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语境与意义 |
白解红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0 |
85
|
|
2
|
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 |
蔡守秋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
2006 |
55
|
|
3
|
广告英语语篇的人际意义及其体现的劝说功能 |
陈其功
辛春雷
|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5 |
39
|
|
4
|
英汉语“WE/我们”的人际功能与文化差异 |
田海龙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1 |
44
|
|
5
|
由“到”义动词“上/下”构成的动宾组合 |
卢华岩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2
|
|
6
|
结构与意义的匹配类型 |
石毓智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25
|
|
7
|
“V起来”构式的多义性及其话语功能——兼论英语中动句的构式特征 |
吴为善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3
|
|
8
|
对话语标记的重新认识 |
李心释
姜永琢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7
|
|
9
|
论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
黄衍存
|
《福建体育科技》
|
2004 |
25
|
|
10
|
职业教育制度论纲 |
董仁忠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
2008 |
22
|
|
11
|
汉语语气词“~嘛”的情态意义 |
崔希亮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1
|
|
12
|
汉语叠音词的修辞功能及语用规律 |
周成兰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5
|
|
13
|
知识产权刑民交叉案件解决之“先民后刑”思路:选择理由与实施机制 |
黄娟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8
|
|
14
|
说话人意义的形成机制及其功能——“语言与人”系列研究(1) |
李洪儒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8
|
|
15
|
从日语“萌”的语用意义看青年亚文化生态体系特征 |
齐珮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16
|
叙事的教育意涵 |
陈建文
许蕊
|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17
|
《元曲选》中动词重叠的格式、语法意义及表达功能 |
唐韵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8
|
“程度副词+名词”与潜语言的显性化 |
邱凌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02 |
11
|
|
19
|
“PK”及其相关词语的意义与生命力 |
杨文全
彭晓
|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3
|
|
20
|
大一新生生命意义感在其家庭功能与自杀风险之间的中介效应 |
曾海宽
赵久波
张小远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