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字发展史的几个核心问题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贵元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2,95,共10页
从形体特征看,整个汉字发展史经历了象形、亚象形、隶体和楷体四个阶段。商代、西周汉字形体为象形形体,春秋至战国中期为亚象形形体,战国后期至东汉为隶体,三国以后为楷体。象形、亚象形阶段构形依据是物象,隶体、楷体阶段构形依... 从形体特征看,整个汉字发展史经历了象形、亚象形、隶体和楷体四个阶段。商代、西周汉字形体为象形形体,春秋至战国中期为亚象形形体,战国后期至东汉为隶体,三国以后为楷体。象形、亚象形阶段构形依据是物象,隶体、楷体阶段构形依据是词的音义。在隶变后汉字新体系建立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种力量的互动,一种是打破旧形体建立新形体的创新动能,表现为多途探索;另一种是结构平衡,从字形系统完善的角度来调整、确定种种异形成分的生存状态。在前期,多途探索处于主导地位,后期则结构平衡处于主导地位。共生式发展与替代式发展是汉字字形体系建立过程中两种发展模式,其中,共生式发展是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发展史 隶变 象形
原文传递
论汉字形声造字的阶段性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晓强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75-80,共6页
源于记录语音的需求,原始汉字中可能已出现形声结构。汉字形声造字的主流是为分化汉字记词职能而产生的分化形声字,支流是为增强汉字音、义信息而产生的强化形声字。在汉字发展早期阶段,分化形声字主要解决因文字假借和字义宽泛而导致... 源于记录语音的需求,原始汉字中可能已出现形声结构。汉字形声造字的主流是为分化汉字记词职能而产生的分化形声字,支流是为增强汉字音、义信息而产生的强化形声字。在汉字发展早期阶段,分化形声字主要解决因文字假借和字义宽泛而导致的汉字一字多职问题;此后,因词义引申而引起的形声分化成为汉字形声造字的绝对主流。秦汉之后,汉语进入以双音词为主的局面,汉字形声分化的内在动力消失,但在惯性作用下,类化形声字和拼合形声字仍大量产生。随着惯性的逐渐减弱,汉字形声造字潮流在唐代逐渐进入尾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发展 形声造字 形声字
下载PDF
管窥隶变过程中的讹变对汉字发展的影响
3
作者 罗恰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2X期71-72,共2页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隶变过程中的讹变对汉字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其中的一些讹变直接导致了汉字的合并与分化,这其中的某些合并增加了汉字字形表义的负担,给人们对字义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某些分化却满足了文字适...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隶变过程中的讹变对汉字发展的影响尤为突出。其中的一些讹变直接导致了汉字的合并与分化,这其中的某些合并增加了汉字字形表义的负担,给人们对字义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某些分化却满足了文字适应语言发展的需要,具有进步意义。其消极与积极作用并行,对汉字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隶变 讹变 字形 字音 字义 汉字发展
下载PDF
漢字的派生方式與派生關係
4
作者 李潔瓊 《汉语史研究集刊》 2021年第1期260-274,共15页
漢字派生是指原本由一個漢字表示的字義在發展過程中演變爲由兩個或多個漢字表示的現象,其本質是漢語詞彙發展推動下的漢字形體發展現象,所以是漢字發展史和漢語詞彙發展史的綜合研究對象。漢字派生方式是漢字派生研究的最核心内容,從... 漢字派生是指原本由一個漢字表示的字義在發展過程中演變爲由兩個或多個漢字表示的現象,其本質是漢語詞彙發展推動下的漢字形體發展現象,所以是漢字發展史和漢語詞彙發展史的綜合研究對象。漢字派生方式是漢字派生研究的最核心内容,從有無新形產生的角度,可分爲有新形產生和無新形產生兩大類。從字形功能的角度看,漢字原字形與派生字形之間的關係頗爲複雜,有多種對應關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漢字發展 詞彙發展 字詞關係
原文传递
部件特征和正字法意识在儿童汉字书写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史冰洁 李虹 +1 位作者 张玉平 舒华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研究以北京地区262名汉语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部件复杂程度和部件数量对儿童延迟抄写成绩的影响,并通过一年的追踪,考察了儿童书写加工基本单位及其发展变化历程,并分析了儿童的正字法意识对其书写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实验一发现汉... 研究以北京地区262名汉语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部件复杂程度和部件数量对儿童延迟抄写成绩的影响,并通过一年的追踪,考察了儿童书写加工基本单位及其发展变化历程,并分析了儿童的正字法意识对其书写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实验一发现汉语儿童的书写单位是一个从笔画到部件的多水平发展过程,在控制整字笔画的情况下,对于部件复杂的汉字,以笔画为单位进行编码,错误类型以笔画乱写和部件错误为主,而对于由简单部件组成的汉字,主要以部件为单位进行组块,儿童多犯部件替换的错误。实验二发现在部件复杂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汉字所包含的部件数量越多,儿童的书写正确率越低,多犯部件缺失和部件替换的错误。实验三发现儿童一年级的正字法意识能够显著预测当年及一年后的书写成绩,表明正字法意识对于儿童的书写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写发展 延迟抄写 正字法意识 汉语儿童
原文传递
汉字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运富 王立军 +2 位作者 齐元涛 何余华 黄德宽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9-473,共25页
