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子之道的意蕴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光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7-81,共5页
老子的道代表了人类的终极关怀。老子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使道获得了本原、本体和社会人生终极依托的内涵,在中国文化中建构了一座道的丰碑。道具有实有无形、超言绝象、混朴虚静、兼赅有无、独立永恒、自然无为的特征,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 老子的道代表了人类的终极关怀。老子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使道获得了本原、本体和社会人生终极依托的内涵,在中国文化中建构了一座道的丰碑。道具有实有无形、超言绝象、混朴虚静、兼赅有无、独立永恒、自然无为的特征,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而非一般的物质或精神实体。它不仅在现代物理学面前表明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人生价值,对现代人克服虚无主义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关怀 自然无为 现代物理学
下载PDF
《道德经》“德”之伦理意蕴
2
作者 赵素锦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20,共6页
老子《道德经》中"依道立德"的道德哲学运思路线不仅向人们表明了"道"与"德"相异相通的内在关联,而且昭示出"德"之普遍存在的伦理本质;他以"玄德"、"上德"、"常德&qu... 老子《道德经》中"依道立德"的道德哲学运思路线不仅向人们表明了"道"与"德"相异相通的内在关联,而且昭示出"德"之普遍存在的伦理本质;他以"玄德"、"上德"、"常德"等诸种具体形态诠释出"德"自然无为的普遍本性,并指出"物之德"与"人之德"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源于"道之德",即按照"道"的要求或以"道"为标准去行动。鉴于人们当时所处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一个"失道"之后的"下德"教化状态,老子否定了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之解决方案,提出了修"德"复"道"的道德修养理论,并以其"三宝"来应对人与自身、人与他者、人与社会之间的诸多复杂关系,以期最终达到"与道合一"的"上德不德"理想状态从而使道德成为多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道立德 自然无为 修德复道 老子三宝
下载PDF
道家美学的“道”论与意境之超然心态
3
作者 李天道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46-151,共6页
受老子取法自然、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整个审美体验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一脉相通,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 受老子取法自然、自然无为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整个审美体验过程是内缘己心,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随着心中物、物中心的相互交织,最终趋于天地古今群体自我一体贯融,一脉相通,以实现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从而,"以天合天",心物交融,最终以实现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则成为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其根本特征是心源与造化之间的互相触发,互相感会。由此,则生成审美"意境"中的超然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法自然 自然无为 内缘己心 外参群意 超然心态
下载PDF
周朝制度历史语境下的老子的政治思想
4
作者 薛艳芳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36-137,140,共3页
当今学术界对老子一些政治思想少有将其置于商周政治更迭以及统治背景下进行阐述,导致老子深刻的政治思想精髓未能得到应有的解读。老子的政治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指向性和特定内涵,那便是针对商周王朝更迭之际周朝家族的杀伐战争、周公... 当今学术界对老子一些政治思想少有将其置于商周政治更迭以及统治背景下进行阐述,导致老子深刻的政治思想精髓未能得到应有的解读。老子的政治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指向性和特定内涵,那便是针对商周王朝更迭之际周朝家族的杀伐战争、周公及其后代进行的政治管理并由此而形成的周朝制度的批判。循此脉络,对老子的小国寡民、自然无为的政治思想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朝制度 小国寡民 自然无为
下载PDF
道家视野下的乡村旅游开发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玉琼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59-61,共3页
乡村旅游是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居民的必然选择。审视道家旅游观,其中包含了"回归"、养生、追求天人和谐等乡村旅游元素。阐述道家思想中蕴涵的乡村旅游元素,现代乡村旅游勃兴的必然性,以及如何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开发现代乡村... 乡村旅游是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居民的必然选择。审视道家旅游观,其中包含了"回归"、养生、追求天人和谐等乡村旅游元素。阐述道家思想中蕴涵的乡村旅游元素,现代乡村旅游勃兴的必然性,以及如何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开发现代乡村旅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 乡村旅游 原始意象 自然元为
下载PDF
王充天道思想浅析
6
作者 刘敬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10年第2期50-52,共3页
在天人感应学说占据正统地位的东汉时期,儒学异端王充提出天道自然观,将天还原为自然,指出天道自然无为,抨击了灾异应政学说及福瑞说。
关键词 天人感应 天道自然 灾异应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