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9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 被引量:268
1
作者 龙花楼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07-1618,共12页
自21世纪初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国家行政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 自21世纪初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研究方向引入中国后,土地利用转型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国家行政部门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拓展深化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阐述土地利用转型的理论模式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互馈机制,进而分析了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指出:决策部门应根据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适时调整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充分考虑目标区域所处的土地利用转型阶段,以增强土地资源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在探讨未来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方向基础上,强调土地利用隐性形态及其变化应当成为今后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关注的焦点,通过管控土地利用隐性形态的变化来创新土地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及制度,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土地资源管理 理论模式 互馈机制 政策制度创新
原文传递
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17
2
作者 曲福田 陈江龙 陈雯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而农地非农化又是这一矛盾的焦点,合理调控农地非农化需要掌握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辨识主导因素。论文从影响土地资源部门配置的社会经济因素出发,构建了... 协调好经济发展和农地保护的矛盾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而农地非农化又是这一矛盾的焦点,合理调控农地非农化需要掌握其驱动因素的作用机理,辨识主导因素。论文从影响土地资源部门配置的社会经济因素出发,构建了一个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1995~2001年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人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是农地非农化的主要推动因素;土地利用的比较效益和耕地资源禀赋是农地非农化的基础因素;地方政府的收益以及地方政府的管制应对行为与农地非农化呈正相关关系,而土地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与农地非农化的面积呈负相关关系。根据上述的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农地非农化 计量模型 经济驱动机制 耕地保护 土地政策
下载PDF
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 被引量:195
3
作者 龙花楼 屠爽爽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6,共6页
研究目的:论述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及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论述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研究结论:不同的经济社... 研究目的:论述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关系。研究方法:理论分析及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论述了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内涵,探讨了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研究结论: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应于不同的区域土地利用形态和土地利用转型阶段,由此必然带来特定的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乡村重构是实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关联土地利用转型和乡村振兴的纽带,依托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重构实现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乡村社会经济重构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行为主体的响应必然带来地域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的变化,土地利用形态的转变反过来又作用于乡村重构与乡村振兴的实践;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利用转型路径主要包括重构乡村生产空间实现产业振兴,重构乡村生态空间实现生态振兴,重构乡村生活空间实现组织和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转型 乡村重构 产业振兴 生态振兴 组织和文化振兴
下载PDF
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52
4
作者 王业侨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1,共8页
研究目的: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出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方法,建立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资料综合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明确节约和集约用地指标选取原则,完善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评价指标结构层,... 研究目的: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出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方法,建立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法:资料综合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明确节约和集约用地指标选取原则,完善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评价指标结构层,特别是农用地和农村宅基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评价指标,提出区域和土地利用分区的节约和集约用地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节约和集约用地 土地利用评价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经济解释与法理演绎 被引量:114
5
作者 徐忠国 卓跃飞 +1 位作者 吴次芳 李冠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22,共7页
研究目的:在分析农村宅基地承载的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揭示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经济机理,并从物权的角度演绎其法理逻辑。研究方法:经济学的产权分析和法学的法理演绎。研究结果:通过重构使用权的权利束,分离保障权能和财产权能,实现资格权... 研究目的:在分析农村宅基地承载的社会功能的基础上,揭示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经济机理,并从物权的角度演绎其法理逻辑。研究方法:经济学的产权分析和法学的法理演绎。研究结果:通过重构使用权的权利束,分离保障权能和财产权能,实现资格权承载保障功能,使用权承载财产功能,从而更有效地统筹公平和效率的矛盾。所有权是自物权,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完整的权能。资格权是用益物权下的人役权,为农村集体组织成员而设立,具有收益和处分的权能,保障权利主体的基本居住权益。使用权是用益物权下的地上权,具有较完整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能,可以独立对抗所有权和资格权,但其上设有资格权负担,具有定期给付土地产出物的义务。研究结论:宅基地三权分置符合土地权利束组合和转移的经济学原理,也符合大陆法物权生成的法理,是统筹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好方法,在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普适可用之后,应及时上升为法律,为定分止争提供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宅基地 三权分置
