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平英语教学中的教师纠正反馈语——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被引量:67
1
作者 赵晨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39,44,共6页
本文采集了30节英语课的语料, 探讨三个不同水平课堂中教师如何针对学生语言错误选用纠正反馈语和这些反馈语如何影响学生的输出。研究表明, 教师针对学生词汇和语音错误的反馈语不受语言水平影响, 即采用形式协商法;教师针对语法错误... 本文采集了30节英语课的语料, 探讨三个不同水平课堂中教师如何针对学生语言错误选用纠正反馈语和这些反馈语如何影响学生的输出。研究表明, 教师针对学生词汇和语音错误的反馈语不受语言水平影响, 即采用形式协商法;教师针对语法错误选用的反馈语根据学生水平不同而变化; 形式协商法比其他反馈语更利于引导学生产生修正后的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水平 纠正反馈语 修正后的输出
下载PDF
英语课堂中的教师纠错与学生接纳 被引量:47
2
作者 施光 《外国语言文学》 2005年第4期242-248,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教师的纠错反馈(纠错)及其与学生的接纳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6位教师的18节英语课(每位教师3节课,共计15.2小时)进行课堂观察、录音及分析,发现如下共同点:1.学生语法错误的数量远远高于其它任何类型错误的数量,教师对语... 本文主要研究教师的纠错反馈(纠错)及其与学生的接纳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6位教师的18节英语课(每位教师3节课,共计15.2小时)进行课堂观察、录音及分析,发现如下共同点:1.学生语法错误的数量远远高于其它任何类型错误的数量,教师对语法错误进行纠正的频率也高于对其它错误进行纠正的频率。2.教师倾向于重述学生的语法错误和语音错误;对于词汇错误,则倾向于用形式协商的方式加以纠正。3.学生语音错误的修正更多地出现在教师的重述和形式协商之后,而学生语法和词汇错误的修正则多数出现在形式协商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错 接纳 修正 互动
原文传递
汉语课堂的师生互动模式与第二语言习得 被引量:38
3
作者 祖晓梅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2,共8页
师生互动是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汉语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课堂师生互动提供了学生参与交际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数量和质量,有利于发展第二语言的能力,因此了解课堂师生互动的特点及其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具有一... 师生互动是汉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汉语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课堂师生互动提供了学生参与交际的机会,提高了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数量和质量,有利于发展第二语言的能力,因此了解课堂师生互动的特点及其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介绍关于课堂互动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分析汉语课堂师生互动的三个主要环节:教师提问,意义协商,更正性反馈的特点,以及它们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指出语言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对汉语教学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 提问 意义协商 更正性反馈
原文传递
重述与提示反馈对英语过去式习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杨颖莉 林正军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64,共5页
本文基于相关二语习得及认知心理语言学理论,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测交际性语言练习及不同类型反馈对我国大学英语课堂学习者习得过去式的作用。研究采取"前测-后测-延时后测"的实验设计,将学生分为重述组、提示组和控制组,... 本文基于相关二语习得及认知心理语言学理论,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检测交际性语言练习及不同类型反馈对我国大学英语课堂学习者习得过去式的作用。研究采取"前测-后测-延时后测"的实验设计,将学生分为重述组、提示组和控制组,分别以口试和笔试测试学习者过去式的习得情况。结果表明,提示性反馈与交际性语言练习结合的作用比与重述性反馈与交际性语言练习结合的作用更为显著,说明提示性反馈能够引导学生注意到目标语法形式,进而显著提高学生目标语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错反馈 重述 提示 交际性语言练习
原文传递
修正性反馈对中国大学生写作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薇 邓跃平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9-144,共6页
本研究检测了直接和间接两种修正性反馈与国内大学生写作水平的关系。本实验持续八周,将45名学习者分为直接反馈组、间接反馈组及控制组,共安排了一次预先测试,四轮任务型诊断活动,一次即时后测和一次延时后测并分别对各组进行考察,结... 本研究检测了直接和间接两种修正性反馈与国内大学生写作水平的关系。本实验持续八周,将45名学习者分为直接反馈组、间接反馈组及控制组,共安排了一次预先测试,四轮任务型诊断活动,一次即时后测和一次延时后测并分别对各组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两组实验组进步显著,且间接反馈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性反馈 直接反馈 间接反馈 写作水平
下载PDF
反馈对不同语言水平学习者目标语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杨颖莉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9-62,73,共5页
