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应力现场实测与开采扰动能量积聚理论的岩爆预测研究 被引量:117
1
作者 蔡美峰 冀东 郭奇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73-1980,共8页
高地应力诱发的岩爆灾害是目前深部地下工程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现场地应力测量是岩爆预测的重要前提,根据三山岛金矿深部测量和岩体赋存状况的特点,优化应力解除测量技术并在矿区深部进行现场实测。提出采场岩爆发生的2个必要条件... 高地应力诱发的岩爆灾害是目前深部地下工程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现场地应力测量是岩爆预测的重要前提,根据三山岛金矿深部测量和岩体赋存状况的特点,优化应力解除测量技术并在矿区深部进行现场实测。提出采场岩爆发生的2个必要条件,即岩石具备储备高应变能的特性和采场具备高应变能积聚的应力环境。基于地应力实测与岩石力学室内试验结果,采用多准则判据对矿区深部发生岩爆的倾向性做出定性分析与评价。FLAC3D数值模拟分析揭示深部开采引起的采场围岩能量积聚、分布状况及变化规律。首次采用地震学的知识,对三山岛金矿未来深部开采过程中可能诱发岩爆的地点和级别做出预测。研究成果为深部地下工程岩爆的预测、预报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地应力测量 岩爆预测 能量积聚 地震学
下载PDF
一种新的岩爆倾向性指标 被引量:96
2
作者 唐礼忠 王文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74-878,共5页
从岩石的变形和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储存和能量耗散出发,指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与单轴抗拉强度之比值可以表征结构较完整岩石的弹性变形能的储存能力以及峰值前后的应变量之比值可以表征岩石的能量储存与耗散之间的相对大小,提出用这两种... 从岩石的变形和破坏过程中的能量储存和能量耗散出发,指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与单轴抗拉强度之比值可以表征结构较完整岩石的弹性变形能的储存能力以及峰值前后的应变量之比值可以表征岩石的能量储存与耗散之间的相对大小,提出用这两种比值的乘积作为岩爆倾向性指标。采用铜陵有色金属公司冬瓜山深部矿床的典型矿岩进行试验,对这种新的岩爆倾向性指标与现有的岩爆倾向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该矿床实际的岩爆调查,说明新指标可以较好地表征岩石的岩爆倾向性,并提出了这种新指标判据的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倾向性指标 能量储存 能量耗散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Top-Hat算子的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72
3
作者 叶斌 彭嘉雄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638-642,共5页
针对红外序列图象中运动弱小目标的检测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累积与Top Hat算子的小目标检测方法 .该方法是首先设置一定大小的滑动窗口 ,并通过对窗口内的图象序列进行能量累积来去除图象中的随机噪声 ,以提高目标的信噪比 ;然后... 针对红外序列图象中运动弱小目标的检测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累积与Top Hat算子的小目标检测方法 .该方法是首先设置一定大小的滑动窗口 ,并通过对窗口内的图象序列进行能量累积来去除图象中的随机噪声 ,以提高目标的信噪比 ;然后对能量累积后的图象采用形态学中的Top Hat算子完成候选小目标的检测工作 ;最后利用序列图象中目标运动的连续性和轨迹的一致性来筛选出真正的目标 .同时进行了该方法与传统高通滤波检测方法 ,在抗噪声性能、背景抑制性能以及抑制虚警目标性能等方面差异的比较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能量累积与Top Hat算子的小目标检测方法在这 3个方面都优于高通滤波法 ,它能够快速、可靠检测出低信噪比的运动小目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学 小目标检测 能量累积 图象处理 TOP-HAT算子 滤波 图象流 红外序列图象
下载PDF
煤岩体中储存能量与冲击地压孕育机理及预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4
4
作者 邹德蕴 姜福兴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应用能量传递原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对岩体性状组织损伤弱化的分析,提出了煤岩体发生冲击效应的理论,导出了冲击效应方程.结合冲击效应学说与能量方程,以不同的认识方法分析论述了冲击地压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和讨论了关... 应用能量传递原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对岩体性状组织损伤弱化的分析,提出了煤岩体发生冲击效应的理论,导出了冲击效应方程.结合冲击效应学说与能量方程,以不同的认识方法分析论述了冲击地压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和讨论了关于冲击地压的认识理念和预测装备的研发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积聚 冲击地压 应力场 传递性 冲击效应方程
下载PDF
采场冲击地压的能量积聚释放特征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周光文 刘文岗 +1 位作者 姜耀东 赵强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3-77,81,共6页
运用采矿岩石力学理论,分析了回采工作面围岩系统的加载特性,得到顶、底板对煤体存在着渐进和瞬态两种加载方式,当煤岩组合体载荷达到临界状态时,加载特性诱发煤岩系统动力失稳,即发冲击地压灾害.通过FLAC3D数值计算,分析了采场支承压... 运用采矿岩石力学理论,分析了回采工作面围岩系统的加载特性,得到顶、底板对煤体存在着渐进和瞬态两种加载方式,当煤岩组合体载荷达到临界状态时,加载特性诱发煤岩系统动力失稳,即发冲击地压灾害.通过FLAC3D数值计算,分析了采场支承压力的分布、岩层结构的运动、弹性应变能的积聚、释放特征和围岩位移、速度的突出特征,初步提出用采场能量密度因子来预测煤岩冲击地压的发生.结果表明,冲击地压是采掘活动诱发的结果,是在开采过程中诱发并伴有微震活动和弹性能猛烈释放的煤岩体结构失稳的矿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矿山压力 能量积聚 失稳
