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世纪初期教育期刊与西方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建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4,共6页
西方教学方法在中国的传播,是在清朝末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各种途径展开的。其中,教育期刊紧跟时代步伐,根据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的要求,主动探求,积极引进西方的教学方法,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初期西方教育方法在中国的传播。
关键词
20
世纪初期
教育期刊
西方教学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二十世纪初的湖南师范教育——以省立师范学校为例
2
作者
刘国武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7-90,共4页
湖南的师范教育兴起于清末"新政"之后,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办学思想,仿日本师范教育的框架,形成了师范教育的基本模式。民国初年,倡导"民本主义"教育,调整了学制,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这一时...
湖南的师范教育兴起于清末"新政"之后,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办学思想,仿日本师范教育的框架,形成了师范教育的基本模式。民国初年,倡导"民本主义"教育,调整了学制,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这一时期是湖南师范教育的雏形和奠基时期,凸显了以下特点:对师范教育的作用和特点认识较深刻,突出了师范教育特色,注重修身教育、通识教育、生计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学校办学自主权较大,机构设置简便,管理严格、细致。因此,不仅为全省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而且造就了一批改造中国的革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世纪初
湖南
师范教育
述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初国内外对孙中山的评价解读
3
作者
屈建军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4-47,共4页
20世纪初,国内外人士对孙中山有过许多评价,这些评价真实地记录了孙中山的是非功过,是研究孙中山的第一手资料。梳理和解读这些资料,对当代孙中山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孙中山
20
世纪初
功过
评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20世纪初小说中“英雌”构型的基本要素
4
作者
李奇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10,共5页
20世纪初,"英雌"话语演变为民族国家振兴、女权振兴的典型话语形态之一。与之相呼应,小说拟构的"英雌"纷纷涌现。由此,"想象英雌"构成了此类小说叙事的一条主脉。一般而言,"英雌形象"都具有相...
20世纪初,"英雌"话语演变为民族国家振兴、女权振兴的典型话语形态之一。与之相呼应,小说拟构的"英雌"纷纷涌现。由此,"想象英雌"构成了此类小说叙事的一条主脉。一般而言,"英雌形象"都具有相同的拟构方式和手段:即应"引"而生的英雌速成途径,英雌能量的乌托邦狂想和英雌人物的"演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世纪初
小说
“英雌”构型
基本要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发展的弱势地位探析——以江苏城乡关系为考察视角
5
作者
樊翠花
王鸿斌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79-85,共7页
中国近代,城乡联系不断加强,矛盾也随之加剧。城市攫取着乡村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却对农村的助推乏力。到20世纪前期,城乡关系失衡,一边是现代化程度日益增强的大城市,另一边是贫困落后的广大乡村。乡村在与城市的产品交易中地位下降...
中国近代,城乡联系不断加强,矛盾也随之加剧。城市攫取着乡村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却对农村的助推乏力。到20世纪前期,城乡关系失衡,一边是现代化程度日益增强的大城市,另一边是贫困落后的广大乡村。乡村在与城市的产品交易中地位下降,租税负担沉重,资金、青壮劳动力、社会精英纷纷流向城市,社会话语权渐失,乡村处于弱势地位,在江苏地区表现明显。这成为当时乡村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结构性紧张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弱势地位
城乡关系
群体性事件
20
世纪前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00—1930年明清小说在越南的翻译与出版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嘉
《国际汉学》
CSSCI
2017年第1期127-131,共5页
20世纪初,越南出现了中国明清小说的翻译热潮,翻译数量巨大。在此风潮的带领下,明清小说在越南得到了比以往更广泛、深入的传播,并对越南的社会、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对这次翻译热潮进行了考察,并对此次翻译热潮出现的原因...