反馈能够引起学习者进行中介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认知比较,并对二语习得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影响反馈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习者语言水平。本研究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通过前测-实验-后测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类型反馈对于高水平和低... 反馈能够引起学习者进行中介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认知比较,并对二语习得具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影响反馈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学习者语言水平。本研究在我国大学英语课堂,通过前测-实验-后测的研究方法,研究不同类型反馈对于高水平和低水平学习者过去式习得的作用。结果显示高水平学习者更加受益于重铸反馈,而低水平学习者更加受益于提示反馈。本研究旨在阐明反馈类型与学习者语言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为教师如何在课堂通过反馈提高学习者语言准确性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错反馈 语言水平 个体差异 重铸 提示
原文传递
汉语课堂更正性反馈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祖晓梅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3-100,共8页
更正性反馈是近年第二语言习得和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汉语教学界对更正性反馈的实证性研究却十分缺乏。本文采用课堂观察法对汉语课堂更正性反馈的频率、策略的分布以及与偏误类型的关系等进行初步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汉... 更正性反馈是近年第二语言习得和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汉语教学界对更正性反馈的实证性研究却十分缺乏。本文采用课堂观察法对汉语课堂更正性反馈的频率、策略的分布以及与偏误类型的关系等进行初步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汉语课堂的更正性反馈的频率很高,其中对语法偏误的反馈率最高。汉语课堂中使用最多的反馈策略是重铸,其次是形式协商,而传统的明确纠错的使用率最低。反馈策略与偏误类型有一定的关系,语音和语法的反馈以重铸策略为主,词汇的反馈策略以形式协商为主,汉语课堂更正性反馈的频率和策略分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语教学强调语言形式,关注形式与意义结合及重视学习者个体因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正性反馈 重铸 形式协商 明确纠错
下载PDF
国外二语学习者作文书面纠错性反馈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郭翠红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7,共6页
在过去的30多年里,教师书面纠错性反馈的功效一直是二语写作教学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学者们纷纷就Hendrickson提出的5个问题阐明了各自的观点,并做了大量的研究。虽曾有学者对纠错的功效提出质疑,甚至主张完全摒弃纠错,但大量的研究... 在过去的30多年里,教师书面纠错性反馈的功效一直是二语写作教学理论和实践关注的焦点,学者们纷纷就Hendrickson提出的5个问题阐明了各自的观点,并做了大量的研究。虽曾有学者对纠错的功效提出质疑,甚至主张完全摒弃纠错,但大量的研究表明纠错的确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写作能力。纠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有效性受多方面影响,国内外语界应借鉴这些研究成果,深入研究影响纠错有效性的因素,探索有效的纠错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学习者 作文 纠错性反馈
下载PDF
修正性反馈与中国大学生英语虚拟语气学习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曲 张薇 《外语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1,共8页
本研究检测了重铸、要求澄清和两者结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虚拟语气学习的效果。研究持续6周,将学习者分为重铸组、要求澄清组、重铸加要求澄清组及控制组,共安排一次预先测试、6轮任务型诊断活动、一次即时后测和一次延时后测,并分别考... 本研究检测了重铸、要求澄清和两者结合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虚拟语气学习的效果。研究持续6周,将学习者分为重铸组、要求澄清组、重铸加要求澄清组及控制组,共安排一次预先测试、6轮任务型诊断活动、一次即时后测和一次延时后测,并分别考查各组英语虚拟语气学习效果。研究结果显示,3组实验组虚拟语气掌握程度显著提高,且重铸加要求澄清组学习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性反馈 重铸 要求澄清 目标语发展
原文传递
关于师生对纠正性反馈的态度的调查 被引量:17
10
作者 葛现茹 高玉英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0-74,80,共6页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教师与学生对课堂语言教学中纠正性反馈的看法,旨在发现两者对反馈以及不同反馈方式的态度有何差异;了解学生对纠正性反馈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不同反馈方式的偏好,为教师进行有效的反馈提供参考和依据,在反馈过程中做到... 采用问卷形式调查了教师与学生对课堂语言教学中纠正性反馈的看法,旨在发现两者对反馈以及不同反馈方式的态度有何差异;了解学生对纠正性反馈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不同反馈方式的偏好,为教师进行有效的反馈提供参考和依据,在反馈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教学 纠正性反馈 反馈方式
下载PDF
大学英语互动课堂教师纠正性反馈的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张倩 王健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06-110,共5页
