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7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网逆变器并联运行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76
1
作者 姚骏 杜红彪 +1 位作者 周特 谭义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2-938,共7页
逆变器并联系统采用有功-电压频率(P-f)和无功-电压幅值(Q-U)下垂控制方法实现功率均分时,由于采用固定下垂参数,输出电压精度与功率均分效果之间存在矛盾;同时负荷发生剧烈突变时易造成输出电流振荡,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为... 逆变器并联系统采用有功-电压频率(P-f)和无功-电压幅值(Q-U)下垂控制方法实现功率均分时,由于采用固定下垂参数,输出电压精度与功率均分效果之间存在矛盾;同时负荷发生剧烈突变时易造成输出电流振荡,从而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为获得稳定准确的系统功率输出,功率计算环节须引入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的延迟特性将会对系统的动态性能产生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逆变器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在传统控制方法基础上分别引入功率与下垂系数的一次函数项和功率与时间的微分项,既实现了下垂系数随功率变化的自适应调节,又及时反映出功率的变化趋势,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性能和动态响应能力。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逆变器并联 改进下垂控制 电压精度 动态性能
下载PDF
掺矿渣粉及粉煤灰混凝土微观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杨华全 董维佳 王仲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水银压入测孔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查等方法,对单掺矿渣粉、单掺粉煤灰、双掺矿渣粉及粉煤灰的净浆试件的水化产物、孔结构等微观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双掺矿渣粉及粉煤灰与单掺矿渣粉或单掺... 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水银压入测孔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查等方法,对单掺矿渣粉、单掺粉煤灰、双掺矿渣粉及粉煤灰的净浆试件的水化产物、孔结构等微观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双掺矿渣粉及粉煤灰与单掺矿渣粉或单掺粉煤灰相比,总孔面积、平均孔径、总孔隙率都得到改善;在早期,掺矿渣粉比掺粉煤灰反应要快;而在后期,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已得到释放,粉煤灰颗粒表面有大量的水化产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粉煤灰 矿渣粉 微观性能 扫描电子显做镜 差热失重分析
下载PDF
微表处混合料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居浩 黄晓明 《公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12-218,共7页
微表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养护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一系列性能试验研究了养生条件、混合料级配、外加水量、水泥及水泥用量、乳化剂等因素对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微表处 使用性能 养生条件 级配 水泥 乳化剂
原文传递
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磊 吕璞 郝培文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3,共5页
微表处是一种路面维修养护技术,对缓解路面病害的发生发展、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提高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水损性及抗车辙性能,对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湿轮磨耗试验、负荷轮粘附砂试验和轮辙变形试验... 微表处是一种路面维修养护技术,对缓解路面病害的发生发展、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提高微表处混合料的抗水损性及抗车辙性能,对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用湿轮磨耗试验、负荷轮粘附砂试验和轮辙变形试验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级配、不同集料以及添加纤维,分析这些因素对微表处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以及抗车辙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玄武岩无论是在水稳定性能还是抗车辙性能都优于石灰岩;对于MS-Ⅲ型级配微表处混合料考虑水稳定性时,级配选定在上限与中值之间较好;微表处混合料以抗车辙性能为主时,级配选定在中值与下限之间较好;掺加2‰聚丙烯单丝纤维的微表处混合料可提高微表处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微表处 路用性能 集料 级配 纤维
原文传递
微灌系统文丘里施肥器吸肥性能试验 被引量:33
5
作者 严海军 初晓一 +1 位作者 王敏 马泽远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2010年第3期251-255,264,共6页