下载PDF
基于多帧移位叠加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24
6
作者 廖斌 杨卫平 沈振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由于基于能量积累的各种算法对预检测的目标漏检和噪声密度都比较敏感 ,所以要求预检测在注重目标检出率的同时应尽量减小虚警。例如当噪声密度大于 3%时高阶相关法检测性能大幅下降 ,Hough变换法在噪声密度较大时不但性能下降 ,而且运... 由于基于能量积累的各种算法对预检测的目标漏检和噪声密度都比较敏感 ,所以要求预检测在注重目标检出率的同时应尽量减小虚警。例如当噪声密度大于 3%时高阶相关法检测性能大幅下降 ,Hough变换法在噪声密度较大时不但性能下降 ,而且运算量也增加很多。基于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累加检测算法 白噪声 多帧移位叠加 红外小目标 检测方法 能量积累 噪声密度 多帧累加 目标检测
下载PDF
基于能量累积与顺序形态滤波的红外小目标检测 被引量:24
7
作者 叶斌 彭嘉雄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1-255,共5页
针对红外序列图象中弱小目标的检测问题 ,提出了基于能量累积与顺序形态滤波的小目标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置一定大小的滑动窗口 ,对窗口内的图象序列进行能量累积 ,以达到去除图象中的随机噪声和提高目标的信噪比的目的 .其目标检测... 针对红外序列图象中弱小目标的检测问题 ,提出了基于能量累积与顺序形态滤波的小目标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设置一定大小的滑动窗口 ,对窗口内的图象序列进行能量累积 ,以达到去除图象中的随机噪声和提高目标的信噪比的目的 .其目标检测采用由粗到精 3个步骤 ,即首先利用顺序形态滤波抑制背景 ,并通过提取目标广义边缘来实现目标的粗定位 ;然后对可能存在目标的区域进行分割 ,通过提取目标几何特征来完成精确定位 ;最后利用序列图象中目标运动的连续性和轨迹的一致性来筛选出真正的目标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地抑制背景和能提取目标广义边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能量累积 顺序形态滤波 边缘检测 图象分割 红外图象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加载速率对能量积聚与耗散的影响 被引量:34
8
作者 姜耀东 李海涛 +1 位作者 赵毅鑫 周坤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9-373,共5页
为研究加载速率对岩石内能量积聚与耗散的影响规律,运用FLAC3D软件结合岩石CT扫描结果重构出具有真实分布的非均质模型,并进行多加载速率单轴模拟试验,借助Fish语言实现加载过程中能量积聚及耗散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加载速率增加将会使... 为研究加载速率对岩石内能量积聚与耗散的影响规律,运用FLAC3D软件结合岩石CT扫描结果重构出具有真实分布的非均质模型,并进行多加载速率单轴模拟试验,借助Fish语言实现加载过程中能量积聚及耗散量的统计.结果表明:加载速率增加将会使能量耗散和积聚更早发生,介质中弹性能存储密度的最大值与加载速率呈正相关的指数关系,指出研究介质力学响应应当与加载条件建立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载速率 CT扫描 非均质 能量积聚 能量耗散 弹性能存储密度
原文传递
Energy analysis for damage and catastrophic failure of rocks 被引量:31
9
作者 XIE HePing 1,2,LI LiYun 2,1,JU Yang 2,PENG RuiDong 2 & YANG YongMing 2 1 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65,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Resources and Safe Mining,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Fracture and Damage Mechanics of Rock and Concrete,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 100083,China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1年第S1期199-209,共11页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e of studi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rock materials were briefly review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energy.The main scope and the achieva...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tate of studi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of rock materials were briefly review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energy.The main scope and the achievable objectives of the energy-based research system were expatiated.It was validated by experiments that the damage process of rocks can be well described by the rock damage evolution equation established based on energy dissipation.It was found from 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and b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that only a small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input energy in hard rocks is dissipated before peak load