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0世纪初中国的两次宪政改革及其启示
1
作者
李先伦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9-72,共4页
20世纪初晚清宪政与40 年代国民党宪政这两次失败的宪政改革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在背景条件上,首先都由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促成改革的启动;其次严重的民族危机成为改革的直接原因;再次都有国内多重利益集团向统治者提出挑战...
20世纪初晚清宪政与40 年代国民党宪政这两次失败的宪政改革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在背景条件上,首先都由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促成改革的启动;其次严重的民族危机成为改革的直接原因;再次都有国内多重利益集团向统治者提出挑战。(二)在过程特点上,两次宪政改革都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曲折性,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而统治阶层都是既保守又无能。(三)两次宪政改革给我们如下启示,民主力量是巨大的,民主潮流不可抗拒;只有代表民意顺应潮流;现代化事业必须有人民的广泛和自愿参与才能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初
改革
中国
40年代
结构变化
经济发展
直接原因
社会参与
国民党
长期性
现代化
潮流
集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宪政改革的现代化特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洪涛
《甘肃理论学刊》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宪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制度由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过渡,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具体实效,是一次现代化性质的改革。
关键词
清末宪政改革
现代化
民主原则
法制原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末宪政编查馆的立宪困境与反思
3
作者
卢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10,共9页
对于宪政改革,就欧洲的历史经验而言,大多数现代宪政国家都是由绝对主义国家过渡而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证明了这无论对于西方还是亚洲专制国家而言都是一条具有可行性的发展路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立宪实质上也是走这样的道路...
对于宪政改革,就欧洲的历史经验而言,大多数现代宪政国家都是由绝对主义国家过渡而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证明了这无论对于西方还是亚洲专制国家而言都是一条具有可行性的发展路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立宪实质上也是走这样的道路。清廷成立宪政编查馆,为的是仿行宪政,统筹整个立宪改革,但该馆在立宪过程中却无法逾越如何在巩固君权的同时、又能对君权进行制度化约束并能维护君主权威的困境,这样的困境使得清末立宪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而这种困境的无解则可以从清廷对立宪与君权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传统中国君权的维系模式中去探求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宪政改革
宪政编查馆
立宪困境
君权宪法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教育科学化与民主化机制的探索——20世纪前期的教育调查
4
作者
王明建
杜成宪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90,98,共8页
教育调查作为我国建立教育科学化与民主化机制的内容和手段,兴起于西学东渐和国人认知方式及价值观的转变之际,契合了清末新政的需要,与地方自治舆论的推动、国人对西学中国化的思索和流传我国两千多年方志撰写传统的影响相关。20世纪...
教育调查作为我国建立教育科学化与民主化机制的内容和手段,兴起于西学东渐和国人认知方式及价值观的转变之际,契合了清末新政的需要,与地方自治舆论的推动、国人对西学中国化的思索和流传我国两千多年方志撰写传统的影响相关。20世纪前期的教育调查,在数量上经历了1930年代前的上升期,1930年代的峰值期,1930年代后的下降期;调查的质量以1920年代和1930年代为大拐点,分为引入学习期(1921年以前)、运用拓展期(1922~1935年)和成熟总结期(1936~1948年);呈现出官方调查多于个人调查,对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地区的调查多于对差的地区的调查,关于学生和经费的调查多于教育教学其他方面的调查等特点。20世纪前期教育调查的兴起与发展,对于促进我国教育科学化与民主化机制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本土化建设的过程中,继续重视和倡导教育调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调查
20世纪前期
教育民主化
教育科学化
清末新政
西学东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初中国的两次宪政改革及其启示
1
作者
李先伦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出处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9-72,共4页
文摘
20世纪初晚清宪政与40 年代国民党宪政这两次失败的宪政改革具有许多相似之处。(一)在背景条件上,首先都由经济发展引起的社会结构变化促成改革的启动;其次严重的民族危机成为改革的直接原因;再次都有国内多重利益集团向统治者提出挑战。(二)在过程特点上,两次宪政改革都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曲折性,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而统治阶层都是既保守又无能。(三)两次宪政改革给我们如下启示,民主力量是巨大的,民主潮流不可抗拒;只有代表民意顺应潮流;现代化事业必须有人民的广泛和自愿参与才能实现。
关键词
20世纪初
改革
中国
40年代
结构变化
经济发展
直接原因
社会参与
国民党
长期性
现代化
潮流
集团
Keywords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of
late
qing
dynasty
the
Kuomintang
constitutional
reform
comparison
of
similarities
implication
分类号
F279.24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I206.6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宪政改革的现代化特征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洪涛
机构
榆林学院政史系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2005年第1期96-99,共4页
文摘
宪政改革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制度由专制制度向君主立宪制度过渡,主要体现为在国家制度和政治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具体实效,是一次现代化性质的改革。
关键词
清末宪政改革
现代化
民主原则
法制原则
Keywords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reform
in
late
qing
dynasty
modernization
principle
of
democracy
principle
of
legal
system
分类号
K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末宪政编查馆的立宪困境与反思
3
作者
卢野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02-110,共9页
文摘
对于宪政改革,就欧洲的历史经验而言,大多数现代宪政国家都是由绝对主义国家过渡而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也证明了这无论对于西方还是亚洲专制国家而言都是一条具有可行性的发展路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清末立宪实质上也是走这样的道路。清廷成立宪政编查馆,为的是仿行宪政,统筹整个立宪改革,但该馆在立宪过程中却无法逾越如何在巩固君权的同时、又能对君权进行制度化约束并能维护君主权威的困境,这样的困境使得清末立宪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而这种困境的无解则可以从清廷对立宪与君权之间关系的认知以及传统中国君权的维系模式中去探求答案。
关键词
清末宪政改革
宪政编查馆
立宪困境
君权宪法化
Keywords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constitutional
Compilation
Bureau
the
constitutional
dilemma
constitutional
ization
of
monarchical
power
分类号
K257.5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教育科学化与民主化机制的探索——20世纪前期的教育调查
4
作者
王明建
杜成宪
机构
嘉兴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出处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4-90,98,共8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建立教育科学化与民主化机制的探索"(EOA140345)
文摘
教育调查作为我国建立教育科学化与民主化机制的内容和手段,兴起于西学东渐和国人认知方式及价值观的转变之际,契合了清末新政的需要,与地方自治舆论的推动、国人对西学中国化的思索和流传我国两千多年方志撰写传统的影响相关。20世纪前期的教育调查,在数量上经历了1930年代前的上升期,1930年代的峰值期,1930年代后的下降期;调查的质量以1920年代和1930年代为大拐点,分为引入学习期(1921年以前)、运用拓展期(1922~1935年)和成熟总结期(1936~1948年);呈现出官方调查多于个人调查,对经济发展水平好的地区的调查多于对差的地区的调查,关于学生和经费的调查多于教育教学其他方面的调查等特点。20世纪前期教育调查的兴起与发展,对于促进我国教育科学化与民主化机制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本土化建设的过程中,继续重视和倡导教育调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教育调查
20世纪前期
教育民主化
教育科学化
清末新政
西学东渐
Keywords
education
survey
the
early
20th
century
educational
democratization
educational
scientifc
process
the
constitutional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eastward
spread
of
western
culture
分类号
G64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0世纪初中国的两次宪政改革及其启示
李先伦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清末宪政改革的现代化特征
王洪涛
《甘肃理论学刊》
200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清末宪政编查馆的立宪困境与反思
卢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建立教育科学化与民主化机制的探索——20世纪前期的教育调查
王明建
杜成宪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