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西夏石窟”的年代问题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永增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14,108,共12页
本文对莫高窟第409窟、65窟和榆林窟第39窟的开凿年代提出了新的认识。作者根据对莫高窟第409窟回鹘文题记的解读,对该窟重修于西夏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该窟是西州回鹘阿厮兰汗在敦煌重修的洞窟;根据对榆林窟第39窟回鹘文题记的解读,指... 本文对莫高窟第409窟、65窟和榆林窟第39窟的开凿年代提出了新的认识。作者根据对莫高窟第409窟回鹘文题记的解读,对该窟重修于西夏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该窟是西州回鹘阿厮兰汗在敦煌重修的洞窟;根据对榆林窟第39窟回鹘文题记的解读,指出该窟亦是西州回鹘皇室成员或达官显贵在敦煌开凿的洞窟。以上两个洞窟的重修和开凿年代都为北宋末年。此外,作者根据莫高窟第65窟存留的西夏文题记及与重修壁画间的层位关系等,提出了该窟重修年代不是西夏初年而是北宋末年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第409窟 第65窟 西州回鹘 北宋末年
原文传递
北宋后期黄河上游地区耕地格局重建——以河湟谷地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郭蓉 刘峰贵 +3 位作者 陈琼 周强 顾锡静 才项措毛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7-37,共11页
黄河上游的河湟谷地是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是黄河沿线耕地开垦的最西端,聚落和耕地重建对黄河流域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建立了北宋后期(1117年)河湟谷地聚落和耕地数据库,以聚... 黄河上游的河湟谷地是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是黄河沿线耕地开垦的最西端,聚落和耕地重建对黄河流域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梳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建立了北宋后期(1117年)河湟谷地聚落和耕地数据库,以聚落空间分布为基础,运用网格化模型,重建了北宋后期河湟谷地耕地格局。结果表明:(1)北宋后期河湟谷地聚落集中分布在黄河、湟水河干流沿岸海拔相对较低、坡度较缓的河流冲积和洪积平原。(2)河湟谷地的耕地总面积为304.67 km2,分配有耕地的网格仅占全区的16.16%,垦殖率最高的网格仅为24.16%,其中,湟水河谷耕地分布网格约占全部的74.06%,黄河干流约占25.94%,说明北宋后期耕地开垦主要集中在湟水河流域。(3)从聚落分布的海拔高度来看,大部分耕地网格分布在海拔2600 m以下的川水地区,说明当时耕地分布范围不大,海拔高度极大地限制了耕地的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灌溉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4)基于聚落重建耕地空间格局,其结果符合耕地随聚落分布的事实,更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上游地区 耕地重建 北宋后期 河湟谷地
原文传递
北宋后期的都保区划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建国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5年第3期21-26,共6页
北宋前期的乡村区划呈现出残缺不全、新旧交替的特征。乡、里在合并的同时已失缺原有的编户功能。熙宁变法之后,作为地方自治及保防组织的都保,日渐具备乡村区划的功能,县以下的行政事务主要通过都保来执行。但是,原来的乡并没有退出历... 北宋前期的乡村区划呈现出残缺不全、新旧交替的特征。乡、里在合并的同时已失缺原有的编户功能。熙宁变法之后,作为地方自治及保防组织的都保,日渐具备乡村区划的功能,县以下的行政事务主要通过都保来执行。但是,原来的乡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继续存在。乡和都保只存在地域上的包含关系,而没有行政上的统属关系。乡和都保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乡主要是地理区划上的意义,用以来确定方位、籍贯等;而都保则是依人户而划分,以对其实施行政上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后期 包含关系 地理区划 行政 乡村
