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际与阶级:青年形象的理论坐标 被引量:14
1
作者 南帆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129,共12页
五四新文学以来的青年形象解读有两种话语体系:青年话语和阶级话语。青年话语的前提是青年与老人之间的代际关系,强调青年的活力、勇敢与创新;阶级话语强调的是各个阶级共同体在经济和权力结构之中的不同位置。事实上,代际的生物关... 五四新文学以来的青年形象解读有两种话语体系:青年话语和阶级话语。青年话语的前提是青年与老人之间的代际关系,强调青年的活力、勇敢与创新;阶级话语强调的是各个阶级共同体在经济和权力结构之中的不同位置。事实上,代际的生物关系时常通过社会关系起作用,阶级构成了社会关系的主要解释。五四新文学以来青年形象在阶级话语之中通常被定位为“小资产阶级”。20世纪50年代之后,青年话语与阶级话语的转换形成各种特殊的文学批评事件。80年代之后,青年话语与阶级话语各种比例的汇合构成复杂的、富有弹性的分析模式。消费社会的出现造就了中产阶级的青年形象。中产阶级与青年话语如何结合是未来的理论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际 青年话语 阶级话语 小资产阶级 中产阶级
原文传递
论何谓小资产阶级及其与知识阶级之关系——一项从民国辞书出发所做的考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广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1-46,95,共6页
"小资产阶级"是现代中国政治与文化史上的重要概念,并与"知识阶级"的自我理解问题有着密切关联。然而相关论述却多含混抵牾之处。考察民国辞书中的相关论述,具体厘清"小资产阶级"的概念及所指,从而探究... "小资产阶级"是现代中国政治与文化史上的重要概念,并与"知识阶级"的自我理解问题有着密切关联。然而相关论述却多含混抵牾之处。考察民国辞书中的相关论述,具体厘清"小资产阶级"的概念及所指,从而探究其与知识阶级的具体关系,辨析知识分子阶级属性话语的复杂多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资产阶级 知识阶级 民国辞书
下载PDF
大众文艺、民族形式与抒情的重现 被引量:4
3
作者 南帆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5,共15页
20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出现了"大众文艺"与"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肯定大众与民族文学形式的同时,知识分子所崇尚的文学形式充当了论辩话语的"他者",这种文学形式并未获得正面的理论描述。本文试图... 20世纪30年代与40年代出现了"大众文艺"与"文学的‘民族形式’"的论争。肯定大众与民族文学形式的同时,知识分子所崇尚的文学形式充当了论辩话语的"他者",这种文学形式并未获得正面的理论描述。本文试图在文化趣味、阶级与文学形式三者的联结之中再现这种文学形式。由于五四新文学的推动、小资产阶级文化的激进姿态与普遍的启蒙观念,抒情成分的大量涌现构成了这种文学形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新型的抒情打破了种种古典限制,构成了文学参与"现代性"的美学方式。然而,抒情能否纳入史诗传统?抒情所具有的心理性质为叙事话语带来了什么?抒情与阶级、大众、社会关系等一系列社会学观念之间存在何种落差?现代主义内省小说的意义是什么?这是理论必须面对的一系列后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 民族形式 文化趣味 小资产阶级 文学形式 抒情
下载PDF
论茅盾与革命文学派围绕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争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广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1-189,共9页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茅盾从政治激流中悄然隐退,然而他并未放弃对大革命失败的反思。在其后创作的小说及论文中,小资产阶级问题成为茅盾关注的核心主题之一。在茅盾看来,小资产阶级对于革命实践及革命文学的创作都是不得不依恃的重要... 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茅盾从政治激流中悄然隐退,然而他并未放弃对大革命失败的反思。在其后创作的小说及论文中,小资产阶级问题成为茅盾关注的核心主题之一。在茅盾看来,小资产阶级对于革命实践及革命文学的创作都是不得不依恃的重要力量,他们并非如革命文学家所认为的纯然为寄生阶级,而具有自身的主体性。茅盾的上述认识导致他与革命文学派作家产生了激烈论争。在论争中,茅盾开始调整自己的立场,其对小资产阶级主体意识的强调逐渐被有意识地遮掩和修正,并接受了革命文学派作家对其提出的在作品中表现历史必然性的要求。茅盾的转变为其日后加入"左联"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小资产阶级 主体性 革命文学派
下载PDF
文化消费与符号消费——小资与布波的社会分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伟 《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4期57-59,共3页
以两种流行的社会分层概念小资、布波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现阶段白领阶层的社会分层状态进行探索。作者认为,首先这二者之间有部分的继承关系,但同时布波更强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二者都可以由消费符号来体现与其他阶层的异质性。最终的探... 以两种流行的社会分层概念小资、布波为研究对象,对中国现阶段白领阶层的社会分层状态进行探索。作者认为,首先这二者之间有部分的继承关系,但同时布波更强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二者都可以由消费符号来体现与其他阶层的异质性。最终的探讨是为了寻找一种在精英阶层和民众之间的中间阶层,分析这个庞大的中间阶层在社会运行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资” 布波 社会分层 文化消费 符号消费
下载PDF