许多有关英语互动课堂的研究表明教师话语占了绝大比例,所以教师话语纠正性反馈在课堂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基础,本文首先阐释了反馈的概念、特性,然后探讨其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及与课堂二语习得的关... 许多有关英语互动课堂的研究表明教师话语占了绝大比例,所以教师话语纠正性反馈在课堂语言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基础,本文首先阐释了反馈的概念、特性,然后探讨其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及与课堂二语习得的关系。最后文章就如何正确运用纠正性反馈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给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话语 纠正性反馈 二语习得
下载PDF
对外汉语课堂互动中纠正性反馈对习得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陆熙雯 高立群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5-110,共16页
纠正性反馈是课堂互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纠正性反馈是否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国内外很多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纠正性反馈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重述作为最常用的一种反馈手段能够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并促进习得;有的学者则认为纠... 纠正性反馈是课堂互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纠正性反馈是否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国内外很多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纠正性反馈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重述作为最常用的一种反馈手段能够引起学习者的注意并促进习得;有的学者则认为纠正性反馈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帮助不大,学习者在与母语者交流的过程中,母语者提供的大多数重述都被学习者忽视了,重述对第二语言习得没有帮助。本文分别采用了一个课堂教学实验和一个实验室实验,探讨了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提供的纠正性反馈对学习者习得的影响,其中重点研究了重述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纠正性反馈有助于短期和长期的第二语言习得,学习者能够区分肯定和否定两种不同功能的重述,重述有助于第二语言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正性反馈 理解回应 重述 关注意义的教学 关注形式的片段
原文传递
EFL写作教学中修正性反馈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宋铁花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67-69,共3页
作为写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反馈的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大学英语专业2008级118名学生对于修正性反馈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反馈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备受争议... 作为写作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反馈的作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大学英语专业2008级118名学生对于修正性反馈在英语写作中的作用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反馈在写作教学中的作用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备受争议的语法改错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必要的。从而反驳了Truscott(1996,1999)提出的L2写作中应彻底摒弃语法改错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EFL写作中反馈的一些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L写作 修正性反馈 语法改错
下载PDF
课堂英语口语纠错反馈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庄欣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8-52,共5页
口语表达中的错误是学生学习新语言过程中锤炼语言的见证。教师在课堂交流中的纠错性反馈则使流利性与正确性的矛盾突显。文章基于英国某大学英语语言预科班的听课记录,对口语表达错误、纠错性反馈及学生回应吸收等数据进行剖析分析,以... 口语表达中的错误是学生学习新语言过程中锤炼语言的见证。教师在课堂交流中的纠错性反馈则使流利性与正确性的矛盾突显。文章基于英国某大学英语语言预科班的听课记录,对口语表达错误、纠错性反馈及学生回应吸收等数据进行剖析分析,以期启发中国英语教师对口语互动本质的重新认识,从而更合理有效地运用具有双重效力的课堂反馈来应对交流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错反馈 课堂互动 语言错误 吸收型反应
原文传递
九十年代语言习得理论的新发展与新启示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明林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8-42,共5页
克拉申 (Krashen)的第二语言输入—习得理论是现代语言习得和教学理论中颇有争议但影响深远的理论。其重要意义之一在于 ,它激发了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以及语言教学方法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从而推动了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该理论在 90... 克拉申 (Krashen)的第二语言输入—习得理论是现代语言习得和教学理论中颇有争议但影响深远的理论。其重要意义之一在于 ,它激发了人们对语言习得规律以及语言教学方法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从而推动了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该理论在 90年代新发展的两个侧面———课堂教学中语言输入的方法和纠错信息反馈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输入—习得理论 纠错信息反馈 外语教学 启示
