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7篇文章
< 1 2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色小镇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被引量:213
1
作者 吴一洲 陈前虎 郑晓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23-127,共5页
特色小镇是在新常态下,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城镇重大发展战略,是破解浙江省发展瓶颈和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分析特色小镇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文章采用理论解析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提出了主观和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 特色小镇是在新常态下,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提出的城镇重大发展战略,是破解浙江省发展瓶颈和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在分析特色小镇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文章采用理论解析和专家咨询的方法,提出了主观和客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呈钻石多边形结构,由基本信息、发展绩效和特色水平3个维度构成。评价的方法则采用多边形图示法,实现对各特色小镇的分项指标和综合指标的详细评价与对比,旨在为新常态下浙江省特色小镇的建设及全国其他地域的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
下载PDF
中国式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产业升级还是短期经济增长 被引量:183
2
作者 孙早 席建成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52-67,共16页
尽管实施效果差异显著,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发展史上,产业政策都曾得到广泛运用。本文从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政策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前提出发,以"中央与地方"和"地方与企业"两组重要... 尽管实施效果差异显著,但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发展史上,产业政策都曾得到广泛运用。本文从发展中国家"实施产业政策具有现实合理性"的前提出发,以"中央与地方"和"地方与企业"两组重要关系为背景,通过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中国式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仅取决于中央政府赋予地方政府的双重任务目标,同时还受制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进程。本文利用中国钢铁工业的相关数据所做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①中央政府考核目标从"偏增长"向"重转型"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方政府在落实产业政策和追求短期经济增长之间配置努力的水平:②在欠发达地区,因为地方政府有更强激励追求短期经济增长,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偏离预期目标的可能性更大;③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地方政府落实产业政策的激励,降低政策资源错配的程度,进而优化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发展水平 市场化
原文传递
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数据检验 被引量:132
3
作者 史丹 李晓斌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2-39,共8页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与人力资源投入,企业制度与企业规模等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此外,对于一些不能获得统计数据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其是否存在影响作用以及不同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排序。通... 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分析了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包括资金投入与人力资源投入,企业制度与企业规模等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此外,对于一些不能获得统计数据的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其是否存在影响作用以及不同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排序。通过分析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具有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进一步集聚,以及大型化的趋势。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也具有边际效益递减的规律,大型企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制度因素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经济发展水平 科技投入 企业规模
原文传递
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71
4
作者 申金山 宋建民 关柯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2000年第5期10-12,共3页
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方法 ,提出衡量协调发展的定量指标及计算方法 ,并依据此方法对郑州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定量评价 协调发展度 城市 环境系统
下载PDF
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评价 被引量:106
5
作者 欧阳志云 赵娟娟 +3 位作者 桂振华 倪永明 韩冰 庄长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5,共5页
绿色发展模式是我国城市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目前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该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以评价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的... 绿色发展模式是我国城市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目前我国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仍然处在起步阶段。该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以评价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状况。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市的污染治理投资与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三废综合利用水平普遍较低;而绿化水平、生活垃圾处理水平、单位GDP用水、空气质量和工业废水处理水平则有很多城市均已达到较高水平,呈较好的发展态势。就各项指标的发展水平在全国的分布情况来看,投资特别高的城市基本都是直辖市或者省级市等大规模的城市,但是这些城市的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并不高。单位GDP用水量特别高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特别低的城市基本以小城市为主。就各项指标的总体水平来看,福建、广东、海南、河北、湖北、江苏、江西、山东和浙江等(以首字拼音为序)沿海或接近沿海各省份的城市和4个直辖市均处在较高水平。而甘肃、吉林、山西和陕西等(以首字拼音为序)西北部省份的各城市则处于较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 绿色发展 评价体系 中国城市 发展水平
下载PDF
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 被引量:101
6
