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正确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理念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惠芳 曹琳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7-84,共8页
由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规定亟待完善且还缺乏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正确适用该程序有大量问题要解决,最主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理念。正确适用该程序的理念主要是追求和达到三个平衡。一是惩罚罪犯与保障人权的平衡;二是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 由于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规定亟待完善且还缺乏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正确适用该程序有大量问题要解决,最主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理念。正确适用该程序的理念主要是追求和达到三个平衡。一是惩罚罪犯与保障人权的平衡;二是司法公正与诉讼效率的平衡;三是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平衡。为达到三个平衡,必须克服立法和司法适用中影响平衡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惩罚犯罪 人权 公正 平衡
原文传递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我国的适用、问题与前景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建波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1-200,共10页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新设了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这对于我国依法打击贪污贿赂等重大犯罪、改变我国目前刑事司法对特定类型犯罪所得追缴不力的现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察两年来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详细梳理适用...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新设了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这对于我国依法打击贪污贿赂等重大犯罪、改变我国目前刑事司法对特定类型犯罪所得追缴不力的现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考察两年来这一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情况,详细梳理适用该程序的相关案件,查找出其适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适用情况 案件 问题 前景
原文传递
事实与规范视野下的我国腐败犯罪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被引量:3
3
作者 商浩文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2-85,共4页
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中正式确立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该特别程序的确立对于惩治腐败犯罪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当下中国反腐败的现实考量,在司法适用中,应当明确腐败犯罪中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仅限于刑法典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及其他章中明确... 2012年的《刑事诉讼法》中正式确立了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该特别程序的确立对于惩治腐败犯罪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当下中国反腐败的现实考量,在司法适用中,应当明确腐败犯罪中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仅限于刑法典第八章贪污贿赂罪及其他章中明确规定依照第八章相关条文定罪处罚的重大犯罪案件;证明标准应当适当放松,建议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积极参照《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及相关国家的立法,运用违法所得程序有效追回转移到境外的涉腐资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贪污贿赂犯罪 境外资产
下载PDF
检察机关实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若干问题 被引量:24
4
作者 黄风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1-176,共16页
根据新颁布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各级检察机关分别承担着刑事司法协助的联系机关、主管机关和办案机关的职能。刑事缺席审判中的文书送达将是检察机关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需要办案机关想方设法建立一些途径,疏... 根据新颁布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各级检察机关分别承担着刑事司法协助的联系机关、主管机关和办案机关的职能。刑事缺席审判中的文书送达将是检察机关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需要办案机关想方设法建立一些途径,疏通与境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联系。在境外调查取证方面,检察机关应尽可能依照《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以及相关国际条约的规定派员到被请求国与该国司法机关合作调取证据,派员实地取证的效果将远远优于委托调查取证。检察机关在协助外国追缴资产时应当充分发挥《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没收程序的作用,根据外国提供的、有关财物属于应当追缴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证据材料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申请。在移入式移管被判刑人中,检察机关将负责依据我国法律和外国判决制作刑罚转换申请书,提请人民法院对被移管回国的服刑者作出刑罚转换裁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司法协助 文书送达 协助调查取证 违法所得没收 被判刑人移管
原文传递
论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证明
5
作者 陈海潮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5-39,44,共6页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设立,将对完善刑事诉讼体系,强化对腐败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的打击力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立法上的模糊不清,当前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性质及证据规则存在较大的争议,导致程序缺乏可操作性。在属性定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设立,将对完善刑事诉讼体系,强化对腐败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的打击力度,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立法上的模糊不清,当前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性质及证据规则存在较大的争议,导致程序缺乏可操作性。在属性定位上,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属于刑事诉讼程序,其证明对象包括犯罪事实、违法所得事实和程序性事实三个方面;在举证责任上,应当由检察机关承担一般举证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近亲属、利害关系人承担提供证据的责任;在证明标准上,应当区分"对人"和"对物"而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也就是对犯罪事实的证明采用"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对违法所得事实的证明采用"优势证据"的证明标准,以合理调整检察机关和其他当事人的举证难度,更好地实现立法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性质 证据规则
