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治理、人的流动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47
1
作者 高奇琦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45,共16页
结构失衡和文明冲突是全球治理面临的两大挑战。人的流动或许是解开两大挑战的钥匙。人的流动的长期发展可以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要素相对均等化,同时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另外,基于人的流动的交流和对话可... 结构失衡和文明冲突是全球治理面临的两大挑战。人的流动或许是解开两大挑战的钥匙。人的流动的长期发展可以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发展要素相对均等化,同时促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另外,基于人的流动的交流和对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文明的对立和冲突。在全球范围的人的流动中,中国人的流动在其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未来的国家和城市在应对全球范围人的流动时应做好三大平衡:人口流入和人口流出之间的平衡、内部利益与外来利益之间的平衡、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的平衡。真正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立在人的充分流动基础之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整体特征是合作共赢、平等协商、互联互通、包容共鉴、公正合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是人的自由流动和发展要素分布的均等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为这种自由流动和要素均等化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向公正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人的流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方案
原文传递
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教育 被引量:43
2
作者 冯建军 《高等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人类拥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如何通过价值教育促进价值认同,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人类共同价值不是普世价值,也不同于狭隘的国家价值,它以尊重国家、民族价值为基础,是建立在价值多样性基础上的共同性、统...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人类拥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如何通过价值教育促进价值认同,是一个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人类共同价值不是普世价值,也不同于狭隘的国家价值,它以尊重国家、民族价值为基础,是建立在价值多样性基础上的共同性、统一性。人类共同价值教育必须把教育视为全球的共同利益,既要进行人类基本价值教育,又要进行国家、民族价值的多元理解教育,既要进行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全球责任意识教育,也要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共同价值 价值教育
原文传递
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框架 被引量:20
3
作者 肖晞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6-43,共18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外交思想和理论创新,逐步确立起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框架: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理想指引;以和平发展为战略选择,恪守和平发展的理...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中央大力推进外交思想和理论创新,逐步确立起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框架: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理想指引;以和平发展为战略选择,恪守和平发展的理念,创新和平发展的思想,夯实和平发展的基础;以塑造新型国际关系为战略目标;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理想;以合作共赢为战略路径,强调发展和安全两手同时抓、两手都要硬;以健康稳定为引领寻求新型大国关系的突破,以亲诚惠容理念为引领重塑周边关系,以正确义利观为引领创新同发展中国家关系;以完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倡导"一带一路"建设等为引领推动多边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交 理论创新 新型国际关系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4
4
作者 尹继林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145,共7页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现代性改造过程。为了梳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面临的问题,探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过程,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现代性改造过程。为了梳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面临的问题,探究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的内涵与动因、辩证关系与启示进行了系统审视与深入剖析。研究表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源于历时纬度的内源动因与共时纬度的外源动因,而前者则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面临的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一元化"与"多元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关系。建议以"先进性建设"为立足之本、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发展之要、将"生态体育文化"全球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方向选择、将"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球化的理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 全球化 先进性建设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论我国各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性 被引量:12
5
作者 俞水香 娄淑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8,共5页
在多民族国家人民中,普遍同时存在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两种认同心理。一般而言,民族认同意指不同民族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可和赞同,而国家认同则指公民对其所属国家的认可和赞同。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中... 在多民族国家人民中,普遍同时存在着“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这两种认同心理。一般而言,民族认同意指不同民族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的认可和赞同,而国家认同则指公民对其所属国家的认可和赞同。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统称,56个民族是中华民族这一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此,有必要在思想认识上厘清、理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关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努力实现我国各民族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56个民族 共同体 认同 统一性