作者 沈剑波 王应宽 +1 位作者 朱明 王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6-243,共8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乡村振兴水平进行评价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和乡村振兴效果的前提。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乡村振兴水平的监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对...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对乡村振兴水平进行评价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和乡村振兴效果的前提。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乡村振兴水平的监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对文献中评价指标的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法并结合专家咨询以及实地调研等方式,围绕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提出乡村振兴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山东省肥城市安庄镇、王庄镇、桃园镇、汶阳镇、孙伯镇5个乡镇进行实证研究,乡村振兴水平评价的各评价指标权重根据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进行确定,采用综合评价法建立了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模型并计算其乡村振兴水平。安庄镇、王庄镇、桃园镇、汶阳镇以及孙伯镇的乡村振兴水平指数分别为0.8507、0.8488、0.8442、0.8112和0.7810。总体来说,安庄镇、王庄镇、桃园镇、汶阳镇的乡村振兴水平较好,孙伯镇的乡村振兴有水平略低于以上4个乡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的研究不仅对科学地度量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也对乡村振兴水平进行监测预警及纠偏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与稳步推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产业 乡村振兴 发展水平 频数分析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中国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与演化 被引量:100
7
作者 张旭 魏福丽 袁旭梅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6,共9页
基于DPSIR模型建立高质量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对2013—2017年中国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发展水平与时空演化情况,并从“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 基于DPSIR模型建立高质量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对2013—2017年中国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发展水平与时空演化情况,并从“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各省区数据来看,其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高低、驱动因素与薄弱环节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分为“成熟发展型”“趋于成熟型”“快速发育型”“雏形发育型”四种类型;从空间格局上,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形成“扩散效应型”和“低速增长型”两大空间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绿色发展 发展水平 评价 熵权法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环境响应 创新驱动
原文传递
中国分县地形起伏度及其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被引量:97
8
作者 封志明 张丹 杨艳昭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6-151,160,共6页
地形条件是影响区域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中国的县域地形起伏度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且以低值为主,50%以上的县域单元地形起伏度在1以下(绝对起伏不超过1 000m),较好地表达了我国地形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空... 地形条件是影响区域人口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子之一。中国的县域地形起伏度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且以低值为主,50%以上的县域单元地形起伏度在1以下(绝对起伏不超过1 000m),较好地表达了我国地形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空间特征。2005年全国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地形起伏度小于1的县域,经济发展向低起伏度地区明显集中,地形起伏度在1以下县域的GDP占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的85.41%,相对于人口分布,经济发展向低起伏度地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起伏度 人口分布 经济发展 县域 中国
原文传递
我国农业保险风险保障:现状、问题和建议 被引量:86
9
作者 张峭 王克 +1 位作者 李越 王月琴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18,共16页
正确认识并客观评价过去十几年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新时期农业保险政策、助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保险的核心功能--风险保障视角出发,从保障水平、效率和贡献三方面构建了相对独立又具... 正确认识并客观评价过去十几年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完善新时期农业保险政策、助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保险的核心功能--风险保障视角出发,从保障水平、效率和贡献三方面构建了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逻辑、可较为科学评价农业保险风险保障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2008~2018年的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明确下一步农业保险政策优化调整的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风险保障 发展评价 保障水平
原文传递
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状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5
10
作者 赵芳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5-41,共7页
本文创建能源-经济-环境(3E)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对中国3E系统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0—2007年间,3E系统协调度平均为0.6860,处于弱协调状态;能源与经济处于轻度不协调等级;能源与环境属... 本文创建能源-经济-环境(3E)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对中国3E系统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0—2007年间,3E系统协调度平均为0.6860,处于弱协调状态;能源与经济处于轻度不协调等级;能源与环境属弱协调等级;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度平均为0.4866,呈中度不协调状态。3E系统处在动态调整之中,系统总的协调发展趋势趋向好转,但距离稳定的优质协调发展目标还有较长距离。应通过建立3E协调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绿色资本市场、建立国家级新能源基地等来进一步改善3E协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E系统 协调发展 主成分分析 协调度
原文传递
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 被引量:75
11
