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普通话与华语说话人语言态度的共性与差异——以马来西亚华语为例
1
作者
王晓梅
朱菀瑩
张欣怡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语装配对实验的方法,调查中国留学生与马来西亚大学生对马来西亚华语的态度,分析其共性与差异。问卷调查从已有文献中提取了七类马来西亚华语语法结构,分别调查了193位中国留学生与281位马来西亚华裔大学生。语装配...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语装配对实验的方法,调查中国留学生与马来西亚大学生对马来西亚华语的态度,分析其共性与差异。问卷调查从已有文献中提取了七类马来西亚华语语法结构,分别调查了193位中国留学生与281位马来西亚华裔大学生。语装配对实验则针对马来西亚通俗华语与马来西亚标准华语,分别调查了183位中国留学生与272位马来西亚华裔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两组调查对象对七类语法结构的态度同中有异;居留时间是影响中国留学生对马来西亚华语态度的重要因素;两组调查对象对马来西亚标准华语的评分均高于马来西亚通俗华语。研究结果表明:马来西亚华语的标准变体是中马两国大学生普遍接受的变体;而通俗华语比标准华语更具情感价值。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地域、性别、居留时间三项社会因素对语言态度的影响,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问卷调查与语装配对实验在语言态度研究中的作用。普通话与华语说话人对马来西亚华语的语言态度的共性与差异有助于预测普通话与华语的融合,为全球华语跨区研究提供实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华语
语言态度
马来西亚华语
语装配对实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言态度研究述评
被引量:
34
2
作者
邬美丽
《满语研究》
200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语言态度的问题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有许多论著问世。本文对语言态度的研究成果作了详细的概括和梳理,并对各家的观点作了细致的介绍。对国内外语言态度研究的历程、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作了总结。经过这些梳理工作,发现国...
语言态度的问题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有许多论著问世。本文对语言态度的研究成果作了详细的概括和梳理,并对各家的观点作了细致的介绍。对国内外语言态度研究的历程、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作了总结。经过这些梳理工作,发现国内关于语言态度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是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研究,更加完善了语言态度的研究。但是有些研究对于语言态度的调查缺乏科学性,方法运用不是很恰当,使得调查缺乏效度和信度,这些都是我们以后需要努力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态度
配对变语法
评价
语言使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澳门青年语言态度调查
被引量:
9
3
作者
张璟玮
《语言战略研究》
2020年第1期59-70,共12页
本研究采用“配对变语”的方法,考察澳门回归20年之际青年人对普通话、汉语粤方言、葡萄牙语、英语、带粤方言口音普通话(粤普)的语言态度。本研究的结果旨在与广州、北京和香港的语言态度以及澳门已有的语言态度研究结果相比较。研究...
本研究采用“配对变语”的方法,考察澳门回归20年之际青年人对普通话、汉语粤方言、葡萄牙语、英语、带粤方言口音普通话(粤普)的语言态度。本研究的结果旨在与广州、北京和香港的语言态度以及澳门已有的语言态度研究结果相比较。研究发现跨地区的差别主要是澳门青年对汉语粤方言和普通话的评价大幅高于其余三地,而对粤普的评价低于其余三地,体现了澳门的独特性。从历时来看,澳门青年一方面保持对汉语粤方言的高度评价,一方面对普通话和葡语的评价也在提高。本研究展现了“本土-国家-国际”3种力量共同影响下,澳门青年的多元认同发展,同时也揭示了澳门青年的语言态度受本土和国家力量的影响最大,国际影响次之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对变语
语言态度
澳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和客家话的态度及注意偏向
4
作者
马利军
曾莹
《嘉应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采用自我报告、内隐联想实验和配对变语法测量客家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和客家话的态度,并利用听觉线索—靶子范式考察普通话和客家话的认知加工特点。结果显示:(1)客家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存在积极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2)客家与非客家大学...