为了研究微灌系统文丘里施肥器吸肥性能与结构参数的关系,对4种组合式喉管规格的某文丘里施肥器分别在0.10,0.15,0.20,0.25和0.30 MPa进口压力下进行了吸肥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文丘里施肥器临界压差和最大压差与进口压力呈线性正相... 为了研究微灌系统文丘里施肥器吸肥性能与结构参数的关系,对4种组合式喉管规格的某文丘里施肥器分别在0.10,0.15,0.20,0.25和0.30 MPa进口压力下进行了吸肥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文丘里施肥器临界压差和最大压差与进口压力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进口流量随着进口压力或进出口压差的升高而呈增大趋势;当出口与进口压力之比低于0.4时,随着喉管直径的减小、收缩角和扩散角的增大,吸肥流量与出口流量之比逐渐上升;而当压力比高于0.4时,吸肥流量与出口流量之比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建立了吸肥性能与喉管几何尺寸及工作参数之间关系的回归模型,可为文丘里施肥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丘里施肥器 微灌 吸肥性能 试验
下载PDF
国内创新型小微企业研究述评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钒 钟书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56-160,共5页
创新型小微企业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国内创新型小微企业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面,即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界定与分类;国外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经验;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性;创新型小微企业绩效评价;创新型小微企... 创新型小微企业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国内创新型小微企业研究主要分为5个方面,即创新型小微企业的界定与分类;国外创新型小微企业发展经验;创新型小微企业成长性;创新型小微企业绩效评价;创新型小微企业合作创新。从上述5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创新型企业 企业成长性 绩效评价 合作创新
下载PDF
沥青路面微表处路用性能研究与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5
7
作者 鲁圣弟 扈惠敏 王昌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3-587,共5页
文章依托合徐高速公路等养护工程,对微表处路段进行检测与评价,并调查微表处修复车辙的长期效果。采用微表处施工后路面摩擦系数有所提高,构造深度增大。微表处可以封闭路面孔隙与细微裂缝,施工微表处后,路面基本不渗水。经过3~4a行车后... 文章依托合徐高速公路等养护工程,对微表处路段进行检测与评价,并调查微表处修复车辙的长期效果。采用微表处施工后路面摩擦系数有所提高,构造深度增大。微表处可以封闭路面孔隙与细微裂缝,施工微表处后,路面基本不渗水。经过3~4a行车后,微表处路段摩擦系数仍明显高于未经处理的路面,平整度好于临近未做微表处路段。微表处修复车辙具有很好的效果,但还取决于原路面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养护 微表处 性能评价
下载PDF
膨胀石墨抑制沥青烟机理与抑烟沥青混合料动态性能 被引量:24
8
作者 黄刚 何兆益 +1 位作者 周超 黄涛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共10页
为了有效抑制高温沥青烟释放,在路用沥青中掺入膨胀石墨,采用微观试验和沥青混合料动态性能试验研究了抑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黏弹性以及动态蠕变模量随温度、频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沥青中的轻质组分和多环芳烃能部分... 为了有效抑制高温沥青烟释放,在路用沥青中掺入膨胀石墨,采用微观试验和沥青混合料动态性能试验研究了抑烟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黏弹性以及动态蠕变模量随温度、频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下沥青中的轻质组分和多环芳烃能部分插入膨胀石墨层片间并形核结晶长大,或者吸附于膨胀石墨表面,晶格能和范德华力的束缚有效抑制了沥青烟的释放,且被剥离膨胀的石墨中已存在石墨烯片;抑烟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已接近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且远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掺入膨胀石墨对沥青的黏弹性会产生显著影响;抑烟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抑烟效果和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抑烟沥青混合料 微观试验 抑制机理 动态性能
原文传递
橡胶颗粒对微表处性能的影响及其降噪效果 被引量:21
9