下载PDF
纠错反馈与理解回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洪芸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5-112,共8页
本文通过对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的转写统计,重点考察课堂教学中教师纠错反馈与学生理解回应的某些规律,发现重复和澄清请求的理解回应率及学生自主修正率最高,教师对于纠错反馈方式的选择与学生水平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错误类型与纠错方式有... 本文通过对国际汉语课堂教学的转写统计,重点考察课堂教学中教师纠错反馈与学生理解回应的某些规律,发现重复和澄清请求的理解回应率及学生自主修正率最高,教师对于纠错反馈方式的选择与学生水平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错误类型与纠错方式有一定对应关系,语音错误多采用重述类纠错方式,词汇错误多采用协商类纠错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错反馈 理解回应
下载PDF
任务型交互活动中的修正性反馈与目标语发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邓跃平 张薇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61,66,共5页
本研究检测了重铸和引导两种修正性反馈与目标语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规则动词发展的关系。本实验持续四周,将学习者分为重铸组、引导组及控制组,共安排了一次预先测试,八轮任务型诊断活动,一次即时后测和一次延时后测并分别对各组进... 本研究检测了重铸和引导两种修正性反馈与目标语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规则动词发展的关系。本实验持续四周,将学习者分为重铸组、引导组及控制组,共安排了一次预先测试,八轮任务型诊断活动,一次即时后测和一次延时后测并分别对各组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两个实验组进步显著,且重铸反馈效果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性反馈 重铸 引导 目标语发展
原文传递
汉语教师和学习者对课堂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的比较 被引量:14
18
作者 祖晓梅 马嘉俪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5,共10页
教师和学习者对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的不相符会负面地影响纠错反馈的教学效果,还可能会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和分析了194名汉语学习者和67位汉语教师对纠错反馈的信念和态度。结果发现,在是否应该纠错、谁来... 教师和学习者对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的不相符会负面地影响纠错反馈的教学效果,还可能会阻碍第二语言的学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和分析了194名汉语学习者和67位汉语教师对纠错反馈的信念和态度。结果发现,在是否应该纠错、谁来纠错、什么时机纠错、纠正什么错误、如何来纠错五个问题上,汉语教师和学习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虽然大多数汉语教师和学生都赞同课堂纠错反馈,但是学习者更喜欢来自教师立即而明确的纠错,重视对语法和语音的纠错,偏爱规则讲解的纠错方式。而教师更喜欢间接和能够引出学生自我纠正的纠错策略。本文分析影响汉语教师和学习者纠错反馈信念和态度的因素,并讨论了此项调查对汉语课堂教学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念与态度 纠错反馈 汉语教师 汉语学习者
下载PDF
纠错反馈对二语习得的作用研究述评 被引量:14
19
作者 祖晓梅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34,共9页
纠错反馈对第二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近20年来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研究报告和元分析综述都集中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得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结论:1)纠错反馈在总体上对第二语言... 纠错反馈对第二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近20年来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许多研究报告和元分析综述都集中探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并得出了富有启发性的结论:1)纠错反馈在总体上对第二语言的习得有积极的效果,而且这种效果是可以持久的;2)不同的纠错反馈策略对第二语言习得有不同的效果;3)纠错反馈的效果受到语言形式、学习者个体差异、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纠错反馈 第二语言习得 效应值
原文传递
纠正反馈的认知心理基础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建中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0,共4页
纠正反馈是对学习者的偏误而给予的评价性和指导性信息。以普遍语法为基础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纠正反馈只能改善学习者的语言行为而不能提高语言能力,从而拒绝外语教学的纠正反馈;而认知语言学的二语习得理论则认为语言习得是人类依靠认... 纠正反馈是对学习者的偏误而给予的评价性和指导性信息。以普遍语法为基础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纠正反馈只能改善学习者的语言行为而不能提高语言能力,从而拒绝外语教学的纠正反馈;而认知语言学的二语习得理论则认为语言习得是人类依靠认知机制获取知识或技能的方式,纠正反馈恰恰密切联系认知中的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能够加强学习者的认识比较,促进知识结构的强化或重构。纠正反馈的认知心理基础主要有感知突显和认知互动,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提供反馈需要考虑反馈对象、方式和内容等认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误 纠正反馈 认知基础 外语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