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被引量:429
1
作者 武富礼 李文厚 +1 位作者 李玉宏 席胜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7-315,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其总体沉积特征为 :沉积体系及相带发育完整 ;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 ;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动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构造。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有复杂分支与决口历史 ,...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其总体沉积特征为 :沉积体系及相带发育完整 ;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 ;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动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构造。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有复杂分支与决口历史 ,因此常呈交织状 ,受分流河道冲蚀作用的影响 ,河口坝不发育。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形成于湖盆坳陷回返期。通过对岩相组合、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及盆地古地理背景的综合分析 ,认为延长组的环境演化反映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过程。曲流河三角洲可形成良好的储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曲流河三角洲 分流河道 上三叠统 延长组 油气储集体 沉积学
下载PDF
异常高压与油气成藏机理 被引量:180
2
作者 查明 曲江秀 张卫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与正常压力环境相比 ,在相同条件下 ,异常高压烃源层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和产气率明显偏低 ,而产油率较高。有证据表明 ,高压产生的微裂缝不仅是烃类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 ,而且明显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性能。高压泥岩对断层和不同相态烃类的... 与正常压力环境相比 ,在相同条件下 ,异常高压烃源层中有机质的成熟度和产气率明显偏低 ,而产油率较高。有证据表明 ,高压产生的微裂缝不仅是烃类垂向运移的重要通道 ,而且明显改善了储集层的储集性能。高压泥岩对断层和不同相态烃类的封盖作用是天然气聚集和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分析异常高压系统中温度与压力的关系 ,结合实例阐述了异常高压对油气形成、运移、聚集、封盖、成藏和分布的作用与影响 ,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异常高压对成藏作用的机理和控制条件。图 3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泥岩 生烃特征 微裂缝 油气运移通道 封盖作用 油气藏形成 油气分布 油气成藏机理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超深层油气突破及其意义 被引量:152
3
作者 漆立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51,共14页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隆起形成于加里东中期,早寒武世早期发育玉尔吐斯组斜坡—陆棚相烃源岩,早寒武世—中奥陶世发育了厚达3000m的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多期海平面变化有利于形成暴露溶蚀型储层,同时加里东—海西期多期断裂发育,有利于裂缝... 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隆起形成于加里东中期,早寒武世早期发育玉尔吐斯组斜坡—陆棚相烃源岩,早寒武世—中奥陶世发育了厚达3000m的碳酸盐岩沉积建造,多期海平面变化有利于形成暴露溶蚀型储层,同时加里东—海西期多期断裂发育,有利于裂缝发育和流体改造形成多类型储层,晚奥陶世沉积的巨厚泥岩可以作为区域盖层。该隆起下古生界发育完整的生储盖组合,是油气成藏有利地区。前期油气勘探主要集中在沙雅隆起与卡塔克隆起区,对深埋的顺托果勒隆起认识不足。通过深化基础研究,认识到顺托果勒隆起长期处于低地温背景,下寒武统烃源岩在喜马拉雅期仍处于凝析油—天然气生成阶段,具备形成晚期成藏的大型油气田的有利条件,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是最主要的目的层系。在沙漠地区超深层地震技术攻关基础上优选目标实施钻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勾勒出顺托果勒隆起大油气田的轮廓,有望实现塔中—塔北连片含油气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顺托果勒隆起 奥陶系 碳酸盐岩 超深层 油气突破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四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的发现与勘探 被引量:88
