,增强对农村教育资源供给,逐步破解城乡社会等级空间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社会关系 社会等级空间 城乡教育
下载PDF
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运作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姜作培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4年第3期43-46,共4页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政府对城乡关系的宏观调控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政府必须把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培育城乡统一市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作为调控现阶段城乡关系的方向和重点。注意...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加强政府对城乡关系的宏观调控至关重要,不可或缺。政府必须把加快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培育城乡统一市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作为调控现阶段城乡关系的方向和重点。注意充分发挥规划、政策、法律等机制在调控城乡关系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政府调控 方向重点 机制选择
下载PDF
邓小平城乡一体化思想对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品奕 曲韵畅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4年第12期80-83,共4页
邓小平城乡一体化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邓小平前瞻性地认识到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及乡镇企业发展的载体作用,并深刻认识到工农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城乡... 邓小平城乡一体化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城乡关系思想,邓小平前瞻性地认识到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及乡镇企业发展的载体作用,并深刻认识到工农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作用。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邓小平的城乡一体化思想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丰富有益的启示: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在于以人为核心,增加农村发展活力,促进城乡互动并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城乡关系 城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促进青岛市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7
作者 金花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4,共4页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尚未理顺好三大关系,即城乡关系、统筹关系和协调关系。在理顺城乡关系上,要彻底转变"先城... 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城镇化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尚未理顺好三大关系,即城乡关系、统筹关系和协调关系。在理顺城乡关系上,要彻底转变"先城市后乡村""先城内后城外"的思维定势,树立"城乡一盘棋"的发展理念,实现同位发展、同为发展;在强化统筹关系上,要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工作格局,树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实现统一发展、统筹发展;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要加快构筑主城区与副城镇相辅相成、融合发展的产业运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关系 城乡统筹 城乡一体化
下载PDF
二元经济视角下的城乡关系与丽水劳动力配置机制的分析
8
作者 王彩萍 《丽水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5-28,共4页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配置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调整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振兴农村经济,而且有利于推动城市化,有利...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建设,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效配置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调整城乡关系的重大战略举措。它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收入分配格局、振兴农村经济,而且有利于推动城市化,有利于解决困扰我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全文围绕理顺城乡关系、加快城乡融合这条主线,重新审视二元经济视角下的城乡关系,探讨合理有效实现劳动力配置机制、推进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城乡关系 劳动力配置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