作者 凌天清 李耀楠 +3 位作者 董强 赵美玲 郑智能 赵之杰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湿轮磨耗试验、负荷轮粘附砂试验和轮辙变形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添加橡胶颗粒对于稀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抗磨耗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轮胎/路面振动测试装置,研究了轮胎在橡胶颗粒微表处上的垂直振动衰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添... 采用湿轮磨耗试验、负荷轮粘附砂试验和轮辙变形试验方法,对比分析了添加橡胶颗粒对于稀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抗磨耗性等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轮胎/路面振动测试装置,研究了轮胎在橡胶颗粒微表处上的垂直振动衰减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橡胶颗粒改善了稀浆混合料的成浆性能,延长了稀浆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但混合料的初期强度有较小幅度降低,达到相同路用性能其油石比需提高约1%;橡胶颗粒的掺量不超过5%时能满足微表处轮辙变形的要求;与传统微表处相比,橡胶颗粒掺量为2%~5%的微表处加铺在沥青路面上的振动衰减系数提高3%~13%,加铺在水泥路面上的振动衰减系数可提高16%~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微表处 橡胶颗粒 路用性能 降噪性能 振动衰减系数
原文传递
大掺量激活钢渣微粉-水泥稳定碎石性能及微观特性 被引量:20
10
作者 肖杰 龙晨杰 +4 位作者 何建刚 常锦 吴初平 刘财壮 闫文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4-215,共12页
为研究大掺量钢渣微粉-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采用自制复合激发剂激活钢渣微粉(ASSP),开展了不同胶凝材料剂量(质量分数4%、5%和6%)大掺量(质量分数100%、90%、70%、50%)ASSP-水泥稳定碎石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UCS)与5%胶凝材料剂量不同龄... 为研究大掺量钢渣微粉-水泥稳定碎石的性能,采用自制复合激发剂激活钢渣微粉(ASSP),开展了不同胶凝材料剂量(质量分数4%、5%和6%)大掺量(质量分数100%、90%、70%、50%)ASSP-水泥稳定碎石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UCS)与5%胶凝材料剂量不同龄期(7,28,90 d)的UCS和劈裂强度(SS)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5%胶凝材料剂量100%和70%ASSP-水泥混合料的抗压与劈裂回弹模量、抗冻性、干缩与温缩以及SEM、XRD微观试验,并与对照组P·S·A32.5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胶凝材料剂量增加,ASSP-水泥混合料的UCS和SS均越大,且同剂量下,70%和50%ASSP-水泥混合料强度与对照组的相当;通过调整胶凝材料剂量,大掺量ASSP混合料7 d的UCS完全能满足不同公路等级基层、底基层的要求;各ASSP-水泥混合料不同龄期UCS和SS、抗压与劈裂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与对照组一致,均随剂量和龄期的增加而增大,抗冻性均满足要求;随ASSP掺量的增大,混合料干缩系数越小,温缩系数越大,掺入适量ASSP能减少混合料的干缩开裂;不同ASSP掺量混合料的主要水化产物为C—S—H、AFt和CH等,ASSP混合料的早期水化慢,水化产物数量少;28 d后70%ASSP混合料的水化产物C—S—H、AFt特征峰值与对照组相当,SEM结果与此一致;7 d后100%ASSP混合料胶凝浆体形貌和界面过渡区中浆体与骨料间连接不紧密,ASSP-水泥的浆体形貌较好,混合料结构密实,孔隙和裂缝的数量明显减少,较好地解释了混合料的宏观力学性能。可见,将大掺量ASSP-水泥稳定碎石用作路面基层完全是可行的,该研究为此类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渣微粉 微观特性 路用性能 复合激发剂
原文传递
椭圆状微织构自润滑车刀切削性能试验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泽 邓建新 +2 位作者 邢佑强 程洁 赵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28-234,共7页
采用激光加工方法在硬质合金刀具前刀面易磨损区域加工椭圆状微织构,并在微织构中填充MoS2固体润滑剂,制备了微织构自润滑刀具。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微织构对刀具刀尖处应力分布的影响;将微织构自润滑刀具与传统刀具进行了干切削45号... 采用激光加工方法在硬质合金刀具前刀面易磨损区域加工椭圆状微织构,并在微织构中填充MoS2固体润滑剂,制备了微织构自润滑刀具。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微织构对刀具刀尖处应力分布的影响;将微织构自润滑刀具与传统刀具进行了干切削45号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微织构的存在对刀尖处的应力分布无显著影响,与传统刀具相比,微织构自润滑刀具能够有效降低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减小切屑变形,增加切屑卷曲,同时减缓刀具前刀面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织构 自润滑 车刀 切削性能
下载PDF
电弧微铸轧复合增材新方法制造高强度钢零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桂兰 符友恒 +1 位作者 梁立业 张海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4-26,34,共4页
利用研究室自主研发的电弧微铸轧复合增材制造系统,无模直接成形出熔铸成形性和可焊性极低的45钢大壁厚差高强度零件,并在自由熔积和微铸轧复合两种工艺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分析测试了45钢试样的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自由熔... 利用研究室自主研发的电弧微铸轧复合增材制造系统,无模直接成形出熔铸成形性和可焊性极低的45钢大壁厚差高强度零件,并在自由熔积和微铸轧复合两种工艺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分析测试了45钢试样的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自由熔积成形相比,微铸轧复合工艺将晶粒粒度由5.5级细化至12.0级,抗拉强度提高31.3%,屈服强度提高68.8%,平均硬度提高10.9%;与熔模铸造相比,微铸轧复合工艺将抗拉强度提高58.4%,屈服强度提高107.7%。因此,微铸轧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将为难成形加工材料高强韧金属零件的低成本优质短流程制造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熔积 微区轧制 复合增材成形 高强度钢零件 组织性能
