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兴衰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从“废止中医”案到赤脚医生制度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爱华 岳少华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近代以来,医疗领域发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现代中国"是如何出现的,医疗史可以看成政治史的一种表述方式。中医在1949年前后的兴衰是和民族国家观念相联系的过程。作为传统文化,抑或封建文化的残余,中医在不同时期有... 近代以来,医疗领域发生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明"现代中国"是如何出现的,医疗史可以看成政治史的一种表述方式。中医在1949年前后的兴衰是和民族国家观念相联系的过程。作为传统文化,抑或封建文化的残余,中医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意涵。从废止中医案到赤脚医生制度,中医的兴衰与政治运动、"国家"界限的确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民族国家 科学主义 赤脚医生
下载PDF
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品格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志忠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6,共7页
20世纪80年代至今,现代性理论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也导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由革命-政治性叙事话语向现代性-文化叙事话语的转型。在这一转换中,“十七年文学”以及作为其渊源的30年代左翼文学,却被许多研究者认为不具... 20世纪80年代至今,现代性理论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研究中的一大热点,也导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由革命-政治性叙事话语向现代性-文化叙事话语的转型。在这一转换中,“十七年文学”以及作为其渊源的30年代左翼文学,却被许多研究者认为不具备现代性而受到冷落和摈弃。实际上,中国的现代进程,具有独特的中国现代性的品格,在相当长时段里,是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为中心的。相应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命题,是对现代民族共同体和未来中国的独立强大的热烈想象,以及热切认同和赞颂。这一特性与世俗现代性、启蒙现代性、反思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共同构成现代性的多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现代民族国家 想象 认同 现代性品格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际政治整合 被引量:10
3
作者 左宏愿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32,共8页
族际政治整合是现代国家构建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运用政党吸纳和嵌入、行政性自治和差异性公民权三个概念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际政治整合逻辑。中国共产党通过政党组织整合、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以及少数民族优惠... 族际政治整合是现代国家构建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运用政党吸纳和嵌入、行政性自治和差异性公民权三个概念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际政治整合逻辑。中国共产党通过政党组织整合、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以及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基本实现了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际政治整合,其中基于"吸纳"和"嵌入"的政党组织整合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族际政治整合的关键所在。随着制度环境的变迁,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也面临着挑战,实现族际政治整合机制的有序更新和适应性是必然的选择,而如何在政治整合的基础上加强文化整合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族际整合的应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 族际政治整合 政党 行政性自治 差异性公民权
下载PDF
中华民族的国家叙事 被引量:8
4
作者 周平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2年第1期42-57,170,共17页
中华民族的国家叙事是从国家角度对中华民族进行的分析和论述,旨在突出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本身具有的国家属性的一种认知回应。今天的中华民族是中国历史上频密互动的各个民族经现代构建而形成的,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民... 中华民族的国家叙事是从国家角度对中华民族进行的分析和论述,旨在突出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本身具有的国家属性的一种认知回应。今天的中华民族是中国历史上频密互动的各个民族经现代构建而形成的,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民族,即nation-state之nation。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并朝着一体方向演进,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态。经过现代构建而形成的现代民族,则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形态,二者前后相继、一脉相承。但两种形态皆与国家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并具有国家属性。因此,对于中华民族的认知如果忽略了它的国家属性,缺乏从国家角度的论述,就无法对其形成全面、完整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现代民族 国家属性 政治屋顶 国家叙事
原文传递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 被引量:5
5
作者 郭世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在近代中国,现代意义的民族国家的建构,离不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及其实践,特别是其中的民族主义。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表现形式与内涵颇不相同,而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之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创建关系甚大。
关键词 孙中山 民族主义 现代民族国家