论当下的小资和小资文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丽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1-46,共6页
小资是当代中国社会一种具有特定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阶层,小资文学也是当前社会中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小资群体的存在促进了小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小资文学也在精神层面建构和解释小资的生活方式。小资文学具有特定的文本特征及其繁... 小资是当代中国社会一种具有特定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阶层,小资文学也是当前社会中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小资群体的存在促进了小资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小资文学也在精神层面建构和解释小资的生活方式。小资文学具有特定的文本特征及其繁荣的特定文化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资 小资文学 特征 文化情境
下载PDF
中产阶级话语的政治定位与思想引导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风华 张丹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30-39,共10页
中产焦虑已经构成当前大众话语中一个显著的存在,它表明,以小资产阶级精神为其实质的中产阶级话语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审美层次向社会生活扩展,它围绕着纵向阶层流动这个核心主题展开,影响远远超过该群体本身,已经构成一种重要的话语... 中产焦虑已经构成当前大众话语中一个显著的存在,它表明,以小资产阶级精神为其实质的中产阶级话语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审美层次向社会生活扩展,它围绕着纵向阶层流动这个核心主题展开,影响远远超过该群体本身,已经构成一种重要的话语力量。从政治上看,中产阶级话语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其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又具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它属于人民话语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与工农群众的话语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隔膜,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众话语体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对话者和内容来源。针对中产阶级话语的思想引导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产阶级话语 小资产阶级 政治定位 思想引导
下载PDF
现代文学中小资产阶级形象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坚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29-31,共3页
现代中国新文学中,小资产阶级一直是一个"问题场"。将其纳入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视野,可以考察中国文学中小资产阶级形象谱系的特征和嬗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反思新文学的内在演变。
关键词 现代文学 小资产阶级 现代性
下载PDF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话语中的小资产阶级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明冲 高元博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4-103,共10页
在民主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级,对这一阶级的认识及政策关系到革命的成败。而作为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不稳定性使党对其认识和政策的制定带来了极大困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阶级话语中,对小资产阶级的认... 在民主革命时期,小资产阶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阶级,对这一阶级的认识及政策关系到革命的成败。而作为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阶级,小资产阶级的不稳定性使党对其认识和政策的制定带来了极大困难。在中国共产党的阶级话语中,对小资产阶级的认识经历了定义、批判和冲突三个阶段,分析话语也历史地形成了"社会阶级"层面和"思想意识"层面两套定义语意,且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资产阶级 中共话语体系 社会阶级 思想意识
下载PDF
解读“媚雅广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艺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84-86,共3页
媚雅广告唯美叙事的背后是时尚的煽动与欲望的张扬;媚雅广告在对生活情景作审美化处理的叙事过程中,试图构建起超越商品价值规律的符号价值。在充斥着广告符号的世界里,媚雅广告间接地重新建构了人生意义话语和社会价值取向。媚雅广... 媚雅广告唯美叙事的背后是时尚的煽动与欲望的张扬;媚雅广告在对生活情景作审美化处理的叙事过程中,试图构建起超越商品价值规律的符号价值。在充斥着广告符号的世界里,媚雅广告间接地重新建构了人生意义话语和社会价值取向。媚雅广告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是潜移默化而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媚雅广告 小资 消费主义文化
下载PDF