下载PDF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 被引量:106
6
作者 岳文泽 王田雨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探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内涵,揭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式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由自然系统的承载力、来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压力... 研究目的:面向国土空间规划,探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内涵,揭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式与国土空间规划的逻辑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由自然系统的承载力、来自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压力以及由于管理及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润滑力3个力构成;(2)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可以解构为资源的承载功能、环境要素的容纳功能以及生态要素的服务功能3个层次;(3)国土空间规划的主要目标是优化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核心需求是摸清资源环境本底条件、科学评判当前承载压力的大小等;(4)面向国土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存在4个方面的逻辑问题: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能力与潜力之间的逻辑不清,生态要素承载力判断的逻辑缺乏,"木桶原理"复合思路与适宜性评价的逻辑矛盾,面向过去原则与面向未来预警之间的逻辑问题。研究结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只有明确评价对象,厘清评价中的逻辑问题,同时满足评价方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才能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资源环境承载力 国土空间规划 内涵界定 逻辑问题
下载PDF
中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性问题思考 被引量:100
7
作者 岳文泽 王田雨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5,共8页
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科学内涵,讨论新时代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基础性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对象是一个空间、属性与行为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管制实施中需协调好实... 研究目的:明确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科学内涵,讨论新时代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体系的基础性问题。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对象是一个空间、属性与行为三位一体的复杂系统,管制实施中需协调好实体空间、功能空间与管理空间的关系。同时,异质性、动态性与尺度性等主要空间属性影响着管制实践的效率。(2)新时代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完善了用途管制理念方法,但实践的滞后性引发了系统治理思维与分区分类管控的矛盾,空间尺度性与事权划分不匹配,管制手段中审批与许可关系不清等问题。(3)机构改革为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带来机遇,但管制主体的职能界限模糊与“上下不对齐”的治理结构设置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结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在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容体系逐渐完善,但基础理论认知和管制实施的矛盾仍旧突出,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治理结构 生命共同体 空间属性
下载PDF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演进历程、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 被引量:99
8
作者 黄征学 蒋仁开 吴九兴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共9页
研究目的: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土地用途管制阶段、生态要素用途管制阶段、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阶段、国... 研究目的:探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沿革、发展趋势与政策创新。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即土地用途管制阶段、生态要素用途管制阶段、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阶段、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阶段;(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与行政体制改革的相契合、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契合、与各类空间政策相契合、与信息融合相契合;(3)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实施机制要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技术手段,考虑不同层级政府的分工、不同部门的分工,建立指标+空间+清单的管理模式;创新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探索建立可交易发展权的政策设计;(4)高度重视法律法规在空间用途管制中的作用,强化依法管制、依法治国、高效治理等要求,并做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技术支撑。研究结论:从提高制度协同配合效率角度审视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把握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中的机构改革、技术调整、空间规划和政策延续等关键内容;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共同提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用途管制 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制度演进
下载PDF
基于农用地分等与农业统计的产能核算研究 被引量:85
9
作者 郧文聚 王洪波 +1 位作者 王国强 张蕾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37,共6页
研究目的:建立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农用地当前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业统计数据... 研究目的:建立农用地产能核算技术方法体系。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建立了依据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核算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用地利用等指数核算农用地当前理论产能的技术方法,建立了依据农业统计数据核算农用地实际产能的技术方法,并且形成了通过三层次产能比较优化农用地利用的机制。研究结论:将农用地产能划分为农用地远景理论产能、当前理论产能和实际产能三个层次并且分别核算,有利于科学地认识农用地产能安全问题并合理开发农用地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产能核算 农用地
下载PDF
基于农民福利的宅基地流转模式比较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83
10
作者 陈利根 成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7-74,共8页