4
作者 康玉柱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4期31-38,共8页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西部,目前井控含油气面积约1800km2。它发现于1990年,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陆上古生代海相大油田。2004年探明石油储量为5.3×108t,原油年产量为358×104t。油田的主要产层为奥陶系浅...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西部,目前井控含油气面积约1800km2。它发现于1990年,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陆上古生代海相大油田。2004年探明石油储量为5.3×108t,原油年产量为358×104t。油田的主要产层为奥陶系浅海台地—斜坡相碳酸盐岩,其盖层为下石炭统区域性泥岩和膏盐岩,油源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烃源岩。岩溶储集体发育,油气藏圈闭类型多样。论述了油田的发现和勘探开发历程、油藏的地质特征、油气分布规律,以及寻找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早古生代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 油气藏特征 油气勘探史 勘探启示
下载PDF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的储层类型、勘探领域及勘探战略 被引量:56
5
作者 赵宗举 范国章 +1 位作者 吴兴宁 陈子炓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1期1-11,共11页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有效储层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礁滩储层及层状白云岩储层三大类。陆上中—古生界盆地三类储层均有分布,海上第三系盆地主要发育礁滩储层。针对我国海相油气地质特别是陆上中—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复杂性,提... 中国海相碳酸盐岩有效储层成因类型主要包括古风化壳岩溶储层、礁滩储层及层状白云岩储层三大类。陆上中—古生界盆地三类储层均有分布,海上第三系盆地主要发育礁滩储层。针对我国海相油气地质特别是陆上中—古生界油气成藏的复杂性,提出应该加强对勘探及认识程度相对较低的礁滩储层形成的原生岩性-成岩圈闭油气藏的研究与勘探工作。石灰岩古风化壳岩溶储层具有强烈的非均质性,白云岩储层的含油气性比较依赖于有效储盖组合及构造圈闭。鉴于我国海相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探程度较低,故应该加强海相油气资源特别是陆上主要盆地海相油气资源及南海油气资源的研究与勘探开发,尤其要加强层序地层及岩相古地理编图等基础油气地质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类型 油气勘探 勘探方针 中国
下载PDF
黄骅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湖泊碳酸盐沉积相 被引量:51
6
作者 金振奎 邹元荣 +1 位作者 张响响 蒋春雷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1-18,共8页
黄骅坳陷王徐庄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厚 4 0— 5 0m ,由碳酸盐岩与泥页岩互层组成 ,为湖泊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沉积。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灰岩 ,包括亮晶颗粒石灰岩、泥晶颗粒石灰岩和泥晶石灰岩。颗粒主要为腹足类 ,也有... 黄骅坳陷王徐庄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一段下部厚 4 0— 5 0m ,由碳酸盐岩与泥页岩互层组成 ,为湖泊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混积台地沉积。碳酸盐岩主要为石灰岩 ,包括亮晶颗粒石灰岩、泥晶颗粒石灰岩和泥晶石灰岩。颗粒主要为腹足类 ,也有鲕粒和内碎屑。根据沉积特征 ,混积台地可进一步划分为亮晶颗粒石灰岩滩、泥晶颗粒石灰岩滩和滩间等三种相。亮晶颗粒石灰岩滩为高能持续动荡环境 ,水深在正常浪基面之上 ,以亮晶颗粒石灰岩沉积为主 ;泥晶颗粒石灰岩滩为间歇动荡环境 ,水深在正常浪基面附近 ,以泥晶颗粒石灰岩沉积为主 ;滩间为安静低能环境 ,水深在正常浪基面之下 ,以泥晶石灰岩和页岩沉积为主。滩主要分布在台地边缘。同生断层的活动控制了台地的形成及滩的展布。亮晶颗粒滩是最好的储集相带 ,泥晶颗粒滩次之 ,滩间最差。油气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 ,高产井并不是位于构造高部位的滩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碳酸盐岩 沉积相 油气分布
