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专业化分工及我国的分工地位 被引量:50
1
作者 高越 高峰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20,共5页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国际分工。基于比较优势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其表现形式是包含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其分工和贸易模式是可预测的。我国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是... 垂直专业化分工是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同一产业或行业内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之间的国际分工。基于比较优势的垂直专业化分工,其表现形式是包含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其分工和贸易模式是可预测的。我国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是进口半制成品并加工装配成消费品,然后出口,其主要形式是加工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分工 加工装配 贸易模式 消费品 国际分工 产业内贸易 行业 垂直 地位 中国
原文传递
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产业内贸易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文革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3年第4期21-24,共4页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垂直型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条件和机会。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仍是由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依据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和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技术产品的贸易结构会不断上升,取得...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垂直型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条件和机会。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仍是由要素禀赋差异引起的,依据劳动成本的比较优势和技术转移,发展中国家技术产品的贸易结构会不断上升,取得一种动态的比较利益;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局部领域的高科技创新,超越要素禀赋分工基础,与发达国家进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文章指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措施扶持国内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期通过技术积累获取竞争优势,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高科技创新 产业内贸易 国际分工 国际贸易 成本曲线模型 贸易战略
下载PDF
分工与国际经济保护主义:驳“中国威胁论” 被引量:16
3
作者 佟家栋 《世界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2,共20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细化,从而将世界各国都卷入到分工体系中。现代国际分工表现出多阶段、多层次的结构,因而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了迅速改变,使各国劳动力的就业受到较大影响。这不是一个国家因为国际贸... 马克思主义认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细化,从而将世界各国都卷入到分工体系中。现代国际分工表现出多阶段、多层次的结构,因而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了迅速改变,使各国劳动力的就业受到较大影响。这不是一个国家因为国际贸易或贸易政策所产生的对另外一个国家的威胁,而更多的是技术进步和生产分工全球化的必然。政府的政策应该放在如何因势利导,解决这些过渡性问题上。目前的现实是,国际经济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脆弱恢复期各国开放政策的新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分工 “中国威胁论” 国际经济保护主义
原文传递
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杜传忠 李梦洋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5-71,共7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深刻和广泛地融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本文基于1998—2008年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影响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际分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深刻和广泛地融入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本文基于1998—2008年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新型国际分工条件下影响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垂直专业化生产有利于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高,且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提高程度大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制造业应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通过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等,以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分工 制造业 竞争力
下载PDF
人口年龄结构、人力资本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被引量:11
5
作者 印梅 陈昭锋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2016年第12期40-45,共6页
文章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人力资本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理并以此提出了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通过测算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采用两种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抚养比... 文章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人力资本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机理并以此提出了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通过测算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出口技术复杂度,采用两种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年龄结构(抚养比)以及交互项对出口技术复杂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力资本对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等同的变动比例下人力资本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力度大于人口年龄结构以及交互项的作用力度之和,理论假设通过了逻辑一致性检验。据此,提升人力资本能有效抵御人口结构变动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养比 出口技术复杂度 国际分工
下载PDF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研究路径及其拓展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建荣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22-25,共4页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从理论到实践表现出日益明显的相互融合趋向,特别是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的理论解释体系亟待创新。现有的理论研究工作可分为对两者相互关系研究的阶段和对贸易投资一体化论证解释的阶段...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从理论到实践表现出日益明显的相互融合趋向,特别是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使得传统的理论解释体系亟待创新。现有的理论研究工作可分为对两者相互关系研究的阶段和对贸易投资一体化论证解释的阶段。根据两种不同理论阶段的划分,概述对贸易投资互动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归纳对新的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的理论研究思路,从而制定出基于复杂动态系统模拟的新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分工 竞争优势 CAS理论
下载PDF
