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皇帝的修省与罪己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媛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61,共7页
明朝皇帝的修省活动较以往历代更为频繁,成化以后表现尤其明显,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政策反思手段。皇帝修省包括因自然灾害或天象异常而进行的消极的应对式修省,以及日常化的、为主动求过进行的积极式修省,修省范围只限于干天合之... 明朝皇帝的修省活动较以往历代更为频繁,成化以后表现尤其明显,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规化的政策反思手段。皇帝修省包括因自然灾害或天象异常而进行的消极的应对式修省,以及日常化的、为主动求过进行的积极式修省,修省范围只限于干天合之事,并不为人事而举。当修省不足以显示反思之诚意时,即颁布罪己诏书,这是皇帝反思活动的极致表现。明朝皇帝的修省和罪己行为反映了儒家圣王之责任担当的意义,具有弥祸、祈庥的宗教意味,也是安抚臣民、调整政策的承诺。明朝皇帝和士大夫对待修省行为的态度体现出帝制体系内君主与士大夫政治角色、理念之间的契合之处。修省与罪己作为一种内在的反省机制,对君德、君责的履行提出了要求和保障,使君主之行为具有极限,但这种对君权的限制仍相当朦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省 罪己 明代 皇帝 儒家
下载PDF
汉代皇帝宗庙祭祖制度考论 被引量:6
2
作者 郭善兵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31,共9页
西汉初,叔孙通采撷先秦古礼及秦制,确立汉朝皇帝宗庙祭祖制度。其中既不乏沿袭传统的因素,也混杂有当时不同地域的文化,还有出身于庶民阶层的汉统治者所熟稔的民间俗文化的因素。汉武帝以后,儒学在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主导地位... 西汉初,叔孙通采撷先秦古礼及秦制,确立汉朝皇帝宗庙祭祖制度。其中既不乏沿袭传统的因素,也混杂有当时不同地域的文化,还有出身于庶民阶层的汉统治者所熟稔的民间俗文化的因素。汉武帝以后,儒学在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主导地位逐渐确立。儒家若干典籍记载的所谓周代天子祭祖礼制,对汉代皇帝修订宗庙祭祖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过,两汉时期皇帝宗庙祭祖制度,与儒家典籍的相关记载以及若干儒生的诠释相比,二者并不完全吻合,而是前者依据现实需要,对后者多有变通,由此导致制度本身时刻处于调整、变化的动态过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皇帝宗庙 祭祀 礼制
下载PDF
《管子·轻重》重农抑商思想特色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建军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0-55,共6页
《管子·轻重》从商贾控制市场盘剥农民与君主争利及其带来的政治后果出发 ,全面论述了商贾与君主的矛盾 ,从而提出了系统的重农抑商思想 ,比如 ,不征徭役保证农时 ,保证农业成本 ,排斥商贾对粮食市场操纵 ,控制农民的生产过程以打... 《管子·轻重》从商贾控制市场盘剥农民与君主争利及其带来的政治后果出发 ,全面论述了商贾与君主的矛盾 ,从而提出了系统的重农抑商思想 ,比如 ,不征徭役保证农时 ,保证农业成本 ,排斥商贾对粮食市场操纵 ,控制农民的生产过程以打击商贾的高利贷盘剥 ,使用政治强权直接剥夺商贾的财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重农 抑商 君主
下载PDF
西汉帝王与帝王之学及经学之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强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213-220,共8页
西汉经学走向朝廷与帝王重视儒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初承袭秦法 ,执行“以吏为师”的思想路线。到汉武帝时 ,儒学战胜于朝廷 ,开始显露出“以师为吏”的政治端倪。经学是汉代的帝王之学 ,以武帝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为分界线 ,经学显于朝... 西汉经学走向朝廷与帝王重视儒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汉初承袭秦法 ,执行“以吏为师”的思想路线。到汉武帝时 ,儒学战胜于朝廷 ,开始显露出“以师为吏”的政治端倪。经学是汉代的帝王之学 ,以武帝建元五年立五经博士为分界线 ,经学显于朝廷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西汉帝王从经师受业自惠帝开始 ,武帝以后 ,经学成为官学 ,经师与帝王的关系空前密切。是时 ,经师任太子太傅或太子少傅为常职 ,昭帝时蔡义以人主师拜相 ,开西汉人主师为相的先例 ,此后 ,人主师为相遂成惯例。尊重经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帝王 经学 经师 官学 儒学
下载PDF
审美距离与大众文化的位置——近年来大众文化个案分析及其一般性结论 被引量:4
5
作者 金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50,62,共11页
