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谚语志》的地域性特征
1
作者 王枫 孟宪超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中华谚语志》是台湾商务印书馆于1989年出版的一本关于谚语的百科全书,由朱介凡编纂。地域性是这部巨著的主要特色。《中华谚语志》谚语的地域性特色主要体现在地理风物、地方风俗、地方人文社会背景及方言环境几个方面,这些谚语为地... 《中华谚语志》是台湾商务印书馆于1989年出版的一本关于谚语的百科全书,由朱介凡编纂。地域性是这部巨著的主要特色。《中华谚语志》谚语的地域性特色主要体现在地理风物、地方风俗、地方人文社会背景及方言环境几个方面,这些谚语为地域文化特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极高的语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谚语 地域性 地理风物 地方风俗 方言环境
下载PDF
清至民国时期天山北麓地理景观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70,共9页
18世纪中叶以后,天山北麓地区随着农业人口的迁入,土地开发的不断拓展,使这一地区逐渐形成了以农业聚落和绿洲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地理景观。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在清政府的努力经营下,农业绿洲迅速扩展,农业聚落迅速增多;19世纪六七... 18世纪中叶以后,天山北麓地区随着农业人口的迁入,土地开发的不断拓展,使这一地区逐渐形成了以农业聚落和绿洲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地理景观。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在清政府的努力经营下,农业绿洲迅速扩展,农业聚落迅速增多;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战争的影响下,农业聚落和农业绿洲衰废;19世纪80年代以后,天山北麓重新进入一个和平发展时期,农业聚落和农业绿洲逐步恢复。到1949年之前,天山北麓形成了与天山平行的东西向断续分布的绿洲带,成为此后农业绿洲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麓 农业聚落 绿洲农业 地理景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