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行动:立场、特质及品格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学博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64,共6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全新场域中,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者,其在生存境况中确立行动立场、在“何以为师”中叩问行动特质、在主体复归中彰显行动品格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具有三种基本存在境况:以谋生为...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的全新场域中,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者,其在生存境况中确立行动立场、在“何以为师”中叩问行动特质、在主体复归中彰显行动品格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关键所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具有三种基本存在境况:以谋生为功用的劳动,以技术为职能的工作和以生命为取向的行动。其中,只有行动才能使教师回应时代诉求,展现其存在的独特性、现实性和生命力。人工智能作为教师的一种行动视域,其行动特质需要在“教师是谁”“谁是教师”“何以为师”中叩问并得以廓清,其行动路向也逐渐明晰。教师行动作为人工智能对教师提出的时代命题,更需要教师在理性自觉、转识成智和生命品性中彰显其行动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时代 教师行动 立场 特质 品格 理性自觉 转识成智 生命品性
下载PDF
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如何回归生活 被引量:5
2
作者 于慧颖 《学周刊(中旬)》 2016年第6期77-78,共2页
新课程倡导小学品德与生活要加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在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中养成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不能理性化地过重灌输,而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行为环境,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品德教育,以促进学... 新课程倡导小学品德与生活要加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在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中养成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不能理性化地过重灌输,而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行为环境,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生活 生活化 实践教学
下载PDF
修心与修命——《西游记》“心性修持观”与王畿“性命合一论”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毛晓阳 《闽江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11,共6页
本文对比了《西游记》主题之一的“心性修持”观与明代中期心学家王畿的“性命合一”论 ,指出二者存在四个方面的相同之处 ,即都主张“悟空”或“悟无”是修炼的根本途径 ;都主张心性修持必须戒禁情欲 ,要做心上工夫 ;都认为“心生则魔... 本文对比了《西游记》主题之一的“心性修持”观与明代中期心学家王畿的“性命合一”论 ,指出二者存在四个方面的相同之处 ,即都主张“悟空”或“悟无”是修炼的根本途径 ;都主张心性修持必须戒禁情欲 ,要做心上工夫 ;都认为“心生则魔生” ,主张涵养心性 ;及都主张以养德致长生。并由此提出了吴承恩不可能是《西游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王畿 "心性修持" "性命合一"
下载PDF
教科书中的“乡忧”——对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科书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金华 《西南教育论丛》 2011年第2期1-4,32,共5页
通过对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插图与课文内容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教科书中存在着城市偏向这一痕迹。教材的城市偏向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在城乡间存在差距的背景下会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关键词 教科书 《品德与生活(社会)》:城市偏向
下载PDF
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实效
5
作者 罗燕金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4期269-270,共2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教师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多方位的体验、感悟,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维体验 学生品行 品德与生活
下载PDF
《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说”回顾与新证
6
作者 张惠民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89-98,111,共11页
《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说,从吴晓玲正式提出到其后卜键等人的充分证明,应该说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但学术界至今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主要是因为“李开先说”缺乏一项较为有力的证据。很多学者都认为“欣欣子”和“笑笑生”是解开其... 《金瓶梅》作者李开先说,从吴晓玲正式提出到其后卜键等人的充分证明,应该说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但学术界至今仍未能达成一致意见,主要是因为“李开先说”缺乏一项较为有力的证据。很多学者都认为“欣欣子”和“笑笑生”是解开其作者的关键,实际上这正是其作者李开先为我们设的一个诗禅,答案就是作者的名与字。作者著有《诗禅》一书,在书中多次提及解谜的方法与技巧,这是作者有意而为的。其他反证作者非李开先者,主要是未能顾及李开先的个人性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瓶梅》作者 李开先说回顾 笑笑生与欣欣子解读 李开先的性格与处世
下载PDF
舞台空间的构建 表演艺术课的教具——积木的使用
7
作者 贺祝平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6年第3期24-27,共4页
运用积木教具搭建表演专业课课堂作业中的各种各样的内外景并“生活”和“行动”在搭建的环境中,不仅仅是基础教学阶段,也是“局部”或“完整”塑造人物形象阶段所需要的。用积木教具搭建的舞台空间,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剧本的要求,这个空... 运用积木教具搭建表演专业课课堂作业中的各种各样的内外景并“生活”和“行动”在搭建的环境中,不仅仅是基础教学阶段,也是“局部”或“完整”塑造人物形象阶段所需要的。用积木教具搭建的舞台空间,最重要的是要符合剧本的要求,这个空间要具有美学意识,要考虑到适合人物在其中“生活”,即表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艺术教学 积木教具的搭建 舞台空间 规定情景 人物的生活
下载PDF
玉米铁甲虫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永强 陆温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63-67,共5页