我国新能源产业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及提升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史丹 杨丹辉 《中外能源》 CAS 2012年第8期29-35,共7页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依然是利用成本比较优势,以加工贸易为主,集中进入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环节。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分工中,发达国家始终享受着行业核心技术和终端产品应用所带来的创新...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依然是利用成本比较优势,以加工贸易为主,集中进入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环节。在全球新能源产业分工中,发达国家始终享受着行业核心技术和终端产品应用所带来的创新收益和环境收益。而我国在新能源产业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接入点仍然落在了能耗高、环境影响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制造环节,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现阶段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主要表现在价格和规模优势上。这除了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的原因外,也与政府和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急功近利"的思路不无关系。阻碍我国新能源产业国际分工地位改善和提升的主因在于产业创新机制不健全、国内市场容量小等产业发展的深层问题。同时,产业过度依赖外需,贸易摩擦和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也导致我国企业经营困难。为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建议我国要调整新能源对外贸易与投资政策的思路,强化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环节的政策支持,提高新能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加大先进技术和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摈弃粗放型的增长方式,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促进资本的双向流动;培育新能源国际化龙头企业;完善新能源贸易与投资的服务保障体系;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改善贸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产业 国际分工 贸易摩擦 国际市场需求 技术研发 政策支持 资本双向流动
下载PDF
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的路径选择——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角
8
作者 梁经伟 杨超 +1 位作者 尹梦菲 钟世川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9,共11页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国内国际双循环与装备制造业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的路径,并重点...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将国内国际双循环与装备制造业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的路径,并重点分析国内循环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循环显著促进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的提升,国际循环对处于价值链高端位置的经济体具有正向影响,对处于低端位置的经济体具有负向影响。中介效应表明:国内循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行业集中度双渠道实现装备制造业全球分工地位提升。调节效应表明:国际循环会抑制行业规模和技术进步对国内循环的提升作用,进而影响全球分工地位。以上研究结论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破除“低端锁定,高端封锁”困境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循环 国际循环 全球价值链分工 装备制造业 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国际分工及结构转型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姚博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11,共13页
使用2002-2013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和进出口贸易数据,重点估计了国际分工及结构转型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初级加工品分工和设备零部件分工对就业扩张和收入增长均产生正向影响,由设备零部件分工占比上升构成的国际分工结构转... 使用2002-2013年的工业企业数据和进出口贸易数据,重点估计了国际分工及结构转型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初级加工品分工和设备零部件分工对就业扩张和收入增长均产生正向影响,由设备零部件分工占比上升构成的国际分工结构转型能够产生就业质量效应和收入提升效应。生产率、技术进步和价值链是国际分工结构转型影响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和收入分配的关键因素。国际分工结构转型引起的就业质量效应和收入提升效应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最终平稳到较低的正常范围,就业质量效应和收入提升效应分别在滞后5期和滞后7期最为突出。研究意味着我国企业想要通过升级国际分工结构层次继而推动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的提升,就需要不断扩大在设备零部件国际分工方面的增量影响,还要加强对设备零部件国际分工所含知识产权和科技专利溢出效应的学习吸收能力,以及提高外部知识专利与内部研发技术相结合的创新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分工 结构转型 就业 收入
下载PDF
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均衡理论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捷 林新孟 《产经评论》 2012年第3期41-51,共11页
本文在全面均衡的框架下,融合了H-O模型和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思想,建立了分析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理论模型。模型将封闭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的诱因分解为三个因素:消费因素、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探讨了这三个因素对产业... 本文在全面均衡的框架下,融合了H-O模型和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思想,建立了分析国际分工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理论模型。模型将封闭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的诱因分解为三个因素:消费因素、资本因素和劳动力因素,探讨了这三个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机制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向后工业化过渡的内外影响因素;最后,初步检验了基于制造—服务的国际分工模式对我国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升级转型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国际分工 变动 一般均衡
下载PDF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燕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第25期1-4,共4页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及哲学理论体系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分工理论作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基础范畴,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很多研究:有的学者进行纯文本的讨论;有的学者探讨分工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还有的学者研...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在政治经济学及哲学理论体系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分工理论作为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的基础范畴,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很多研究:有的学者进行纯文本的讨论;有的学者探讨分工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还有的学者研究分工的子课题,如企业内部分工、地域分工、国际分工、产业分工等。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不断发展的国际格局下,中国经济要想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赢得主动权,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理论指导。因此,将国内学者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研究进行述评,归纳为五个不同的视角来梳理其研究重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分工理论 二重性分析 国际产品内分工 地域分工
下载PDF
中日“世界工厂”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昭奎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6期74-83,共10页
日本在上世纪一度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的商品犹如潮水般涌向世界各地,于是人们议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制造"的量尽管可以与以前世界上的任何... 日本在上世纪一度扮演过"世界工厂"的角色。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制造的商品犹如潮水般涌向世界各地,于是人们议论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制造"的量尽管可以与以前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工业国相提并论,但在质的方面却难以乐观。为此,应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与附加值,实现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工厂 国际劳动分工 低端 严峻挑战
原文传递
Wh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tarted in 18th Century Britain,Not Chin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 被引量:1
13
作者 Li Zhang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21年第1期124-169,共46页