下载PDF
表面微造型技术改善物体表面摩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霄 夏立齐 +3 位作者 高传玉 符永宏 周明 蔡兰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67-170,142,共5页
物体表面的微细形貌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物体表面的摩擦性能,这就促使人们利用各种加工手段在物体表面进行微细造型改变表面状况以达到所需要的表面摩擦性能。本文首先论述了微造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对摩擦性能的影响,接着阐述了近年来物体表... 物体表面的微细形貌深刻影响和改变着物体表面的摩擦性能,这就促使人们利用各种加工手段在物体表面进行微细造型改变表面状况以达到所需要的表面摩擦性能。本文首先论述了微造型的几何参数及其对摩擦性能的影响,接着阐述了近年来物体表面微细形貌加工方法以及表面微造型技术的应用领域,最后提出了表面微造型技术的可能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微造型 微细形貌 造型几何参数 摩擦性能 造型加工方法
下载PDF
间断级配纤维微表处路用性能 被引量:18
14
作者 张争奇 姚晓光 罗要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0-898,共9页
为探讨间断级配对微表处性能的影响,通过湿轮磨耗、轮辙变形试验对比研究欧盟(EU)、俄亥俄州(OH)2种间断级配微表处路用性能与纤维掺量、油石比的关系;通过构造深度、渗水试验对比分析MS-3型连续级配与EU、OH间断级配微表处抗滑性... 为探讨间断级配对微表处性能的影响,通过湿轮磨耗、轮辙变形试验对比研究欧盟(EU)、俄亥俄州(OH)2种间断级配微表处路用性能与纤维掺量、油石比的关系;通过构造深度、渗水试验对比分析MS-3型连续级配与EU、OH间断级配微表处抗滑性能、防水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EU型微表处的抗车辙性能优于OH型,而耐磨耗性、抗水损害性能恰好相反;与连续级配相比,间断级配微表处路用性能同样满足规范要求,且EU型抗滑性能相对较优,OH型封水效果更好;间断级配纤维微表处路用性能优劣取决于纤维掺量及油石比,二者分别为0.10%-0.25%、7.0%-8.0%时路用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级配 微表处 纤维掺量 路用性能 油石比
下载PDF
一种新型空间微操作平台的设计和性能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俊峰 徐贵阳 郝亚州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46,共5页
设计一种新型的6自由度精密微动平台,并对其静态和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利用3对不同方位的柔性铰链设计一种能实现6自由度运动的柔性运动支链,且支链结构设计在同一平面,将2对支链对称放置形成结构紧凑和高强度的微动平台.采用有限元软件AN... 设计一种新型的6自由度精密微动平台,并对其静态和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利用3对不同方位的柔性铰链设计一种能实现6自由度运动的柔性运动支链,且支链结构设计在同一平面,将2对支链对称放置形成结构紧凑和高强度的微动平台.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平台进行柔度和运动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称支链1和3能产生Z和Y方向平动和绕X和Y的转动,而对称支链2和4能产生X和Y方向平动和绕Z和y的转动,所以平台能实现6自由度运动,2对对称支链可以实现运动互补且具有部分运动解耦性.对平台进行灵敏度分析表明输出位移与输入位移为线性关系,平台沿X和Z方向的位移灵敏度相同,绕X和Z方向转角灵敏度相近,但Y方向灵敏度较小,说明平台在Y方向上运动性能不如其他方向的.对平台进行模态分析,从振型可看出其可实现6自由度方向的运动,并分析了在有和无预应力两种情况下的固有频率,两者差值范围为16.8%~33.9%,说明预应力对平台的固有频率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动平台 动态特性 柔顺并联机构 静态特性
原文传递
激光加工多孔密封端面的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于新奇 彭培英 +1 位作者 王振辉 蔡仁良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4-37,共4页
对激光加工多孔密封端面的摩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不同转速条件下测量不同微孔深度和微孔密度的激光加工多孔密封端面的摩擦扭矩和端面温升,并与普通密封端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转速、微孔深度和微孔密度对摩... 对激光加工多孔密封端面的摩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在专用试验台上进行,不同转速条件下测量不同微孔深度和微孔密度的激光加工多孔密封端面的摩擦扭矩和端面温升,并与普通密封端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转速、微孔深度和微孔密度对摩擦扭矩和端面温升有很大影响;对于一定的微孔直径,优化微孔深度和微孔密度值,可使摩擦扭矩和端面温升最小。试验结果说明机械密封的微孔端面结构可显著改善密封环的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微孔 密封端面 摩擦性能
下载PDF
