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理论与案例研究——以防城港市十万大山北麓(上思县)为例 被引量:43
1
作者 王仰麟 祁黄雄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5,共5页
我国目前已有数十个观光农业基地,伴随观光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研究与之有关的理论、方法及实践等也越来越迫切。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防城港市上思县观光农业开发实践,侧重探讨从较大空间尺度范围出发,研究区域观光农... 我国目前已有数十个观光农业基地,伴随观光农业的兴起和发展,研究与之有关的理论、方法及实践等也越来越迫切。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工作的基础上,结合防城港市上思县观光农业开发实践,侧重探讨从较大空间尺度范围出发,研究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规划 观光农业 上思县
下载PDF
基于定性和定量辅助变量的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预测——以四川三台县为例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启权 王昌全 +5 位作者 岳天祥 李冰 张新 高雪松 张毅 袁大刚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9-269,共11页
准确获取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信息,是区域土壤资源优化利用和土壤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川中丘陵区三台县为案例区,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融合区域定性及定量辅助变量的空间预测方法,模拟三台县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 准确获取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信息,是区域土壤资源优化利用和土壤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川中丘陵区三台县为案例区,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构建融合区域定性及定量辅助变量的空间预测方法,模拟三台县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在4.20~47.60 g kg-1之间,平均为17.97 g kg-1;变异系数为36.89%,属中等程度变异.土壤有机质的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为0.742,变程为7.0 km,即空间自相关性较弱.不同土壤类型间有机质含量差异显著;土属的空间分布较土类能更好地揭示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除土壤类型因素的影响外,坡度、地形湿度及植被盖度是研究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主要因子.融合土壤类型因素和地形植被因子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比普通克里格法、回归克里格法以及神经网络结合普通克里格的方法,更符合研究区地学规律和实际情况;其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较其他3种方法均降低幅度显著.同时,该方法对极值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研究为复杂环境条件下准确获取区域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信息提供了较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空间分布预测 神经网络模型 辅助变量 丘陵区 四川省三台县
原文传递
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的县域乡村生活空间宜居性评价 被引量:34
3
作者 黄安 许月卿 +4 位作者 刘超 郝晋珉 孙丕苓 郑伟然 卢龙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52-261,共10页
为了探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与生活空间宜居性的理论逻辑关系,将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应用于宜居生活空间优化实践中。该文从土地利用供给人类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视角,探讨了两者的理论逻辑关系,并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构建了生活空间宜居性... 为了探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与生活空间宜居性的理论逻辑关系,将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应用于宜居生活空间优化实践中。该文从土地利用供给人类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视角,探讨了两者的理论逻辑关系,并基于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构建了生活空间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基于GIS和RS技术的指标空间化方法,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综合集成遥感、调查、统计等多源数据,定量研究了张北县生活空间宜居性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张北县生活空间宜居性呈现以张北镇为高值中心、二台-沙沟镇为副中心的空间分布态势,较强以上等级宜居性生活空间面积仅占全县面积的2.42%。其中,生活承载功能呈现以张北县为高值中心,以主要交通干线为高值轴线的网状分布态势;生活保障功能呈现出张北镇、油篓沟乡北部和二台镇-沙沟镇2个组团式高值中心的分布态势;精神净化功能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张北镇,在沿张北镇西南方向至大河乡以及二台-沙沟镇两区域出现副高值中心。城镇区域宜居性等级多为较强及以上,主要分布在张北镇、沙沟镇、油娄沟乡、二台镇;乡村区域宜居性等级多为较弱及以下,主要分布在海图流乡、二泉井乡、大河乡、单晶河乡、两面井乡等,这些乡镇的乡村区域是"振兴乡村"战略推进过程中首要关注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 地理信息系统 生活空间 宜居性评价 土地利用多功能性 张北县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角下喀斯特地区“双评价”研究——以生态敏感区宁远县为例 被引量:30
4
作者 李龙 吴大放 +3 位作者 刘艳艳 滕丽 吴志峰 冯兆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85-2400,共16页