20世纪初,越南出现了中国明清小说的翻译热潮,翻译数量巨大。在此风潮的带领下,明清小说在越南得到了比以往更广泛、深入的传播,并对越南的社会、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对这次翻译热潮进行了考察,并对此次翻译热潮出现的原因、出版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
世纪初
越南
明清小说
翻译
原文传递
《客家词典》音系
被引量:
1
7
作者
钟蔚苹
陈英纳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5-485,共21页
《客家词典》(Hakka-woordenboek)由荷兰人范德斯达特(P.A.Van De Stadt)于1912年编写,记录了二十世纪初印尼梅县腔客家方言。本文归纳其声韵调系统,并列出同音字汇。
关键词
《客家词典》
二十世纪初的印尼梅县腔客家方言
声韵调系统
同音字汇
原文传递
题名
20世纪初期教育期刊与西方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
1
1
作者
杨建华
机构
集美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94,共6页
基金
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世纪中国教育期刊史研究"(09YJA880053)
2008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中国近现代教育学术期刊史研究"(2008B2093)阶段性成果
文摘
西方教学方法在中国的传播,是在清朝末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各种途径展开的。其中,教育期刊紧跟时代步伐,根据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的要求,主动探求,积极引进西方的教学方法,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初期西方教育方法在中国的传播。
关键词
20
世纪初期
教育期刊
西方教学法
Keywords
^
th
e
early
20
^
th
century
education
journals
Weatern
pedagogics
分类号
G42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二十世纪初的湖南师范教育——以省立师范学校为例
2
作者
刘国武
机构
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
出处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87-90,共4页
文摘
湖南的师范教育兴起于清末"新政"之后,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为办学思想,仿日本师范教育的框架,形成了师范教育的基本模式。民国初年,倡导"民本主义"教育,调整了学制,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这一时期是湖南师范教育的雏形和奠基时期,凸显了以下特点:对师范教育的作用和特点认识较深刻,突出了师范教育特色,注重修身教育、通识教育、生计教育和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学校办学自主权较大,机构设置简便,管理严格、细致。因此,不仅为全省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骨干教师,而且造就了一批改造中国的革命家。
关键词
20
世纪初
湖南
师范教育
述评
Keywords
^
th
e
early
20
^
th
century
Hunan
normal
education
reviews
分类号
G659.29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初国内外对孙中山的评价解读
3
作者
屈建军
机构
西安航空学院思政部
出处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44-47,共4页
文摘
20世纪初,国内外人士对孙中山有过许多评价,这些评价真实地记录了孙中山的是非功过,是研究孙中山的第一手资料。梳理和解读这些资料,对当代孙中山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孙中山
20
世纪初
功过
评价
Keywords
Sun
Yat-sen
^
th
e
early
20
^
th
century
contributions
and
faults
evaluations
分类号
K257 [历史地理—历史学]
D693.0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20世纪初小说中“英雌”构型的基本要素
4
作者
李奇志
机构
武汉工业学院人文系
出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6-10,共5页
文摘
20世纪初,"英雌"话语演变为民族国家振兴、女权振兴的典型话语形态之一。与之相呼应,小说拟构的"英雌"纷纷涌现。由此,"想象英雌"构成了此类小说叙事的一条主脉。一般而言,"英雌形象"都具有相同的拟构方式和手段:即应"引"而生的英雌速成途径,英雌能量的乌托邦狂想和英雌人物的"演说"性。
关键词
20
世纪初
小说
“英雌”构型
基本要素
Keywords
^
th
e
early
20
^
th
century
th
e
configuration
of
"female
heroes"
basic
key
elements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发展的弱势地位探析——以江苏城乡关系为考察视角
5
作者
樊翠花
王鸿斌
机构
盐城师范学院社会学院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79-85,共7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末民初苏南群体性事件与社会防控机制研究"(10LSD01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辛亥革命前后乡村群体性事件与社会调控机制研究"(11YJC7700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长三角地区群体性事件与舆情研究"(13CZS073)
文摘
中国近代,城乡联系不断加强,矛盾也随之加剧。城市攫取着乡村政治、经济、文化资源,却对农村的助推乏力。到20世纪前期,城乡关系失衡,一边是现代化程度日益增强的大城市,另一边是贫困落后的广大乡村。乡村在与城市的产品交易中地位下降,租税负担沉重,资金、青壮劳动力、社会精英纷纷流向城市,社会话语权渐失,乡村处于弱势地位,在江苏地区表现明显。这成为当时乡村群体性事件频发的结构性紧张因素之一。
关键词
乡村
弱势地位
城乡关系
群体性事件
20
世纪前期
Keywords
rural
area
inferior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mass
incidents
^
early
20
^
th
century
分类号
K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00—1930年明清小说在越南的翻译与出版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嘉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越南语教研室
出处
《国际汉学》
CSSCI
2017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文摘
20世纪初,越南出现了中国明清小说的翻译热潮,翻译数量巨大。在此风潮的带领下,明清小说在越南得到了比以往更广泛、深入的传播,并对越南的社会、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对这次翻译热潮进行了考察,并对此次翻译热潮出现的原因、出版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20
世纪初
越南
明清小说
翻译
Keywords
^
early
20
^(
th
)
century
Vietnam
Ming-Qing
fiction
translation
分类号
H44 [语言文字]
I046 [文学—文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客家词典》音系
被引量:
1
7
作者
钟蔚苹
陈英纳
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中文系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出处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5-485,共2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内外客家方言的语料库建设和综合比较研究”(14ZDB103)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明末以来西方人创制的汉语罗马字拼音方案研究”(13BYY103)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珠江口东岸地区粤客方言的语言接触研究”(GD19YYY02)的资助。
文摘
《客家词典》(Hakka-woordenboek)由荷兰人范德斯达特(P.A.Van De Stadt)于1912年编写,记录了二十世纪初印尼梅县腔客家方言。本文归纳其声韵调系统,并列出同音字汇。
关键词
《客家词典》
二十世纪初的印尼梅县腔客家方言
声韵调系统
同音字汇
Keywords
th
e
Hakka-woordenboek《客家词典》
^
Meixian
Hakka
dialect
in
Indonesia
in
th
e
early
20
^(
th
)
century
th
e
phonological
system
homophony
syllabary
分类号
H176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世纪初期教育期刊与西方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
杨建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二十世纪初的湖南师范教育——以省立师范学校为例
刘国武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世纪初国内外对孙中山的评价解读
屈建军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20世纪初小说中“英雌”构型的基本要素
李奇志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0世纪前期中国乡村发展的弱势地位探析——以江苏城乡关系为考察视角
樊翠花
王鸿斌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1900—1930年明清小说在越南的翻译与出版
王嘉
《国际汉学》
CSSCI
2017
3
原文传递
7
《客家词典》音系
钟蔚苹
陈英纳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