从近年来四种大众文化热点韩剧、帝王戏、超级女声、少年写作对这些个案的分析,同时根据姚斯的审美距离理论而自拟的审美距离函数图,得出了一般性结论:大众文化的审美距离总是较小,使接受者的感受力因不断重复而日益麻木,使需要随着时... 从近年来四种大众文化热点韩剧、帝王戏、超级女声、少年写作对这些个案的分析,同时根据姚斯的审美距离理论而自拟的审美距离函数图,得出了一般性结论:大众文化的审美距离总是较小,使接受者的感受力因不断重复而日益麻木,使需要随着时代或文明而变革的旧的观念与集体无意识更为板滞、固化;而社会或精神知识分子的文化,其审美距离总是较大,必不可免地要等待接受方面期待视野之水平的扩大与提高。因此,大众文化与知识分子文化需要有一种平衡。然而遗憾的是,今天中国,大众文化似正在出现独霸天下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剧 帝王戏 超女 少年写作 审美距离 大众文化 知识分子文化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帝王谥法研究(上) 被引量:5
6
作者 戴卫红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12-21,共10页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谥法的理论构建和礼仪范式做了探讨。《通典》卷一〇四《凶礼二六》"帝王谥号议"是对唐之前帝王谥法理论最全面的概括,杜佑追叙了黄帝、颛顼、尧、舜等谥号的由来;以问答的形式,征引了《大戴礼记》...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谥法的理论构建和礼仪范式做了探讨。《通典》卷一〇四《凶礼二六》"帝王谥号议"是对唐之前帝王谥法理论最全面的概括,杜佑追叙了黄帝、颛顼、尧、舜等谥号的由来;以问答的形式,征引了《大戴礼记》《礼记·乐记》《白虎通》《五经通义》等文献,说明谥法与行迹直接相关、谥法的取得必须以爵位为前提、追谥父祖可改谥爵、天子崩南郊称天而谥等,这些基本原则和理论大都为春秋、战国、汉代及后代所遵循,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构建帝王谥法的理论基石。蔡邕《独断·帝谥》是现存最早的关于帝王谥字的单篇文献,之后南朝的贺琛又将谥字分为君谥、臣谥和妇人谥,直接影响到后世的谥法。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谥法的礼仪范式日渐繁缛、亦愈加制度化,但是群臣谥议、南郊告谥、题谥于神主之背等主要仪式并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王 谥法 谥号 谥议 南郊告谥
下载PDF
文化认同在道教中国化中的意义--以净明忠孝道为例
7
作者 焦玉琴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以“天地君亲师”为代表的文化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力量,在道教中国化这一时代命题中具有重要意义。道教是孕育并生长于中国的宗教,因富含传统文化的元素,彰显出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以发轫于江南地区(以江西为核心区域)的净明... 以“天地君亲师”为代表的文化认同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力量,在道教中国化这一时代命题中具有重要意义。道教是孕育并生长于中国的宗教,因富含传统文化的元素,彰显出鲜明的本土文化特征。以发轫于江南地区(以江西为核心区域)的净明忠孝道为例,它从前身的民间信仰许逊崇拜到后世跻身制度性宗教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皆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净明道将中国传统观念“天地君亲师”全面融摄吸收,以之作为自己义理建构、教团组织建设、道脉赓续、祭祀圈扩展的重要支撑和文化力量。净明道至今鲜活的宗教实践,祭祀教祖许逊绵延的庙会香火,均表明文化认同是道教存续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道教中国化这一时代课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中国化 文化认同 净明道 天地君亲师 西山万寿宫
下载PDF
诗成何以感鬼神——上古帝王与郊庙祭歌形态关系探析
8
作者 张树国 梁爱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2期187-191,共5页
诗乐舞为上古祀神仪式中最富有艺术性的部分。周因于殷礼,祭祀礼仪中的诗篇大部分为“史巫祝宗”之辞,为仪式用语,保存在《诗经》的雅颂中,与乐舞一起服务于降神、娱神的需要。
关键词 帝王 鬼神 郊庙祭歌形态
下载PDF
一体两翼内外相维:明代中枢政治结构之再认识
9
作者 张之佐 张静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2-135,共14页
作为帝制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中枢政治结构的变革呈现出“因袭与演变”的重要特点。明代中枢政治结构的发展,经历了“皇帝—丞相”的“一对一模式”和“皇帝—六部”的“一对多模式”,最终形成了“皇帝—内阁、司礼监”的“一对二... 作为帝制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部分,中枢政治结构的变革呈现出“因袭与演变”的重要特点。明代中枢政治结构的发展,经历了“皇帝—丞相”的“一对一模式”和“皇帝—六部”的“一对多模式”,最终形成了“皇帝—内阁、司礼监”的“一对二模式”,这是明朝不同于以往任何朝代的中枢决策系统。从纵向结构来看,明代中枢政治结构形成了一种立体的金字塔型结构,皇帝无疑处在权力的最顶峰;就横向分层而言,分居皇权之下的司礼监和内阁互相制约,形成“一体两翼,内外相维”的权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帝 内阁 司礼监 一体两翼 内外相维