研究目的:揭示现有3种宅基地流转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下的农民福利状况,并提供改善路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研究结果:(1)从短期来看,在无法改变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现实的情况下,集体推... 研究目的:揭示现有3种宅基地流转模式,即政府主导模式、集体推动模式与农民自发模式下的农民福利状况,并提供改善路径。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与理论模型法。研究结果:(1)从短期来看,在无法改变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现实的情况下,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最有利于增加农民福利,而其他两种模式由于存在政府垄断和隐形流转致使农民福利损失较多;(2)从长期来看,增加农民福利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政府主导、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三种模式向宅基地市场自由流转的转变。研究结论:有条件地区尝试推行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不具备条件地区需提高拆迁补偿标准或规范隐形流转,最终3种模式都需向市场自由流转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农民福利 宅基地 流转模式 流转路径
下载PDF
基于AHP和GIS的省级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被引量:81
11
作者 赵建军 张洪岩 +2 位作者 王野乔 乔志和 候光雷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5,共6页
传统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有评价范围小、周期长、时效性差、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特点。本文以吉林省为例,探讨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AHP)和遥感数据的省级耕地质量评价理论框架体系,通过提取各项评价指标信息,进行空间权重叠... 传统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有评价范围小、周期长、时效性差、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等特点。本文以吉林省为例,探讨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AHP)和遥感数据的省级耕地质量评价理论框架体系,通过提取各项评价指标信息,进行空间权重叠加,获得最小评价单元,最后将耕地质量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一二三级分别占18.87%,28.67%和33.15%。其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耕地质量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部耕地质量等级高于东西部,西部整体上好于东部。各县市的分布特点与其耕地质量分布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其结果验证了使用遥感数据评价耕地质量的适用性。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耕地质量评价的局限性,基于层次分析和GIS空间分析的方法简单快速,时效性强,适用于省级耕地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质量 GIS AHP 空间分布 吉林省
原文传递
土地市场发育与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71
12
作者 曲福田 吴郁玲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5-454,共10页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和有效方式,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文章在构建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模型分别对江苏省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化率和不同市场发育阶... 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手段和有效方式,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文章在构建市场发育与土地集约利用的理论分析框架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模型分别对江苏省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化率和不同市场发育阶段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33.4%的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发育处于转型后期至相对成熟期发展阶段;57.1%处于转型中期发展阶段,整体来说,市场发育较为成熟。而不同土地市场发育阶段土地利用的集约度不同,处于转型后期至相对成熟期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土地利用集约水平要显著高于处于转型中期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因此,文章认为提高我国土地利用集约度的主要思路应是推进土地市场创新,使市场成为土地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并作为转变土地管理机制的基本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市场化 土地市场 土地集约利用
下载PDF
面向新时代的耕地保护矛盾与创新应对 被引量:72
13
作者 漆信贤 张志宏 黄贤金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5,共7页
研究目的:基于新时代耕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分析耕地保护所面临的新矛盾,为支撑2035年基本现代化的耕地保护战略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对比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目标及其演... 研究目的:基于新时代耕地保护面临的新形势,分析耕地保护所面临的新矛盾,为支撑2035年基本现代化的耕地保护战略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对比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保护目标及其演进,结合新时代耕地保护所面临的美好生活高要求、贸易争端复杂性和气候变化不确定性的新形势,揭示中国耕地保护在美好生活需要、生态文明要求、农业技术进步和全球耕地利用等方面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新矛盾。研究结论:耕地资源的有限性短缺将是中国发展过程中需要长期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耕地资源要素对于2035年基本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为此,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主要是:以格局优化统筹全国耕地资源保护新空间;以耕地生态健康提升耕地综合产能;以海外耕地资源布局和结构调整增强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耕地保护 新时代 生态文明 矛盾 应对
下载PDF
生态认知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的影响——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 被引量:66
14
作者 史恒通 王铮钰 阎亮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49,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生态认知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为例,分析农户生态认知对其退耕还林行为的影响,为政府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412份农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 研究目的: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生态认知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以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为例,分析农户生态认知对其退耕还林行为的影响,为政府完善退耕还林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412份农户调查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征农户生态认知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均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也会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对农户退耕还林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生态认知三个维度对其退耕还林行为的综合影响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感知行为控制(0.354)>行为态度(0.342)>主观规范(0.252)。另外,农户退耕还林意愿对生态认知与退耕还林行为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与有支付意愿的农户相比,无支付意愿农户生态认知对其退耕还林行为正向影响的综合路径系数明显较高。研究结论: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外部宣传和改善内部环境等途径提高农户的生态认知程度,进而不断提高农户参与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意愿和规范农户退耕护还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退耕还林 生态认知 行为 计划行为理论 多群组SEM