and a large proportion in soft rocks is dissipated before peak load.For both hard and soft rocks,the energy dissipated after peak load accounts for a greater proportion.More energy would be required for rock failure under equal biaxial compression than under unequal biaxial compression.The total absorbed energy is different for rock failure under high-rate loading and low-rate loading.More fragmented failure pattern usually corresponds to higher energy absorption.The mesoscopic analysis on the damage and failure of bedded salt rocks showed that the energy dissipation is prominent and the total absorbed energy for rock failure is low when cracks propagate in the weak mud interlayer while it is contrary when cracks propagate in the salt rock.The energy accumulation,transfer,dissipation and release during the failure process of tunnel with impending failure under disturbance we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based on the elastoplastic mechanics theory.Furthermore,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nergy dissipation and energy release of fractured rocks under unloading was simulated numerically.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energy is likely to be released from the weakest surface under compression,which triggers the global failure of roc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DEFORMATION failure energy accumulation energy DISSIPATION energy release
原文传递
红外图像序列小目标的特性分析与检测 被引量:20
10
作者 吴巍 彭嘉雄 王海晖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6-149,共4页
在红外图像中微弱小目标的检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介绍一种利用形态学的Top hat算子检测方法 ,主要步骤是先对图像进行滤波 ,然后依据目标运动的连续性进行目标检测 ,并对检测所得的目标特性进行分析。实验表明 ,该检测方法... 在红外图像中微弱小目标的检测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介绍一种利用形态学的Top hat算子检测方法 ,主要步骤是先对图像进行滤波 ,然后依据目标运动的连续性进行目标检测 ,并对检测所得的目标特性进行分析。实验表明 ,该检测方法十分有效 ,并且还发现图像序列中小目标的灰度和质心位置变化是有规律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TGop-hat算子检测 目标检测 红外目标 空间特性 能量累积 TOP-HAT算子
下载PDF
低信噪比线性运动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廖斌 杨卫平 沈振康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12,16,共3页
提出了综合运用自适应门限检测方法、Hough变换的低信噪比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 ,利用该方法可有效地检测低信噪比条件下的作线性运动的红外小目标 。
关键词 自适应门限 HOUGH变换 红外检测 目标检测
下载PDF
宽带雷达能量积累与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黄巍 贺知明 向敬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889-892,共4页
通过对宽带雷达信号目标回波特性的研究 ,在小信噪比情况下 ,对比分析了宽带雷达脉间相干积累和脉间非相干积累方法的性能 ,同时对多种不同信号检测方法在宽带雷达中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模拟的理想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仿真研... 通过对宽带雷达信号目标回波特性的研究 ,在小信噪比情况下 ,对比分析了宽带雷达脉间相干积累和脉间非相干积累方法的性能 ,同时对多种不同信号检测方法在宽带雷达中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利用模拟的理想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仿真研究的结果表明 ,脉间、脉内均采用非相干积累的滑窗检测方法是一种性能稳定运算代价小的有效方法 ,且实现简单 ,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雷达 能量积累 滑窗 信号检测
下载PDF
三轴压缩下含瓦斯煤的能耗与渗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康向涛 黄滚 +3 位作者 宋真龙 邓博知 罗甲渊 张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2-768,共7页