下载PDF
库车坳陷西段盐构造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量:52
7
作者 陈书平 汤良杰 +2 位作者 贾承造 皮学军 谢会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0-34,39,共6页
根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盐构造理论 ,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和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 ,厘定了库车坳陷西段下第三系库姆格列木群的膏盐岩层系的盐上、盐下和盐间构造样式、分布及形成机理。其中典型盐构造样式有盐核背斜、外来盐、盐枕、盐焊接... 根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盐构造理论 ,结合地面地质调查和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 ,厘定了库车坳陷西段下第三系库姆格列木群的膏盐岩层系的盐上、盐下和盐间构造样式、分布及形成机理。其中典型盐构造样式有盐核背斜、外来盐、盐枕、盐焊接和断层焊接、盐缩颈、盐成凹陷和“鱼尾”构造。盐构造的形成分两个阶段 ,即早期初始形成阶段 ( 65~ 1 64Ma)和晚期挤压构造定型阶段( 1 64Ma前后 )。变形早期盐上层的重力滑动和顺层挤压决定了克拉苏构造带盐上、盐下不同的构造组合 ,秋立塔克构造带受滑脱传力作用 ,构造样式与盐层厚度和断层交切方式等有关。结合石油地质资料 ,讨论了盐构造的油气分布规律 ,并预测了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坳陷 盐构造 构造样式 形成机理 油气分布
下载PDF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三 渤海湾盆地任丘古潜山大油田的发现与勘探 被引量:49
8
作者 费宝生 汪建红 《海相油气地质》 2005年第3期43-50,共8页
任丘油田发现于1975年,是我国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潜山高产油田,1996年探明储量4×108t。油田为一古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带,由蓟县系雾迷山组、奥陶系马家沟组和亮甲山组、寒武系府君山组三个古潜山油藏以及古潜山上覆的下第三系沙河街... 任丘油田发现于1975年,是我国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潜山高产油田,1996年探明储量4×108t。油田为一古潜山复式油气聚集带,由蓟县系雾迷山组、奥陶系马家沟组和亮甲山组、寒武系府君山组三个古潜山油藏以及古潜山上覆的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油藏构成。古潜山油藏为缝洞孔十分发育的碳酸盐岩储集体,油源为上覆的下第三系沙河街组,具独特的“新生古储”的油藏地质特征。论述了油田的发现和勘探历程、古潜山油藏的成藏特征,以及寻找古潜山油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任丘油田 海相地层 碳酸盐岩油气藏 古潜山油气藏 油气藏特征 油气勘探史 勘探启示 古潜山油藏 海相碳酸盐岩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41
9
作者 王仲应 庞正宽 李春玉 《断块油气田》 CAS 1996年第4期9-14,共6页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构造、沉积演化及地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地质条件,认为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砂体是该地区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局部也可能发育延安组河道砂岩油气藏,由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褶...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构造、沉积演化及地层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油气成藏的主要地质条件,认为三叠系延长组三角洲砂体是该地区油气聚集的主要场所,局部也可能发育延安组河道砂岩油气藏,由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低幅度鼻褶构造是油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延长组上覆地层遭受剥蚀的程度决定了油气藏保存条件的好坏。该地区的油气分布呈“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格局,依据各区、带的主要特点分别提出了下步的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中生代 构造 油气藏形成 油气 分布
