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状态补语是汉语的显赫句法成分 被引量:23
1
作者 陆丙甫 应学凤 张国华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5-205,287,共11页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状态补语的原型虽然是焦点化的方式表达,但其功能已经远超出方式状语的范围,具有强大的能产性和扩展能力。它的语法化程度极高;就其编码形式的凸显程度而言,可说是汉语句法成分中最容易识别的。因此,它不仅该看作现代... 从类型学的角度看,状态补语的原型虽然是焦点化的方式表达,但其功能已经远超出方式状语的范围,具有强大的能产性和扩展能力。它的语法化程度极高;就其编码形式的凸显程度而言,可说是汉语句法成分中最容易识别的。因此,它不仅该看作现代汉语句法中一个独立的成分,而且该看作一个显赫范畴,不宜取消或合并到其他成分中。状态补语的性质特点,是汉语尾焦点凸显这一信息结构特点的又一个明显表现。本文也讨论了有关的汉语句法编码的基本特点以及语法编码的一些一般共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赫范畴 状态补语 语言类型学
原文传递
试析“厉害”作补语的特点 被引量:6
2
作者 陈军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51,共7页
“厉害”在“得”后可作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作程度补语时又带有状态补语的某些特征。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厉害”作补语时的特殊点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得出了结论。“厉害”在语义指向上具有多重性 ,这种多重性使得“厉... “厉害”在“得”后可作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作程度补语时又带有状态补语的某些特征。本文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厉害”作补语时的特殊点进行了考察和分析 ,得出了结论。“厉害”在语义指向上具有多重性 ,这种多重性使得“厉害”作补语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行词 “得”后成分 程度补语 状态补语 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能补语与状态补语 被引量:1
3
作者 火玥人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5-117,共3页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述补结构一直是教学重点,其中可能补语对留学生来说尤其是难点。这主要是因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相同的形式。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突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1)关键的区别点,并可采用相应的解...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述补结构一直是教学重点,其中可能补语对留学生来说尤其是难点。这主要是因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相同的形式。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突出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1)关键的区别点,并可采用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动词+得+形容词”中形容词的出现形式;通过语境分辨判断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1);通过句重音分辨、判断可能补语和状态补语(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 可能补语 状态补语
下载PDF
口语中的“V/A+死了”和“V/A+得要死” 被引量:3
4
作者 柳丹丹 《保山师专学报》 2009年第4期55-59,共5页
口语中的"V/A+死了"和"V/A+得要死"被称作感受程度补语。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提出":V/A+死了"中"死了"表程度是由结果补语虚化而来,"V/A+得要死"中"得要死"表程度是由状... 口语中的"V/A+死了"和"V/A+得要死"被称作感受程度补语。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提出":V/A+死了"中"死了"表程度是由结果补语虚化而来,"V/A+得要死"中"得要死"表程度是由状态补语转化而成。先对这两种格式进行具体的描写,进而阐释它们两者的来源、特点,以及语义、语用方面的细微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死了 V/ A+得要死 感受程度补语 结果补语 状态补语 感叹句
下载PDF
基于篇章的情态补语课堂教学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赵万勋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98,共7页
现有的大多数对外汉语教材在初次引入情态补语这一语法项目时,主要介绍其句型和构成要素,学习者无法理解其中"V+得"的作用,很容易出现用一般形容词谓语句代替这个句型的偏误。本文从情态补语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V+得&qu... 现有的大多数对外汉语教材在初次引入情态补语这一语法项目时,主要介绍其句型和构成要素,学习者无法理解其中"V+得"的作用,很容易出现用一般形容词谓语句代替这个句型的偏误。本文从情态补语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V+得"的篇章呼应特点,总结出其篇章呼应的模式,并认为教学设计时,应在篇章中同时引入情态补语和其呼应的对象,然后再介绍其句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补语 话语结构 呼应
下载PDF
浅议带“得”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
