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市公司违规占用资金及对外担保情况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覃舜宜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9-78,共10页
2018年以来,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持续强化对违规占用资金和违规对外担保的监管。结合2018年至今深市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的总体情况,本文剖析了2018年以来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高发的原因及影响,对违规表现形式、解决违规方式及典... 2018年以来,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持续强化对违规占用资金和违规对外担保的监管。结合2018年至今深市上市公司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的总体情况,本文剖析了2018年以来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高发的原因及影响,对违规表现形式、解决违规方式及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并归纳总结违规特征,进而从准确识别风险、及时处置风险、妥善化解风险和加强制度供给方面提出监管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占用 违规担保 公司违规行为 公司监管
下载PDF
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思考
2
作者 杨敏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1-86,共6页
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可以借鉴的制度。我国立法应对独立董事的功能,与监事会的关系进行准确地定位;寻求与建立激励约束独立董事的机制,及在其他方面建立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只有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 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可以借鉴的制度。我国立法应对独立董事的功能,与监事会的关系进行准确地定位;寻求与建立激励约束独立董事的机制,及在其他方面建立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只有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条件下才可能实现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初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治理 独立董事制度 思考
下载PDF
公司章程性质探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唐英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20-23,共4页
公司章程具有自治性和规范性相统一的双重属性,是公司设立者之间的组织性契约,是适用于公司组成者的类法规范。公司章程与公司规章制度共同构成公司的自治规范体系。公司法主要是任意法,公司章程的适用顺序、效力优先于公司法中的任意... 公司章程具有自治性和规范性相统一的双重属性,是公司设立者之间的组织性契约,是适用于公司组成者的类法规范。公司章程与公司规章制度共同构成公司的自治规范体系。公司法主要是任意法,公司章程的适用顺序、效力优先于公司法中的任意性规范,劣于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公司设立者的违章行为实质为违约行为,公司组成者的违章行为实质为侵权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章程 性质 公司规章制度 自治规范体系 公司法 组织性契约 公司法违章行为
下载PDF
论相互制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江生忠 王成辉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17,共4页
相互保险公司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却出现下降的趋势。我国保险业是否要引入相互制保险不能仅根据这一国际保险的现状来决策,还要考虑我国当前的保险业现实问题和保险业的外部环境。我国现阶段多种经济制度并存且地... 相互保险公司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却出现下降的趋势。我国保险业是否要引入相互制保险不能仅根据这一国际保险的现状来决策,还要考虑我国当前的保险业现实问题和保险业的外部环境。我国现阶段多种经济制度并存且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风险状况不同,对保险保障的需求各不相同,有建立相互保险制度的必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保险业在经验、技术、组织形式、监管制度等方面也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具备建立相互保险制度的可能性。建立相互保险制度,需进一步认清我国相互保险公司的性质,明确相互保险公司在我国保险市场中的定位,规范相互保险公司的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保险制度 相互保险公司 相互保险监管 公司特点
原文传递
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揭发制度建设:基于内容分析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宗彦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5-101,共7页
公司舞弊揭发制度又称吹哨制度,是抑制公司舞弊、提高公司治理质量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回顾了国外上市公司舞弊揭发立法规制发展情况,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揭发制度建设亟需改进的领域。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28家上市公司反舞弊制... 公司舞弊揭发制度又称吹哨制度,是抑制公司舞弊、提高公司治理质量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回顾了国外上市公司舞弊揭发立法规制发展情况,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揭发制度建设亟需改进的领域。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我国128家上市公司反舞弊制度文本从组织设计、舞弊行为界定、舞弊揭发方式、流程等角度展开经验评价,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揭发制度存在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关注较少、舞弊揭发组织制度设计不健全、对舞弊外部揭发渠道不明确等问题。最后,从公司治理与外部立法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舞弊揭发的制度完善及立法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弊揭发制度 内容分析法 上市公司监管 内部控制
下载PDF
上市公司内部人持股披露监管研究——基于美国经验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安邦坤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55,共18页
上市公司内部人持股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股权管理和穿透式监管的主要抓手之一,也是上市金融机构股权管理规则的基础。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防范内幕交易、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增强市场透明度,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对持股披露义务主体、披露标的... 上市公司内部人持股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股权管理和穿透式监管的主要抓手之一,也是上市金融机构股权管理规则的基础。这一制度的目的在于防范内幕交易、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和增强市场透明度,核心构成要素包括对持股披露义务主体、披露标的证券和应披露权益范围的穿透认定三个方面。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内部人持股披露制度存在规则文件法律效力层级较低、形式认定原则对披露主体的覆盖范围不足、披露标的不全面制约持股权益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等问题,导致监管“看不穿”“看不全”,增加了风险识别预判难度。美国自1934年《证券交易法》颁行以来,在证券法层面确立了内部人持股披露制度,建立了分别以“受益所有人”“权益证券”“经济利益”标准为核心、以实质监管为理念的内部人身份、持股标的及持股权益范围穿透识别和披露规则体系。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改革完善上市公司内部人持股披露制度,通过修订《证券法》提升相关监管规则的效力层级,并细化内部人身份、持股标的证券和持股权益范围的穿透识别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人持股 内幕交易 穿透式监管 上市公司监管 信息披露
下载PDF
环境技术强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7
作者 方堃 《环境导报》 1999年第2期4-5,共2页
技术强制作为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兼顾了法律强制性与市场调节机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研讨价值。市场经济要求政府不只依靠行政强制而更多地运用宏观调控机制,为环境科技的应用与推广作好基础性工作;企业则应积极采取措施,运用... 技术强制作为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兼顾了法律强制性与市场调节机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研讨价值。市场经济要求政府不只依靠行政强制而更多地运用宏观调控机制,为环境科技的应用与推广作好基础性工作;企业则应积极采取措施,运用环境科学技术控制和消除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技术强制 环境科技 政府调节 企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