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哲学视野下的教育反思 被引量:10
1
作者 方明军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年第5期31-33,共3页
生命哲学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哲学。以此为视角,对教育现实中的教育者角色强化、教育的控制性行为以及教育价值的外在诉求等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唤起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 生命哲学 教育者角色 教育的控制性 教育价值
下载PDF
柏格森“生命哲学”视野中的教师发展观 被引量:15
2
作者 姜勇 华爱华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发轫于20世纪初、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柏格森的"生成哲学",为我们解读教师成长提供了重要视角。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出发,教师的成长不是各种知识与技能的简单集合,教师的发展并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内在生成的。教师不是"... 发轫于20世纪初、关注个体生命存在的柏格森的"生成哲学",为我们解读教师成长提供了重要视角。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出发,教师的成长不是各种知识与技能的简单集合,教师的发展并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内在生成的。教师不是"先验预成"的,而是在教育的"生活世界"中走向无限可能的,是在学校的真实场景中不断实现发展的"共可能"过程。教师成长不仅是其理性内省能力的提升,而且更是其"生命直观"精神的不断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哲学 柏格森 教师发展
下载PDF
教师的专业性与学生的主体性——顾明远“现代学校师生关系”思想述评 被引量:15
3
作者 滕珺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作为一个从教七十年的"教育老兵",顾明远先生最为关注教师和学生。基于多年实践深度思考,顾先生形成了关于教师和学生的诸多论述。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即强调教师的专业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基于此而形成的现代师生关系。这... 作为一个从教七十年的"教育老兵",顾明远先生最为关注教师和学生。基于多年实践深度思考,顾先生形成了关于教师和学生的诸多论述。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即强调教师的专业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基于此而形成的现代师生关系。这是顾先生"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丰富、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延承、发展并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明远 教育思想 教师专业性 学生主体性 师生关系
原文传递
“理解”的失落与彰显:哲学解释学视角下教师评价的反思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琼 姚伟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64,共5页
哲学解释学有关"理解"的理论阐释对我们反思当前教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理解"视角分析当前我国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评价的管理和控制倾向严重,评价标准忽视个体差异,评价过程中... 哲学解释学有关"理解"的理论阐释对我们反思当前教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从"理解"视角分析当前我国教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评价的管理和控制倾向严重,评价标准忽视个体差异,评价过程中缺少真实的对话和交流,评价结果缺少全面的反馈和解释。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评价应彰显"理解"的意蕴,评价目标应定位于在"理解"中促进教师发展,评价标准应是评价双方达成的"理解"共识,评价过程应是主体间的对话,评价结果应是一种"理解"性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解” 哲学解释学 教师评价
下载PDF
教师行动中的“责任分散”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高晓文 于伟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62,共6页
"责任分散"是现代道德哲学中不断升温的一个理论议题。其所回应的核心问题是:个体在行动中如何防止责任的稀释与分散。道德责任分散的日常构造过程表现为个体被投入代理状态,造成道德责任的转嫁与流失。界定教师在"责任... "责任分散"是现代道德哲学中不断升温的一个理论议题。其所回应的核心问题是:个体在行动中如何防止责任的稀释与分散。道德责任分散的日常构造过程表现为个体被投入代理状态,造成道德责任的转嫁与流失。界定教师在"责任分散"产生过程中所应担负的个人责任时,需要分析教师在行动抉择时背后所潜设的博弈处境和匿名效应。对教师责任的清晰界定能有效防范因博弈处境所引发的"责任分散"现象,而对"集体责任"的道德澄清有利于避免匿名效应引发的责任稀释。防范"责任分散",既应保护教师在日常行动中尽责与问责的统一,也应重视制度环境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哲学 教师行动 责任分散 阿伦特
原文传递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思考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莉萍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2-235,共4页
"互联网+"的蹁跹而至给教育(特别是民族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来了机遇和挑战。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教育"的特点,然后剖析了"互联网+教育"对民族教育在教育资源、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和... "互联网+"的蹁跹而至给教育(特别是民族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来了机遇和挑战。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教育"的特点,然后剖析了"互联网+教育"对民族教育在教育资源、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和局限性,最后给出了民族院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民族教育信息化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教育模式 教育理念 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学生
