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气性论的出场及其理论旨归——任鹏程著《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从孔子到王充》评介
1
作者 李富强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7-52,共6页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话题。任鹏程的《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从孔子到王充》以哲学史的方式展现中国哲学家的人性论,论述重点聚焦先秦两汉儒家并提出一种新的理解模式——气性论。此书精彩之处在于,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先秦两汉儒...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话题。任鹏程的《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研究:从孔子到王充》以哲学史的方式展现中国哲学家的人性论,论述重点聚焦先秦两汉儒家并提出一种新的理解模式——气性论。此书精彩之处在于,作者旗帜鲜明地提出,先秦两汉儒家存在一个脉络清晰的气性论传统,将气性论的理论源头追溯至孔孟,并从历史脉络和逻辑自洽相结合的思想视角,深度还原了先秦两汉儒家气性论的基本内涵、发展脉络及理论旨归,为我们全面理解儒家人性学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同时也存在一些可商榷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人性论 气性论 教化 哲学思辨
下载PDF
张载“性二元论”的思想渊源及其当代启示
2
作者 吴喜双 张培高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13-127,共15页
张载提出“性二元论”是儒家人性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学界对该论的思想来源争议较大,有道教说和佛教说的分歧。实际上,张载“性二元论”受到了禅宗大师圭峰宗密对立思维形式的影响,与道教并无关系。宗密认为人在身心结合之前,“真... 张载提出“性二元论”是儒家人性论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学界对该论的思想来源争议较大,有道教说和佛教说的分歧。实际上,张载“性二元论”受到了禅宗大师圭峰宗密对立思维形式的影响,与道教并无关系。宗密认为人在身心结合之前,“真心”是“清净不染”的,然一旦“禀气受质”后,此“心”就受染了,从而遮蔽了本有的“清净”,这是一种先天与后天、本然与非本然之对立统一的思维形式。张载在此基础上对孟子性善论、王充与孔颖达“气稟”论、胡瑗的“天地之性”和传统“气质”观等思想进行综合创新,最终提出了“性二元论”。道教徒“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说法恰是受张载的影响,而不是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人性论 性二元论 天地之性 气质之性 宗密 张伯端 张载 胡瑗
下载PDF
从“内圣”到“外王”:儒家人性论反思
3
作者 刘亚明 《江汉学术》 2016年第4期103-108,共6页
"内圣"与"外王"演绎了儒家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一般逻辑,"内圣"为"外王"预设了前提假定,"外王"则是"内圣"的逻辑推论。较之于西方基督教人性观和康德的人性观,儒家的人性观... "内圣"与"外王"演绎了儒家政治理论和实践的一般逻辑,"内圣"为"外王"预设了前提假定,"外王"则是"内圣"的逻辑推论。较之于西方基督教人性观和康德的人性观,儒家的人性观显然是高调而又乐观的。由于儒家人性观缺乏对人性幽暗面的直视与警醒,一直致力于内在圣贤人格的修成而少有外在制度方面对权力进行防范,这导致了传统中国政治实践中德治和人治观念的盛行,从而难以产生出现代民主法治精神。由于"内圣"与"外王"之间的因果逻辑,新儒家从"老内圣"推出"新外王"的理论努力值得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人性论 内圣 外王 人性 现代性
下载PDF
何为人性? 如何人性?——儒家人性论的管理意蕴及当代价值
4
作者 易想和 杨志龙 +3 位作者 龙丹 李萌 梁栋 黄钰心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39-42,共4页
何为人性?如何人性?这是中西学界追索了几千年的重大理论问题。在中国,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就对此做出过深入而细致的探讨;在西方,古罗马、古希腊的哲人贤者也对此进行过论述并提出了许多卓有远见的看法与观点。其实,管理最重... 何为人性?如何人性?这是中西学界追索了几千年的重大理论问题。在中国,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就对此做出过深入而细致的探讨;在西方,古罗马、古希腊的哲人贤者也对此进行过论述并提出了许多卓有远见的看法与观点。其实,管理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管理必须考虑人性,因此,人性必然蕴含着管理的意蕴。儒家人性论在今天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现代管理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伦理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 儒家人性论 管理意蕴
原文传递
浅析儒家人性论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影响
5
作者 陈程 《科教导刊》 2013年第24期32-33,共2页
在儒家人性论统治中国近两千余年的历史中,我国正在形成的宪政制度与西方已经成熟的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的权利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还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需要得到理性的提高和深入.我们不得不承认,公民权利意识现... 在儒家人性论统治中国近两千余年的历史中,我国正在形成的宪政制度与西方已经成熟的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公民的权利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还只是停留在感性阶段,需要得到理性的提高和深入.我们不得不承认,公民权利意识现代化的进程是与中国社会进步相联系的一种客观规律和历史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 儒家人性论 权利意识
下载PDF
儒家人性向善论刍议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军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8-13,共6页
宋儒将孟子的性善论窄化为性本善,并判断其是儒家人性学说的正统。为了纠正性本善论之偏颇,有学者提出儒家人性向善论。在不断的争论中,儒家人性向善论也在不断修正。基于实然之性-应然之性、潜在之性-显在之性的划分,儒家人性向善论认... 宋儒将孟子的性善论窄化为性本善,并判断其是儒家人性学说的正统。为了纠正性本善论之偏颇,有学者提出儒家人性向善论。在不断的争论中,儒家人性向善论也在不断修正。基于实然之性-应然之性、潜在之性-显在之性的划分,儒家人性向善论认为,人性乃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非完成态,这种动态的人性的目标即善。人性向善,内在地包括人性应该向善、能够向善以及向善的途径三个问题。与传统的人性论相比,儒家人性向善论不仅可以将儒家人性论统一起来,有利于儒家思想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更新;而且可以避免先天人性论之误解,给道德修养、道德教化以及规范人性的制度设计提供合理的理论基础;同时还丰富了儒家的道德哲学,有利于儒家人性论的理想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人性向善论 演进 概念 内容 优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