下载PDF
刑事缺席审判中的证明标准 被引量:27
6
作者 胡志风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作为对席审判的例外与补充,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我国目前尚没有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进行明确具体的立法规定。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作为缺席审判制度的一种,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普遍存在,然而因缺少具体操作规范指...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作为对席审判的例外与补充,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我国目前尚没有对刑事缺席审判制度进行明确具体的立法规定。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作为缺席审判制度的一种,在司法实践中已经普遍存在,然而因缺少具体操作规范指引,法律适用亦存在较多模糊和原则性的规定,使该程序未能达到立法的预期效果。在缺席审判制度的设计中,证明标准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将直接影响到证明方法的选择以及制度设置目的的实现。刑事缺席审判证明标准的确定应综合考量程序设置的目的、程序自身的特点以及庭审方式的特点等因素,宜采用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在证明方法上可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自由证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席审判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证明标准 高度盖然性 自由证明方法
原文传递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案件适用范围研究
7
作者 孙明泽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52-58,共7页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四项特别程序之一,对该程序的案件适用范围的界定是研究该程序的前提,也是保障该程序良好运转的基础。目前,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应当仅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包括贪污罪、受贿罪和行贿罪等,对...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四项特别程序之一,对该程序的案件适用范围的界定是研究该程序的前提,也是保障该程序良好运转的基础。目前,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应当仅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包括贪污罪、受贿罪和行贿罪等,对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的范围不应当做出扩张解释,待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成熟之后再对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和恐怖活动犯罪案件进行扩张解释。对"重大犯罪"的理解应当考虑当时的立法技术成熟条件,只有在立法技术成熟时才可以扩大"重大犯罪"的理解。此外,还应当对法律规定中的"逃匿"、"死亡"、"违法所得"、"涉案财产"、"可以"等细节规定做出正确的理解。在司法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适用范围 重大犯罪
下载PDF
论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恐怖活动案件中的适用
8
作者 叶绵绵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20期88-90,共3页
伴随着我国恐怖活动犯罪日益增多,在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中特别针对此种犯罪设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犯罪财产进行未定罪没收。这一举措对于打击恐怖活动和保障国家、人民合法财产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但在实践中因恐怖活动犯罪... 伴随着我国恐怖活动犯罪日益增多,在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中特别针对此种犯罪设立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犯罪财产进行未定罪没收。这一举措对于打击恐怖活动和保障国家、人民合法财产具有重大实践意义。但在实践中因恐怖活动犯罪侦查方式特殊,取证困难,因此还需要扩大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范围,细化没收对象,扩大公安权利,完善证据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恐怖活动犯罪 没收对象 适用范围
下载PDF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恐怖活动案件中的适用探析
9
作者 牛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55-57,共3页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设立有利于打击恐怖活动犯罪,但实践中也存在以下问题亟待完善:需要进一步明确案件的适用范围;相关犯罪适用此程序时需要严格遵循适用条件;适用前提需要进一步证明;需要建立检察院承担举证责任、利害关系人补充证明...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设立有利于打击恐怖活动犯罪,但实践中也存在以下问题亟待完善:需要进一步明确案件的适用范围;相关犯罪适用此程序时需要严格遵循适用条件;适用前提需要进一步证明;需要建立检察院承担举证责任、利害关系人补充证明的举证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恐怖活动犯罪 适用范围 证据规则
下载PDF
非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适用——以涉嫌贪污贿赂的逃匿者为例
10
作者 戴婧婧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28-30,41,共4页
涉嫌贪污贿赂的被追诉人逃匿时,可以对其适用没收程序。但在启动方面,存在逃匿时间限制,并且需要依附检察机关申请。在审理方式上,在质证和公开审理方面存在公正性质疑。对于归案的逃匿者,需要分情况进行繁简程度不一的程序衔接。为加... 涉嫌贪污贿赂的被追诉人逃匿时,可以对其适用没收程序。但在启动方面,存在逃匿时间限制,并且需要依附检察机关申请。在审理方式上,在质证和公开审理方面存在公正性质疑。对于归案的逃匿者,需要分情况进行繁简程度不一的程序衔接。为加大反腐力度,可以取消逃匿时间限制,在此基础上改革程序衔接;设立推定制度以顺应缺席审的庭审方式;完善权利救济机制,对于是否启动没收程序、是否公开审理进行程序异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 贪污贿赂犯罪 权利救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