原文传递
论关怀主义教育哲学的教师观及其对教师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袁丽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24,12,共7页
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关怀主义教育哲学从师生关系、课程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素质、教师德育能力、教师关怀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丰富而独特的教师观,从而影响了教师教育领域内的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初任教师培养模式等方面,成为当... 产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关怀主义教育哲学从师生关系、课程中的教师角色、教师素质、教师德育能力、教师关怀方法等方面阐述了丰富而独特的教师观,从而影响了教师教育领域内的课程设置、教师专业标准、初任教师培养模式等方面,成为当今教师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怀主义 教师观 教师教育
原文传递
教师专业境界: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和谐——过程哲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楼世洲 张丽珍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3,共4页
作为后现代哲学基础的过程哲学,认为过程是根本的、现实的,存在是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强调了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追求生命质量的现实过程。从过程哲学的视角看,传统认识论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忽视了教师... 作为后现代哲学基础的过程哲学,认为过程是根本的、现实的,存在是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强调了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追求生命质量的现实过程。从过程哲学的视角看,传统认识论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忽视了教师个人价值的体现,而教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造成了现实中理想化的教师职业精神与现实经验的落差以及教师人格的二重性。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以过程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师职业,应还原教师"人"的本质,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成性,通过教师专业境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教师职业 专业境界 精神世界 现实世界
原文传递
生命哲学视野下的教师成长 被引量:9
9
作者 陈艳君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1-65,共5页
教学是人学,教师为人师。人之师具有属人性、为人性和人为性三个特性。生命哲学视野下的教师生命成长经由依于生命、向着生命和超越生命三个阶段。依于生命,教师具有了生命之根,是教学原力的处所;向着生命,教师的教学不仅内含教者的生... 教学是人学,教师为人师。人之师具有属人性、为人性和人为性三个特性。生命哲学视野下的教师生命成长经由依于生命、向着生命和超越生命三个阶段。依于生命,教师具有了生命之根,是教学原力的处所;向着生命,教师的教学不仅内含教者的生命世界,更指向学者向学的生命体,是教师成长的旨归所在;超越生命,即达教师生命的最高境界。教师应在无限开放的空间里围绕教学主体构建一个教学不再分离,师生间充满相遇与思想碰撞,超越了现实的生命、朝向生命共通体与教学共同体融通的自由通达之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的“三人性” 生命哲学 教师成长
下载PDF
教育生活中教师身体价值的沉沦与回归——身体哲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福盛 李先花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5-41,共7页
从身体哲学视角看,教师身体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是专业学习的本原,积聚着专业素养的生成价值;是教学实现的载体,承载着教育本体的育人价值;是师生关系的纽结,牵系着教育生态的构筑价值;是行为意义的表征,蕴含着社会文化的传承价值。然而... 从身体哲学视角看,教师身体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是专业学习的本原,积聚着专业素养的生成价值;是教学实现的载体,承载着教育本体的育人价值;是师生关系的纽结,牵系着教育生态的构筑价值;是行为意义的表征,蕴含着社会文化的传承价值。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教师身体却被禁锢于时空、桎梏于规训、遮蔽于道德、困囿于技术,面临着沉沦危机。要使教师身体获得回归,实现教育生活中教师身体的转向,就要开释学校中的时空禁锢,改善教师身体生存空间;平衡规训与自由的钟摆,给予教师身体适度自由;践行身体回归的师德发展,引导教师修身立德;构建“人技合一”的共生机制,凸显教师身体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哲学 教育生活 教师身体 身体价值
下载PDF
柏格森生命哲学视域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昌 刘娟 赵志纯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24年第2期51-57,80,共8页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持续、复杂且多变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教师自我生命内涵在实践中的绵延敞开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既在于实现教师的专业化,还在于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寻求教师的生命拔节和点燃教师的内在生命。柏格森作为生命...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持续、复杂且多变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教师自我生命内涵在实践中的绵延敞开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既在于实现教师的专业化,还在于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寻求教师的生命拔节和点燃教师的内在生命。