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学思考 被引量:40
1
作者 黄震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8-71,共4页
通过对传统旅游的重新审视 ,作者分析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学内涵 ,提出了加强旅游环境伦理建设的基本对策 :应加强旅游环境伦理教育 ,优化环境道德目标 ,健全环境道德规范 ,完善旅游环保制度 ,加强旅游环境道德控制 ,并大力开... 通过对传统旅游的重新审视 ,作者分析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学内涵 ,提出了加强旅游环境伦理建设的基本对策 :应加强旅游环境伦理教育 ,优化环境道德目标 ,健全环境道德规范 ,完善旅游环保制度 ,加强旅游环境道德控制 ,并大力开发生态型绿色旅游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 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环境哲学”的五个问题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福森 曲红梅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10,共5页
环境概念不同于生态概念,它是以人为参照的。动物与环境是直接同一的、特定的和封闭的,人的环境则是开放的、不确定的,自然界没有专属于人的特定环境。环境价值是一种不同于资源价值、消费性价值的"存在性价值"。在人与环境... 环境概念不同于生态概念,它是以人为参照的。动物与环境是直接同一的、特定的和封闭的,人的环境则是开放的、不确定的,自然界没有专属于人的特定环境。环境价值是一种不同于资源价值、消费性价值的"存在性价值"。在人与环境的伦理关系中,我们"有能力做"的,并非一定是"应当做"的。环境哲学的终极关怀是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人类学 环境哲学 人类 可持续发展 生存 环境伦理
下载PDF
环境立法目的之伦理思考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丽 马鸿雁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1-63,共3页
通过对环境立法目的的伦理思考,探索完善我国环境立法目的的有效途径,以期推进我国环境立法,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 环境伦理 环境立法 生态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生态伦理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被引量:11
4
作者 罗金华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83-89,共7页
概述了生态伦理以及生态补偿、绿色营销的涵义,分析绿色营销与森林旅游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绿色营销理论为指导,从森林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发技术和开发重点等三个层面上,探讨既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相一致又与旅游市场需求... 概述了生态伦理以及生态补偿、绿色营销的涵义,分析绿色营销与森林旅游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绿色营销理论为指导,从森林旅游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发技术和开发重点等三个层面上,探讨既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相一致又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森林旅游产品开发途径,提出"生态、创新、主题、本土、休闲、体验"六环节开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旅游 生态伦理 生态补偿 绿色营销 产品开发 模式
下载PDF
环境伦理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续琨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2,共4页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存环境的行为规范的学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孕育、创生和演进历程,环境伦理学已经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确立了自身的地位。环境伦理学作为介于环境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交叉性边缘分...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伦理价值和人类对待生存环境的行为规范的学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孕育、创生和演进历程,环境伦理学已经在科学知识体系中确立了自身的地位。环境伦理学作为介于环境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交叉性边缘分支学科,与环境科学、伦理学的其他一些边缘分支学科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在今后的发展中,环境伦理学有可能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交汇融合中形成一系列次级分支学科或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 环境科学 生态伦理学 交叉学科
下载PDF
基于环境伦理学的原生态适度包装设计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明朗 苑婧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5-196,199,共3页
包装设计这个在主客体之间广泛联系着人与自然的创造性活动被重点关注,设计师群体也面临着伦理道德的再思考。以此为鉴,适时提出"原生态适度包装"的全新概念,从"原生态适度包装"的形式、材料、文化及消费心理入手,... 包装设计这个在主客体之间广泛联系着人与自然的创造性活动被重点关注,设计师群体也面临着伦理道德的再思考。以此为鉴,适时提出"原生态适度包装"的全新概念,从"原生态适度包装"的形式、材料、文化及消费心理入手,深层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和环境道德,将设计的终极价值上升到关系生态正义的环境伦理层,致力于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本土化环境伦理发展特色的包装设计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 适度包装 环境伦理 本土化 生态正义
下载PDF
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伦理问题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军波 《科技与管理》 2006年第3期11-14,共4页
环境伦理建设是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在重新审视了传统旅游开发模式和分析环境伦理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区域旅游环境能力建设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环境伦理学 区域旅游经济 旅游开发模式 旅游资源保护 中国
下载PDF
环境伦理学:伦理学史上的“绿色思维” 被引量:4
8
作者 周玉明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6,共4页