“十三五”期间,汉字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汉字职用研究得到重视和发展;在研究材料和研究视角上也更加多元化;汉字发展史和汉字学史也有新的拓展;特别是古文字学研究由冷门变热门,不仅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召开了... “十三五”期间,汉字学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取得长足进步,尤其是汉字职用研究得到重视和发展;在研究材料和研究视角上也更加多元化;汉字发展史和汉字学史也有新的拓展;特别是古文字学研究由冷门变热门,不仅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召开了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学术研究方面,如出土文献整理、疑难字考释、数字化和智能化等领域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十四五”期间,汉字学研究在既有成果基础上,将在材料的普查、整合、著录方面形成国家级文化工程,更加注重理论方法体系性建设,特别是要深入开展汉字与汉语关系的动态研究,开展古文字考释成果的覆验研究,提炼出古文字考释方法并加以理论建构,还要将汉字文化价值的推广应用落到实处,“为推动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学 甲骨文 古文字学 汉字发展史 汉字学史
下载PDF
朝鲜时代写本《传奇语录》汉语字词考探
7
作者 张欣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237-244,共8页
《传奇语录》是朝鲜时代的汉文写本词典,全书共收录、训释汉语词677例,所收词条口语性鲜明。经调查,全书有俗写、异构、记音三种异文,在归类、分词、书写、训释等方面存在讹误,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考订,可以发现全书异文与讹误的形成与... 《传奇语录》是朝鲜时代的汉文写本词典,全书共收录、训释汉语词677例,所收词条口语性鲜明。经调查,全书有俗写、异构、记音三种异文,在归类、分词、书写、训释等方面存在讹误,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考订,可以发现全书异文与讹误的形成与汉语俗字传承、本民族语言文字影响、抄写随意以求便捷有关。本书的汉语字词,在推动域外汉字研究、相关古籍整理等方面均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语录》 讹误 异文 汉字发展史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研究论纲——本质内涵、动力系统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彩波 闫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7-154,176,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其广义内涵;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其核心要素。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本质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其广义内涵;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其核心要素。中国政治发展道路的动力系统包含了体制内动力和体制外动力,内外动力源之间所形成的有效张力会持续推动着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正义、政治体系稳定的三维发展取向是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政治研究
原文传递
钱坫金石学研究述要
9
作者 王相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2期64-71,共8页
钱坫是活跃在乾嘉金石圈的一位重要学者。他一生阅览金石无数,学术积累丰厚,结合考据学盛行的时代风气,对金石学有深刻的理论思考。钱坫主张摒弃前代溺于鉴赏把玩的金石研究习气,掘发金石学服务于经史研究的学术传统,致力于考辨文字源流... 钱坫是活跃在乾嘉金石圈的一位重要学者。他一生阅览金石无数,学术积累丰厚,结合考据学盛行的时代风气,对金石学有深刻的理论思考。钱坫主张摒弃前代溺于鉴赏把玩的金石研究习气,掘发金石学服务于经史研究的学术传统,致力于考辨文字源流,证验古代经济社会制度、区域地理沿革等切于实用的学术研究。钱坫的金石学研究方法反映出乾嘉小学的发展水平与理念追求,囿于时代情形,得失互见,具有学科发展的阶段性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坫 金石学 考经证史 文字源流
下载PDF
汉字基础构件研究的几个问题
10
作者 何山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7-15,共9页
汉字基础构件是最小的、具有表音表义或区别替代功能的构字单位。基础构件系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处于半封闭状态,内部成员以传承为主,且趋于稳定,为维护汉字基本性质和汉字系统保守式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基础构件具有形态、层级分... 汉字基础构件是最小的、具有表音表义或区别替代功能的构字单位。基础构件系统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处于半封闭状态,内部成员以传承为主,且趋于稳定,为维护汉字基本性质和汉字系统保守式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基础构件具有形态、层级分布、功能和构字能度几方面属性,各属性既独立指称,又互相配合,既与汉字属性相关照,又是各自系统性的重要表现。汉字历时发展中,基础构件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反映和决定着字形变异度,并推动汉字创制理念和方法创新,促进汉字系统创新发展。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功能既有独立性,又有多变性和差异性,这些特性本质上都是通过基础构件得以表现,因此汉字构形和基础构件之间存在选择与适应问题,其结果统一于实现字形特征和功能的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构件 系统 发展 演变 规律 汉字发展史
下载PDF
计算机模拟汉字字形认知发展过程的研究
11