下载PDF
宋朝皇帝对官员的节日物质赏赐 被引量:4
10
作者 史泠歌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12,共6页
宋朝皇帝对官员的节日物质赏赐,是欢庆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日中,皇帝对官员赐服、赐宴、赐花,还赏赐不同的节令食物、用品,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饼、糕、粥、扇、桃符等都在赏赐之列,可谓赏赐内容丰富。皇帝对官员的物质赏赐增添了节... 宋朝皇帝对官员的节日物质赏赐,是欢庆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日中,皇帝对官员赐服、赐宴、赐花,还赏赐不同的节令食物、用品,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饼、糕、粥、扇、桃符等都在赏赐之列,可谓赏赐内容丰富。皇帝对官员的物质赏赐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联络了君臣感情,亦体现了官员尊卑等级。节赏是政治行为,也折射出当时的国家财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朝 皇帝 节日 物质赏赐
下载PDF
国家视域与边疆治理研究——以清代云南水利为中心
11
作者 吴连才 白玉军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清代云南水利发展达到传统农业社会的顶峰,与上至帝王下至地方官绅高度重视云南水利发展密不可分。总体上看,清代各朝皇帝都一如既往地重视云南水利发展,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地方官员和士绅对云南水利认识更为深刻,并针对不同情形提出... 清代云南水利发展达到传统农业社会的顶峰,与上至帝王下至地方官绅高度重视云南水利发展密不可分。总体上看,清代各朝皇帝都一如既往地重视云南水利发展,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地方官员和士绅对云南水利认识更为深刻,并针对不同情形提出因地制宜的水利发展策略。正是在社会各阶层所形成的重视水利发展的意识,奠定了云南水利发展基础,为清代治理云南夯实根基,为云南深度内地化创造了积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水利 边疆治理 帝王 地方官 清代
下载PDF
天子驾八马、六马与神仙驾八龙、六龙——周秦汉礼制与神仙家文化同步变迁之一例
12
作者 庞光华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2-25,92,共5页
周代及以前的天子车驾是八马,于是战国后期以前的神仙家文化以神仙的车驾为八龙;战国晚期以后和秦汉,天子的车驾为六马,于是神仙的车驾变成了六龙。直到汉武帝改制,色尚黄,数尚五,才改变秦制。西汉后期,又有改制,色从尚黄变为尚赤。古... 周代及以前的天子车驾是八马,于是战国后期以前的神仙家文化以神仙的车驾为八龙;战国晚期以后和秦汉,天子的车驾为六马,于是神仙的车驾变成了六龙。直到汉武帝改制,色尚黄,数尚五,才改变秦制。西汉后期,又有改制,色从尚黄变为尚赤。古时的神仙家把仙人的礼仪拟同于帝王。这是我国神仙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子 八马 六马 神仙 八龙 六龙
下载PDF
清宫御膳房若干问题考实 被引量:2
13
作者 滕德永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4-18,共5页
御膳房是宫中负责皇帝膳食的机构,由于档案资料的限制,既有的一些认知真伪难辨。文章结合相关档案文献,澄清了御膳房的名称、太监尝膳、菜不过三匙等问题。
关键词 御膳房 清宫 皇帝
下载PDF
清前中期帝王的国家礼制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洁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8,共8页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其礼制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极具特色。清朝虽为少数民族建立,但也认同传统儒家礼制文化。清朝通过前中期几位帝王的大力建设,国家礼制体系确立并发展起来。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后阶段的...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其礼制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极具特色。清朝虽为少数民族建立,但也认同传统儒家礼制文化。清朝通过前中期几位帝王的大力建设,国家礼制体系确立并发展起来。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后阶段的大一统王朝,将中国数千年的礼制文化发展到极致。清朝治下各族人民共行中华传统礼仪,这是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凝聚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帝王 金代拜天礼 国家礼制
下载PDF
中国龙的品相由来与当代传媒的误读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震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4-76,共3页