下载PDF
北宋后期状元释褐职任考 被引量:3
4
作者 周腊生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5-69,共5页
沿袭仁宗朝后期的格局,英、神、哲3朝大部分状元的释褐职任为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事,而谅闇期间的状元,依惯例以初等幕职官释褐。徽宗朝状元的释褐职任,其寄禄官在前3朝的基础上又降一格,但其执事官几乎全是秘书省校书郎、正字等京... 沿袭仁宗朝后期的格局,英、神、哲3朝大部分状元的释褐职任为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事,而谅闇期间的状元,依惯例以初等幕职官释褐。徽宗朝状元的释褐职任,其寄禄官在前3朝的基础上又降一格,但其执事官几乎全是秘书省校书郎、正字等京官,不再安排到州郡历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后期 状元 释褐职任 签判 校书郎
下载PDF
北宋后期三省奏事班次考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化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4-112,共9页
元丰五年,宋神宗以三省作为新的宰相机构,并随之实行三省分班奏事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神宗独断,但也存在明显缺陷。因此,神宗之后的统治者又逐渐对制度进行了调整,最终在哲宗朝改为合班奏事。三省奏事制度的变化,与元丰后各政治势力消... 元丰五年,宋神宗以三省作为新的宰相机构,并随之实行三省分班奏事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神宗独断,但也存在明显缺陷。因此,神宗之后的统治者又逐渐对制度进行了调整,最终在哲宗朝改为合班奏事。三省奏事制度的变化,与元丰后各政治势力消长与博弈存在着密切关联,是我们了解当时政局演变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后期 三省 奏事制度 政局变化
原文传递
讲议司与北宋晚期政局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业国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8,共5页
讲议司是北宋徽宗时期以讲议财赋为目的的临时机构,是三省、枢密院的附属官司。这一机构以恢复神宗熙丰法为名,以聚敛财赋为目的,侵夺三省、枢密院之权,讲议的对象包括宗室、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冗官、尹牧诸事。讲议司的两次设置... 讲议司是北宋徽宗时期以讲议财赋为目的的临时机构,是三省、枢密院的附属官司。这一机构以恢复神宗熙丰法为名,以聚敛财赋为目的,侵夺三省、枢密院之权,讲议的对象包括宗室、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冗官、尹牧诸事。讲议司的两次设置,体现了徽宗的理想和蔡京的施政抱负,对北宋晚期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之形成的大批财务官僚,对南宋初期的经济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晚期政局 讲议司 宋徽宗 蔡京
下载PDF
北宋后期的政治变动与陈瓘晚年由儒而佛的思想嬗变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增辉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66-71,共6页
陈瓘是北宋后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前期推崇王安石及其学术,经过从神宗、哲宗至徽宗的政治反复及其一贬再贬的政治遭遇,陈瓘对新党打击报复元祐党人及政治衰坏的现实深为不满,由此生发出对新党的严厉批判,并渐次深化为对王安石的政治学术... 陈瓘是北宋后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前期推崇王安石及其学术,经过从神宗、哲宗至徽宗的政治反复及其一贬再贬的政治遭遇,陈瓘对新党打击报复元祐党人及政治衰坏的现实深为不满,由此生发出对新党的严厉批判,并渐次深化为对王安石的政治学术观念的彻底否定,其思想也由儒学转向佛教。陈瓘的转变反映了士大夫对变法失败、党争不断的政治现实的深深失望,代表了北宋士大夫群体由前期的积极进取到后期消极颓废的变化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陈瓘 王安石
下载PDF
童贯——北宋末年对外政策的思想者与执行者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云筝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5-69,共5页