环境伦理学把道德对象从人或人类扩展到自然物至少是有感觉的动物 ;把价值坐标从人际之间的功利关系转移到生态圈内部的功利关系 ;把伦理关系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 ,在上世纪中叶兴起的“生态思维”或“绿... 环境伦理学把道德对象从人或人类扩展到自然物至少是有感觉的动物 ;把价值坐标从人际之间的功利关系转移到生态圈内部的功利关系 ;把伦理关系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延伸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 ,在上世纪中叶兴起的“生态思维”或“绿色思维”中 ,人们把环境伦理学或生态伦理学的产生看做是对传统伦理学理论和实践的超越 ,是伦理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 传统伦理学 绿色思维 伦理学史
下载PDF
从立法上解决西部开发中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冲突——基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俊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0-24,共5页
西部大开发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相克到相生。法律手段是解决西部开发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现行环境资源法存在着立法主流理论不能与... 西部大开发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相克到相生。法律手段是解决西部开发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现行环境资源法存在着立法主流理论不能与时俱进,有较多计划经济色彩,相关规定虚位等缺陷。在完善环境资源保护立法时,要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协调、依法有序开发、开发与节约并举、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并重、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原则,以市场经济为导向,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全面纳入法制轨道,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创新,建立自然资源产权流转制度,推行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重视科技创新作用的法律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观 环境保护 环境资源法
下载PDF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环境道德建设 被引量:5
10
作者 莫神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8-193,共6页
环境道德是公民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我们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地协调、改造环境,善待地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走生态... 环境道德是公民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是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我们必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科学地协调、改造环境,善待地球,珍惜资源、节约能源,走生态文明、低碳发展之路。再塑中国人的生态环境道德,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准,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改变对自然的态度,寻求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环境道德 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下载PDF
动物权利思想历史考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延伟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81-84,共4页
动物权利问题是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人类历史过程中自然观的变化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影响,把动物权利思想观念分为古代朴素的动物权利思想、近代动物权利思想以及现代动物权利观三种理论形态。
关键词 自然观 动物权利 动物权利思想 环境伦理学
下载PDF
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中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41-43,共3页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于是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在现实基础方面,介绍了世界生物多样性现状和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生物多样性正以较快的速度丧失.在...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于是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进行论述.在现实基础方面,介绍了世界生物多样性现状和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生物多样性正以较快的速度丧失.在理论基础方面,主要从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经济学、美学及法学的角度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护 环境伦理学 现实基础 理论基础
下载PDF
企业环境行为的经济分析与伦理构建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2-115,共4页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我们注意到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鉴于大多数环境污染问题与企业活动有关,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环境问题以及企业环境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制度选择,...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我们注意到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鉴于大多数环境污染问题与企业活动有关,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环境问题以及企业环境行为进行分析,提出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制度选择,倡导企业通过构建环境伦理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机会主义 制度 环境伦理
下载PDF
中国土地沙漠化问题的环境伦理学思考 被引量:3
14
作者 董玉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0-213,共4页
从环境伦理学视角分析了中国的土地沙漠化问题,认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有科学环境伦理观缺失的原因,但环境伦理问题并不是中国土地沙漠化的唯一根源,故我国土地沙漠化问题的根除也不是仅仅通过环境伦理学途径就可以完全解决的,但... 从环境伦理学视角分析了中国的土地沙漠化问题,认为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有科学环境伦理观缺失的原因,但环境伦理问题并不是中国土地沙漠化的唯一根源,故我国土地沙漠化问题的根除也不是仅仅通过环境伦理学途径就可以完全解决的,但环境伦理学的建设及大众环境伦理意识的提高对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将产生重要作用。同时,在当前环境伦理研究与体系构建已成为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的情况下,必须加强对土地沙漠化的环境伦理学视角的分析与研究,如研究环境伦理对土地沙漠化影响与作用的范围、方式、程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沙漠化 环境伦理 中国