作者 陈静 穆志纯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对汉字的认知研究不仅是认知科学,也是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目前汉字认知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还相对滞后。该文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和自适应谐振理论(Adaptive Reson... 对汉字的认知研究不仅是认知科学,也是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目前汉字认知的计算机模拟研究还相对滞后。该文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SOFM)和自适应谐振理论(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ART)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汉字认知过程的发展模型,对汉字字形认知的发展过程(学习发展历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以便研究汉字字形学习过程中的某些认知发展规律。模型通过训练,显示出了汉字认知发展过程中的某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中文信息处理 认知科学 人工智能 汉字认知发展 计算机模拟 自组织模型 自适应谐振理论
下载PDF
《汉字发展史纲要》形声字发展说指瑕
12
作者 石风 《商洛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78-81,共4页
《汉字发展史纲要》在论证汉代形声字发展之时,对《说文解字》中部分汉字史料的时代缺乏考辨;对出土文献所用汉字与《说文解字》收录汉字的类型差别,未作区分;对出土文献中的汉字史料利用也不够充分,故而导致其书对形声字发展轨迹的描... 《汉字发展史纲要》在论证汉代形声字发展之时,对《说文解字》中部分汉字史料的时代缺乏考辨;对出土文献所用汉字与《说文解字》收录汉字的类型差别,未作区分;对出土文献中的汉字史料利用也不够充分,故而导致其书对形声字发展轨迹的描述不尽准确。《汉字发展史纲要》认为汉代是形声字大量产生的时期,根据近人的最新统计资料,形声字数量在战国时期就超过当时汉字总量的80%,形声字大量产生的时间,应该提前至战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发展史纲要》 形声字 文字史料
下载PDF
强势结构与汉字的发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齐元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4,共6页
不同的汉字结构在汉字史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强势结构是指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结构,包括义音结构、层次结构、二合结构等;与强势结构相对的是弱势结构,即在汉字发展过程中逐渐式微的结构,包括非义音结构、非层次结构、... 不同的汉字结构在汉字史上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强势结构是指在汉字发展过程中具有强劲发展势头的结构,包括义音结构、层次结构、二合结构等;与强势结构相对的是弱势结构,即在汉字发展过程中逐渐式微的结构,包括非义音结构、非层次结构、非二合结构。历时汉字构形属性的测查数据显示:强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上扬,而弱势结构的构字量一路下挫,这既体现在新造字形对强势结构的选择,也体现在旧有字形顺应强势结构而发生的形体改造。各强势结构的共同指向是使系统中的字形结构有序化,在诸强势结构的共同作用下,汉字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结构系统化。义音结构和二合结构这两种强势结构的协同作用,进一步生发出以左形右声为主的"形体—功能"匹配模式,汉字系统进一步精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汉字结构 强势结构 汉字发展趋势 汉字构形系统
下载PDF
汉语词汇的发展阶段及其演进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贵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119,共13页
汉语词汇的发展经历了单义词发展阶段、多义词发展阶段、派生词发展阶段和双音词发展阶段四个阶段。由单义词发展为多义词,其演进方式主要有词义离析、词义移植、词义延伸三种。词义离析是词义发展过程中,一个词义拆分为两个词义。词义... 汉语词汇的发展经历了单义词发展阶段、多义词发展阶段、派生词发展阶段和双音词发展阶段四个阶段。由单义词发展为多义词,其演进方式主要有词义离析、词义移植、词义延伸三种。词义离析是词义发展过程中,一个词义拆分为两个词义。词义移植是以共同特征或互有关联为依据,把新义移植到旧词中。词义延伸指词在使用过程中受搭配词语的影响延伸出新的词义。由多义词发展为派生词,其演进方式主要是语音派生和字形派生。语音派生即改变原词音节的部分音素,使原词派生出新词。字形派生可分为字形上有承继关系和没有承继关系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词汇发展史 出土文献用字 汉字发展史
下载PDF
隋代楷书的定位及地位——兼及汉字断代及楷书分期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元春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45-152,共8页
成熟的汉字发展史的描写是以断代测查为前提的。本文对汉字发展史的断代情况、原则及楷书分期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对相关背景及隋代楷书特征的分析,提出隋代楷书处于楷书发展历程中成熟阶段的尾声,整体特征更趋近于南北朝时代,而与盛... 成熟的汉字发展史的描写是以断代测查为前提的。本文对汉字发展史的断代情况、原则及楷书分期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对相关背景及隋代楷书特征的分析,提出隋代楷书处于楷书发展历程中成熟阶段的尾声,整体特征更趋近于南北朝时代,而与盛唐之后经过书家奠定和字样规范的定形期楷书区别明显。该结论为解决楷书已有研究中不顾时代层次而归隋代文字于隋唐一统、未考虑社会用字实际而将隋代楷书归于定形等问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发展史 隋代文字 楷书 断代 分期 字样学
下载PDF
从字用看秦“书同文”的具体规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洁琼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6-316,共11页