以重庆松藻同华矿K3煤层制备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渗流装置,进行了不同围压和瓦斯压力下煤样的三轴压缩试验,并应用能量积聚与耗散的方法,研究了煤样在压缩过程中的能耗特征和渗流特性。结果表明:三轴压缩破坏过程中,含瓦斯... 以重庆松藻同华矿K3煤层制备的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渗流装置,进行了不同围压和瓦斯压力下煤样的三轴压缩试验,并应用能量积聚与耗散的方法,研究了煤样在压缩过程中的能耗特征和渗流特性。结果表明:三轴压缩破坏过程中,含瓦斯煤样存在着能量积聚与耗散。煤样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吸收并储存能量;荷载达到峰值时,煤样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在瞬间释放转化为耗散能,成为煤样破坏的源动力。围压和瓦斯压力对煤样的能耗特征有较大影响,随着围压增加,煤样吸收的总能量、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和耗散能均会增加;随着瓦斯压力增加,煤样吸收的总能量及耗散能呈现缓慢的增加,储存的弹性应变能呈逐渐下降趋势。围压和瓦斯压力对煤样的渗透性亦有较大影响。应力达到峰值前,随着围压的增加,煤样的渗透性逐步减小;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加,煤样的渗透性则呈增加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和瓦斯抽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瓦斯煤 瓦斯压力 力学特性 能量积聚 能量耗散 渗流特性
下载PDF
红外点目标检测中的能量累积 被引量:20
14
作者 曹琦 王德江 +1 位作者 张齐 毕笃彦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41-747,共7页
针对在红外图像目标检测中利用传统动态规划进行能量累积存在较大的能量扩散效应,且检测速度慢、检测概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红外点目标检测能量累积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动态规划递推式中引入了加权信息熵衰减因子和方... 针对在红外图像目标检测中利用传统动态规划进行能量累积存在较大的能量扩散效应,且检测速度慢、检测概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红外点目标检测能量累积方法。该方法在传统的动态规划递推式中引入了加权信息熵衰减因子和方向性信息权值。加权信息熵可以反映目标的运动信息,当某搜索区域存在目标运动时,能量累积衰减率小;当目标不存在时,能量累积衰减率大,从而保证了目标轨迹区域能量的大幅累积。方向性信息能够反映目标的运动轨迹方向,能使能量以大概率沿着目标运动方向有效累积。用本文方法和传统的DPA能量累积方法对平均信噪比为2.1725的12帧序列图像进行实验和比较,结果显示,传统DPA能量累积要到第9帧才能到达检测阈值,检测概率为0.956,并且会产生虚假轨迹;而本文方法到第5帧就已经到达检测阈值,检测概率为0.915。结果表明,该方法缩小了能量扩散效应区域,提高了点目标的检测概率和检测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动态规划 能量累积 加权信息熵 方向性信息加权
下载PDF
GPS时间序列及其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响应 被引量:19
15
作者 敬少群 吴云 +2 位作者 乔学军 周硕愚 施顺英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401,466,共8页
采用GIPSY软件解算的站点坐标时间序列,对我国25个GPS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趋势变化,经向坐标与纬向坐标的趋势变化反映了各站点在全球板块中的运动;垂直方向的趋势变化揭示的可能是大尺度的构造信... 采用GIPSY软件解算的站点坐标时间序列,对我国25个GPS基准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趋势变化,经向坐标与纬向坐标的趋势变化反映了各站点在全球板块中的运动;垂直方向的趋势变化揭示的可能是大尺度的构造信息,也可能是站点周围局部运动的反映.分析还表明,该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近乎1年的年变周期,但具体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最后,就该时间序列对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PS时间序列对该地震的孕育过程反映明显,并根据时间进程及异常特点将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孕育过程分为3个阶段:块体受力状态的变化、应力积累和能量的快速积累与缓慢释放.在8.1级地震孕育的初始阶段和临震、同震及震后恢复阶段,垂直方向的异常占据主导地位,初始阶段垂直方向的异常运动导致断层间闭锁;而在地震孕育的中期,各块体间水平方向的差异运动则占主导地位,它是引起能量在断层闭锁段积累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时间序列 趋势变化 周期变化 地震孕育 断层间闭锁 能量积累
下载PDF
特厚煤层掘进面围岩能量积聚特征及诱冲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朱斯陶 姜福兴 +3 位作者 王绪友 姜亦武 宁廷洲 孙邵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71-2078,共8页
以新疆硫磺沟煤矿特厚煤层掘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岩石力学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特厚煤层掘进面围岩能量积聚特征及其诱冲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①根据硫磺沟煤矿9-15煤层与岩层的岩石力学试验结果,埋深在100~1000 ... 以新疆硫磺沟煤矿特厚煤层掘进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岩石力学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特厚煤层掘进面围岩能量积聚特征及其诱冲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①根据硫磺沟煤矿9-15煤层与岩层的岩石力学试验结果,埋深在100~1000 m时,煤、岩层的能量密度与埋深成正比,煤层与岩层的能量密度比值为1.8~2.3,平均为2.1;②相同深度条件下特厚煤层掘进工作面围岩积聚弹性能远大于薄及中厚煤层,其积聚高弹性能的围岩结构是特厚煤层掘进面更容易发生冲击地压和冲击地压灾害更严重的原因之一;③掘进巷道影响范围内围岩积聚弹性能与煤层厚度和巷道半径成正比,且在同等巷道半径条件下,煤层厚度越大,巷道围岩积聚弹性能越大,当巷道半径为3.0 m时,围岩积聚的弹性能分别为巷道半径为2.5m和2.0m时围岩积聚弹性能的1.4倍和2.0倍;④提出的考虑煤层厚度和煤层冲击倾向性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比当前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评价结果也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研究结果对特厚煤层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煤层 掘进工作面 能量积聚 冲击地压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深水航道对波浪传播影响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智帮 刘子琪 +1 位作者 孙精石 牛恩宗 《中国港湾建设》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15,共7页