下载PDF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及其在东亚地区的推进特点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雪莲 李晓霞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113,126,共9页
随着自身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已经成长为国际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外交需要向"大国外交"转变,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和有着独特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中国的大国外交具有不同于... 随着自身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已经成长为国际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外交需要向"大国外交"转变,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和有着独特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中国的大国外交具有不同于西方传统大国主义、霸权主义的特点,已经体现出中国的特色和风格。东亚地区是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的重要区域,中国侧重于在经济领域强调"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表现出为地区发展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意愿;在推动地区合作上,突破"霸权稳定"的机制创设逻辑,以"平等包容"的治理理念倡导地区合作机制建设;以"和合"文化传统为基础,强调以"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的地区秩序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大国外交 东亚 互利共赢 平等包容 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千里难寻是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谈谈“一带一路”的政治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58,共13页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于维护中国政治安全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它的最高政治目标,说得通俗点,就是让我们的朋友多多的,让我们的敌人少少的,为我们的国家发展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交环境。在历史...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于维护中国政治安全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它的最高政治目标,说得通俗点,就是让我们的朋友多多的,让我们的敌人少少的,为我们的国家发展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交环境。在历史长河中,只有持中道的人,才能为别人留有余地;只有为别人考虑的人,才能广交朋友。今天中国发展了,我们的姿态要因此放低一点。友谊第一,利润第二,财大不可气粗,要汲取历史上俄国在中东铁路和德国在巴格达铁路上越帮越忙、交友不成反为仇的教训;深入体会和总结毛泽东"坦赞铁路"将中国和非洲人民友谊联结迄今的成功经验,用丝绸之路连起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与第三世界的友谊,再造"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大好环境,中国就可以行稳致远,为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义前途赢得明天的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地缘政治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命运共同体建设视域下陆地边疆治理现代化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丁忠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9,共7页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效果,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影响中国大国成长。陆地边疆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政治地理空间特性,使其成为两个层面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交汇空间。从命运共同体建设角度审视陆地边疆治...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和中国与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效果,从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影响中国大国成长。陆地边疆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政治地理空间特性,使其成为两个层面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交汇空间。从命运共同体建设角度审视陆地边疆治理现代化,可以为中国陆地边疆治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当前,陆地边疆治理理念、治理战略和治理体系尚不适应两个层面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要求。推进治理视野和思维的全球化、积极谋划陆地边疆治理大战略、强化中国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治理体系与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进陆地边疆治理现代化、发挥其在两个层面命运共同体建设中的战略支撑作用的基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陆地边疆 边疆治理 边疆治理现代化 国家治理
原文传递
作为哲学理念的“命运共同体”与“合作共赢” 被引量:9
9
作者 倪培民 《哲学分析》 CSSCI 2017年第1期98-111,共14页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规划或者地缘政治的角逐。它背后的"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理念,既深植于中国传统思想,也更加切近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的本意。这一理念所蕴含的整体论...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发展规划或者地缘政治的角逐。它背后的"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的理念,既深植于中国传统思想,也更加切近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的本意。这一理念所蕴含的整体论思维方式和生化模式的因果观不但不排斥个体的权益,反而是后者的最终保障。将这个理念转化为行为方式,有望导致一个与个体主义哲学理念主导下冲突不断的世界秩序截然不同的世界秩序。这是历史给予中国和世界的机遇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 丝路秩序 因果观 囚徒悖论
下载PDF