小说《腐蚀》的叙事结构与表现小资产阶级痛苦的主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芳 王烨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75-80,共6页
茅盾所谓"小资产阶级底立场",暴露现实的黑暗,不认同"出路"。《腐蚀》用较多篇幅展现黑暗与光明之间的对立,暗示后者为唯一的正确出路。借助结构分析的方法,发现了存在于深层叙事结构中的某种矛盾和断裂,《腐蚀》... 茅盾所谓"小资产阶级底立场",暴露现实的黑暗,不认同"出路"。《腐蚀》用较多篇幅展现黑暗与光明之间的对立,暗示后者为唯一的正确出路。借助结构分析的方法,发现了存在于深层叙事结构中的某种矛盾和断裂,《腐蚀》在文本表层的新变化形成了由指明希望的所在走向宣布拯救虚无的叙事尴尬。茅盾无法以存在于文学想象中的廉价许诺为解决矛盾的办法,"右倾"的小资产阶级只有追求幻灭、拯救虚无之后的沉沦和毁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的故事 革命成长叙事 结构分析 小资产阶级 拯救虚无
下载PDF
先锋派建筑审美变革背后的阶层诉求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希 洪苗 +1 位作者 饶晓晓 闫晓娜 《新建筑》 2020年第2期122-126,共5页
在工业革命导致欧洲社会变革和阶层流动的社会背景下,以布尔迪厄关于阶层区分中审美配置的研究为理论基础,从20世纪初建筑先锋派运动宣言与实践的自我矛盾现象出发,阐释了建筑先锋派运动的首要目标是打破作为社会主流的传统建筑审美束缚... 在工业革命导致欧洲社会变革和阶层流动的社会背景下,以布尔迪厄关于阶层区分中审美配置的研究为理论基础,从20世纪初建筑先锋派运动宣言与实践的自我矛盾现象出发,阐释了建筑先锋派运动的首要目标是打破作为社会主流的传统建筑审美束缚;技术性、经济性、适用性等宣言在当时更多是为现代建筑审美提供合法性说辞。通过分析先锋派建筑师反传统审美背后对主流资产阶层审美品位的鄙视以及对获得资本权力认可的渴望,认为先锋派建筑师为现代建筑审美发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是:实现自我的阶层诉求,成为新的工业时代下资产阶层中牢固的一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派 审美变革 合法性 小资产阶层 阶层诉求
下载PDF
十七年“土改合作化”小说中的中农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雨田 许祖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5,共6页
作为农村的中坚阶层,中农在相关政策层面一直被定义为中国革命的依靠和团结对象。但在部分"土改合作化"小说中中农的合法身份却不断遭受质疑。中农身份从理论到实践的不稳定性最终反映到文学中。这折射出土地改革的最终走向,... 作为农村的中坚阶层,中农在相关政策层面一直被定义为中国革命的依靠和团结对象。但在部分"土改合作化"小说中中农的合法身份却不断遭受质疑。中农身份从理论到实践的不稳定性最终反映到文学中。这折射出土地改革的最终走向,并对当下中国社会持续产生各种影响。研究中农形象的特殊表现形态,对于反思"土改合作化"叙事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土改合作化 中农 小资产阶级 叙事策略
下载PDF
共产党须联合其他进步的政党和政治派别一起行动——经典作家研究理想社会的原则及思想与实现中国梦 被引量:1
14
作者 俞良早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1,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共产党人在革命进程中要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他们指导建立第一国际以及他们在第一国际内的工作,展现了他们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联合其他社会主义派别和促成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共产党人在革命进程中要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他们指导建立第一国际以及他们在第一国际内的工作,展现了他们关于科学社会主义运动联合其他社会主义派别和促成各个社会主义派别团结起来的思想。列宁在建设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提出共产党人愿意成立"联合政府"和"分掌政权"。在国内战争时期他说共产党人应当欢迎和促成小资产阶级民主派转变立场,以便于团结他们一起工作。经典作家的思想对于当代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具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人 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联合 小资产阶级民主派
下载PDF
小资产阶级的西方语意及其在中国的语际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希帅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小资产阶级在西方历史变迁中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语意。它可以指涉工业革命时期既区别于资产阶级又与无产阶级不同的一类人。它也可以指涉既不是以无产阶级的方式,也不是以资产阶级的方式参与到资本主义进程当中的一... 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小资产阶级在西方历史变迁中被赋予了丰富多彩的语意。它可以指涉工业革命时期既区别于资产阶级又与无产阶级不同的一类人。它也可以指涉既不是以无产阶级的方式,也不是以资产阶级的方式参与到资本主义进程当中的一个特殊阶层。它和整个社会处于一种波西米亚式的游离的关系。与小资产阶级西方语意的斑驳陆离相比,其在中国的语际实践同样复杂多变。在现代中国的革命文化里,小资产阶级具有多种特征:一是他们没有直接参加体力劳动,脱离工农;二是他们无组织、无纪律;三是小资产阶级拥有的一些比较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他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可以构成小资情调;四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和无产阶级观念不一样。所有这些特征丰富了小资产阶级在现代中国的涵义,同时也促使人们去思考如何在中国革命的内部去考察小资产阶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资产阶级 西方语意 波西米亚 语际实践 中国革命