下载PDF
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 被引量:65
15
作者 杨庆媛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2,共6页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提出减少碳排放、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土地资源管理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变化会...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之间的关系,提出减少碳排放、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土地资源管理建议。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循环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变化会增加碳排放,如土地利用非农化、土地开发、农地利用集约化等;二是土地利用变化会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农地利用粗放化等;(2)土地利用行为与碳循环的作用机制可从土地利用的个体行为和社会群体行为及其相互关系中寻求解释。研究结论:为减少碳排放,一方面应限制建设用地过度扩展,着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应落实和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并加强农田的科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利用变化 碳排放 碳汇
下载PDF
城市增长边界的理论探讨与应用 被引量:57
16
作者 冯科 吴次芳 +1 位作者 韦仕川 刘勇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5-429,共5页
城市增长边界(UGB)是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空间扩张管理等方面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旨在诠释UGB的内涵、特征以及效能的基础上,对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价,并对中国设定UGB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设立城... 城市增长边界(UGB)是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空间扩张管理等方面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旨在诠释UGB的内涵、特征以及效能的基础上,对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价,并对中国设定UGB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结果表明:设立城市发展边界(UGB)对于中国的城市空间扩张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UGB管理模式并不能够简单地"复制"到中国,需要从正确定位、划定方法、整合管理及弹性控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城市空间扩展 城市增长边界
下载PDF
GIS在土地管理中应用和研究的新方向 被引量:25
17
作者 孙玲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1996年第1期47-53,共7页
详细讨论了在迈向21世纪过程中GIS技术在土地管理应用中的发展趋势,着重研究了GIS在此领域应用的发展速度、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支持、数据采集功能的扩展、对制模和决策系统的支持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对GIS的影响。此外对全球定... 详细讨论了在迈向21世纪过程中GIS技术在土地管理应用中的发展趋势,着重研究了GIS在此领域应用的发展速度、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支持、数据采集功能的扩展、对制模和决策系统的支持以及图像处理技术对GIS的影响。此外对全球定位系统(GPS)与GIS技术在土地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方法也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GIS GPS 科学管理
下载PDF
耕地资源价值重建与农业补贴——一种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取向 被引量:51
18
作者 俞奉庆 蔡运龙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4年第1期18-23,共6页
研究目的:从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出发,探索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的农业补贴政策,提出一种缓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问题和“三农”问题息息相关,而耕地资源价值重建为农业补贴政策... 研究目的:从耕地资源的价值重建出发,探索在WTO《农业协议》框架下的农业补贴政策,提出一种缓解“三农”问题的新思路。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耕地问题和“三农”问题息息相关,而耕地资源价值重建为农业补贴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标准,农业补贴政策则为我国当前农民增收提供了一种政策途径。研究结论:(1)全面实现耕地资源的经济价值、认识价值的生产价值、道德价值的生产价值、以及审美价值的生产价值,对农民进行与农业生产不挂钩的直接补贴;(2)实现耕地资源的生态价值,对农民进行直接的农业环境保护补贴;(3)实现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根据社会价值量的大小为农民支付部分保险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农业补贴 “三农”问题 政策取向 土地管理 中国
下载PDF
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19
作者 丁莉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432-13433,13436,共3页
在简要介绍RS、GIS、GPS等测绘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测绘新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规划设计、土地勘测定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土地执法监察等中的基本应用过程和方法。测绘新技术克服了传统土地规划与管理方法的许多不足,使得土地... 在简要介绍RS、GIS、GPS等测绘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测绘新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规划设计、土地勘测定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和土地执法监察等中的基本应用过程和方法。测绘新技术克服了传统土地规划与管理方法的许多不足,使得土地规划和管理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新技术 土地规划 土地管理
下载PDF
土地经营适度规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1
20
作者 张侠 葛向东 彭补拙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1-355,共5页
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是与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相适应的 ,它的大小受资源禀赋、经营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程度、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政策性配套措施、其他社会经济条件 )、生产力水平、劳动者素质等... 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是与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相适应的 ,它的大小受资源禀赋、经营环境 (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程度、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政策性配套措施、其他社会经济条件 )、生产力水平、劳动者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分析土地经营适度规模的影响因素和我国推行适度规模经营的条件入手 ,对全国 30个省级行政单位进行了分区 ,指明了各区的发展方向 ,并测算了现阶段我国土地经营的适度规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 影响因素 适度规模 中国 经营环境 资源禀赋 生产力水平 劳动者素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