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格的代际转移: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范倍 郭柳蹊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3期72-85,共14页
将计量学方法应用于第五代第六代电影的研究中,可以把风格的代际转移进行一定程度的可视化呈现。第五代电影风格更统一,青睐宏大叙事与深刻主题,表现的人物或异于常人充满英雄色彩,或是帝王将相,整体节奏也较快。相较于第五代,第六代电... 将计量学方法应用于第五代第六代电影的研究中,可以把风格的代际转移进行一定程度的可视化呈现。第五代电影风格更统一,青睐宏大叙事与深刻主题,表现的人物或异于常人充满英雄色彩,或是帝王将相,整体节奏也较快。相较于第五代,第六代电影风格更加多元,很难用简洁确切的语言进行概括。然而,生活化叙事、较长的镜头以及平凡甚至边缘的人物可以概括大多数第六代导演的作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电影学 第五代导演 第六代导演 电影风格
下载PDF
反思中国与制造中国——论第五代的民俗电影 被引量:9
2
作者 韩琛 《大连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98-101,共4页
1980年以来,民俗电影一直是第五代重要的创作题材。从《黄土地》、《红高粱》到《霸王别姬》,第五代电影大都体现为民俗奇观包装的民族寓言。第五代的民俗电影显示了一种别样的现代性景观,是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和体验的文化镜像,反映... 1980年以来,民俗电影一直是第五代重要的创作题材。从《黄土地》、《红高粱》到《霸王别姬》,第五代电影大都体现为民俗奇观包装的民族寓言。第五代的民俗电影显示了一种别样的现代性景观,是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和体验的文化镜像,反映了在本土与全球、己域与群域、传统与现代等二元对立范畴间交叉辉映所形成的、具有时空特定性——后革命中国的现代性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 民俗电影 现代性 主体 他者
下载PDF
地域文化类型电影的空间影像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忠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65-172,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地域文化为表达核心的地域文化类型电影,成为中国本土导演实现艺术表达转向的关键,电影的地域叙事美学也从“第五代”导演符码化的民族与乡土符号隐喻,发展为“第六代”导演倾向于长镜头纪实风格的微观地域原生态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地域文化为表达核心的地域文化类型电影,成为中国本土导演实现艺术表达转向的关键,电影的地域叙事美学也从“第五代”导演符码化的民族与乡土符号隐喻,发展为“第六代”导演倾向于长镜头纪实风格的微观地域原生态书写。尽管地域文化类型电影在与“好莱坞”等国际大片的票房竞争中尽显劣势,但随着“东方主义”语境在影视领域内的建构,本土电影浓厚的地域符号标志,一度成为西方学者眼中的“东方奇观”,得以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的斗争中实现突围,并尝试用地域与民族的话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类型电影 “第五代”导演 “第六代”导演 空间影像 全球化语境
下载PDF
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现代电影创造 被引量:3
4
作者 洪宏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3期6-12,共7页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现代电影创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进程,丰富并深化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内涵;第二,第五代导演的影像本体美学在中国影坛独辟蹊径,是对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的一次重大革新... 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现代电影创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电影的现代化进程,丰富并深化了中国电影的现代性内涵;第二,第五代导演的影像本体美学在中国影坛独辟蹊径,是对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的一次重大革新;第三,第五代导演的影像语言融写实与写意、再现与表现为一体,画面构图、光影、色彩,以及镜头运用等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第四,在形象塑造上,第五代导演普遍经历了从写意到写人、从意象营造到人物刻画的转变过程,创造了一系列意蕴丰富的艺术意象和成功的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 影像叙事 形象塑造
下载PDF
重提“第五代”——一个未完结的话题
5
作者 景虹梅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9-62,共4页
第五代导演及其电影作品作为新时期以来重要的电影现象,一直备受关注。而其自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几曾遭遇"衰亡说"的困扰也表明,对"第五代"的认识始终存在误区或分歧。通过对其概念的廓清和梳理发现,第五代在经历... 第五代导演及其电影作品作为新时期以来重要的电影现象,一直备受关注。而其自上世纪80~90年代以来几曾遭遇"衰亡说"的困扰也表明,对"第五代"的认识始终存在误区或分歧。通过对其概念的廓清和梳理发现,第五代在经历了80年代艺术探索新电影的辉煌与落寞后,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经过适当的调整,在90年代继续走向其影响与声誉的另一巅峰;进入新世纪,第五代作为"代群"的概念和特征确已明显消退,但其成员仍在以更加个人化的行为从事着电影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 第五代电影 第五代导演 第五代衰亡说
下载PDF
中国电影转型的突破路径:论第五代导演的探索性建构
6
作者 王小波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4-114,124,共12页
以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对中国电影走向独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电影还未确立自身为艺术形式,又急切地想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便在以剧本为中心的基础上较多地吸取了文学资源,这也导致很多创作者认为电影就... 以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对中国电影走向独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电影还未确立自身为艺术形式,又急切地想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便在以剧本为中心的基础上较多地吸取了文学资源,这也导致很多创作者认为电影就是文学。随着电影拍摄技术的发达以及叙事经验的成熟,再用文学的观念对待电影,反而延缓了电影的独立。第五代导演群体通过有意的探索和寻找使得二者经历了裂变式的阵痛,在其努力下,电影的视听媒介属性得到充分挖掘。电影与文学一一对应的关系被打破与重组,电影不再是文学作品的视觉化呈现,而成为导演的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 电影转型 1980年代
下载PDF
倪震口述历史: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同行者
7
作者 张丹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9-146,共8页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20年中国电影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人,也是“第五代”导演的“同情者与支持者”,对“第五代”电影的影像美学给予及时的理论总结。他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电影视觉造型、电...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倪震是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前20年中国电影的重要参与者与见证人,也是“第五代”导演的“同情者与支持者”,对“第五代”电影的影像美学给予及时的理论总结。他对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电影视觉造型、电影教育、电影理论与评论、电影剧作等诸多方面。口述历史作为一种主要方法,能够勾勒倪震不同阶段的电影艺术生涯,描绘这位电影前辈赤诚与勤勉的生命温度,同时管窥和印证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震 新时期电影 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理论 “第五代”