下载PDF
环境伦理学与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科伟 王远 +1 位作者 王腊春 窦贻俭 《四川环境》 2003年第2期57-59,76,共4页
本文综述了近几十年来环境伦理学的研究成果 ,包括环境伦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等。文章同时还从环境伦理学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 ,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 环境伦理学 可持续发展 学科性质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下载PDF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观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彬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4-7,共4页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入中国以后,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哲学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学的关系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能否以可持续发展观代替环境伦理学从而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传入中国以后,我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哲学基础,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伦理学的关系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能否以可持续发展观代替环境伦理学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可持续发展伦理学成为争论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学 可持续发展伦理
下载PDF
对环境伦理何以存在的康德式考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晓华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7-83,共7页
善恶是人类伦理情感经验的普遍范畴,凭借善恶之肯定与否定来总结、概括、整理人类生动、丰富、多样的情感经验而使伦理知识成为可能。人类的情感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关乎人类自身的,一类是关乎自然的。关乎人类自身情感的是一般伦理;关乎... 善恶是人类伦理情感经验的普遍范畴,凭借善恶之肯定与否定来总结、概括、整理人类生动、丰富、多样的情感经验而使伦理知识成为可能。人类的情感对象有两类,一类是关乎人类自身的,一类是关乎自然的。关乎人类自身情感的是一般伦理;关乎自然情感的则是环境伦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善恶情感及其自觉是环境伦理的现实基础与可能的逻辑依据。对情感的理性考察与认知统一整合为意志,意志最终凝结为目的。外在于事物的意志目的渊源于事物内在的规律性目的。对人的内在目的的觉悟是一般伦理意志、伦理规范的来源,对自然内在目的的觉悟则是环境伦理意志、环境伦理规范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 康德 情感经验
原文传递
循环经济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建珊 刘晓飞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50-53,共4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共识,而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领域的必由之路也日益得到重视。文章梳理了循环经济的伦理内涵,认为循环经济体现了对自然价值的尊重,追求生态价值的最大化,对自然索取及伤害的最小化。同...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共识,而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领域的必由之路也日益得到重视。文章梳理了循环经济的伦理内涵,认为循环经济体现了对自然价值的尊重,追求生态价值的最大化,对自然索取及伤害的最小化。同时文章试图寻找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观的互动,认为循环经济应从后者汲取营养,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从而达到其伦理观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观 自然价值
下载PDF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伦理考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田文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7-20,共4页
确立环境伦理意识和环境伦理道德原则在政府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的地位,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必要措施,也是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生态破坏的一个基本环节。环境伦理应当为决策提供环境伦理方面的要求,从道德的角度规范决策行为,为政府实... 确立环境伦理意识和环境伦理道德原则在政府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中的地位,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必要措施,也是减少和避免决策失误导致生态破坏的一个基本环节。环境伦理应当为决策提供环境伦理方面的要求,从道德的角度规范决策行为,为政府实现科学决策提供生态文化支撑。为此,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必须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尊重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遵循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价值原则,实现科学决策,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与永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伦理 综合决策 伦理观念 内在价值
下载PDF
生态文明需要环境伦理与法制保障 被引量:2
20
作者 屈振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64-168,共5页
已敲响于虚实之间的生态文明警钟,预示着生态文明对人类幸福的重要意义。道德与法律是人类幸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支撑生态文明的两大支柱。而作为道德与法律在生态文明中的暗合,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在保障当代生态文明中具有重要作用,必... 已敲响于虚实之间的生态文明警钟,预示着生态文明对人类幸福的重要意义。道德与法律是人类幸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支撑生态文明的两大支柱。而作为道德与法律在生态文明中的暗合,环境伦理与环境法在保障当代生态文明中具有重要作用,必须给予特别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境伦理 环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