精简"双评价"流程、融合评价机制,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构建具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指标体系,刻画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特征,对于生态敏感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分别从生态、农业与建设三个视角构建指标体系,将资源... 精简"双评价"流程、融合评价机制,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构建具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指标体系,刻画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特征,对于生态敏感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分别从生态、农业与建设三个视角构建指标体系,将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整合,从国土的用途功能出发,提供一个全新的评价思路,测算宁远县国土对于不同功能的适宜程度。结果表明:(1)宁远县生态保护重要性总体较高,不同等级、地区空间集聚和分异特征明显,呈南北两侧高、中部和西部偏低的分布格局,需重点加强南北两侧生态空间的保护力度,满足国家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2)农业生产适宜性总体较低,适宜生产区域主要以城区中心分割线为轴带,呈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格局,和生态保护空间存在一定冲突,需合理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保障区域粮食和生态的"双安全";(3)建设开发适宜性总体上较低,中心外围分布格局特征显著,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递减,需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适当调整和转变发展利用方式,协调"三生空间"关系;(4)以中心县城为核心,"三环带放射式"的国土开发与保护空间格局特征明显,建设—农业—生态空间呈"同心圆"圈层结构分布;(5)多宜、双宜、单宜与不宜空间面积依次为36672.67 hm2、32276.11 hm2、181022 hm2、175.46 hm2,分别占宁远县国土的14.66%、12.90%、72.37%、0.07%。从生态文明视角开展喀斯特地区"双评价"研究,更为精细地摸清特殊地貌的国土基数与空间基底,提升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可为其他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域"双评价"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双评价” 喀斯特地区 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敏感区 宁远县
原文传递
微观尺度绿洲乡村聚落质量评价及其空间重构 被引量:29
5
作者 马利邦 田亚亚 +2 位作者 谢作轮 郭晓东 顾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27-234,共8页
丰富荒漠绿洲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及乡地域发展的研究案例,为河西走廊绿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1 km×1 km格网,综合运用乡村聚落质量评价模型和引力模型,分析山丹县1998,2008和2015年乡村聚落质量格局及特征,实现... 丰富荒漠绿洲区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及乡地域发展的研究案例,为河西走廊绿洲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1 km×1 km格网,综合运用乡村聚落质量评价模型和引力模型,分析山丹县1998,2008和2015年乡村聚落质量格局及特征,实现微观尺度上乡村聚落的空间重构。结果表明:1)乡村聚落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比例较小,不足0.1个百分点,但其面积扩张较快,其中1998—2008年间增加38.99 hm^2,年均增长3.9 hm^2,2008—2015年间增加315.2 hm^2,年均增长52.53 hm^2,后期快于前期;2)乡村聚落质量空间差异显著,与耕地和渠系分布关系密切,"耕地指向性"和"渠系指向性"较为显著;3)乡村聚落空间重构后,斑块数量由3 143个减少至2 269个,斑块密度降低;微、小型聚落减少,中等聚落增加,重构后节约用地52.0 hm^2,乡村聚落"散、空、乱"现象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观。基于质量评价的绿洲乡村聚落重构,不仅实现了乡村聚落空间利用效率的提升,同时促进了绿洲乡村聚落的"人-地-水"的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利用 遥感 乡村聚落质量 引力模型 空间重构 微观尺度 山丹县
下载PDF
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及潜力分析——以重庆市荣昌县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方勤先 严飞 +2 位作者 魏朝富 张仕超 魏晓飞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2-130,共9页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仅是新形势下对耕地保护制度的一个创新,也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保护并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参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11]144号),基于重庆市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调研...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仅是新形势下对耕地保护制度的一个创新,也是实现耕地保护由数量保护向数量、质量保护并重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参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规范(试行)》(国土资发[2011]144号),基于重庆市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调研成果,针对丘陵区耕地资源的特殊性,对荣昌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基础条件进行分析,结合国家下达给重庆市的34.67万hm2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指标任务,进而从耕地坡度、有效土层厚度和集中连片程度三个核心指标层面对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及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实例表明:丘陵区特定耕地资源禀赋下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要求应在国家建设要求基础上适当降低;选取坡度、有效土层厚度、耕地集中连片度、灌溉保证率以及农业产业规模5个影响因子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潜力评价,结合潜力空间布局,划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示范片,并结合特色产业划分产业核心区,使划定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 高标准 丘陵区 荣昌县
下载PDF
西南喀斯特区贫困空间剥夺的识别及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愿理 廖和平 +2 位作者 张茜茜 李靖 蔡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84-294,共11页
西南喀斯特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和多维贫困复合区域,研究该区域的贫困空间剥夺有助于揭示特定区域的贫困原因和空间分布,为制定减贫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在引入贫困空间剥夺概念的基础上,构建贫困空间剥夺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热点... 西南喀斯特区是生态环境脆弱和多维贫困复合区域,研究该区域的贫困空间剥夺有助于揭示特定区域的贫困原因和空间分布,为制定减贫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在引入贫困空间剥夺概念的基础上,构建贫困空间剥夺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云南省罗平县153个行政村进行了贫困空间剥夺识别和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罗平县贫困空间剥夺程度较深,自然剥夺、经济剥夺、生态剥夺、能力剥夺和机会剥夺5个维度和多维贫困空间剥夺的程度均以中高度剥夺为主;贫困空间剥夺集聚性较强,存在6个高值集聚区和1个低值集聚区;空间格局分布地域性明显,单维度贫困空间剥夺分布呈现不同的空间形态特征,多维贫困空间剥夺呈现“中心低、外围高”的空间结构;最后,针对5个重点贫困空间剥夺区域提出了政策建议,为统筹城乡贫困治理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分布 乡村 识别 贫困空间剥夺 喀斯特区 罗平县
