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肝切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毛岸荣 潘奇 +6 位作者 赵一鸣 张宁 周嘉敏 王龙蓉 王益林 林镇海 王鲁 《肝脏》 2017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行肝切除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应用Pringle法第一肝门阻断入肝血流65例(A组)、半肝血流阻断76例(B组)、半肝血...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技术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手术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行肝切除2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应用Pringle法第一肝门阻断入肝血流65例(A组)、半肝血流阻断76例(B组)、半肝血流阻断加选择性肝静脉控制65例(C组)。比较3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B、C组患者肝切除手术时间分别为(152±18)、(163±21)、(172±23)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95±76)、(397±64)、(317±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2 d和5 d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组:(446±78)U/L与(234±58)U/L;B组:(330±56)U/L与(184±45)U/L;C组:(326±49)U/L与(176±34)U/L]、总胆红素[A组:(56±14)μmol/L与(39±10)μmol/L;B组:(34±10)μmol/L与(23±7)μmol/L;C组:(32±7)μmol/L与(21±9)μmol/L]、前白蛋白[A组:(135±26)mg/L与(166±48)mg/L;B组:(187±35)mg/L与(198±55)mg/L;C组:(196±29)mg/L与(205±41)mg/L]水平比较,B组和C组明显优于A组(P<0.01)。结论针对性左、右半肝血流阻断可防止健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在手术中选择性肝外控制肝静脉,可显著减少肝切除术中的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硬化 肝切除术 第一肝门、半肝血流阻断 肝静脉
下载PDF
半肝血流阻断联合绕肝提拉法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岳树强 窦科峰 +1 位作者 曹大勇 赵威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16-718,共3页
目的:对肝切除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46例半肝血流阻断联合绕肝提拉法的肝切除术中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切除患者血流阻断时间13~47min,术中出血量140~910mL,术后患者... 目的:对肝切除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预防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发生.方法:对46例半肝血流阻断联合绕肝提拉法的肝切除术中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切除患者血流阻断时间13~47min,术中出血量140~910mL,术后患者肝功能恢复快,全部病例均未出现肝功能不全,无手术死亡.结论:半肝血流阻断联合绕肝提拉法在肝切除术中有省时、安全、出血少、解剖清晰、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该方法对于肝脏外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切除术 半肝血流阻断 第一肝门阻断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联合第一肝门间歇性阻断对巨大肝癌切除术围术期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浩 曹丽 周斌 《淮海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567-570,575,共5页
目的:研究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联合第一肝门间歇性阻断在巨大肝癌切除术中对围术期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行巨大肝癌切除术患者79例,按照中心静脉压高低分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联合第一肝门间歇性阻断组(L组)40例和正常中心... 目的:研究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联合第一肝门间歇性阻断在巨大肝癌切除术中对围术期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行巨大肝癌切除术患者79例,按照中心静脉压高低分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联合第一肝门间歇性阻断组(L组)40例和正常中心静脉压联合第一肝门间歇性阻断组(N组)39例,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总输液量、手术时间、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出院时间。结果:L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中输液量少于N组,手术时间短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出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前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指标各时间节点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均较术前增高,术后第1天到达峰值,术后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肾功能指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性低中心静脉联合第一肝门间歇性阻断在巨大肝癌切除术中应用,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输血率和术中输液总量,对术后AST、ALT有短暂影响,术后1周基本恢复正常,不延长患者的出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肝癌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第一肝门间歇性阻断
下载PDF
单一腹主动脉阻断式无血切肝术与Pringle式及Heaney式的对照实验研究——兼论我国腹主动脉阻断式无血外科学科之率先建立 被引量:8
4
作者 曲度 《黑龙江医学》 2009年第6期401-411,共11页