航道对波浪的作用已经成为深水港建设的关键技术 ,本文就航道对波浪传播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根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试验结果 ,分别阐述了航道水深、航道边坡坡度、航道宽度、海底坡度以及波浪入射角对波浪传播变形的影响。... 航道对波浪的作用已经成为深水港建设的关键技术 ,本文就航道对波浪传播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根据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的试验结果 ,分别阐述了航道水深、航道边坡坡度、航道宽度、海底坡度以及波浪入射角对波浪传播变形的影响。文中还就临界入射角在工程中的意义、截短航道进行模型试验的可行性以及最大波高与水深比等进行了分析与论证。研究成果对港口及航道工程的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航道 波浪折射 波浪传播 波能聚集 防波堤 数学模型 物理模型 防浪设计
下载PDF
增强的UV-B辐射对麦田生态系统能量累积和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祖艳群 李元 王勋陵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87-391,共5页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 ,模拟 UV- B辐射 ( UV- B,2 80~ 31 5nm)增强对麦田生态系统能量累积和流动的影响。在 5.31 k J· m- 2 UV- B辐射下 ,春小麦群体不同生育期叶、茎、根、穗、粒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降低 ,各部位热... 研究了大田栽培和自然光条件下 ,模拟 UV- B辐射 ( UV- B,2 80~ 31 5nm)增强对麦田生态系统能量累积和流动的影响。在 5.31 k J· m- 2 UV- B辐射下 ,春小麦群体不同生育期叶、茎、根、穗、粒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显著降低 ,各部位热值没有显著变化 ,各部位能量累积和总能量累积显著降低。能量累积与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而与热值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可能生物量比热值对能量累积的贡献更大。 UV- B辐射显著降低春小麦群体能量输出 ,可能导致麦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麦田生态系统 热值 能量累积 能量流动
下载PDF
基于能量累加的空间目标星像质心定位 被引量:17
19
作者 孙瑾秋 周军 +1 位作者 张臻 张永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043-3048,共6页
研究了CCD观测图像的亚像素级高精度质心定位方法以提高目标星像的天文定位精度。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如图像噪声、离散化采样误差及定位窗口选择等,结合CCD弥散斑的成像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累加的空间目标星像质心定位... 研究了CCD观测图像的亚像素级高精度质心定位方法以提高目标星像的天文定位精度。分析了影响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如图像噪声、离散化采样误差及定位窗口选择等,结合CCD弥散斑的成像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累加的空间目标星像质心定位方法。该方法使用插值方式降低离散采样点和实际感光区域光线照度的不一致性;利用弥散斑能量累加自适应地确定目标星像的有效窗口,优化目标星像灰度,消除随机噪声的影响;并采用平方加权质心定位方法进行质心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定位精度可达0.01pixel,适用于低信噪比条件下的质心定位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 空间目标 质心定位 能量累加
下载PDF
工作面回采速度影响下煤层顶板能量积聚释放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同彬 郭伟耀 +1 位作者 韩飞 顾士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7-44,共8页
为了揭示工作面回采速度与顶板弯曲变形能相关性,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首先研究了回采速度效应下顶板能量积聚规律,然后分析了顶板能量释放特征,最后探讨了回采速度影响下顶板能量积聚释放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 为了揭示工作面回采速度与顶板弯曲变形能相关性,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方法,首先研究了回采速度效应下顶板能量积聚规律,然后分析了顶板能量释放特征,最后探讨了回采速度影响下顶板能量积聚释放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增大,岩梁的抗拉强度呈线性增大趋势,而积聚能量呈指数型增加趋势;随着回采速度增加,顶板释放能量也呈指数型增加趋势;工作面回采速度为5.0~6.0 m/d时,微震活动为高能量低频次,而保持在4.0 m/d左右时,微震活动为低能量高频次;回采速度由慢变快时,顶板积聚能量增加的本质是受到的加载速率增大,而能量释放的本质是增加的弹性能致使煤岩系统的非稳定动态平衡被打破,从而诱发冲击地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采速度 顶板 能量积聚 能量释放 微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