童贯的对外思想深刻影响了北宋末年的对外决策,因此童贯不仅是徽宗时期对外决策的执行者,更是对外政策的思想者。童贯有着强烈的开疆拓土的思想:他"联金灭辽"的思想、和平统一燕云、输财赎地等思想都变成了现实的对外政策,并... 童贯的对外思想深刻影响了北宋末年的对外决策,因此童贯不仅是徽宗时期对外决策的执行者,更是对外政策的思想者。童贯有着强烈的开疆拓土的思想:他"联金灭辽"的思想、和平统一燕云、输财赎地等思想都变成了现实的对外政策,并且由他本人具体执行。童贯的这些对外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打破了北宋与辽多年的总体外交平衡格局,加速了金进攻北宋的进程,最终导致了北宋王朝的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贯 北宋末年 对外政策
下载PDF
富县庙沟罗汉堂石窟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齐庆媛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1年第2期23-30,共8页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详细分析了富县庙沟罗汉堂第1窟造像。前壁涅槃图像(入涅槃、金棺说法)与左右壁十六罗汉像组合,反映了十六罗汉在释迦佛涅槃之后护法与传法的内涵。涅槃图像的比丘掩面哭泣造型,以及出殡仪仗,与同时期世俗丧葬礼仪联... 本文基于实地调查,详细分析了富县庙沟罗汉堂第1窟造像。前壁涅槃图像(入涅槃、金棺说法)与左右壁十六罗汉像组合,反映了十六罗汉在释迦佛涅槃之后护法与传法的内涵。涅槃图像的比丘掩面哭泣造型,以及出殡仪仗,与同时期世俗丧葬礼仪联系紧密。十六罗汉之降龙伏虎罗汉形成显著时代特征。该石窟由北宋晚期介子用为首的工匠班底开凿,对于了解陕北宋金石窟的全貌,尤其是介氏工匠家族的造像活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县庙沟罗汉堂石窟 北宋晚期 介子用 涅槃图像 十六罗汉像
下载PDF
北宋后期的西北经济开发与边疆安全——以王韶的西北经济开发为中心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连旗 李玉洁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为了巩固对西北地区的皇权统治,北宋政府采取了许多经略措施来维护西北的边疆安全。其中北宋后期王韶等人的经济开发成效显著。他们实行屯田、营田等土地开发方式,在西北地区引入内地先进的水利技术和稻田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为了巩固对西北地区的皇权统治,北宋政府采取了许多经略措施来维护西北的边疆安全。其中北宋后期王韶等人的经济开发成效显著。他们实行屯田、营田等土地开发方式,在西北地区引入内地先进的水利技术和稻田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他们设置市易司,发展经济贸易,运用经济力量维护了西北边疆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他们的经济开发活动,促进了西北地区的族际融合和社会发展,增强了西北民族对北宋王朝的向心力和认同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宋王朝是一个经济力量向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等方面渗透的朝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后期 西北 经济开发 边疆安全
下载PDF
蔡京货币改革与陕西路金融体系的崩溃
11
作者 陈博威 齐德舜 《昆明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蔡京在北宋晚期4次入相,主持了多次钱法改革。陕西路因其特殊的军事地位和货币渊源成为蔡京推广当十钱、夹锡钱等新型货币的试点区域。当十钱和夹锡钱不断贬值却被宋廷以官方信用强行维持,最终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汇兑关系。小钞和钱引也... 蔡京在北宋晚期4次入相,主持了多次钱法改革。陕西路因其特殊的军事地位和货币渊源成为蔡京推广当十钱、夹锡钱等新型货币的试点区域。当十钱和夹锡钱不断贬值却被宋廷以官方信用强行维持,最终形成了一种畸形的汇兑关系。小钞和钱引也名存实亡,成为官方盘剥百姓的利器。陕西在逐渐融入内地金融体系的同时也沦为政治角斗和皇帝享受的牺牲品。蔡京的货币改革以急速扩张后又急速收缩为基本特点,为了增加政府收入,通过货币推广大肆掠夺民间财富,逐渐将陕西路构造了接近百年的金融体系推向深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晚期 陕西路 金融体系 蔡京
下载PDF
北宋后期的陶潜热与宋诗学转向
12
作者 王苑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6-21,26,共7页
