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对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研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於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21-1028,共8页
将干旱作为定性事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动态模拟,根据IPCC有关脆弱性的概念,以生态系统功能特征量偏离多年平均状况的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分别定义生态系统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在生态系统的尺度... 将干旱作为定性事件,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系统过程模型的动态模拟,根据IPCC有关脆弱性的概念,以生态系统功能特征量偏离多年平均状况的程度及其变化趋势分别定义生态系统对降水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在生态系统的尺度上评估其对干旱的脆弱性。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区域生态系统对降水脆弱性的空间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轻度脆弱及以下的生态系统占区域总面积的65%,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中南部。重度脆弱和高度脆弱区域约占20%,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西北部。区域内生态系统对降水变率的平均脆弱度为轻度脆弱。干旱会显著增加研究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具体表现为干旱导致原本不脆弱的生态系统脆弱度增加,而对脆弱度较高的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影响不大。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对干旱的响应稍有差异,干旱导致森林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均有所增加,但农业生态系统对干旱的脆弱性更高于森林生态系统。在研究区内,干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但在干旱过后一年,不论是农业生态系统还是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均有进一步上升,但相对多年平均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生态系统 脆弱性 模型 长江中下游地区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区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郭洪海 杨丽萍 +4 位作者 李新华 杨萍 万书波 王荣富 周可金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7-620,625,共5页
为了引导和深化长江中下游区域花生生产的区域分工、高效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为提升花生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区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花生种植规模与产量在全国... 为了引导和深化长江中下游区域花生生产的区域分工、高效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为提升花生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区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花生种植规模与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生产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单产水平较低,增产潜力较大,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确保花生收晒质量;受生态条件所致,生产上应用的品种主要是珍珠豆型花生,花生品质属食用高蛋白、油用中脂肪花生区,且O/L比值普遍偏高,有利于增强花生制品的稳定性;在空间分布上,花生蛋白质含量由西北向东南、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增高,脂肪含量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降低,沿江高砂土区和江南丘陵区花生O/L比值明显高于长江以北地区。气候与土壤肥力条件是影响花生蛋白质、脂肪含量及O/L比值高低和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花生 生产现状 品质特征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水下辐照度漫射衰减特征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时志强 张运林 +1 位作者 王明珠 刘笑菡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7-524,共8页
基于2007年9月底和10月初在湖北武汉东湖、梁子湖、洪湖以及2010年4月在昆山市傀儡湖进行的水下光场测定数据,分析了4个湖泊漫射衰减系数变化特征及其主导因素.在东湖和傀儡湖各站点水体主要光学因子变化不大,梁子湖和洪湖由于具有草型... 基于2007年9月底和10月初在湖北武汉东湖、梁子湖、洪湖以及2010年4月在昆山市傀儡湖进行的水下光场测定数据,分析了4个湖泊漫射衰减系数变化特征及其主导因素.在东湖和傀儡湖各站点水体主要光学因子变化不大,梁子湖和洪湖由于具有草型和藻型湖区,所以各因子在不同点位变化较大.通过对透明度和各光衰减因子的回归分析可知,无机颗粒物是影响东湖和傀儡湖透明度的主要因子,而梁子湖和洪湖透明度则受无机和有机颗粒物的共同制约.4个湖泊的光谱漫射衰减系数最低值均出现在580 nm处,在675 nm处各点均具有相应的叶绿素a的特征吸收峰,在叶绿素a浓度较低站点衰减峰相对不明显.东湖平均真光层深度小于湖体平均深度,在目前的光场条件下沉水植物很难生长,而在梁子湖、洪湖和傀儡湖其真光层深度均超过了水深,为沉水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下光环境.对PAR衰减与各衰减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在东湖、傀儡湖主导PAR衰减的是无机颗粒物,梁子湖和洪湖PAR衰减受到无机颗粒物、有机颗粒物和叶绿素a的共同作用.颗粒物特征波长750 nm处的光束衰减系数与PAR漫射衰减系数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颗粒物散射显著贡献水下光辐射漫射衰减.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浅水湖泊水下光场条件改善和沉水植物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漫射衰减系数 透明度 真光层深度 散射系数 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
原文传递
长江中下游阻隔性河段作用机理 被引量:5
4
作者 由星莹 唐金武 +4 位作者 张小峰 侯卫国 杨云平 孙昭华 翁朝晖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7-829,共13页
阻隔性河段能够阻隔上游河势调整向下游的传递,对稳定河势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以长江中下游34个单一河段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总结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归纳出阻隔性河段控制要素包括:单一微弯的河道平面形态、河段中上部无挑... 阻隔性河段能够阻隔上游河势调整向下游的传递,对稳定河势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以长江中下游34个单一河段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总结长江中下游河道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归纳出阻隔性河段控制要素包括:单一微弯的河道平面形态、河段中上部无挑流节点;河相系数小于4;河道纵比降大于1.2?;凹岸黏粒含量高于9.5%;床沙中值粒径大于0.158 mm等。从Navier-Stokes方程出发,推导出河湾水流动力轴线弯曲半径的表达式,进而分析了各控制要素对水流动力轴线摆动及阻隔性河段形成的作用。阻隔性河段的判别条件为:不同流量级下水流动力轴线摆动力与河道边界条件约束力的比值始终小于1;阻隔性河段作用机理在于:即便上游河势发生调整,本河段的河道边界始终能约束主流摆动幅度,归顺上游不同河势条件下的主流平面位置,为下游河道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入流条件,从而阻隔上游河势调整向下游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隔性河段 水流动力轴线 河道边界 长江中下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