从里耶秦简8-461号木牍摘录的部分“书同文”内容看,秦“书同文”内容丰富而广泛,但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都没有秦“书同文”完整规定的记录。语言文字的发展如果是自然演化,必然存在新旧共用的阶段,而如果是人为规定,则不会存... 从里耶秦简8-461号木牍摘录的部分“书同文”内容看,秦“书同文”内容丰富而广泛,但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都没有秦“书同文”完整规定的记录。语言文字的发展如果是自然演化,必然存在新旧共用的阶段,而如果是人为规定,则不会存在共用阶段,依据这一规律,可以通过“书同文”前后秦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的对比,推断“书同文”的未有明确记载的内容。“胃”“谓”分用、“直”“置”分用、“丈”“杖”分用等当属“书同文”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同文” 汉字发展史 汉语词汇史 用字
下载PDF
宋刻本《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用字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时仪 潘牧天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124-139,共16页
宋椠《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不仅是朱子学术文献最初传播的"活化石",在朱子学研究上弥足珍贵,而且为宋代用字和汉字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材料。考斠其与今传明清各本《朱子语类》的异同,就时代而言,既有承古,又有承俗;就... 宋椠《晦庵先生朱文公语录》不仅是朱子学术文献最初传播的"活化石",在朱子学研究上弥足珍贵,而且为宋代用字和汉字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材料。考斠其与今传明清各本《朱子语类》的异同,就时代而言,既有承古,又有承俗;就字体规范而言,既有正体与俗写的异同,又有旧字形与新字形的异同;就字形结构而言,既有换位、换旁,又有增省偏旁部件的繁化与简化等;就词义而言,既有古今字,又有通假借用及讹误,还有新词的记音等,大致上体现了汉字由古至今演变中手写用字←→刻印用字和社会各阶层间趋雅用字←→趋俗用字的叠加共存与整合融和,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人们用字取舍的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晦庵 刻本用字 汉字发展史
下载PDF
从汉字发展史看计算机汉字输入对汉字发展的影响
18
作者 周凤英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46-47,79,共3页
汉字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汉字落后论的批判之后,迎来了“汉字优越论”的曙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让 我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计算机汉字输入对标志中华民族文化的汉 字及其发展产生的冲击呢?本文... 汉字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汉字落后论的批判之后,迎来了“汉字优越论”的曙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让 我们深思这样一个问题: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计算机汉字输入对标志中华民族文化的汉 字及其发展产生的冲击呢?本文以历史的眼光,纵观汉字发展史,对计算机汉字输入将会给汉字发展产生的影响 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汉字发展史 计算机汉字输入
下载PDF
中国古字书音序排检法的发展历程及研究价值
19
作者 李昕皓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中国历代古字书的排检法分部首排检法、音序排检法和笔画法,古代字书中可以看出"音序排检法"的产生、使用、完善与最终舍弃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与兴衰原因。对检字法的不断升级、完毕与自我选择、自我淘汰历史的重新考察,价值... 中国历代古字书的排检法分部首排检法、音序排检法和笔画法,古代字书中可以看出"音序排检法"的产生、使用、完善与最终舍弃有其独特的发展特征与兴衰原因。对检字法的不断升级、完毕与自我选择、自我淘汰历史的重新考察,价值在于能反映出汉字在从象形表义文字逐步转化为符号文字中的汉字发展规律,以及部首检字法中"部首"从义符到形化的过程,同时为小学书发展史上字书与韵书体例相互影响、功能相互交错替代的学科建立过程提供实例。这些文字学与字书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规律与原则,反映了汉字及汉字认知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字书 音序排检法 汉字发展史 《干禄字书》
下载PDF
“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价值实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为全 孙秀云 《行政与法》 2005年第10期11-12,共2页
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也就确立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定位。“以人为本”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 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也就确立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价值定位。“以人为本”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囿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是全体的或全方位的进步时,素质教育必须基于社会历史的现实,以终极价值为基本导向,合理地安排人所追求目标的先后秩序。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才能保证素质教育价值定位的历史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有中国特色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