采用自我报告、内隐联想实验和配对变语法测量客家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和客家话的态度,并利用听觉线索—靶子范式考察普通话和客家话的认知加工特点。结果显示:(1)客家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存在积极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2)客家与非客家大学生对客家话和普通话具有相似的语言态度;(3)双语环境下客家大学生对客家话未产生注意偏向,说明普通话和客家话认知加工特点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度
内隐联想实验
配对变语
线索靶子范式
客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话与华语说话人语言态度的共性与差异——以马来西亚华语为例
1
作者
王晓梅
朱菀瑩
张欣怡
机构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文系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0-140,共11页
基金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研究基金(XMUMRF/2018-C1/IART/0001)
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全球华语视角下的马来西亚华语研究”(21FYYB009)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境外华语资源库建设及应用研究”(19ZDA311)。
文摘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语装配对实验的方法,调查中国留学生与马来西亚大学生对马来西亚华语的态度,分析其共性与差异。问卷调查从已有文献中提取了七类马来西亚华语语法结构,分别调查了193位中国留学生与281位马来西亚华裔大学生。语装配对实验则针对马来西亚通俗华语与马来西亚标准华语,分别调查了183位中国留学生与272位马来西亚华裔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两组调查对象对七类语法结构的态度同中有异;居留时间是影响中国留学生对马来西亚华语态度的重要因素;两组调查对象对马来西亚标准华语的评分均高于马来西亚通俗华语。研究结果表明:马来西亚华语的标准变体是中马两国大学生普遍接受的变体;而通俗华语比标准华语更具情感价值。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地域、性别、居留时间三项社会因素对语言态度的影响,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了问卷调查与语装配对实验在语言态度研究中的作用。普通话与华语说话人对马来西亚华语的语言态度的共性与差异有助于预测普通话与华语的融合,为全球华语跨区研究提供实证基础。
关键词
全球华语
语言态度
马来西亚华语
语装配对实验
Keywords
global
Chinese
language
attitudes
Malaysian
Mandarin
the
matched
-
guise
technique
分类号
H10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言态度研究述评
被引量:
34
2
作者
邬美丽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系
出处
《满语研究》
2005年第2期121-127,共7页
文摘
语言态度的问题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有许多论著问世。本文对语言态度的研究成果作了详细的概括和梳理,并对各家的观点作了细致的介绍。对国内外语言态度研究的历程、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作了总结。经过这些梳理工作,发现国内关于语言态度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尤其是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研究,更加完善了语言态度的研究。但是有些研究对于语言态度的调查缺乏科学性,方法运用不是很恰当,使得调查缺乏效度和信度,这些都是我们以后需要努力的方面。
关键词
语言态度
配对变语法
评价
语言使用
Keywords
language
attitude
matched
guise
technique
remark
language
use
分类号
H10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澳门青年语言态度调查
被引量:
9
3
作者
张璟玮
机构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语言战略研究》
2020年第1期59-70,共12页
基金
澳门大学多年研究项目“澳门语言资源与语言管理”(项目编号:MYRG2017-00161-FAH)
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港澳语文政策及热点问题研究”(项目编号:ZDI135-21)的研究成果
文摘
本研究采用“配对变语”的方法,考察澳门回归20年之际青年人对普通话、汉语粤方言、葡萄牙语、英语、带粤方言口音普通话(粤普)的语言态度。本研究的结果旨在与广州、北京和香港的语言态度以及澳门已有的语言态度研究结果相比较。研究发现跨地区的差别主要是澳门青年对汉语粤方言和普通话的评价大幅高于其余三地,而对粤普的评价低于其余三地,体现了澳门的独特性。从历时来看,澳门青年一方面保持对汉语粤方言的高度评价,一方面对普通话和葡语的评价也在提高。本研究展现了“本土-国家-国际”3种力量共同影响下,澳门青年的多元认同发展,同时也揭示了澳门青年的语言态度受本土和国家力量的影响最大,国际影响次之的现状。
关键词
配对变语
语言态度
澳门
Keywords
matched
guise
technique
language
attitudes
Macao
分类号
H002 [语言文字—语言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和客家话的态度及注意偏向
4
作者
马利军
曾莹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深圳大学
出处
《嘉应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GD20XXL01,GD20XWY05)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共建课题(2020GZGJ27)。
文摘
采用自我报告、内隐联想实验和配对变语法测量客家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和客家话的态度,并利用听觉线索—靶子范式考察普通话和客家话的认知加工特点。结果显示:(1)客家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存在积极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2)客家与非客家大学生对客家话和普通话具有相似的语言态度;(3)双语环境下客家大学生对客家话未产生注意偏向,说明普通话和客家话认知加工特点相似。
关键词
态度
内隐联想实验
配对变语
线索靶子范式
客家
Keywords
attitude
implicit
association
task
the
matched
guise
technique
cue-target
paradigm
Hakka
分类号
H17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普通话与华语说话人语言态度的共性与差异——以马来西亚华语为例
王晓梅
朱菀瑩
张欣怡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语言态度研究述评
邬美丽
《满语研究》
2005
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澳门青年语言态度调查
张璟玮
《语言战略研究》
2020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学生对客家文化和客家话的态度及注意偏向
马利军
曾莹
《嘉应学院学报》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