下载PDF
论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的成藏演化特征 被引量:47
10
作者 王传刚 王毅 +3 位作者 许化政 孙宜朴 杨伟利 伍天洪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5,50,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广布的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形成于动荡、富氧的古地理环境,因而其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差,生烃潜力低,不能成为有效烃源岩。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证实,盆地西、南缘台缘深水斜坡相的中奥陶统平凉组存在优质海...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广布的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形成于动荡、富氧的古地理环境,因而其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差,生烃潜力低,不能成为有效烃源岩。地质和地球化学分析证实,盆地西、南缘台缘深水斜坡相的中奥陶统平凉组存在优质海相烃源岩,其形成的油气最早富集在中央古隆起及其周围;伴随着中央古隆起带轴部的向东迁移和早白垩世末盆地西倾大单斜的定型,平凉组烃源岩在早白垩世生烃高峰期生成的天然气和早期古油藏裂解气,由中央古隆起带向北东方向发生二次运聚,最终在盆地中部奥陶系马家沟组风化壳中聚集成藏,即形成靖边大气田。这一过程包含了油藏、油气共存和气藏3个成藏演化阶段,也证实了盆地西、南缘平凉组烃源岩是靖边气田油型气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下古生界 碳酸盐岩 平凉组 烃源岩 油气成藏
下载PDF
保护油气层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36
11
作者 樊世忠 窦红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4,共7页
对油气层损害机理、深井及深水域井的温度敏感性、完井液新技术、解除储集层损害酸化途径及有效提高油气井产量的欠平衡钻井技术等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水平井、大位移井的主要损害来源是微粒运移、固相堵塞 ;较宽裂缝和灰岩为主的碳酸... 对油气层损害机理、深井及深水域井的温度敏感性、完井液新技术、解除储集层损害酸化途径及有效提高油气井产量的欠平衡钻井技术等的发展趋势进行综述。水平井、大位移井的主要损害来源是微粒运移、固相堵塞 ;较宽裂缝和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的损害因素也主要是固相侵入与堵塞 ;致密天然气层主要因液相 (水与原油 )聚集而损害渗透率 ,损害程度与储集层渗透率、界面张力、表面润湿性、初始含水饱和度的关系极为密切 ;深井和深水域井温度敏感性会导致矿物向水敏性转化、矿物溶解沉淀、润湿性转化及乳化堵塞。介绍了滤饼清除和井眼溶解清理的完井液新技术 ,通过清理将预防与治理相结合 ,储集层渗透率可比原始渗透率提高 40 %。酸化技术成本低、效果好 ,介绍了各类砂岩及碳酸盐岩相应的配方。欠平衡钻井核心技术是选用合理的井眼流体和恰当的负压差 ,介绍了加拿大 1 0 0口欠平衡钻井在后期提高产量的经验。图 1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井 油气层保护 损害机理 碳酸盐岩油气层 天然气层 完井液
下载PDF
加强岩石物理研究 提高油气勘探效益 被引量:35
12
作者 欧阳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以低幅度构造、低孔、低渗储集层和裂缝性复杂岩性储集层为主要目标,从而使测井技术大量面对低电阻油层和复杂油气藏以及不利测井环境。介绍了近10年来油气层测井评价方面的岩石物理研究成果:①渤海湾地区低电阻油...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以低幅度构造、低孔、低渗储集层和裂缝性复杂岩性储集层为主要目标,从而使测井技术大量面对低电阻油层和复杂油气藏以及不利测井环境。介绍了近10年来油气层测井评价方面的岩石物理研究成果:①渤海湾地区低电阻油层形成机理有:滩海地区海水钻井液在低幅度油气藏背景下深侵入,使油层视电阻率成倍下降;油层具有复杂的双组孔隙系统,平均含水饱和度高使电阻率变低;油层的黏土矿物附加导电现象造成低电阻。②低孔、低渗油层试油获得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钻井液侵入低幅度构造油藏油水过渡带造成高侵剖面,侧向测井电阻率比实际偏高许多;孔隙度小于12%的储集层孔隙结构对电阻率影响很大,必须区分孔隙结构,才能用电法测井来评价油层或干层。③裂缝性储集层的基质与被钻井液侵入的裂缝的电性相差极大,双侧向测井对高角度裂缝发育的砂岩油层可进行识别和定量评价,可以用双侧向及中子、密度测并对裂缝性储集层进行分类评价。简述了适用于低电阻油层和低孔、低渗油层以及裂缝性储集层的电法测井技术。今后要研究钻井液侵人与孔隙结构对油层电性质和电法测井响应规律的影响,采用“及时测井”和压力梯度测井等技术措施;测井计算饱和度技术已日趋成熟,但需采用高精度数控测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物理 油气勘探 低电阻油层 裂缝性储集层