The research examines the role of market expansion and international labor division in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The research shows that British cotton textile output in p... The research examines the role of market expansion and international labor division in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The research shows that British cotton textile output in pieces grew 275 times from the 1770s to the mid-1850s and documents that such growth would never have happened without a vast overseas market for the supply of raw cotton and the sale of products.The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ntinuous and dramatic expansion of overseas markets allowed the British cotton industry to expand greatly without hitting the ceiling of marginal returns,leading not only to the great expansion of production,but also to technological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and that international labor division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industry to import ample amounts of raw cotton and export large amounts of cotton textiles.In contrast,foreign demand for Chinese cotton textil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at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but accounted for only 0.3%of production capacity,which was too little to lift 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and to induce either technological or institutional changes.As a result,only Smithian growths could be achieved through optimal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in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ket expansion international labor division Industrial Revolution Smithian growth BRITAIN China INDIA US raw cotton cotton textile
原文传递
从制造商到制造服务商——论部分制造厂商的市场功能再定位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仰军 《上海管理科学》 2004年第6期24-25,共2页
根据产业链重组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结合了产业分工细化到企业内部的趋势和电子信息产品行业中方兴未艾的EMS经营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的部分制造业厂商,特别是那些没有市场知名度品牌的制造厂商,转变经营理念,改制造厂商为制造服务厂商,是... 根据产业链重组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结合了产业分工细化到企业内部的趋势和电子信息产品行业中方兴未艾的EMS经营模式,笔者认为,我国的部分制造业厂商,特别是那些没有市场知名度品牌的制造厂商,转变经营理念,改制造厂商为制造服务厂商,是将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立足市场、赢得竞争的一条合适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厂商 市场功能 核心竞争力理论 产业链重组 市场知名度 制造商 企业内部 再定位 转变 中国
下载PDF
从全球视野探索鸦片战争的触发机制——一个世界史的解读
15
作者 李冈原 丁贤勇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6-60,共5页
相隔 16 1年以后 ,当我们重新审视鸦片战争前后的这段历史 ,从全球史观出发 ,将它置于国际分工这一恢弘视野之中 ,置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这一座标系上 ,无疑有几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味。视角的转换 。
关键词 鸦片战争 全球史观 国际分工 英国社会经济转型 近代史研究
下载PDF
浅析国际分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6
作者 董晋宏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6期56-58,共3页
这是迄今为止最庞大、最复杂的系统——国际分工体系,它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紧密地联接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成为决定着世界经济格局和秩序的最终力量。一国参与或加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方式和模式决定其在世界经济中的... 这是迄今为止最庞大、最复杂的系统——国际分工体系,它将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紧密地联接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成为决定着世界经济格局和秩序的最终力量。一国参与或加入国际分工体系的方式和模式决定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后发国家要想实现跨域式发展,不参加国际分工是难以想象的,但并不是参加进去就万事大吉,其实后续的路程更加具有挑战性,是决定一国经济发展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分工 社会分工 国家竞争优势
下载PDF
人力资本、培训成本与跨国服务外包
17
作者 任志成 孙文远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6-31,共6页
基于人力资本差异而形成的团队合作是国际服务外包的典型特征。运用简单的两国模型分析培训成本及人力资本水平对服务外包团队合作决策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团队的培训成本是国际外包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团队协作成本不同的... 基于人力资本差异而形成的团队合作是国际服务外包的典型特征。运用简单的两国模型分析培训成本及人力资本水平对服务外包团队合作决策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团队的培训成本是国际外包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团队协作成本不同的条件下,培训成本对发包方的收入影响不同;接包国的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发包国获得的收入越高,越有动力实施服务外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服务外包 人力资本 培训成本 团队协作成本 团队合作 国际分工
下载PDF
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同时加强的经济学解释——基于跨国公司视角
18
作者 陈文慧 申靖 《桂海论丛》 2007年第4期16-18,共3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了全球,与之相伴的近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会同时加强。文章试图找出二者同时加强背后隐含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革命的浪潮席卷了全球,与之相伴的近代交通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会同时加强。文章试图找出二者同时加强背后隐含的经济学原理,再从新的视角——跨国公司出发,进一步阐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区域聚集同时加强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分工 产业集群 经济全球化 跨国公司
下载PDF
新贸易壁垒对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朱慧芳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5-47,共3页
新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具体措施,它表现出不平衡性、隐蔽性、复杂性、双重性等特点,已成为国际贸易上运用愈来愈广泛的新型贸易限制措施。文中研究了新贸易壁垒对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在对前人总结国际分工理论的相关成果的基础... 新贸易壁垒是新贸易保护主义下的具体措施,它表现出不平衡性、隐蔽性、复杂性、双重性等特点,已成为国际贸易上运用愈来愈广泛的新型贸易限制措施。文中研究了新贸易壁垒对国际分工模式的影响,在对前人总结国际分工理论的相关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其在解释新的经济现象时可能出现的谬误。在新的形式下若按传统的国际分工理论确定国与国的分工模式,发展中国家将会加速形成“比较优势陷阱”,新贸易壁垒的存在将会使整个国际分工呈现“制造中心—创造中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贸易壁垒 国际分工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下载PDF
全球经济失衡与两岸产业合作调整——基于国际分工的视角分析
20
作者 孙娟娟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5-21,共7页
全球经济失衡根源于经济全球化下的"服务—制造"国际分工体系的失衡,并表现为国际分工各层次的失衡,而作为国际分工重要组成部分的两岸产业分工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内外失衡。这种国际分工的失衡其本质是巨大的利益与成本的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根源于经济全球化下的"服务—制造"国际分工体系的失衡,并表现为国际分工各层次的失衡,而作为国际分工重要组成部分的两岸产业分工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内外失衡。这种国际分工的失衡其本质是巨大的利益与成本的失衡。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大背景,对外依赖严重的两岸产业,以国际分工利益为导向重新定位,在ECFA框架下通过产业合作调整,依靠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迈向国际分工产业链的战略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国际分工 两岸经济 产业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