论“命运共同体”理念及其中国实践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海龙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0-105,140,共7页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抓住国际社会的变化趋势,提出"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理念。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呼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抓住国际社会的变化趋势,提出"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关系理念。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呼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主动承担责任,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结果。因此说,"命运共同体"作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以及包容互鉴的文明观。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安全、经济和人文等领域践行着"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身也向"负责任大国"的方向迈进,为人类社会共同进步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交 负责任大国
下载PDF
“命运共同体”的话语体系建构——概念再造、语境重置与方式转换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翔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70,共9页
作为我国向国际社会输出的新话语内容的"命运共同体",是从"共同体"这一概念延伸出来的对外话语体系新概念,目的是"在概念意义上重构一种新的游戏规则"。我国通过"语境重置",以"和合"... 作为我国向国际社会输出的新话语内容的"命运共同体",是从"共同体"这一概念延伸出来的对外话语体系新概念,目的是"在概念意义上重构一种新的游戏规则"。我国通过"语境重置",以"和合"为思想传承,以"新世界主义"为理论构想,将"命运共同体"置于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语境之中,将西方国家所持有的"中国威胁"的认知偏见转变为"合作共赢"的认同理念。在其建构过程中,话语的表达方式由"政策宣传"转换为"讲述故事",采取"从他者出发"的跨文化态度以促成跨文化认同的实现,对外话语由此进入"新表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 新世界主义 一带一路 对外话语体系
下载PDF
体育教师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表现形式和构建路径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铭珠 尹志华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7-74,共8页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教育这一相对微观的领域探讨了体育教师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表现形式和构建路径。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共生理论和社会建... 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教育这一相对微观的领域探讨了体育教师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表现形式和构建路径。研究表明,体育教师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共生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表现形式包括精神、价值、行为和结果四个方面,分别体现为和平、发展、合作和共赢;在精神层面唤醒体育教师的内在责任意识、在价值层面帮助体育教师树立发展观、在行为层面搭建体育教师的合作平台、在结果层面形成体育教师共赢的局面是体育教师命运共同体建构的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体育教师 理论基础 表现形式 建构路径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命运共同体”构建考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慧军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0-53,共4页
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命运共同体"包括利益共同体、行为共同体、制度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等四个层次。从辅导员大学生利益相关与命运相连的立场倡导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命运共同体构建,关乎社会现实吁求。通过辅导员大学生"命... 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命运共同体"包括利益共同体、行为共同体、制度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等四个层次。从辅导员大学生利益相关与命运相连的立场倡导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命运共同体构建,关乎社会现实吁求。通过辅导员大学生"命运共同体"钻石结构探究辅导员大学生"命运共同体"构建,推动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中高校内部师生关系的重新分配和重组,彰显出共同体理念在当今高校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命运共同体” 构建
下载PDF
东盟与亚太安全共同体建设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士新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82-102,共21页
地区安全共同体具有自身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意涵,体现出地区各国在促进共同体建构的安全意识以及共同安全理念的进化历程和结果,表现为地区国家间对安全议题和环境上的高度认同感,并塑造了相互间友好和平的关系。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是与... 地区安全共同体具有自身的社会学和政治学意涵,体现出地区各国在促进共同体建构的安全意识以及共同安全理念的进化历程和结果,表现为地区国家间对安全议题和环境上的高度认同感,并塑造了相互间友好和平的关系。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是与政治共同体结合在一起的,是以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指导,建立了一系列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对促进地区稳定与安全发挥了相当独特的作用。然而,东盟安全共同体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原则的局限性影响了东亚和亚太安全共同体建设进程,使之仍停留在相当初级的建构阶段,未能对增进地区发展与繁荣提供足够有效的和平红利。中国要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只有在继承和创新和平外交理念的过程中,在多方面采取理性而积极的外交政策和倡议,与包括东盟在内的其他行为体共同建构起亚太可持续安全共同体,才能塑造总体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安全共同体 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 东亚安全共同体 亚太安全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命运共同体的想象与实践:论郑小琼诗歌中的物与情感
15
作者 倪曾鑫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8-124,共7页