下载PDF
中华民族认知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平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F0002,共10页
作为一个在巨大的历史时空中形成和演变的存在,中华民族既宏大又复杂,只有从多个维度进行认知,才不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首先,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认知,从而看到中华民族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民族;其次,要从国家框架的角... 作为一个在巨大的历史时空中形成和演变的存在,中华民族既宏大又复杂,只有从多个维度进行认知,才不会犯盲人摸象的错误。首先,要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认知,从而看到中华民族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是一个典型的现代民族;其次,要从国家框架的角度来认知,从而看到国家框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演进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今天的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典型的国家民族;再次,要从国际互动的角度来认知,从而看到中华民族自从成为现代民族以后,一直都是国际行为主体,在国际互动中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要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认知,从而看到中华民族是一个正在走向未来并将在人类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民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现代民族 国家民族 国际民族 民族塑造
下载PDF
当代突尼斯犹太人的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
7
作者 胡睿智 《世界民族》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13,共14页
犹太人定居突尼斯的历史悠久,当代突尼斯犹太人分布在突尼斯城和杰尔巴岛,且后者为主要聚集地。犹太人是突尼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组成部分,具有双重身份。一是犹太人作为突尼斯公民受到国家法律和政府公开支持,犹太人也认同政府政策;... 犹太人定居突尼斯的历史悠久,当代突尼斯犹太人分布在突尼斯城和杰尔巴岛,且后者为主要聚集地。犹太人是突尼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组成部分,具有双重身份。一是犹太人作为突尼斯公民受到国家法律和政府公开支持,犹太人也认同政府政策;二是犹太人作为少数族群坚守犹太传统教育和宗教生活,保持自身特征的同时丰富了突尼斯文化。当代突尼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互动既有和平交往也有暴力冲突,充分体现犹太人在突尼斯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的现实状况。突尼斯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统一于“政治民族”之下,区别于“文化民族”之中;犹太人坚守自身文化特性也有利于丰富突尼斯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化内涵。由于人口不断流失,突尼斯犹太人未来消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尼斯 犹太人 现代民族国家 公民身份 犹太文化
原文传递
电视:国家动员变革的重要媒介——现代国家动员中电视媒介变革意义的政治传播史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殷冬水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72,188-189,共11页
电视是人类社会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生活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治理社会的方式。电视具有赋权功能,平衡和约束着国家权力。电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拓展了国家动员的空间,改造了国家动... 电视是人类社会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存在和生活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国家治理社会的方式。电视具有赋权功能,平衡和约束着国家权力。电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拓展了国家动员的空间,改造了国家动员的对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家自身的动员能力。对我国而言,要推动国家动员的进一步变革,应继续提高电视的覆盖率,提高电视播出质量。电视传媒应根据变化的媒介环境,按照电视平民化的要求,通过调整国家动员的视角,创新国家动员的内容,转变国家动员的话语,提升电视传媒的社会整合能力,激活和强化公众对国家权力的信任,提高国家权力的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 现代国家 国家动员 变革意义
原文传递
现代民族国家遭遇“去中心化”挑战评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纳日碧力戈 于春洋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60,共7页
全球化时代带来更多的差异和创新,民族国家遭遇各类族群民族主义的冲击,也遭遇次国家主体——地方政府的"去中心化"挑战。一方面,后冷战时代兴起的新族群民族主义与原有国家认同产生复杂关系,有的强化国家认同,有的挑战国家认... 全球化时代带来更多的差异和创新,民族国家遭遇各类族群民族主义的冲击,也遭遇次国家主体——地方政府的"去中心化"挑战。一方面,后冷战时代兴起的新族群民族主义与原有国家认同产生复杂关系,有的强化国家认同,有的挑战国家认同,有的弱化国家认同。在发展中国家,该问题的走向主要取决于族群-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实格局,取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利益分配;在西方发达国家则取决于昔日民族与国家的重合性程度,也取决于"文化他者"(移民)的涌入量。另一方面,全球化带来的多层治理格局导致地方政府从幕后登临前台,并且在利用财政资源、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创新能力、了解公民需求、获取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拥有中央政府无法比拟的优势。然而我们要通过分析表明,"去中心化"挑战尚不足以导致"民族国家终结",因此本文讨论怎样重构民族国家、实现民族国家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才更具实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民族国家 去中心化 族群民族主义 地方政府 全球化
下载PDF
现代国家构建与发展的中国逻辑 被引量:4
10
作者 邱实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7-104,共8页