柏格森作为生命哲学的集大成者,其所构建的生命哲学体系,对个体生命的内在性具有极大的关怀和爱;其所倡导的生成式生命观,为个体生命的创造性延续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所宣称的直觉体验方法,为个体重新理解和领会自我生命开掘了有效切口。生命哲学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向生命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这既为我们重新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探察视角,也为我们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命在场提供了有效的行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格森 生命哲学 教师 专业发展
下载PDF
智能时代教师新兴技术疏离感及其纾解--基于机体哲学的视角
12
作者 罗莎莎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教师在享受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红利”之时,也在承受一些精神之痛。其中,教师正在遭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疏离感之苦便是具体表征之一。概括而言,智能时代教师新兴技术疏离感,可归纳为教师对新兴技术的无力感、教... 教师在享受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红利”之时,也在承受一些精神之痛。其中,教师正在遭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所带来的疏离感之苦便是具体表征之一。概括而言,智能时代教师新兴技术疏离感,可归纳为教师对新兴技术的无力感、教师对新兴技术的焦虑感和教师因新兴技术而产生的自我疏离感三个方面。机体哲学认为人类社会是人工机体、社会机体、精神机体和生命机体的耦合体,四者是相互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基于机体哲学的视角,审视智能时代教师新兴技术疏离感生成的缘由,发现有三点:一是社会机体发展滞后于人工机体发展速度;二是人工机体对教师精神机体产生遮蔽效应;三是社会机体对教师精神机体和生命机体发生抑制作用。为有效纾解这一问题,需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完善社会机体机制,增强社会机体与人工机体交互的契合性;彰显教师精神机体的价值和力量,探寻教师精神机体与人工机体的内在耦合点;优化社会机体机能,通过社会机体的“功能”“权利”“责任”等要素来激发教师精神机体和生命机体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体哲学 疏离感 教师 智能时代 教师精神机体 人工机体 社会机体
下载PDF
为什么教师是教育必需的?
13
作者 曹永国 《教师发展研究》 2024年第3期79-86,共8页
质疑教师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传统主要依据自然主义、自由至上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这种质疑在今天伴随着智能化学习的兴盛,以及教育对技术革新的过度强调而被不断加强。重审人类教育,将教育作为人类独特... 质疑教师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传统主要依据自然主义、自由至上主义、无政府主义以及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主张。这种质疑在今天伴随着智能化学习的兴盛,以及教育对技术革新的过度强调而被不断加强。重审人类教育,将教育作为人类独特的伟大事业,教师则是这种事业必不可少的有效主体。在这里,教师是这样的人:他作为人类精神和美好价值的引导者、探索者和保护者,真诚邀请和指引儿童参与、理解、共享人类生活,通过培育人文和理性,实现新来者的身份转变,使他们成为人类生活的合格者。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一定是教育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价值 教师哲学 共享性 儿童中心主义
下载PDF
教师何以为“教育实践者”:实践哲学视域中教师专业角色的审思与拓展
14
作者 徐赟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8,共11页
教师的“教育实践者”身份是长期被学界忽视的一个命题。它既是破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困境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角色定位的基础。基于实践哲学的历史进路,从实践的内涵出发去探求教师专业角色,则不难发现,现实中存在着作为“教育制... 教师的“教育实践者”身份是长期被学界忽视的一个命题。它既是破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困境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角色定位的基础。基于实践哲学的历史进路,从实践的内涵出发去探求教师专业角色,则不难发现,现实中存在着作为“教育制作者”的教师和作为“教育实践者”的教师。“教育制作者”注重教育目的的外在功利性,注重教育过程的生产性,注重技能之知。教师要真正做一个“教育实践者”,则要回归教育的内在目的,面向教育过程的行动性,主动探究实践之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哲学 教师教育 教育实践者 教育制作者 教师专业角色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调查研究
15
作者 孙红梅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进程,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变革的新使命,职业院校改革发展进入新赛道。文章以全国25所高职院校师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及访谈等形式,对高职院校在推进数字化赋... 党的二十大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进党代会报告,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进程,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变革的新使命,职业院校改革发展进入新赛道。文章以全国25所高职院校师生为调研对象,通过问卷调研及访谈等形式,对高职院校在推进数字化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实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据此提出革新教学理念、积极迎接教育数字化的全面转型,创新教学模式、强化数据赋能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强师资培养、全面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等教学改革对策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思政课 高职院校 调查研究 教学理念 教学模式 师资培养