6
作者 杨文娟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3-26,共4页
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的名称、定义与划界在语法学界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带"得"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意义上是对立的,程度补语单纯表示程度,而状态补语包含的语义信息则复杂得多。
关键词 语法 补语 程度 状态
下载PDF
马来西亚华语中的情态补语 被引量:1
7
作者 齐环玉 郭熙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3,96,共10页
马来西亚华语中的情态补语有"V得C"和"V到C"两种形式,书面语中前者占优势,与普通话一致,口语中后者使用频率更高。本文通过对马来西亚华语口语中"V得C"与"V到C"的述语和补语的考察,得出两者在... 马来西亚华语中的情态补语有"V得C"和"V到C"两种形式,书面语中前者占优势,与普通话一致,口语中后者使用频率更高。本文通过对马来西亚华语口语中"V得C"与"V到C"的述语和补语的考察,得出两者在表达功能方面的分工与差异。前者主要用于表达状态,后者则倾向于表达程度,且使用范围更广,经常可以替换前者。两者在马来西亚华语口语与普通话中的分布差异主要受马来西亚华人"源方言"(闽南话、粤方言、客家话)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到C V得C 马来西亚华语 情态补语
下载PDF
广东云澳闽南方言特殊的“乞伊”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静芬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0-468,共9页
广东云澳闽南方言的"乞[■]"具有多功能性,可以做给予动词、使役标记和被动标记等,特殊的"乞伊"结构不表使役义也非被动义。本文详细描写了特殊乞伊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指出表达状态的变化与不如意感情色彩是该结... 广东云澳闽南方言的"乞[■]"具有多功能性,可以做给予动词、使役标记和被动标记等,特殊的"乞伊"结构不表使役义也非被动义。本文详细描写了特殊乞伊结构的句法语义特点,指出表达状态的变化与不如意感情色彩是该结构的两个重要特征,是谓语进入乞伊结构的必要条件。云澳方言的乞伊结构不可简单地归为"非宾格结构",一元非作格动词及二元及物动词等均可进入该结构。本文认为"乞伊"结构与被动结构的高度同构,是以"不如意"的语义作为纽带,"乞伊"连用是"被动标记+施事(伊)"进一步语法化的结果,在功能上是一个表示不如意感情色彩的标记。当"乞伊"作为不如意标记的功能发展成熟后,也可嵌套在被动句中,以突出句中所表达的不如意感情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语 云澳方言 乞伊结构 补语 状态变化 不如意 被动结构
原文传递
欧美学生汉语情状补语句习得研究
9
作者 孙群 《海外华文教育》 2018年第6期59-67,共9页
本文采用横向规模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欧美留学生习得汉语情状补语句的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该问卷通过翻译题和完型填空题考察了欧美学生对于七类汉语情状补语句的习得情况。我们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qu... 本文采用横向规模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对欧美留学生习得汉语情状补语句的情况进行了定量研究,该问卷通过翻译题和完型填空题考察了欧美学生对于七类汉语情状补语句的习得情况。我们根据北京语言大学"留学生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以及相关本体研究,确定了七类需要考察的汉语情状补语句,通过对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水平的五十七名欧美学生各类汉语情状补语句的正确使用相对频率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欧美学生习得七类汉语情状补语句的顺序,同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欧美学生习得七类汉语情状补语句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最后,我们从偏误分析的角度依次归纳了各种类型情状补语句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并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我们认为欧美学生对七类汉语情状补语句的习得情况是不一样的,有的类型的情状补语比较简单,学生能够成功地习得,但是有的类型到了高级阶段学生仍然不能很好地习得。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的泛化、教材的编排、情状补语本身的复杂程度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状补语句 习得顺序 习得过程 偏误分析
下载PDF
浅议带“得”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
10
作者 杨文娟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71-75,共5页
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的名称定义与划界在语法学界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带"得"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但在意义上是对立的,程度补语单纯表示程度,而状态补语包含的语义信息则复杂得多。
关键词 语法 补语 程度 状态