熙宁元年,宋神宗登基变法,北宋历史进入后期阶段。在诗歌领域,已经显露自家面目的宋调也在追求新变。继韩愈、杜甫之后,宋人上承中晚唐人,找到了新的诗学典范——陶渊明。故本文通过从唐代到北宋,官方民间日渐兴起的靖节祠修建与祭祀活... 熙宁元年,宋神宗登基变法,北宋历史进入后期阶段。在诗歌领域,已经显露自家面目的宋调也在追求新变。继韩愈、杜甫之后,宋人上承中晚唐人,找到了新的诗学典范——陶渊明。故本文通过从唐代到北宋,官方民间日渐兴起的靖节祠修建与祭祀活动,从中可以窥知当时的时代精神,发现尊崇陶渊明的社会潮流及其诗学意义。尤其是宋人别具只眼地从陶诗中挖掘出的"反常合道"的奇趣诗论,更俨然成为宋人标举陶诗的最高境界与北宋后期诗学的终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后期 陶渊明 奇趣 宋诗学转变
下载PDF
论北宋末期的恶性通货膨胀
13
作者 俞兆鹏 俞晖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7-96,共10页
北宋末期,由于政治腐败,军费开支、官员俸禄和宫廷靡费浩大,使国家财政陷入困境。为了摆脱财政危机,宋廷加强了对人民的剥削,并不惜推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结果造成了经济衰退,同时引起私钱泛滥、货币贬值、物价暴涨和社会动荡。宋徽宗... 北宋末期,由于政治腐败,军费开支、官员俸禄和宫廷靡费浩大,使国家财政陷入困境。为了摆脱财政危机,宋廷加强了对人民的剥削,并不惜推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结果造成了经济衰退,同时引起私钱泛滥、货币贬值、物价暴涨和社会动荡。宋徽宗为稳定其统治,曾欲遏止通货膨胀的发展,但终因统治集团已空前腐朽,无法紧缩货币,不能发展生产,难使政治清明,治理失败,北宋王朝终于走上了亡国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末期 政治腐败 冗费浩大 经济衰退 通货膨胀
下载PDF
江苏扬州市三星村宋墓发掘简报
14
作者 秦宗林 王小迎 吴一丹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19,F0002,共9页
2019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扬州城东北的三星村胡桥组地块发掘一处以唐宋墓葬为主的古墓群,其中M399为一座保存完整的北宋晚期土坑竖穴单棺墓。墓主人为一年轻女性,墓内随葬了一批精美的梳妆用瓷器、漆器、金属器,反映了宋代风靡一... 2019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扬州城东北的三星村胡桥组地块发掘一处以唐宋墓葬为主的古墓群,其中M399为一座保存完整的北宋晚期土坑竖穴单棺墓。墓主人为一年轻女性,墓内随葬了一批精美的梳妆用瓷器、漆器、金属器,反映了宋代风靡一时的梳妆习俗。墓葬内随葬的瓷器既有北方定窑产品,又有南方景德镇窑产品,充分证明了地处南北方交汇地带的扬州地区在宋代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 北宋晚期 女性墓 梳妆
原文传递
从士风看北宋后期士大夫的闲暇生活
15
作者 丁娟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53-55,共3页
受党争影响,北宋后期士风由中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转为入世意志淡化,偷安自适、任性逍遥,主要表现在以自我追求为主导,或游心物外,寄情山水,游宴饮酒来排遣内心的忧愁;或寄情于诗词、书画,聊以自娱;或耽佛习禅,以禅定之乐来排遣经世... 受党争影响,北宋后期士风由中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转为入世意志淡化,偷安自适、任性逍遥,主要表现在以自我追求为主导,或游心物外,寄情山水,游宴饮酒来排遣内心的忧愁;或寄情于诗词、书画,聊以自娱;或耽佛习禅,以禅定之乐来排遣经世的悲痛和人生的痛苦,专心营造个体心灵的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后期 士风 士大夫 闲暇生活
下载PDF
北宋后期贾公述墓志考释
16
作者 牛合兵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9-115,共7页
出土于河南许昌的政和三年贾公述墓志,详细载录了北宋后期中下级文官贾公述的籍贯、世系、仕宦经历以及姻亲子嗣等情况。志主贾公述系仁宗朝宰辅贾昌朝之孙,其官阶迁转体现了元丰官制改革后新官阶的施行及部分京朝官员的阶称较元丰改制... 出土于河南许昌的政和三年贾公述墓志,详细载录了北宋后期中下级文官贾公述的籍贯、世系、仕宦经历以及姻亲子嗣等情况。志主贾公述系仁宗朝宰辅贾昌朝之孙,其官阶迁转体现了元丰官制改革后新官阶的施行及部分京朝官员的阶称较元丰改制前或有迁升的情况。贾公述仕任地方监税官的经历反映出北宋中后期地方盐税的监管愈益完备和地方税务监官选任方式的变迁。贾公述于徽宗年间调任管勾崇福宫,亦发生于北宋后期祠禄制度日趋冗滥的背景之下。贾公述墓志为北宋后期政治、经济及文化政策等的变革提供了重要例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后期 贾公述 墓志 元丰改制 崇福宫