玉米铁甲虫在广西一年可发生一至二代。主要发生为害世代为第一代,并主要以第一代成虫越冬,成为次年发生的重要虫源。越冬成虫每雌产卵量163粒,第一代成虫321粒。第一代卵盛产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中旬。可在玉米,罗氏草和两耳草上完成全部... 玉米铁甲虫在广西一年可发生一至二代。主要发生为害世代为第一代,并主要以第一代成虫越冬,成为次年发生的重要虫源。越冬成虫每雌产卵量163粒,第一代成虫321粒。第一代卵盛产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中旬。可在玉米,罗氏草和两耳草上完成全部生活史。冬期成虫:性比为1.0256:1,冬后为1.124:1。越冬成虫耐饥力强,致死中期为34~47.4天。幼虫四龄,三龄期进入暴食阶段,每头幼虫平均取食玉米叶面积为10.45±1.06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铁甲虫 铁甲虫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乐记》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力证——以湖北郭店楚墓竹简为据 被引量:7
9
作者 孙星群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3-10,共8页
本文以湖北郭店楚墓竹简为据,从多个方面论证了《乐记》是成书于战国中期的。并对《乐记》与楚简《性自命出》篇中的性、情、德、道、礼乐等五个问题进行比照,为《乐记》的成书年代提供了更有力的论据。
关键词 郭店竹简 《性自命出》 《乐记》
下载PDF
椹瘿蚊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6
10
作者 韩明斋 焦峰 +3 位作者 王淑侠 韩青梅 朱光义 苏超 《陕西蚕业》 1994年第2期12-13,共2页
椹瘿蚊是本所1986年发现的一种桑树种子害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在陕西关中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寄生于雌花子房内为害。被害桑椹畸形,种子不能正常发育。幼虫老熟后弹跳入土,结茧越复、越冬。
关键词 虫害 椹瘿蚊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桑树 种子
下载PDF
品德与生活(社会)实践活动摭谈
11
作者 夏琰 《学科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 ,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 ,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 ,本文拟从“按照教材内容 ,积极开展与教材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遵循儿童身心... 《品德与生活 (社会 )》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课程 ,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与生活 (社会 )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 ,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成长 ,本文拟从“按照教材内容 ,积极开展与教材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切实开展与少先队相结合的实践活动”、“挖掘儿童社会生活体验 ,大力开展与儿童生活经历相关的实践活动”三个方面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 实践活动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小学 自主学习
下载PDF
刘禹锡人生情怀探究
12
作者 张月娥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59-63,72,共6页
长时间的贬谪未使刘禹锡沉湎于哀伤抑郁中颓废地生活。反之,他对人生充满热爱,对家人、朋友重情尚义,崇尚真挚的爱情,而且,他珍爱生命,惜时重时,积极乐观面对多舛的人生。
关键词 刘禹锡 人生情怀 入世品格 儒家思想
下载PDF
人物经历信息模型及其信息提取方法
13
作者 张三强 宋国民 +1 位作者 贾奋励 陈令羽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00-706,共7页
在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人物信息的时空解读非常重要,有助于地理研究者生成多种类型的专题地图,实现相关地理内容的表达。在分析现有人物数据模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应用需求和信息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突出人物时空特... 在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人物信息的时空解读非常重要,有助于地理研究者生成多种类型的专题地图,实现相关地理内容的表达。在分析现有人物数据模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地理应用需求和信息提取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一种突出人物时空特征的经历信息模型。以网络百科数据为例,实现了模型中各要素的提取,有效解决了事件描述识别和位置信息提取两个重点问题。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该事件描述的抽取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位置信息提取方法在标注语料有限的情况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出了较好的实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经历信息 信息提取 事件描述识别 位置信息提取 条件随机场
原文传递
近五年来陈独秀研究综述
14
作者 鲍伟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他的研究牵涉到政治、历史、文化思想、艺术等诸多领域,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尤其是有关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对抗日战争的态度等问题依然为人们大力关注,而有关陈...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上的重要人物,对他的研究牵涉到政治、历史、文化思想、艺术等诸多领域,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尤其是有关陈独秀的民主思想、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对抗日战争的态度等问题依然为人们大力关注,而有关陈独秀性格和人生心路等方面的研究也突显了学术界的研究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民主思想 传统文化 性格与人生心路 综述
下载PDF
性格缺陷酿成人生悲剧——苔丝悲剧成因再探
15
作者 乔继梅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3期53-55,共3页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最得意的一部悲剧性小说,苔丝是其笔下最优秀的悲剧女性形象,被认为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反传统的先驱。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很多,文章从苔丝本人、苔丝之母和安琪儿的性格缺陷分析出发,...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最得意的一部悲剧性小说,苔丝是其笔下最优秀的悲剧女性形象,被认为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反传统的先驱。造成苔丝悲剧的原因很多,文章从苔丝本人、苔丝之母和安琪儿的性格缺陷分析出发,探讨苔丝的悲剧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伯家的苔丝》 性格缺陷 悲剧成因
下载PDF
联系学生实际教学品德与生活 被引量:1
16
作者 巨红霞 《新课程(教研版)》 2014年第8期107-107,共1页
品德与生活课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于世界总的看法以及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贴近生活,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到的知识。
关键词 小学生 联系生活 品德与生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