现代国家的构建与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蕴含了西方的理论,中国现代国家理论与实践必须要从中国的逻辑出发,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理论。现代国家建构与发展的中国逻辑主要是以中国纵向历史发展为主线,以现代国家在中国生成的特殊情境为基... 现代国家的构建与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蕴含了西方的理论,中国现代国家理论与实践必须要从中国的逻辑出发,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理论。现代国家建构与发展的中国逻辑主要是以中国纵向历史发展为主线,以现代国家在中国生成的特殊情境为基础,结合传统中国、政党中国和现代中国的转型特点,明确主权与合法性、地区性弱化与经济社会合理化的现代国家构建要素,确立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目标与具体实现路径。通过研究现代国家的理论与实践,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来分析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国家生成与发展理论,为中国现代国家未来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家 历史情境 构建要素 国家治理现代化
原文传递
论民族、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以中国本土学术话语中的“民族”为中心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磊 于春洋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8,共6页
中国本土学术话语中的"民族"概念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古代"族"的概念以及"族类"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群体分类体系。近代"民族"的使用始于西方术语翻译和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明显... 中国本土学术话语中的"民族"概念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古代"族"的概念以及"族类"观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群体分类体系。近代"民族"的使用始于西方术语翻译和汉语由文言向白话的转变,明显受到西方民族-国家和民族主义理论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与苏联模式长期在我国民族理论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围绕民族译名及民族形成问题出现过几次论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民族概念的讨论日益朝解构和多元反思的方向发展。综而观之,中国本土民族概念的传统导源于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强大的包容性使其逐渐形成了内涵丰富、外延宽泛、使用灵活的独特话语体系。目前学界对民族国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使用不够规范,建议把民族国家作为特指性概念专门指称西欧早期民族国家,而把现代民族国家作为泛指性概念,用来指称所有时期和类型的民族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 中国本土 民族国家 现代民族国家
下载PDF
延安文人: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关于延安文学研究的再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科安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27-30,共4页
学术界长期以来就存在着拿“五四”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来衡量延安文学,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粗暴简单的推论和误判。延安文人在帮助中共政权普及新的政治、文化纲领,同时也依靠这一逐渐体制化的权力机构,建立起新的话语领域和范式,... 学术界长期以来就存在着拿“五四”的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来衡量延安文学,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粗暴简单的推论和误判。延安文人在帮助中共政权普及新的政治、文化纲领,同时也依靠这一逐渐体制化的权力机构,建立起新的话语领域和范式,规定制约新的文化生产。如果说,西方现代性话语在中国“五四”理论旅行的结果,是使中国现代知识者建构一套旨在改造国民的灵魂,扫除封建积弊的启蒙主义西方话语系统,那么经过整风后的延安文人遵循着毛泽东指示,走一条与工农兵相结合的道路,承担着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本土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文人 现代民族国家 新的文化生产 本土话语体系
下载PDF
文化利用与“国民意识”的文化重构——对周作人的古希腊文学研究的再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杜心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9-105,共7页
周作人的古希腊文学研究不是一种静观的学术工作,而是他对中国现代思想进行反思批判的成果。他对希腊文学尤其是对其中神话和拟曲的译介实质上是对现代中国的国民意识建构的灵活参与,以阐释希腊为文化策略,周作人一方面从国族社会的压... 周作人的古希腊文学研究不是一种静观的学术工作,而是他对中国现代思想进行反思批判的成果。他对希腊文学尤其是对其中神话和拟曲的译介实质上是对现代中国的国民意识建构的灵活参与,以阐释希腊为文化策略,周作人一方面从国族社会的压抑中解放出“人”的自然天性,另一方面希求激活中国民间传统的伦理性,使之成为现代民族主义的文化资源和表意工具。这一传统通过他的想象加以转化和重构,超越了狭隘的地方性范畴,具有了“世界主义”的合法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希腊 “自然-文化”人 世界主义 现代民族国家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学谦 乌永胜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源于中国几千年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新中国国家构建的思想意识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党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对...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源于中国几千年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是新中国国家构建的思想意识基础。新中国建立后,党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继承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开展民族工作的行动指南。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不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民族国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 民族理论
下载PDF