下载PDF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凤琪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为了消除时滞和不确定性给实际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采用鲁棒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进行鲁棒控制,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系统,设计1个反馈增益控制器,使系统在不确定性的容许变化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降低系统的灵敏度.通过构造一种新的Lyapunov泛... 为了消除时滞和不确定性给实际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采用鲁棒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进行鲁棒控制,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系统,设计1个反馈增益控制器,使系统在不确定性的容许变化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降低系统的灵敏度.通过构造一种新的Lyapunov泛函方法,研究了一类带有时变时滞的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通过细化不确定信息的结构,给出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控制器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ur补引理 状态反馈控制 不确定时滞系统
下载PDF
宁乡话可能补语的分布及其历史背景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震强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03-104,110,共3页
宁乡话可能补语的分布有很大的灵活性。分布位置不同 ,语义可能完全相同。
关键词 可能补语 分布 移民 宁乡话 湖南 方言
下载PDF
关于对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两项制度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莉 翟兆强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86-87,共2页
近年来 ,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方式实行了重大改革 ,其中会计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两项制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会计集中核算为平台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十分必要 ,会计集中核算将财政监督的职能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在具体操作中 。
关键词 会计集中核算 有效补充 国库集中支付 改革措施
下载PDF
补语标记“得”功能和意义的重新认识
14
作者 林碧虹 《现代语文》 2023年第2期51-57,共7页
在现代汉语中,“得”最基本的用法是作为补语标记,以往研究中对补语标记“得”的功能和意义的看法存在一定争议。基于“完结短语”理论,重新分析“得”的功能和意义,认为“得”的功能是为前面的动词提供一个完结点,实际上是一个完结状... 在现代汉语中,“得”最基本的用法是作为补语标记,以往研究中对补语标记“得”的功能和意义的看法存在一定争议。基于“完结短语”理论,重新分析“得”的功能和意义,认为“得”的功能是为前面的动词提供一个完结点,实际上是一个完结状态标记,其后补语C表达的是谓词核心的一个具体完结状态,可称之为“完结状态补语”。“得”的语法意义是“达及”,“V得C”结构表示“V达及C所示的某个具体完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 补语标记 完结状态标记 功能 意义
下载PDF
基于LMIs的一类不确定线性切换系统的鲁棒控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文安 葛斌 赵军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84-190,共7页
基于LMIs处理方法,研究了一类不确定线性切换系统在任意切换下的鲁棒控制问题.利用矩阵Schur补引理构造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该系统的鲁棒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同时也给出了在状态反馈下的鲁棒稳定性充要条件和在输出反馈下的充分条件.最后... 基于LMIs处理方法,研究了一类不确定线性切换系统在任意切换下的鲁棒控制问题.利用矩阵Schur补引理构造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到该系统的鲁棒稳定性的充要条件,同时也给出了在状态反馈下的鲁棒稳定性充要条件和在输出反馈下的充分条件.最后用数值例子对所得结果加以验证,说明了文中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切换系统 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 渐进稳定性 Sehur补公式 鲁棒控制
原文传递
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英汉迂回致使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银霞 杨连瑞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5-507,共13页
本文以英语迂回致使作定向参照,分析了汉语状态补语小句。研究发现,汉语状态补语小句存在远距离[+耦合]、[⁃规约]和动词[无界]等特点,其以“V得”非致使动词为基点,构成由强至弱的渐变综合体。在系统功能语法原则下,“得”后为独立情形... 本文以英语迂回致使作定向参照,分析了汉语状态补语小句。研究发现,汉语状态补语小句存在远距离[+耦合]、[⁃规约]和动词[无界]等特点,其以“V得”非致使动词为基点,构成由强至弱的渐变综合体。在系统功能语法原则下,“得”后为独立情形,形式上体现为主要动词延长成分。作为需要因果链共现的间接致使,小句整体匹配影响过程语义模式,宾语位置内容实为受影响者⁃()的复合参与者,相应句法成分则分别由不同的语言单位填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功能语法 迂回致使 “V得”状态补语 类型学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