作者 张男星 王纾 孙继红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36,共9页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包含7个维度的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2010年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东部省份的高...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建构了包含7个维度的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PLS结构方程模型对2010年我国各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量。结果显示,东部省份的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部和西部省份;同时在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在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全国31个省份按其高等教育发展特点可以分为5个类型,东部地区的省份在高等教育发展类型上较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出更为多样化的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发展水平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差异
原文传递
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潜力比较分析 被引量:64
12
作者 朱守先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城市的发展代表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空间集聚过程。与之相比,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则具有明显的面状和非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因此,资源环境保障就成为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而决定这一基础保障的关键则... 城市的发展代表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空间集聚过程。与之相比,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则具有明显的面状和非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因此,资源环境保障就成为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和基本前提,而决定这一基础保障的关键则在于资源与环境的有效和合理组织,低碳发展是解决城市资源环境保障问题的重要理念。本文比较分析若干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选择工业行业碳生产率和能源碳排放系数作为量化指标,探索城市低碳发展的核心和重点,以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发展水平 潜力 比较
下载PDF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创新环境影响因素 被引量:71
13
作者 兰海霞 赵雪雁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7-107,共11页
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创新差距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探明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 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创新差距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经之路,探明区域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制定区域创新政策、构建富有特色的区域创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DEA方法、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测算了中国2001—2015年的区域创新效率及区域差异,利用NICH指数和Hurst指数进一步分析各省份创新效率的未来发展趋势,并借助Tobit模型分析了创新环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①中国创新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2015年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减,2013年后出现明显的交替节点;②中国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但差异趋于收敛。其中,总体差异主要由地带内差异引起,且地带内差异呈“东—中—西”阶梯式递增,地带间差异仅占总体差异的1.96%;③创新效率的空间分布由分散趋于集中,其中,东部各省市的创新效率分布比较稳定,中西部地区均衡化趋势明显,创新效率“东—中—西”的分异格局逐步弱化;④未来,中国区域创新效率“西—中—东”递减式空间布局将得到延续和强化;⑤基础设施、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金融市场和创业水平是影响区域创新效率时空变化的关键因素,但各因素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强度和方向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发展 创新效率 创新环境 创业水平 劳动者素质 人力资本 金融市场
原文传递
湘鄂渝黔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度变化 被引量:71
14
作者 王兆峰 霍菲菲 徐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04-213,共10页
构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湘鄂渝黔4个毗邻省市2004—2016年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发展指数存在区域空间差异。旅游产业系统变化上,... 构建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湘鄂渝黔4个毗邻省市2004—2016年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两系统间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发展指数存在区域空间差异。旅游产业系统变化上,贵州(0.81)>重庆(0.74)>湖北(0.57)>全国(0.54)>湖南(0.44)。旅游环境系统变化上,全国(0.93)>重庆(0.85)>湖北(0.60)>湖南(0.55)>贵州(0.40)。(2)旅游产业和旅游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偏低,到2016年仅达到基本协调水平。旅游产业与旅游环境子系统的耦合表现有所差异,与经济、服务、社会环境耦合水平较高,与生态环境的耦合水平增长乏力。(3)湖南和重庆在耦合协调类型上整体属于旅游滞后型,贵州与湖北分别属于环境滞后型、基本同步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 旅游环境 耦合发展 耦合水平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空间统计分析——全局Moran's I、Moran散点图与LISA集聚图的组合研究 被引量:69
15
作者 王雪青 陈媛 刘炳胜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71,共13页
针对中国区域房地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大差异性的现状,本研究构建出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变形后的时序多指标模型原理,计算中国31个省份2000-2009年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差异系数、全局Moran's I、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 针对中国区域房地产业发展呈现出较大差异性的现状,本研究构建出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变形后的时序多指标模型原理,计算中国31个省份2000-2009年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差异系数、全局Moran's I、Moran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来探索中国区域房地产发展水平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进而提出房地产发展优化途径.研究发现,中国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的分布与空间地理位置大体一致,即从东到西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依次递减;整体差异系数逐渐减小,说明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正逐步趋同;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这呈现出近十年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过程;目前中国区域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已形成较为稳定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经济 发展水平 空间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空间演化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63