原文传递
个性改编与影像凸显——论“第五代”导演的电影文学改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霞 贾梦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6-62,共7页
"第五代"导演们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时代,他们用新的理念进行电影创作实践,尤其在电影影像方面独树一帜。"第五代"的成功之作大多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青睐和倚重,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电影与文学间... "第五代"导演们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时代,他们用新的理念进行电影创作实践,尤其在电影影像方面独树一帜。"第五代"的成功之作大多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青睐和倚重,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电影与文学间的一种对话。"第五代"导演具有国际化视野,正在渐近于西方某些艺术家把文学原作看作是一堆未经加工过的素材的改编观念。"第五代"导演在对文学作品的改编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自己对电影本质的理解和自己独特的思想,他们在文学改编的影片中留下了自己创作个性的深刻印记,使其真正成为电影化的、个性化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 电影改编 影像凸显 张艺谋 陈凯歌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与第五代导演的创作 被引量:1
9
作者 贾冀川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3期105-109,共5页
步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掀起了一场新启蒙运动,以人道主义和主体性为理论武器对文革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与反思。在此期间出现的第五代导演深受这场运动影响,他们以自己的电影创作展开对人道主义和电影主体性的探索,开创了崭新的电... 步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掀起了一场新启蒙运动,以人道主义和主体性为理论武器对文革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与反思。在此期间出现的第五代导演深受这场运动影响,他们以自己的电影创作展开对人道主义和电影主体性的探索,开创了崭新的电影美学,并在促使中国电影完成向现代电影转变的同时,将中国电影带入了世界影坛的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启蒙运动 第五代导演 人道主义 主体性
下载PDF
论新生代与第五代导演影片中的“父性”价值比较及意义
10
作者 周隽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3-47,共5页
新生代导演作为中国影坛崛起的新兴力量,正在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艺术感知改变着当代中国影坛的面貌,他们不同于第五代导演站在历史的角度俯瞰人生,而是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悲喜人生,从而探索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生存焦... 新生代导演作为中国影坛崛起的新兴力量,正在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艺术感知改变着当代中国影坛的面貌,他们不同于第五代导演站在历史的角度俯瞰人生,而是将镜头对准普通人,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悲喜人生,从而探索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生存焦虑。通过对两代导演作品中的"父性"价值比较,反映出新生代导演的创作规律,即他们不再像第五代导演那样把"父性"作为一种隐喻和反叛意愿的投射体,而是试图理性地认识父性,还原"父性"的伦理和普世价值,同时也折射出新生代导演在探索现代社会中男性的生存焦虑和主体构建方面作出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第五代导演 父性价值比较
下载PDF
“第五代”与中国电影理论“现代化”
11
作者 余韬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5年第6期8-12,共5页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文学、美术、音乐、绘画都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和作品。在电影研究领域,一次意义非凡的"现代转型"也悄然发生。观念的变革牵动创作技艺的革新,创作技艺的革新再反馈...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代。文学、美术、音乐、绘画都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和作品。在电影研究领域,一次意义非凡的"现代转型"也悄然发生。观念的变革牵动创作技艺的革新,创作技艺的革新再反馈于理论及批评,而新的理论和对创作的批评式反思则触发更多的创作灵感。本文试图在对历史"文本"的重读中,厘清新时期中国电影理论发展和"第五代"电影人和他们早期"先锋"作品的关系,为更加全面地理解"第五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 现代化 电影理论
下载PDF
被妖魔化的第五代导演——重估新世纪第五代导演古装大片创作的价值
12
作者 王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74-77,共4页
中国当代历史题材电影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在新世纪将古装电影推向了高峰。通过对中国当代历史题材电影发展状况进行简单梳理,从宏观上分析了第五代导演古装大片创作的意义,肯定了新世纪古装大片... 中国当代历史题材电影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在新世纪将古装电影推向了高峰。通过对中国当代历史题材电影发展状况进行简单梳理,从宏观上分析了第五代导演古装大片创作的意义,肯定了新世纪古装大片的开拓性价值。剖析国人后殖民主义与民粹主义奇妙交织的复杂文化心态,认为应制止无底线的媒体与网络暴力,努力使中国导演创作出更多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历史大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 新世纪 古装大片 开拓性价值
下载PDF
行走中的错位——论张艺谋与先锋作家的关系演变
13
作者 狄秀娟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24-127,共4页
张艺谋早期电影均改编自先锋文学作品,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早期,两者一度"联姻",不分彼此,但最终分道扬镳。张艺谋后期的电影作品曾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神话,但2016年《长城》的上映,这个神话被无情打碎。张艺谋与先锋作家的关... 张艺谋早期电影均改编自先锋文学作品,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早期,两者一度"联姻",不分彼此,但最终分道扬镳。张艺谋后期的电影作品曾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神话,但2016年《长城》的上映,这个神话被无情打碎。张艺谋与先锋作家的关系演变,反映了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精神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 张艺谋 改编作品 先锋作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