下载PDF
论教师哲学的内涵建构 被引量:6
16
作者 郭芳 朱旭东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共8页
狭义而言,"教师哲学"指教师本体论,回答"教师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关注教师逻辑主体"在"的本性与具有各种规定性的"在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本体是一种以实现生命为目的善的逻辑主体,需要在与他者... 狭义而言,"教师哲学"指教师本体论,回答"教师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关注教师逻辑主体"在"的本性与具有各种规定性的"在者"之间的关系。教师本体是一种以实现生命为目的善的逻辑主体,需要在与他者相对应的关系中界定自身性质,同时作为人的逻辑主体亦有着复杂的内在意识世界,因此教师"在"的本性包含三重基本维度,即实践、关系与精神。这三种本体存在如果要在现实世界中显现为"在者",需要满足三种具体规定性,即意识基础、行动逻辑和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哲学 实践本体存在 关系本体存在 精神本体存在
原文传递
论生命哲学视域下教师专业化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建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1期64-69,共6页
教师专业发展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而教师生命发展是其关键性影响因素和动力源泉,这与生命哲学关注的焦点"以生命为起点与核心"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从生命哲学的理念去分析,专业发展难于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深层困境就是... 教师专业发展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而教师生命发展是其关键性影响因素和动力源泉,这与生命哲学关注的焦点"以生命为起点与核心"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从生命哲学的理念去分析,专业发展难于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深层困境就是教师生命的视角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割裂了专业化与教师生命属性之间的本源关系:发展目标定位工具化,发展内容知识技术化,发展模式程序化。借用生命哲学理念框架,要推动教师专业化持久深层次发展,就应当追寻教师专业化的本源意蕴以奠定专业化的生命根基,完善发展内容体系以促进教师生命的和谐发展,自主建构专业发展模式以弘扬生命灵动与个性,在动态中生成教师专业化自我超越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哲学 教师专业化 困境 出路
下载PDF
生态哲学视野中的教师教育创新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海洪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6-71,共6页
从生态哲学的视域重新审视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当前的教师教育存在教育生态环境不平衡、学术性和师范性对立、人才培养模式生态链断裂等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运用生态哲学观点,遵循以尊重生命的存在为前提、以回归生活... 从生态哲学的视域重新审视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当前的教师教育存在教育生态环境不平衡、学术性和师范性对立、人才培养模式生态链断裂等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运用生态哲学观点,遵循以尊重生命的存在为前提、以回归生活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为基础、从学术取向抑或师范取向转向生态取向、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人文生态链四个原则。各级政府要对教师个体活动予以尊重,优化"教师教育生态环境",打破"师范性"与"学术性"在课程体系上的樊篱,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人才培养 教师教育 行动策略
下载PDF
课程生态观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宋广文 傅金兰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5年第03S期16-18,共3页
课程生态观是新时期人们审视与反思课程发展的一种观念的变革,它充分考虑了人与课程的关系,并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宗旨。课程观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相伴,在教师由领导者向看护者、局外者向参与者、教育者向学习者转变的过程... 课程生态观是新时期人们审视与反思课程发展的一种观念的变革,它充分考虑了人与课程的关系,并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宗旨。课程观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相伴,在教师由领导者向看护者、局外者向参与者、教育者向学习者转变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共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生态观 教师角色 学生 转变 课程观 课程发展 教育者 变革 必然要求 宗旨
下载PDF
我所理解的哲学和哲学教师——关于当哲学教师的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席文启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5-10,共6页
哲学有三种功能,即追问存在、锻造武器及升华境界,哲学教学应该定位在让学生了解哲学含义、进行哲学训练、培养哲学精神,为今后成长提供某些启发和引导作用方面,为此,教师要多讲些哲学史,既符合学习规律,又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哲学老师... 哲学有三种功能,即追问存在、锻造武器及升华境界,哲学教学应该定位在让学生了解哲学含义、进行哲学训练、培养哲学精神,为今后成长提供某些启发和引导作用方面,为此,教师要多讲些哲学史,既符合学习规律,又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哲学老师应该更有道德、更有知识、更有智慧,一个好的哲学老师,除了搞好教学、科研外,还要多读书、多观察、多思考、多动笔、多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哲学教学 哲学教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