郑小琼的诗歌中呈现大量自然物与工业物等物象描写,这与其情感表达密切相联。这些物象以不同方式构建并抒发诗人女性情感与底层情感,即自然物或通过感官激发、或以其文化内涵参与构建诗人的女性情感,而工业物或通过事件触发、或以其社... 郑小琼的诗歌中呈现大量自然物与工业物等物象描写,这与其情感表达密切相联。这些物象以不同方式构建并抒发诗人女性情感与底层情感,即自然物或通过感官激发、或以其文化内涵参与构建诗人的女性情感,而工业物或通过事件触发、或以其社会隐喻性参与构建诗人的底层情感。这两种情感的诗意抒写旨在为自然物与女性、工业物与底层劳工等同为“他者”发声,致力于构建他者精神共同体。同时,诗人的创作转向也暗示了其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实践与想象中探索美学出路,带领现代人寻找诗意,走向诗性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小琼 情感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中国外交新思路:塑造“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海龙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7-72,共6页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抓住国际社会的变化大趋势,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主动承担责任,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结果。"命运共同体"作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 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政府适时抓住国际社会的变化大趋势,提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既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主动承担责任,谋求与世界共同发展的结果。"命运共同体"作为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梦想,包含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合作共赢的共同利益观以及包容互鉴的文明观。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在安全、经济和人文等领域践行着"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推动了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自身也向"负责任大国"的方向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中国外交 国际关系 全球化 国际合作 国家利益
下载PDF
试析中国海外利益维护的战略框架构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发龙 《国际展望》 CSSCI 2016年第6期37-54,共18页
全球化时代,海外利益维护既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关涉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议题。作为一个被西方视作"异质文明"的新兴大国,中国的海外利益维护问题尤为紧要,但其战略重心与核心任务显然不是遵循西方式的外交、法律或军事... 全球化时代,海外利益维护既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关涉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议题。作为一个被西方视作"异质文明"的新兴大国,中国的海外利益维护问题尤为紧要,但其战略重心与核心任务显然不是遵循西方式的外交、法律或军事等路径,而应从观念、路径、模式等层面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海外利益维护的战略框架。在观念层面,中国应力避纯粹的物质利益观、狭隘的民族主义、褊狭的零和思维,树立正确的综合利益观、共同利益观、合作利益观;在路径层面,中国应力避偏重双边外交的传统机制,从推进经济外交、增进政治互信、促进文化交流、加强军事合作等层面着力,拓展海外利益维护的多元路径;在模式层面,中国应力避以单边主义、黩武主义为主导的零和模式,构建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国际制度为依托的和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利益 维护正确义利观 多元路径和合模式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互构的基本要素 被引量:6
18
作者 徐子棉 覃雪梅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在全球治理的多样化生态系统中,世界不同地区对全球治理的文化和地缘政治的理解、全球治理的区域结构及其特征、治理的网络和伙伴关系、治理的合法性等问题充斥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治理行动者们面临新一轮的权衡,亟须重新审视全球治... 在全球治理的多样化生态系统中,世界不同地区对全球治理的文化和地缘政治的理解、全球治理的区域结构及其特征、治理的网络和伙伴关系、治理的合法性等问题充斥着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治理行动者们面临新一轮的权衡,亟须重新审视全球治理的变化条件及其相互依赖关系。作为一种方法论和启发式工具,全球治理是一个不断重构的概念,以动态和批判的视角,基于比较政治(CP)、国际关系(IR)和发展研究(DR)等不同学科认识全球治理的创新并引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示例,体现出中国思考人类未来的东方话语,从二者互相构建的合法性价值要素、共生性主体要素、包容性机制要素等层面,为收集、解释和运用全球治理关键信息构造一个新的多参与者、多级流程的要素框架,有助于理解全球事务变革的复杂性、参与者的多样化之间在具体制度上的联结关系、全球范围内权力的运作及当代世界组织协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互构要素
下载PDF
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开放大学体系办学质量监测指标的研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凌玲 贺宪春 王喜红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5-53,共9页
在国家倡导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开放大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开放大学建设进程中,体系办学质量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引入教育政策视角,结合开放大学体系办学的运行实际,研制... 在国家倡导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开放大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开放大学建设进程中,体系办学质量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引入教育政策视角,结合开放大学体系办学的运行实际,研制合作办学单位办学周期的质量提升监测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由准入模块、管理模块、评估与激励模块、退出模块四大部分组成,设为三级指标序列,包含12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97个三级指标观测点。办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旨在打造开放大学新型“命运共同体”,形成开放大学办学组织体系自我管理、自我更新的质量治理新型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大学 体系办学 质量 质量监测 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选择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建嵘 张玉华 孙英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22,共5页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与客观要求... 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集中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与客观要求,需要世界各国的责任担当与广泛参与,进一步推动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深度融合。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者和积极推动者,巩固本国发展成果,强化国际话语体系,全面提供发展理念与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深入参与到世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行动规划,引领世界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使命与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命运共同体 中国 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