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 |
李晓
李俊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73
|
|
2
|
公共外交的界定、形成条件及其作用 |
高飞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
2005 |
74
|
|
3
|
国家形象视角下的武术国际化推广研究 |
杨建营
杨建英
郭远巧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1
|
|
4
|
超越和平崛起--中国实施包容性崛起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王义桅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9
|
|
5
|
“和谐世界”观的三重内涵 |
王义桅
|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6
|
务实王道睦邻外交——21世纪中国和平崛起的民族传统战略文化资源 |
陈向阳
|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
2004 |
11
|
|
7
|
论中国的海洋意识与和平崛起 |
顾兴斌
张杨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13
|
|
8
|
中美权力转移与亚洲地区体系 |
马荣久
|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4
|
|
9
|
中国海权发展战略问题的若干思考 |
刘中民
|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
2005 |
7
|
|
10
|
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地缘经济实践——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 |
邱丹阳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1
|
世界政治中印度和平崛起的现实与前景 |
宋德星
时殷弘
|
《南亚研究》
CSSCI
|
2010 |
10
|
|
12
|
美国“人权”外交幕后的霸权追求 |
王黎
|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13
|
中国和平崛起的困境与因应之道 |
张亚中
|
《学术前沿》
|
2013 |
8
|
|
14
|
从建构主义视角解读美国和平崛起 |
封永平
|
《学术探索》
|
2004 |
4
|
|
15
|
公共外交与提升国家软权力 |
苏淑民
|
《兰州学刊》
CSSCI
|
2008 |
4
|
|
16
|
打破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道路选择 |
刘雪莲
杨雪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17
|
“一带一路”、和平崛起与中国应注意的问题 |
黄靖
|
《亚非纵横》
|
2015 |
6
|
|
18
|
中国“和平发展”话语权探讨:争论与反思 |
叶淑兰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19
|
“西方中心论”与崛起后的中国——英美知识界如何评估中国模式 |
石之瑜
李梅玲
|
《学术前沿》
|
2013 |
5
|
|
20
|
挑战,机遇——解析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支点 |
周琦
孟召然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