下载PDF
东北典型丘陵漫岗区沟谷侵蚀动态及空间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晓燕 王宗明 +1 位作者 张树文 闫业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1-536,共6页
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分析1954年和2000年侵蚀沟密度变化,探讨研究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动态变化,并以侵蚀沟密度变化值为依据进行不同分区侵蚀因素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过去46年间,克山县东南部侵蚀沟密度趋于减少,西北部侵蚀沟密度增大... 以黑龙江省克山县为例,分析1954年和2000年侵蚀沟密度变化,探讨研究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动态变化,并以侵蚀沟密度变化值为依据进行不同分区侵蚀因素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过去46年间,克山县东南部侵蚀沟密度趋于减少,西北部侵蚀沟密度增大。1954~2000年侵蚀沟密度变化值在侵蚀减弱区与高程和坡度呈负相关,在侵蚀增强区呈正相关。随着坡长增加,侵蚀沟密度变化量呈增加趋势。侵蚀沟变化与坡长相关性最大,R2达0.974 3,其次为高程,R2为0.689 3,与坡度的相关性最小,R2为0.343 7。结果表明,高程和坡度不是东北丘陵漫岗地区土壤流失的主要影响因子,坡长是该区侵蚀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密切相关,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与草地面积明显减少加速侵蚀沟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漫岗区 沟谷密度 土壤侵蚀动态 遥感和GIS技术 黑龙江省克山县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典型黑土区海伦市耕地地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谢叶伟 赵军 +2 位作者 李勇 阎凤学 张久明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5-330,共6页
以海伦市农田耕层0~20 cm采集的577个样点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区划图、土壤图和地貌图为基础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数学和土壤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以多项重要指标为依据,对海伦市耕地地力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以海伦市农田耕层0~20 cm采集的577个样点数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区划图、土壤图和地貌图为基础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数学和土壤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以多项重要指标为依据,对海伦市耕地地力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海伦市耕地地力整体水平为:一级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2.1%,二级地面积占52.9%,三级地面积占16.0%。结果表明实现了对典型黑土区海伦市耕地地力分等定级,明确了不同等级耕地的面积、空间分布格局,为探讨制定科学的培肥政策、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基础地力,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定量化的分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 黑土区 海伦市 GIS
下载PDF
小尺度乡村景观生态评价及重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肖禾 李良涛 +2 位作者 张茜 刘美娜 宇振荣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54-1564,共11页
本文旨在小尺度上对乡村景观进行生态化评价,辨识乡村景观建设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曲周县和江苏省常熟市各选取1个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实地野外调查建立小尺度景观数据库。从景观空间结构和属性两... 本文旨在小尺度上对乡村景观进行生态化评价,辨识乡村景观建设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北京市大兴区、河北省曲周县和江苏省常熟市各选取1个研究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通过实地野外调查建立小尺度景观数据库。从景观空间结构和属性两方面进行评价,采用情景分析研究乡村景观植被建设潜力。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研究区整体上形成高度相似的网格化景观格局。线状景观组成在3个区域间差异显著,注重田埂、田间路、防护林和沟渠的建设以维持农田景观多样性。农田防护林普遍存在主林带间隔过大的问题。农田基础设施地表过度硬化成为当前建设模式突出的生态问题,在大兴区和常熟市分别达到28.46%和56.19%。防护林在林木覆盖率与绿量评价上显示出不弱于面状林地的重要性,但面临结构简单、树种多样性低下、残缺断带率高达18%~38%的不足。情景评价显示线状植被具备较大的建设潜力,合理规划能有效提升乡村林木覆盖率0.58%~1.16%、增加绿量2.22%~19.59%。本研究表明,小尺度评价能辨识出乡村景观建设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景观建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 生态评价 情景模拟 小尺度景观 大兴区 曲周县 常熟市
下载PDF
县域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质量评价与改进:基于IPA分析与实证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郑旗 张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5,27,共6页
以县域公共体育场馆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锻炼者为评价主体,基于重要性-绩效(IPA)分析法和满意度三因素理论,对县域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在筛选的24项服务属性指标中,9项服务属性为"继续保持",6项为"急需改进&qu... 以县域公共体育场馆或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锻炼者为评价主体,基于重要性-绩效(IPA)分析法和满意度三因素理论,对县域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在筛选的24项服务属性指标中,9项服务属性为"继续保持",6项为"急需改进",5项为"过犹不及";通过实证分析提出持续改进县域公共体育设施服务质量和运营管理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体育设施 服务质量 重要性-绩效分析 满意度 县域
下载PDF
基于土地评价与立地评估的泾阳县耕地定级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团胜 赵丹 石玉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4-328,共5页