下载PDF
酒西盆地油气形成与勘探方向新认识(三)——油气运移、成藏规律与勘探方向 被引量:38
13
作者 陈建平 陈建军 +1 位作者 张立平 钟宁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16,共5页
酒西盆地的白垩系与第三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油气系统 ,白垩系发育油源层和储集层、盖层 ,第三系主要发育储集层和盖层。由柳沟庄、鸭儿峡、老君庙到石油沟 ,烷烃含量逐步增加 ,原油中的芳烃、非烃与沥青质含量逐渐降低 ,异胆甾烷、Ts、C2 ... 酒西盆地的白垩系与第三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油气系统 ,白垩系发育油源层和储集层、盖层 ,第三系主要发育储集层和盖层。由柳沟庄、鸭儿峡、老君庙到石油沟 ,烷烃含量逐步增加 ,原油中的芳烃、非烃与沥青质含量逐渐降低 ,异胆甾烷、Ts、C2 9Ts含量略有增高 ,原油密度、含蜡量、凝固点降低。这些原油物性特征反映了油气运移的地质色层效应和运移方向 ,表明油气总体由西向东运移。青西坳陷的构造埋藏史控制了主要烃源岩(下白垩统赤金堡组和下沟组下部 )在晚第三纪晚期—第四纪才达到生油高峰期 ,目前仍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 ,因此以生油为主 ,主要形成油藏。该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是晚第三纪末至第四纪 ,圈闭形成期与油气生成运移期相匹配。喜马拉雅运动期的断裂活动提供了油气运移的通道 ,促进了油气的运移 ,油气可以在多种类型圈闭聚集成藏。油气资源潜力再评价的结果表明 ,青西坳陷总油气聚集量可达 2 .5× 1 0 8~ 4.0× 1 0 8t,仍然有 2× 1 0 8~ 3× 1 0 8t剩余油气资源 ,具有很大的勘探潜力。青西低凸起位于很有生油潜力的青南凹陷和红南凹陷之间 ,构造位置非常有利 ,是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目标区 ,油源供给很充足 ,且储集层、盖层发育 ,可能有多种类型的圈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西盆地 油气形成 油气勘探 油气运移 成藏规律
下载PDF
渤海上第三系油藏形成特征及规律分析 被引量:32
14
作者 薛永安 王应斌 赵建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7,共4页
渤海地区上第三系勘探近年获得巨大突破 ,相继发现了蓬莱 19 3、曹妃甸 11 1、渤中 2 5 1等亿吨级大油田 ,找到了超过十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利用该区歧南构造带、沙南构造带、沙垒田凸起等实际资料 ,分析这些油田勘探的成功经验及一... 渤海地区上第三系勘探近年获得巨大突破 ,相继发现了蓬莱 19 3、曹妃甸 11 1、渤中 2 5 1等亿吨级大油田 ,找到了超过十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利用该区歧南构造带、沙南构造带、沙垒田凸起等实际资料 ,分析这些油田勘探的成功经验及一些钻探失利的教训 ,总结出两类主要构造的成藏特征及规律 :①凹陷内上第三系断鼻、断块、断背斜构造的圈闭形成条件、次级断层发育程度、地层与断层组合关系等 ,是此类构造能否成藏的关键 ,其油藏具有油层薄、丰度低、油质轻的特点 ;②凸起上继承性披覆背斜油气富集程度高 ,油气运移条件好 ,后期断层的破坏是影响其油气富集的主要因素 ,其油藏特点是油层厚、丰度高、油质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地区 第三泵储集层 油藏 形成藏特征 规律
下载PDF
川东北地区平安1井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油重大突破及意义 被引量:32
15
作者 何文渊 何海清 +5 位作者 王玉华 崔宝文 蒙启安 郭绪杰 白雪峰 王有智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9,共10页
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简称川东北)古中央凹陷的平安1井在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获得百吨高产,实现了四川盆地凉高山组页岩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基于平安1井的勘探成果,系统分析了川东北地区凉高山组页岩油成藏条件和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结... 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简称川东北)古中央凹陷的平安1井在侏罗系凉高山组页岩获得百吨高产,实现了四川盆地凉高山组页岩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基于平安1井的勘探成果,系统分析了川东北地区凉高山组页岩油成藏条件和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平安1井突破层系为凉高山组湖相富有机质页岩,其岩石类型为长英质页岩,孔隙度平均值为2.06%,以粒间孔、晶间孔为主,微裂缝发育;TOC值为0.64%~1.35%,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R o为1.51%~1.66%,脆性矿物含量为50.4%~54.8%。综合评价认为川东北地区在前陆盆地背景下,广泛分布的半深湖相页岩富含有机质,有利于页岩油气富集成藏。其中凉上段发育3套页岩,生烃能力强,演化程度高,整体为一套高质量烃源岩;保存条件好、地层超压、孔—缝体系发育,既是有效储层又是高效产层。平安1井的突破,展示了四川盆地侏罗系湖相页岩巨大勘探潜力,对加快四川盆地页岩油勘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凉高山组 页岩油气 重大突破 平安1井
