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代际与阶级:青年形象的理论坐标 |
南帆
|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2
|
论何谓小资产阶级及其与知识阶级之关系——一项从民国辞书出发所做的考察 |
张广海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5
|
|
3
|
大众文艺、民族形式与抒情的重现 |
南帆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
|
|
4
|
论茅盾与革命文学派围绕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争 |
张广海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5
|
文化消费与符号消费——小资与布波的社会分层研究 |
李伟
|
《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4 |
1
|
|
6
|
论当下的小资和小资文学 |
张丽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7
|
中产阶级话语的政治定位与思想引导 |
李风华
张丹
|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21 |
2
|
|
8
|
现代文学中小资产阶级形象问题 |
郑坚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9
|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话语中的小资产阶级 |
马明冲
高元博
|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0
|
解读“媚雅广告” |
王艺
|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1
|
|
11
|
小说《腐蚀》的叙事结构与表现小资产阶级痛苦的主题 |
刘芳
王烨
|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
2010 |
1
|
|
12
|
先锋派建筑审美变革背后的阶层诉求 |
张希
洪苗
饶晓晓
闫晓娜
|
《新建筑》
|
2020 |
1
|
|
13
|
十七年“土改合作化”小说中的中农 |
王雨田
许祖华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4
|
共产党须联合其他进步的政党和政治派别一起行动——经典作家研究理想社会的原则及思想与实现中国梦 |
俞良早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5
|
小资产阶级的西方语意及其在中国的语际实践 |
杨希帅
|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6
|
从“女性”到“小资产阶级”——五四之后现代性方案中的性别与阶级 |
周文晓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0 |
|
17
|
王鲁彦——乡村小有产者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
赵新顺
|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0 |
|
18
|
新世纪诗歌的小资趣味 |
李超然
|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9
|
论个人化写作的特质 |
王昭
|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
2010 |
0 |
|
20
|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茅盾创作——由茅盾的小说《蚀》《虹》说起 |
刘雅君
|
《晋中学院学报》
|
200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