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利益下的学术期刊国际化热潮反思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磊 王磊 赵文义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69-72,82,共5页
学术期刊出版与国家经济利益、科研实力、国际地位等方面利益紧密相关,在"走出去、引进来"国家战略下,国际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学术期刊的宿命。针对当前学术期刊一味追求英文出版和SCI检索等现象,辨析国际化出版与本土化传播的... 学术期刊出版与国家经济利益、科研实力、国际地位等方面利益紧密相关,在"走出去、引进来"国家战略下,国际化已成为中国现代学术期刊的宿命。针对当前学术期刊一味追求英文出版和SCI检索等现象,辨析国际化出版与本土化传播的内在逻辑关系,探寻国家利益视域下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的途径,对当前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热潮提出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利益 国际化 学术期刊 学术评价 出版体制 学术话语权
下载PDF
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与学术话语权研究——现状、理论分析框架及展望 被引量:9
2
作者 唐莉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7,共15页
科技自立自强与哲社繁荣发展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双引擎。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则总体相对发展滞后。文章追溯评析了我国... 科技自立自强与哲社繁荣发展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双引擎。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自然科学研究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则总体相对发展滞后。文章追溯评析了我国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与学术话语权的研究现状与动态,提出“谁在说—说什么—如何说—谁在听—效果如何”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呼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参与全球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与学术话语权研究应突破现有规范性阐述和文献计量分析切割的局限性,从长时序、宽空间、多维度对影响力机理和学术话语权建设路径开展研究,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全球治理参与的战略布局与机制完善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话语权 国际影响力 中国社会科学
原文传递
我国政治学研究的国际贡献与学术影响力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兆鹏 唐莉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90,共17页
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学术、学科与话语体系是中国政治学界关注的焦点议题。这一研究路径探索需要中国学者立足中国本土实践的同时提升全球学术话语的影响力。以国际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研究综合多源数据对中国在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 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的学术、学科与话语体系是中国政治学界关注的焦点议题。这一研究路径探索需要中国学者立足中国本土实践的同时提升全球学术话语的影响力。以国际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研究综合多源数据对中国在政治学研究领域的国际贡献与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实证探索。研究甄别了我国政治学在国际发表上受到关注的五大议题。分析显示:四十余年来,中国政治学人的国际发表队伍不断壮大且梯式明显、研究内容日益拓展、在国际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持续加强、所影响的学术群体也日趋多元。但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国际贡献和影响力依然存在较大上升空间。相较其他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国政治学的国际显示度不高且增速偏慢,缺乏高影响力学者和重量级作品等掣肘问题仍明显存在。研究指出,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国际贡献与学术影响力是中国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话语权建设的一个缩影。未来中国特色政治学的三大体系建设应在批判性借鉴吸纳西方政治学理论的基础上,聚焦新时代中国社会和全球格局的新发展、新变化,加强政治学“真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研究 学术话语权 国际影响力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历史视域下的我国自然科学话语权及其提升进路
4
作者 厚望 李延祥 厚宇德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29,共6页
存在属于不同国度或地区的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知识和不同国度科学家的科学贡献不能得到客观、公平的对待,使讨论、研究自然科学学术话语权问题具有可靠依据并富有现实意义。对自然科学领域地方性知识做多层面的思想史考察,有助于深化对... 存在属于不同国度或地区的地方性知识,地方性知识和不同国度科学家的科学贡献不能得到客观、公平的对待,使讨论、研究自然科学学术话语权问题具有可靠依据并富有现实意义。对自然科学领域地方性知识做多层面的思想史考察,有助于深化对其认识,从而激发更多在此领域开展学术研究的意识与兴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重温我国科学家建立层子模型的诸多努力,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今天提升我国自然科学学术话语权有直接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考察国内外科技发展史,得到的重要启示是:加强学派建设是提升自然科学学术话语权的根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话语权 自然科学 地方性知识
原文传递
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学科关系辨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其泰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4,共7页
与西方史学相比,历史编纂是中国史学最为优长和最具特色之所在。当前,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需要,一项迫切任务是努力撰成系统的《中国历史编纂学史》。对于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之间的关系要从三个方面进... 与西方史学相比,历史编纂是中国史学最为优长和最具特色之所在。当前,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需要,一项迫切任务是努力撰成系统的《中国历史编纂学史》。对于历史编纂学史与史学史之间的关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辨析:一、历史编纂学史是史学史的分支学科;二、历史编纂学史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三、二者研究的内容应当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编纂学史 史学史 构建学科体系 学术话语权
原文传递
《毛诗序》学术话语权的形成及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曹顺庆 王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17,83,共8页
《毛诗序》按照儒家话语模式对《诗经》进行阐释,提出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构成了儒家诗学的基本框架,影响中国文坛上千年。在此论述《毛诗序》学术话语权形成的原因及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毛诗序》 学术话语权 儒家诗教
下载PDF
中国现代性的探寻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建构——以郑杭生社会学学术历程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黄家亮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4,共6页
社会学与现代性相伴而生,对中国现代性独特逻辑的探寻是贯穿在郑杭生社会学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正是立足于中国的现代性实践,以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对待西方理论,并在不断回应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化时代现代性的新议题的过程中,郑杭生才逐... 社会学与现代性相伴而生,对中国现代性独特逻辑的探寻是贯穿在郑杭生社会学理论中的核心问题。正是立足于中国的现代性实践,以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对待西方理论,并在不断回应中国社会转型和全球化时代现代性的新议题的过程中,郑杭生才逐渐构建起其相对系统且兼具世界眼光与本土特色的中国社会学理论体系。郑杭生的学术历程表明,理论构建绝非西方学者的专利,以"中国"为主体的中国社会学理论建构不仅迫在眉睫,而且完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 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 理论自觉 学术话语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