分散片常用辅料粉体学参数的测定及微粉硅胶对中药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7
作者 韩丽 张定堃 +3 位作者 秦春凤 李剑 杨秀梅 杨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44-849,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分散片辅料微晶纤维素(MCC)、交联聚维酮(PVPP)、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羧甲基淀粉钠(CMS-Na)、微粉硅胶的性质以及微粉硅胶对中药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微观形态、休止角... 目的:研究中药分散片辅料微晶纤维素(MCC)、交联聚维酮(PVPP)、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羧甲基淀粉钠(CMS-Na)、微粉硅胶的性质以及微粉硅胶对中药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粒径分布、比表面积与孔隙度、微观形态、休止角、密度及溶胀性等粉体学参数掌握辅料的个性特征;通过微粉硅胶配伍前后辅料崩解性能的变化以及微粉硅胶不同加入方式对4种分散片崩解性能的影响,证明微粉硅胶研磨改性缩短分散片崩解时间的普适性。结果:CMS-Na为表面光滑的规则球状颗粒,粒径与比表面积小,流动性与填充性较好,可压性较差;PVPP为多孔不规则团块状,比表面积与微孔面积大,吸附性与可压性好,流动性与填充性差。L-HPC与MCC形状不规则,可压性好,流动性与填充性一般。微粉硅胶呈多孔球状结构,粒径很小,比表面积和孔隙率极大。配伍低剂量微粉硅胶后,各种辅料的崩解时间明显缩短;当微粉硅胶作为填充剂加入时,分散片崩解时间变化规律不一致,当微粉硅胶作为改性剂加入时,4种分散片的崩解时间均缩短,且明显小于原处方及作为填充剂加入。结论:通过微粉硅胶研磨改性,能使提取物的比表面积增大、润湿性及吸水性增强,形成利于崩解的微环境,显著降低崩解时间;且这种效应不是通过调整辅料用量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分散片 辅料性质 微粉硅胶 崩解性能
原文传递
早强微膨胀水泥基灌浆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俞锋 朱华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6-9,共4页
针对目前市场上水泥基灌浆材料品种多,各种灌浆材料性能参差不齐的状况,从灌浆料流动度、微膨胀、强度等方面着手,对影响水泥基灌浆料性能的各项因素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水泥基灌浆料 微膨胀 性能
下载PDF
在象征与现实之间:经济绩效中的合法性逻辑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磊 《政治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9-124,共16页
以经济绩效为基础的合法性逻辑展现了国家有效性对于国家统治证成的意义。但就经济绩效与合法性之间关系的传统研究及其判断方式,却表现出概念辨识、因果逻辑方面的混乱,从而对国别背景下的结论分野现象诠释乏力。以当代中国为观察对象... 以经济绩效为基础的合法性逻辑展现了国家有效性对于国家统治证成的意义。但就经济绩效与合法性之间关系的传统研究及其判断方式,却表现出概念辨识、因果逻辑方面的混乱,从而对国别背景下的结论分野现象诠释乏力。以当代中国为观察对象,经济绩效中所具有的结构性特质被挖掘和呈现,从而在微观绩效和宏观绩效及其合法化机制的两种进路上形成了绩效合法性的中国式逻辑叠加。通过对这一逻辑叠加内在机制的剖析,绩效因素并不必然构成绩效合法性的逻辑起点;绩效及其生产行为的背后存在着相应的观念支持——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从而框定了国家与社会可以共同接受的绩效行为与目标,表明了经济绩效与合法性之间关系的判别将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绩效 绩效合法性 微观绩效 宏观绩效 象征
原文传递
基于微尺度造型的干气密封流动有序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衍 孙见君 +3 位作者 胡琼 朱妍慧 王达 郑小清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3-683,共11页
基于干气密封微尺度流动特性,提出一种有序微造型的干气密封模型,可在提升密封性能的同时为激光开槽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选择螺旋槽和T型槽两种干气密封经典槽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文献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有序微造... 基于干气密封微尺度流动特性,提出一种有序微造型的干气密封模型,可在提升密封性能的同时为激光开槽提供新的借鉴和参考.选择螺旋槽和T型槽两种干气密封经典槽型为研究对象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文献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有序微造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无微造型性能分析和对比,最后对微尺度下微造型的密封性能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同工况下,微造型结构的开启力较传统结构有明显提升,在高速高压及微尺度时的提升量愈加显著;T槽型的对称性使得其微造型结构兼具一定的减漏效果,且随膜厚增大减漏效果越明显;微造型深度、数量和面积对密封性能影响较大,存在一个使开启力较大同时泄漏量较小的最优槽深(螺旋槽和T型槽分别为5.5和2.5μm)及微造型深度区间(螺旋槽和T型槽皆为0.9~1.2μm).具微造型结构良好的增压性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干气密封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气密封 微造型 流动有序性 流体仿真 密封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