原文传递
北宋后期绘画史论文献研究
17
作者 李栋良 《民族艺林》 2020年第1期26-38,共13页
北宋后期是宋代绘画史中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理论著作丰富且颇具特色。从其绘画史论文献产生背景上看,北宋后期除社会经济繁荣雕版业发达之外,更重要原因是北宋后期理学思想的产生。由于社会思想的革新带动了绘画理论的革新... 北宋后期是宋代绘画史中最为繁荣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理论著作丰富且颇具特色。从其绘画史论文献产生背景上看,北宋后期除社会经济繁荣雕版业发达之外,更重要原因是北宋后期理学思想的产生。由于社会思想的革新带动了绘画理论的革新。北宋后期的绘画史论文献大体可分为三大类:第一,代表性文献,这类文献主要以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画论为主。第二,笔记史料类文献,这类文献不仅包括北宋后期的笔记,同时也包括北宋后期及以后对于北宋后期绘画理论有记载的相关笔记。从内容上来看较为芜杂。第三,其他类文献,这类文献的范围更加宽泛,包括其传流下来的绘画作品,正史中的部分记载等。这三类文献可以说优缺点并存。在运用过程之中,需要进行一番规律性的总结,做到合理筛选,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后期 绘画史论 文献 儒学 理学
下载PDF
北宋晚期政局与讲议司置废
18
作者 吴业国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9-92,共4页
讲议司是北宋徽宗时期以讲议财赋为目的的临时机构,是三省、枢密院的附属官司。该机构以恢复神宗熙丰法为名,以聚敛财赋为目的,侵夺三省、枢密院之权,讲议的对象包括宗室、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冗官、尹牧诸事。讲议司的两次设置,... 讲议司是北宋徽宗时期以讲议财赋为目的的临时机构,是三省、枢密院的附属官司。该机构以恢复神宗熙丰法为名,以聚敛财赋为目的,侵夺三省、枢密院之权,讲议的对象包括宗室、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冗官、尹牧诸事。讲议司的两次设置,体现了徽宗的理想和蔡京的施政抱负,对北宋晚期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之形成的大批财务官僚,对南宋初期的经济社会稳定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晚期 讲议司 宋徽宗 蔡京
下载PDF
法眼看世界:佛禅观照方式对北宋后期艺术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周裕锴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8-87,共10页
佛教禅宗观照世界的独特方式对北宋后期诗人观察认识世界的审美眼光颇有启发。本文讨论了宋诗人在佛禅哲学背景下所产生的若干全新的诗学概念和艺术观念,如由“万法平等”观生发出“妙观逸想”,将“周遍含容”观表述为“如春在花”,以... 佛教禅宗观照世界的独特方式对北宋后期诗人观察认识世界的审美眼光颇有启发。本文讨论了宋诗人在佛禅哲学背景下所产生的若干全新的诗学概念和艺术观念,如由“万法平等”观生发出“妙观逸想”,将“周遍含容”观表述为“如春在花”,以“如幻三昧”解释艺术幻觉,以“转物”思想强化拟人主义,由“六根互通”转化为“出位之思”,进而从“法眼”与“诗眼”相通的角度揭示了北宋后期诗学的重要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禅观照方式 审美眼光 诗学概念 艺术观念 北宋后期诗人 惠洪
原文传递
黄岩沙埠窑址群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与认识
20
作者 谢西营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7,126,共11页
2018年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和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对沙埠窑进行了主动性考古调查与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相关考古成果对于探索北宋中晚期越窑、龙泉窑、定窑、耀州窑等窑口的技术交流与传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沙埠窑 北宋中晚期 考古发掘 技术交流 技术传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