该文基于美国的土地评价与立地评估(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LESA)方法,对陕西省泾阳县耕地进行了定级研究。把整个定级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土地的自然质量特征评价;后一部分为土地的社会经济质量特征评价,在这两... 该文基于美国的土地评价与立地评估(land evaluation and site assessment,LESA)方法,对陕西省泾阳县耕地进行了定级研究。把整个定级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土地的自然质量特征评价;后一部分为土地的社会经济质量特征评价,在这两部分的评价中,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择评价因子。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最后在这两部分评价的基础上,对这两部分评价指数加权求和,得到定级单元总指数,这两部分的权重确定采用耕地质量综合指数与标准粮产量相关分析的方法来确定。结果表明,泾阳县耕地质量较高,全县耕地分为5级,一级耕地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43%,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分别占耕地面积的26.23%、26.07%、19.39%和13.88%。该文认为,LESA方法是土地定级的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级 土地利用 区域规划 土地评价与立地评估(LESA)法 泾阳县
下载PDF
西部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杜文忠 唐贵伍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县域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壮大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发展西部县域特色产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实施西... 县域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是壮大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发展西部县域特色产业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特色产业的内涵、特征、发展周期、发展机制、发展趋势,针对西部地区县域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其资源优势,提出了西部地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工作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县域 特色产业 发展对策
下载PDF
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城市房价收入比时空分异格局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艳如 宋伟轩 +1 位作者 尹上岗 马雨竹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39,共8页
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30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采用2008—2018年各区县平均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房价、收入、房价收入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区县城市房价和居民收入整体上... 以长三角一体化区域30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采用2008—2018年各区县平均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对房价、收入、房价收入比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长三角区县城市房价和居民收入整体上涨趋势明显,房价增长表现为快速增长、平稳发展和再度快速增长3个阶段,收入增长相对平稳。②房价空间分异指数持续上涨,沪宁杭与其他城市房价空间差异性增强;居民收入的空间差异有所减小,沪宁杭收入增速难以追赶房价上涨速度;房价收入比总体保持稳定但空间差异性增强,沪宁杭等中心城市居民购房难度明显加大。③根据城市房价收入比由高到低可将区县划分为上海城区、宁杭城区、浙江其他区县苏锡合,以及苏皖其他区县4种类型。区域一体化发展使长三角区县城市房价和居民收入等出现俱乐部收敛现象,而沪宁杭等中心城市房价过高也将对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价格 房价收入比 长三角 一体化区域 区县
原文传递
西南喀斯特移民区土地整理模式及安全对策——以桂西北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许联芳 杨春华 +1 位作者 孔祥丽 罗俊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到集约型转变的重要保证;以桂西北环江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查阅,在分析土地资源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西南喀斯特移民区土地资源整理的主要可行模式;... 土地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到集约型转变的重要保证;以桂西北环江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资料查阅,在分析土地资源个性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西南喀斯特移民区土地资源整理的主要可行模式;并从体制、机制和法制上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土地安全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土地整理 移民 模式 安全对策 环江县
下载PDF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喀斯特石漠化格局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晓学 李叙勇 吴秀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7-914,共8页
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问题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地域环境问题之一,其迅速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导致石漠化发生发展的自然、人文因子为切入点,通过模拟影响喀斯特系统地表覆被变化的基本生态过程(如植物... 西南喀斯特山区的石漠化问题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最为突出的地域环境问题之一,其迅速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导致石漠化发生发展的自然、人文因子为切入点,通过模拟影响喀斯特系统地表覆被变化的基本生态过程(如植物定居、植物死亡、水蚀风蚀引起的土地退化以及岩石成土过程等),利用随机元胞自动机具有的简单邻域规则产生复杂空间格局的特点,使喀斯特系统地表覆被植被-裸土-裸岩状态在一定概率下发生状态转换,并结合RS和GIS技术,构建了简单、有效的喀斯特石漠化模拟及预测模型(KarstCA)。以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关岭县为研究区,在自然、人文驱动因素共同影响以及只考虑自然驱动因素情景下,KarstCA模型模拟的研究区2007年石漠化空间分布格局的差异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其主要是不同空间范围上人类活动作用方式和强度差异所致。在16a中(1992—2007年)喀斯特地区地物(植被-裸土-裸岩)丰度变化成非线性关系,当植被覆达到54%以上并继续增加时,裸岩发展趋势与之呈明显的负相关(P<0.01)。在模拟期内人类活动对研究区石漠化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人类活动的正效应(植树造林等)与负效应(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等)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植被总面积的剧烈变化趋势。将地表过程耦合进元胞自动机模型,突破了以往该类研究只通过概率考虑状态转换,而对其机理认识的不足;同时本研究考虑了自然、人文驱动因素在不同空间尺度上作用于石漠化现象的复杂性,对于探索这些因素是如何作用于地表过程及其贡献率等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格局 元胞自动机 喀斯特地区 关岭县