下载PDF
从“女性”到“小资产阶级”——五四之后现代性方案中的性别与阶级
16
作者 周文晓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72-84,共13页
五四之后,根植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进步论女性主义,以现代性学的形式,与泛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潮一起,构成经济—性双轴并驱的现代性方案,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所接纳,建构出一种因自由性择而获得主体性与公民身份的女性性别主体;随着马... 五四之后,根植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进步论女性主义,以现代性学的形式,与泛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潮一起,构成经济—性双轴并驱的现代性方案,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所接纳,建构出一种因自由性择而获得主体性与公民身份的女性性别主体;随着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方案对于双轴方案的替代,以生产关系定义的阶级概念逐步重塑了有性的主体;而从复调马克思主义向列宁主义的发展过程中,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自我改造论,为囿于性别主体困境的女性提供救赎的同时,亦开启了女性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书写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轴现代性方案 女性性别主体 小资产阶级
下载PDF
王鲁彦——乡村小有产者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17
作者 赵新顺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80-82,共3页
现代乡土小说作家王鲁彦选取中国农村社会中的小有产者阶层,以自然、朴素的风格进行描写,表现了小有产者对富裕生活的正常追求,也批判了金钱崇拜对他们造成的人性异化,为现代文学史提供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关键词 小有产者 金钱崇拜 人性 异化
下载PDF
新世纪诗歌的小资趣味
18
作者 李超然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54-59,共6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网络化的普及、诗人群体的扩大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产生,新世纪诗歌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具有明显的新特点——这其中尤以小资趣味最具代表性;新世纪诗歌中小资趣味...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网络化的普及、诗人群体的扩大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产生,新世纪诗歌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具有明显的新特点——这其中尤以小资趣味最具代表性;新世纪诗歌中小资趣味的产生是社会经济的发展、诗人创作氛围的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就目前来看,新世纪诗歌中的小资趣味在网络诗歌、新一代诗人群体的诗歌以及女性诗人的诗歌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诗歌 小资 网络 城市化进程
下载PDF
论个人化写作的特质
19
作者 王昭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年第3期21-23,34,共4页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个人化写作方式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文章通过对个人化写作特质的观照,描摹了个人化写作的独特风貌,即:写作内容的世俗化、写作对象的"小资"化、写作空间的都市化、写作语言的生活化。
关键词 个人化写作 世俗化 “小资”化 都市化 生活化
下载PDF
“革命文学”论争中的茅盾创作——由茅盾的小说《蚀》《虹》说起
20
作者 刘雅君 《晋中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23-25,共3页
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期间鲜明地体现着"为小资产阶级写作"的思想,他的小说作品熔铸了大革命失败后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消极、悲观的情绪,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革命的梳理和反思,成为茅盾这一时期思想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 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期间鲜明地体现着"为小资产阶级写作"的思想,他的小说作品熔铸了大革命失败后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消极、悲观的情绪,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革命的梳理和反思,成为茅盾这一时期思想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革命文学"论争后期,茅盾的创作视角不再拘泥于小资产阶级,而是向工人、农民和民族资本家等拓展,展示出更深广的主题和丰富的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革命文学论争 小资产阶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