下载PDF
西昌盆地构造特征和含油气条件分析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丽华 徐强 范明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38,共5页
根据西昌盆地首次地震概查资料 ,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地震成果 ,查明的地腹七里坝、尔乌、炭山、罗木大山等 7个局部构造在上三叠统白果湾组顶界 ,其圈闭总面积达 177.5km2 。通过解释 ,结合七坝 1井区域探井成果 ,对西昌盆地地腹构造的总... 根据西昌盆地首次地震概查资料 ,获得了较为可靠的地震成果 ,查明的地腹七里坝、尔乌、炭山、罗木大山等 7个局部构造在上三叠统白果湾组顶界 ,其圈闭总面积达 177.5km2 。通过解释 ,结合七坝 1井区域探井成果 ,对西昌盆地地腹构造的总体分布特征及局部构造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认识 ,对盆地内主要断裂的位置和展布特征进行了推断及解释。综合地震地质资料解释了古生界二叠系、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在西昌盆地的基本分布范围 ,其厚度变化的总趋势是 :从西至东、由南往北地层由薄增厚。根据区域地质研究成果 ,对局部构造进行了含油气条件分析 ,提出位于米市凹陷内的七里坝和炭山背斜以及罗木大山西支东高点是具有油气远景的构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昌盆地 构造特征 含油气条件 古生代 地层评价 油气资源 地震勘探
下载PDF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构造-沉积特征 被引量:30
17
作者 刘树根 刘殊 +6 位作者 孙玮 宋金民 冉波 钟勇 叶玥豪 蒋能春 夏国栋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3,共13页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川西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埋藏深,研究程度低。本文利用川西高精度地震资料、综合钻探资料和野外露头资料,探讨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的构造与沉积特征,并对烃源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拉张槽边界有2个明显的陡坎... 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川西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埋藏深,研究程度低。本文利用川西高精度地震资料、综合钻探资料和野外露头资料,探讨绵阳-长宁拉张槽北段的构造与沉积特征,并对烃源岩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拉张槽边界有2个明显的陡坎;拉张槽西侧边界大致垂直于原特提斯洋,其东侧边界分布在射洪-三台-元坝-剑阁一带。拉张断层沿着拉张槽两侧对称分布,在陡坎下方发育一系列的拉张断层。拉张槽两侧,震旦系灯影组厚度大,上覆的下寒武统厚度小,甚至缺失;在拉张槽内,灯影组厚度减小,而下寒武统厚度明显加大。拉张槽内麦地坪组属于斜坡-盆地相,广泛分布着浊流或碎屑流沉积的钙屑(磷屑)岩屑砂岩,可能是绵阳-长宁拉张槽在拉张初期的沉积记录;拉张槽外麦地坪组发育不完整,属台地相沉积。拉张槽内筇竹寺组+麦地坪组烃源岩厚度大、品质好、成熟度高。拉张槽北段(川西地区)的下寒武统烃源岩无论是厚度还是品质均明显高于中段(川中地区),是下寒武统重要的生(供)烃中心。拉张槽北段(川西地区)具有中段(川中地区)的构造-沉积特征和原始油气地质条件,其海相油气具有较大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张槽 筇竹寺组 麦地坪组 海相油气 下寒武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30
18
作者 谢大庆 郑孟林 +1 位作者 蒋华山 郭忻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8-409,共12页