下载PDF
基于GIS与综合指数法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质量等级评价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小敏 周丙娟 +3 位作者 黄心怡 易丹 赖夏华 陈蕾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9-255,共7页
为推进以质量为基础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和为集体建设用地基准价格评估提供依据,在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内涵及其与国有建设用地的差异性的基础上,选择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县余江县的4个乡镇为研究对象,借鉴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 为推进以质量为基础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和为集体建设用地基准价格评估提供依据,在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内涵及其与国有建设用地的差异性的基础上,选择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县余江县的4个乡镇为研究对象,借鉴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和农用地分等定级等的技术过程与主要方法,同时体现集体建设用地的特点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土地质量的要求,构建了集体建设用地级别评价的技术思路和指标体系,在确定因素权重、划分评价单元、应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单元总分后,采用总分频率直方图法和实地验证相结合得出了锦江镇、潢溪镇、马荃镇和洪湖乡等4个乡镇的集体建设用地质量级别,将锦江镇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划分为4个级别、潢溪镇和洪湖乡划分为3个级别、马荃镇划分为2个级别,每个乡镇面积占比最大的都是II级土地。建议尽快制定集体建设用地定级与估价的技术规范、加快推进集体建设用地的质量等级评价和基准地价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土地利用 集体建设用地 质量评价 土地定级 余江县
下载PDF
中国中部地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晴 刘李峰 高明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3-97,共5页
自2006年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经验在于充分协调和发挥资源、区位和政策3个要素的作用。然而在看到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中国中部各省仍... 自2006年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中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经验在于充分协调和发挥资源、区位和政策3个要素的作用。然而在看到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中国中部各省仍有部分农业弱县、工业小县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笔者在分析中国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梳理中部不同县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路子,提出中部城乡统筹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未来中部城乡统筹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 城乡统筹 模式 县域经济
下载PDF
那曲地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8
19
作者 俞联平 高占琪 杨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44-47,共4页
以那曲县为列,通过对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当前那曲地区草地畜牧业进行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和对策。即加强天然草地的保护和建设,提高草地抗逆性和生产能力;草畜并重,将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养畜... 以那曲县为列,通过对草地畜牧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当前那曲地区草地畜牧业进行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相关措施和对策。即加强天然草地的保护和建设,提高草地抗逆性和生产能力;草畜并重,将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科学养畜相结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科技、教育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对天然草地的有效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畜牧业 草地退化 可持续发展对策 那曲地区 那曲县
下载PDF
贵州安龙县少数民族特色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被引量:8
20
作者 谭金玉 焦爱霞 +4 位作者 张林辉 杨琳 王少铭 陈惠查 阮仁超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58-1263,共6页
安龙县是贵州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代表地区之一,开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专业组队、查阅文献、地方座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县4个乡镇9个村的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220份当地特色... 安龙县是贵州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代表地区之一,开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状况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采取专业组队、查阅文献、地方座谈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该县4个乡镇9个村的特色农业生物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220份当地特色资源及其地理生态信息。并对当地农业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现状与消长情况以及收集品的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为安龙县特色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和开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物资源 少数民族地区 保护与利用 安龙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