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新英雄传奇主题话语之一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道毅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6期727-732,共6页
新英雄传奇以讴歌工农兵新英雄人物为中心 ,展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历史的传奇式描写。它不仅以艺术的具象展示了不同革命历史阶段战争生活的壮丽图景 ,而且以历史的聚焦凸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主题。作为现... 新英雄传奇以讴歌工农兵新英雄人物为中心 ,展开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历史的传奇式描写。它不仅以艺术的具象展示了不同革命历史阶段战争生活的壮丽图景 ,而且以历史的聚焦凸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主题。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 ,它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新文学主流话语由启蒙话语向民族话语的重大转换 ,一方面昭示了新英雄传奇作为当代叙事文学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英雄传奇 现代 民族国家 叙事文学 中国 民主革命战争 民族话语
下载PDF
民国以来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宗族问题 被引量:2
16
作者 祁建民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2009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本文根据1940年代,满铁调查部的调查资料以及1990年代对这些村庄的再调查,具体考察了1940—1990年代间华北5个村庄的宗族结构及其演变情况。本文认为,直到1990年代,宗族关系依然保留下来,并且在村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造成这种状况... 本文根据1940年代,满铁调查部的调查资料以及1990年代对这些村庄的再调查,具体考察了1940—1990年代间华北5个村庄的宗族结构及其演变情况。本文认为,直到1990年代,宗族关系依然保留下来,并且在村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造成这种状况的基本原因是由于在近代国民国家的建设过程中,虽然对基层社会实行重组、推行基层自治,但是由于代替宗族组织机能的民间社会组织始终没有形成,实际上在村落中出现了国家行政组织与宗族相结合的领导结构。国家对于基层社会的控制也离不开宗族组织。所以中国基层社会的重组,需要建设民间机能性集团或对宗族组织及其活动进行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国家 宗族 民间团体
原文传递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建筑工程建造模式地区差异之考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海清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72,共5页
基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巨大空间尺度,相对完整地理解"中国"这一概念,并结合典型案例比较与分析,从技术模式与工程模式两方面入手,探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建筑工程建造模式的地区差异之表象与成因,进而指出:必须有意识地关注建造模... 基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巨大空间尺度,相对完整地理解"中国"这一概念,并结合典型案例比较与分析,从技术模式与工程模式两方面入手,探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建筑工程建造模式的地区差异之表象与成因,进而指出:必须有意识地关注建造模式的地区差异,从而真正获得国家尺度上的、更为接近历史真实的整体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造模式 技术模式 工程模式 地区差异 现代民族国家
原文传递
红十字运动与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进萍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66-73,共8页
在晚清民族国家建构的话语体系下,红十字会作为民族主义和现代性的表征进入公众视野。其后,这场运动积极灌注民族主义情感,推动传统向现代更生,以波澜壮阔的表现为推进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路径。在民族主义无孔不入... 在晚清民族国家建构的话语体系下,红十字会作为民族主义和现代性的表征进入公众视野。其后,这场运动积极灌注民族主义情感,推动传统向现代更生,以波澜壮阔的表现为推进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路径。在民族主义无孔不入的浸染下,红十字会被塑造为民族认同的凝缩象征。国人踊跃参与红十字运动,表达对现代民族国家的认同。概言之,红十字运动以其独特的价值强化了国人民族心理和现代意识的塑造,培育了国人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中的重要一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十字运动 现代民族国家 民族主义 现代性
下载PDF
我国近代舆情概念的使用及其思想内涵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建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2-29,共8页
在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在公民意识和民族国家意识的影响下,舆情概念的使用出现了新的变化,舆情的主体由臣民转化为公民,舆情的客体由以皇权为核心的朝廷演变成为近代民族国家的统治者。这造成近代舆情... 在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在公民意识和民族国家意识的影响下,舆情概念的使用出现了新的变化,舆情的主体由臣民转化为公民,舆情的客体由以皇权为核心的朝廷演变成为近代民族国家的统治者。这造成近代舆情空间的变化,并对近代舆情概念及思想内涵产生深远影响,救亡图存成为近代舆情表达的主旋律。近代报刊的出现,改变了人们感知外部世界和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影响了人们对各种社会事件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左右着舆情的发展方向,成为舆论监督的工具和近代舆情表达的重要载体,并起到放大舆情效应的作用。同时,相对于古代舆情思想被动表达来说,近代舆情开始采用问卷的形式主动收集舆情信息,这是近代舆情表达形式与古代舆情表达形式变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近代舆情思想内涵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情内涵 臣民意识 公民意识 民族国家 报刊舆论 民意测验
原文传递
“国不自立万事已矣”——30年代《再生》对日观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毅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7,共7页
《再生》是张君劢、张东荪等人于1932年5月在北平创办的国社党机关刊物。关于中日问题,30年代的《再生》指出了窳败的国民党政府是导致中国受日侵略的原因,批判了政府的外交政策,主张改革内治准备抗战,即将中国改建为一个近世的民族国家。
关键词 《再生》 国民党 国联 近世的民族国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