根据金石文字和传世文献的记载,龙为天子标志出自秦始皇的创造,是对应秦朝为水德的阴阳术的诈言。刘邦故意将龙鼎新为天子神威标志,形成具象。司马迁等史家则将其历史化,于是龙成为天子的象征和神威一直延续到清代。现代人把中国人说成... 根据金石文字和传世文献的记载,龙为天子标志出自秦始皇的创造,是对应秦朝为水德的阴阳术的诈言。刘邦故意将龙鼎新为天子神威标志,形成具象。司马迁等史家则将其历史化,于是龙成为天子的象征和神威一直延续到清代。现代人把中国人说成是龙的传人,完全是误读,误读的原因主要就像天安门表示北京和祖国一样,是元代开始的龙蟒分合的帝王政治扩展和当代流行歌曲的误导,也是文化转型的世俗化成果,因此我们应该抛弃这一封建政治的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子 龙的传人 误读
下载PDF
理想王朝的构拟——《白虎通义》的“帝王”思想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建东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32-36,共5页
建立一个理想的统治体系,就需要有一个理想的统治思想作为指引。《白虎通义》是东汉时一些儒者对关乎统治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所形成的一部著作。在《白虎通义》里,一大批参与者表达了对理想王朝建设的设想,形成了其影响深远的帝王思想。
关键词 《白虎通义》 天子 帝王 理想统治
下载PDF
谶纬乱经:东汉帝王与士人“天命”解释权之争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捷飞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3-79,共7页
两汉时代士人援引谶纬解释经义,背后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一方面,帝王对谶纬大力推崇,使得谶纬之说杂入经学,实则是帝王利用权术对今古文经学进行某种程度的驾驭与引导,使得原本因学术观点不同、学派异见纷争而展开的今古文之争,性质重... 两汉时代士人援引谶纬解释经义,背后有着较为复杂的原因。一方面,帝王对谶纬大力推崇,使得谶纬之说杂入经学,实则是帝王利用权术对今古文经学进行某种程度的驾驭与引导,使得原本因学术观点不同、学派异见纷争而展开的今古文之争,性质重心发生变化,转而呈现出士人为寻求官方支持、占据学术风气主流地位而争引谶纬、附会经义的现象;另一方面,谶纬之说的大量杂入,使得经学在整体上丧失了学术纯洁性与权威性,客观上造成了"谶纬乱经"的实际状况,最终使经学走向衰亡。帝王这种倡信谶纬、引导士人援引谶纬解释经义的现象,背后存在欲以谶纬为手段,收归在西汉前期即已为士人阶层创设并持有的政权合法性解释的权力,以达到巩固集权统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谶纬乱经 帝王 士人 政权合法性 解释权争夺
原文传递
浅谈“落霞”系列小说中的“帝师”形象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先彬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
二月河在“落霞”系列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于伍次友、邬思道、方苞等人的“帝师”形象,这些帝师形象是明清历史演义小说中“军师”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才子”形象的结合体。在他们的身上... 二月河在“落霞”系列小说中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为出色的当属于伍次友、邬思道、方苞等人的“帝师”形象,这些帝师形象是明清历史演义小说中“军师”形象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才子”形象的结合体。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作者正是通过伍次友等人的“帝师”形象,重塑了儒家思想至高无上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月河 落霞小说 军师 才子 帝师形象 儒家思想
下载PDF
帝王农本思想对西汉盛世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51-54,共4页
西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210年之久,出现过史称"文景之治"、"武帝极盛"和"昭宣中兴"的盛世时期。西汉盛世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历代帝王农本思想的推行。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重农、劝农和奖农、轻徭薄赋... 西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210年之久,出现过史称"文景之治"、"武帝极盛"和"昭宣中兴"的盛世时期。西汉盛世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历代帝王农本思想的推行。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重农、劝农和奖农、轻徭薄赋、抑商政策、整顿农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帝王 农本 盛世
下载PDF
蜀主刘备的帝王之道
20
作者 潘逸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3-95,共3页
本文通过对刘备具有五大帝王资质和突现五大用人精髓的论述,用故事说道理,借历史讲人物,旨在阐述蜀主刘备的帝王成功之道。
关键词 蜀主 刘备 帝王 之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