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史之乱前幽州节度使中的西北旧将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子凡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6-131,共6页
唐玄宗时代随着节度使制度的完备,唐朝的军事力量逐渐集中到东北、西北两大区域,《通典》提出的"二统说"成为解释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有学者提出二统之间存在着对立争斗。然而实际上东北与西北两大军事区域之间有... 唐玄宗时代随着节度使制度的完备,唐朝的军事力量逐渐集中到东北、西北两大区域,《通典》提出的"二统说"成为解释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有学者提出二统之间存在着对立争斗。然而实际上东北与西北两大军事区域之间有着较为频繁的人员往来,尤其是幽州等东北节度使中出现了多位具有西北背景的将领。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王斛斯都是西北旧将,在西北立功后转任东北。即便在安禄山叛乱前后,仍然有西北背景的马灵詧出任安东副都护,高秀岩更是安禄山亲自从陇右调至幽州,成为叛军的重要将领。从这个角度来看,唐玄宗时期东北与西北两大军事区域之间并非截然对立,而是有着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史之乱 “二统说” 节度使制度 安禄山 哥舒翰
下载PDF
曹魏两种监军制度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涛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56-58,共3页
曹魏时存在着两种迥然不同的监军制度 ,一种是由朝廷派出代表中央行使监督权力 ,但不领兵。第二种实质上是中央派出且督领地方军队的领兵制度。
关键词 监军 督领地方军队制度 都督制 地方领兵体制
下载PDF
唐淮西节度使相关问题考论 被引量:4
3
作者 武强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56,共11页
淮西节度使在安史之乱初期设立时,与其他内地藩镇并没有大的区别,其设置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平定中原地区的战乱,而且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之后,它经历了复杂的变迁,区域不断缩小,直至剩下三州之地。但是它与中央对抗的趋势却更加明... 淮西节度使在安史之乱初期设立时,与其他内地藩镇并没有大的区别,其设置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平定中原地区的战乱,而且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之后,它经历了复杂的变迁,区域不断缩小,直至剩下三州之地。但是它与中央对抗的趋势却更加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藩镇制度下它与中央对地方利益的争夺,区域内部的胡化只是一个浅层的诱因。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基础及区位条件也为它提供了支持。唐王朝以藩镇体制之外的手段,使用武力将它平定,迎来了自己短暂的"中兴",却无法避免之后的更加衰落乃至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淮西节度使 藩镇制度 胡化 经济与社会基础 区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