目的探讨单一腹主动脉阻断式下无血切肝术式的效果。方法1980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常温下单一腹主动脉阻断(SAAC)实验研究,其结果首次证实犬SAAC安全时限为25min。在此时限内,仅有轻度可逆性的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血液生化,以及主... 目的探讨单一腹主动脉阻断式下无血切肝术式的效果。方法1980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常温下单一腹主动脉阻断(SAAC)实验研究,其结果首次证实犬SAAC安全时限为25min。在此时限内,仅有轻度可逆性的血液动力学,酸碱平衡、血液生化,以及主要脏器的超微结构变化;超过此时限,则将会导致不可逆难以代偿的体内严重病理生理变化。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SAAC式腹部无血外科实验研究。本实验中18犬被随机分成3组(各组n=6)做下列对照研究:单一腹主动脉阻断式无血切肝术"SAAC-BH式";Pringle’s式切肝术;Heaney式无血切肝术。结果(1)3组切肝术平均时间:A组5.80min,B组5.85min,C组5.90min,3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3组术中切肝平均出血量:A组5.60mL,B组28.40mL,C组5.80mL,A、C两组与B组相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A组6犬术后均苏醒与进食,并能长期生存;B、C组各有1犬与2犬死于术后1周之内;余犬术后均能苏醒与进食,并能长期生存;(4)SAAC-BH组阻断后与撤钳后均发生某些生理生化与脏器超微结构变化,均在可逆性范围之内。结论在严格遵循"二叉树耐受法则"条件下,SAAC-BH式(膈下,腹腔干动脉之上水平)像Heaney式一样均能达到无血切肝之目的,且能安全施行,控制术中出血优于Pringle’s式切肝式。本文提出现代肝脏切除术发展经过4个阶段,并将SAAC-BH式与现有切肝术各式家系做了详细利弊分析。最后指出,我国腹主动脉阻断式无血外科学科在国际上已率先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腹主动脉阻断式 Pringle’s式 Heaney’s式 半肝血流阻断式 无血切肝术 Couinaud’s肝段 规则性肝叶切除术 Belghiti’s悬吊法切肝术 Couinaud’s间隙 无血外科学
下载PDF
不同肝血流阻断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汪长青 吴珍宝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第一肝门血流阻断(Pringle′s)法与门静脉主干阻断法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肝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取Pringle′s法阻断血流,B组采取门静脉主... 目的观察第一肝门血流阻断(Pringle′s)法与门静脉主干阻断法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肝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拟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A组采取Pringle′s法阻断血流,B组采取门静脉主干阻断法,比较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指标及手术前后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与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肝血流阻断前手术时间、平均阻断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 0.05);B组首次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 <0.05);术后3 d,两组AST、ALT、TBIL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且A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B组(P <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 <0.05)。结论 Pringle′s法与门静脉主干阻断法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术中影响相当,但门静脉主干阻断可减少肝功能损害,促进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肝门血流阻断 门静脉主干 腹腔镜 肝切除术 肝功能
下载PDF
第一肝门血流阻断法与半肝血流阻断法在行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曾三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期122-124,128,共4页
目的分析第一肝门血流阻断法、半肝血流阻断法在行半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半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第一肝门血流阻断法、半肝血流阻断法在行半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行半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第一肝门血流阻断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半肝血流阻断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并发症、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血流阻断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近期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半肝切除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半肝血流阻断法对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第一肝门血流阻断法,且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流阻断 第一肝门 原发性肝癌 半肝血流阻断法 半肝切除术
下载PDF
Glisson蒂阻断术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蔡骏 张波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Glisson蒂阻断术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Glisson蒂阻断术式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为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三峡大学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Pringle法阻断第一肝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Glisson蒂阻断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中输血量、肝血流阻断、肝功能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肝血流阻断时间为(31.5±8.9) min,与对照组的(29.8±8.2)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2.6±3.4) min、(11.3±2.1)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5.1±2.4) min和(15.2±2.5)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分别为(133.5±24.4) mL、(197.3±12.3) 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3±30.1) mL和(258.1±14.6)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ALT、AST、TBIL、P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术后3年生存率的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lisson蒂阻断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时可以有效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率,值得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isson蒂阻断术 原发性肝癌 第一肝门血流阻断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