沙雅隆起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单元,有关隆起结构、演化及其对油气藏控制的认识始终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全区钻井资料的分析和地震资料解释,进行了地质编图,对复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进行了解剖,明确了关键构造事件和隆起的... 沙雅隆起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聚集单元,有关隆起结构、演化及其对油气藏控制的认识始终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全区钻井资料的分析和地震资料解释,进行了地质编图,对复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控制因素进行了解剖,明确了关键构造事件和隆起的演化特征。研究证实,隆起经历了寒武纪-奥陶纪沉积古隆起、志留纪-白垩纪构造古隆起和新生代埋藏古隆起三大演化阶段,发生了多期构造事件,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志留系沉积前的构造事件导致了雅克拉断凸的形成,断凸区成为志留系的物源区。东河砂岩-石炭系沉积前的构造事件在隆起南部形成了英买力、哈拉哈唐、阿克库勒、草湖等背、向斜,形成了凹、凸结构,并形成了近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的断裂。古近纪的弱伸展-剪切作用导致了老断层的重新活动,在盆地浅层形成了一系列雁列构造,使隆起复杂化。新近纪以来的翘倾作用导致了隆起区三叠系以来的地层向北倾伏。隆起的南北分带和纵向分层特征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形成了两个油气聚集带、一个油气聚集区。纵向上形成了深部与碳酸盐岩地层相关油气藏和浅层与断裂、低幅度构造、地层不整合、岩性等相关的油气藏。浅层油气藏一般位于深层碳酸盐岩大型油气藏的上部,为次生油气藏。油气藏的形成除了受烃源岩分布、断裂、褶皱、隆起、不整合等因素控制外,碳酸盐岩岩性的溶蚀性差异也导致了油气成藏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雅隆起 形成演化 不整合 油气分布 控制因素
下载PDF
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地质特征及其油气资源意义 被引量:29
19
作者 何金先 段毅 +1 位作者 张晓丽 吴保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2,8,共6页
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发育广泛,并受该区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类型的控制,主要发育在中、东部地区的页岩盆地相地区中,少部分发育在页岩盆地相和碎屑岩台地相的过渡相中,极少发育在西部的碎屑岩台地相中.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 贵州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发育广泛,并受该区早寒武世岩相古地理类型的控制,主要发育在中、东部地区的页岩盆地相地区中,少部分发育在页岩盆地相和碎屑岩台地相的过渡相中,极少发育在西部的碎屑岩台地相中.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沉积环境为缺氧还原性沉积环境,有机质母源主要为水生低等菌藻类生物,并混有少部分陆源高等植物.研究区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有机质转化为烃类能力强的特征,显示出较大的生烃潜力和油气资源意义.但其高演化阶段作为成油的烃源岩意义不明显,作为成页岩气的源岩则前景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寒武统 牛蹄塘组 黑色页岩 地质特征 油气资源 生烃潜力 贵州省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28
20
作者 邓昆 张哨楠 +1 位作者 周立发 刘燕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7,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对该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古生代构造背景、地层体残余厚度、奥陶系顶面构造演化等特征分析,刻画中央古隆起在不同沉积期构造演化特点,大体分为3个演化阶段:初始演化阶段:...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中央古隆起形成演化对该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古生代构造背景、地层体残余厚度、奥陶系顶面构造演化等特征分析,刻画中央古隆起在不同沉积期构造演化特点,大体分为3个演化阶段:初始演化阶段:相对独立的中央古隆起形成于中晚寒武世;发育阶段:中央古隆起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反映最为明显,为隆升剥蚀过程;调整、消亡阶段:石炭纪-二叠纪山西期古隆起仍有明显的显示,但其形态与位置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与马家沟期的中央古隆起有较大差别,为低缓隆起。晚二叠世以来不存在中央古隆起。中央古隆起对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体现在对沉积格局、残余生烃坳陷、储集条件、盖层圈闭条件及油气运聚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央古隆起 形成演化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