16
作者 焦敬娟 王姣娥 程珂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18,共8页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驱动逐渐成为国家或区域谋求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分别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潜力等三个方面,探讨2003—2013年各省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演化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滞后、误差... 随着知识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驱动逐渐成为国家或区域谋求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分别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潜力等三个方面,探讨2003—2013年各省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及其空间演化特征,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滞后、误差、杜宾),分析和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区域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但空间差异总体呈扩大态势,空间集聚态势略有降低;空间上,区域创新能力呈明显的东中西地带性;山东和陕西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地位有所提升,而辽宁省地位明显降低;省域及邻近省份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均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溢出效应,且其溢出效应呈明显的东中西地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发展 创新能力 空间溢出 空间计量 省域尺度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被引量:48
17
作者 黄京鸿 葛永军 +1 位作者 刁承泰 中山大学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3-46,共4页
根据 1997年统计数据 ,对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作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地区 。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 地区 中国
下载PDF
营养水平及性别对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发育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49
18
作者 陈代文 张克英 +3 位作者 胡祖禹 刘宗慧 杨飞云 刘作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7-11,共5页
研究了高低营养水平对长×荣杂交猪肉质性状发育影响。高低营养水平的饲粮消化能分别为 14 2和 12 0MJ/kg ,高营养水平组 2 0~ 5 0kg、5 0~ 80kg和 80~ 10 0kg阶段的饲粮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18%、15 5 %和 13 2 % ,低营养水平... 研究了高低营养水平对长×荣杂交猪肉质性状发育影响。高低营养水平的饲粮消化能分别为 14 2和 12 0MJ/kg ,高营养水平组 2 0~ 5 0kg、5 0~ 80kg和 80~ 10 0kg阶段的饲粮蛋白质含量分别为 18%、15 5 %和 13 2 % ,低营养水平组相应为 15 5 %、13 2 %和 11 2 %。 90头试验猪随机分配到 2个处理中 ,每组 3个重复。当猪的体重分别达到 2 0kg、35kg、5 0kg、80kg和 10 0kg时 ,每重复各取 1头猪进行屠宰 ,测定屠宰性能和猪肉品质。结果表明 ,随着体重的增加 ,背脂厚、眼肌面积、肌间脂肪、失水率、肌肉次黄嘌呤核苷酸和胶原蛋白含量呈二次曲线上升 ,肌纤维面积呈线性上升 ,而瘦肉率和肌肉水分含量呈二次曲线性下降。肉色评分除 2 0kg较低外 ,全期变化不大。营养水平明显影响背脂厚、肌肉水分含量、肌内脂肪含量和失水率 (P <0 0 5或 0 0 1)。与高水平比较 ,低水平明显降低背膘厚、提高肌肉水分含量、降低肌内脂肪含量和失水率 (P <0 0 5 )。营养水平对其他肉质指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水平 性别 生长育肥猪 肉质性状 发展规律 猪肉品质
下载PDF
“十五”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2020年预测 被引量:53
19
作者 王启现 李志强 +1 位作者 刘振虎 刘自杰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6-419,共4页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3-2005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C-D生产函数的增长速度测算模型,测定我国“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68%,预计到2020年可望达到64%以上,并从科技投入、科技队伍、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加快...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3-2005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C-D生产函数的增长速度测算模型,测定我国“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68%,预计到2020年可望达到64%以上,并从科技投入、科技队伍、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撑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科技进步 贡献份额
下载PDF
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8
20
作者 程莉 孔芳霞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从农业内部整合型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先进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等四个层面,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熵值法综合评价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 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从农业内部整合型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先进技术对农业渗透型融合等四个层面,构建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熵值法综合评价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基于2004—2016年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对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江上游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总体水平从0.2088提升为0.6116,提升了0.4028,在四种细分模式中,先进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发展态势最为突出;四个省份中,四川省、重庆市农村产业融合水平较高,云南省、贵州省则相对较低;消费需求、土地流转、技术进步、基础设施、环境质量、人力资本、金融发展等因素都从不同程度作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各因素因为模式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 长江上游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