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嘉陵江西汉水流域水保措施减水减沙作用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明波 黄燕 +1 位作者 郭海晋 沈燕舟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0-74,共5页
西汉水位于秦岭南坡 ,其上游分布有 2 35 0km2 的黄土区 ,为嘉陵江流域重点产沙区。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长治”工程实施以来 ,重点产沙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 ,至 1996年底 ,累积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4 0 % ,水保措施... 西汉水位于秦岭南坡 ,其上游分布有 2 35 0km2 的黄土区 ,为嘉陵江流域重点产沙区。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长治”工程实施以来 ,重点产沙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 ,至 1996年底 ,累积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4 0 % ,水保措施对控制流域内水土流失起到了积极作用。作者以流域上游控制站顺利峡站为分析重点 ,以实测水沙资料为依据 ,采用水文学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水流域 减水减沙作用 嘉陵江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下载PDF
嘉陵江流域水保治理水沙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明波 郭海晋 +1 位作者 徐德龙 朱勇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嘉陵江是上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是长江三峡水库重要的洪水和泥沙来源地,也是"长治"工程重点实施对象。通过对典型支流和干流沿程主要站降雨径流和降雨输沙模型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同时应用统计预测模型... 嘉陵江是上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是长江三峡水库重要的洪水和泥沙来源地,也是"长治"工程重点实施对象。通过对典型支流和干流沿程主要站降雨径流和降雨输沙模型的应用研究,分析了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同时应用统计预测模型、BP网络模型、双累积曲线预测模型,对嘉陵江流域未来水沙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陵江 水沙模型 水土保持 水沙变化 趋势预测
下载PDF
玛纳斯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唐湘玲 魏文寿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730-734,共5页
根据玛纳斯河流域5个基本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数据资料,利用1961~2003年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及肯斯瓦特水文站径流量的观测记录,使用数理统计和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该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3年该河流域气温升高显... 根据玛纳斯河流域5个基本气象台站建站以来的数据资料,利用1961~2003年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及肯斯瓦特水文站径流量的观测记录,使用数理统计和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了该流域气温、降水和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3年该河流域气温升高显著,且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偏多集中在4、5、6三个月.计算玛纳斯河地表径流与气候的相关性,建立二者的回归方程,定量分析该流域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得出:当该流域5~9月平均气温增加1℃时,年径流量会增加或减少1.3%;当该流域5~9月气温出现±2℃(或±3℃)的变化时,年径流量会做出±2.68%(或±4.0%)的正响应;当该流域水文年降水量偏多或偏少10%时,年径流量会偏多或偏少1.98%;当水文年降水量偏多或偏少20%(或30%)时,年径流量会做出偏多或偏少3.95%(或5.93%)的正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气候变化 径流变化 影响
下载PDF
1956—2020年荆江三口径流变化特征及水库补水效果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冬冬 戴明龙 +1 位作者 李妍清 王含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45-957,共13页
荆江三口的分流对于洞庭湖区的水资源、河湖生态系统安全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荆江三口分流发生显著变化,亟需明确其变化特征及适应性对策.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荆江三口径流变化特征,采用数值模拟评估了... 荆江三口的分流对于洞庭湖区的水资源、河湖生态系统安全等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荆江三口分流发生显著变化,亟需明确其变化特征及适应性对策.基于实测数据分析了荆江三口径流变化特征,采用数值模拟评估了水库不同下泄方案对推迟荆江三口断流的影响.结果表明:荆江三口年径流量呈递减趋势,2003年以后分流比没有趋势性变化;相比1981—2002年,2003—2020年荆江三口径流汛期和退水期径流分别减少26%和40%,枯水期和涨水期分别增加了194%和17%.2003年以后,沙道观站长断流(历时>60 d)持续时间和短断流(历时≤60 d)发生频次均有所增加;弥陀寺站长断流时间有所减少,而短断流时间和频次显著增加;康家岗和管家铺站在长断流时间有所增加,短断流时间有所增加,频率有所减少.在枯水年情况下,水库增加下泄时间与推迟三口断流时间比不超过1.2,补水效率不超过0.28%,因此不推荐通过水库增加下泄流量方法推迟弥陀寺和管家铺站断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江三口 径流变化 水动力模型 补水 水库
下载PDF
渭河径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田宏伟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2期99-102,共4页
由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渭河径流逐年减少,污染加重,河道淤积不断发展,洪涝灾害时有发生,对中下游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为了减少洪害,减轻污染,必须保证渭河常年径流稳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径流变化 特性研究
下载PDF
玛纳斯河出山口径流EEMD-ARIMA预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艳 杨耘 +1 位作者 聂磊 宋秋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3-280,285,共9页
定量估算暖湿化背景下干旱内陆河径流变化尤其是非线性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区域水资源配置具有指导意义。以干旱区典型流域——玛纳斯河流域流量最大的玛纳斯河为例,运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1),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定量估算暖湿化背景下干旱内陆河径流变化尤其是非线性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区域水资源配置具有指导意义。以干旱区典型流域——玛纳斯河流域流量最大的玛纳斯河为例,运用曼—肯德尔(Mann-Kendal1),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和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ARIMA)多种方法对出山口水文控制站肯斯瓦特1957—2012年年均径流进行了分析,得到年均径流非线性和多年代趋势定量特征。结果表明:1957—2012年年均径流显著增加;经EEMD分解后获取年均径流时间序列4个模态IMF分量和一个趋势项,各模态中心频率不一样,表明年均径流存在多种周期规律。将表征多年代际震荡的IMF分量引入ARIMA预测年均径流,预测精度明显高于直接应用年均径流的ARIMA预测精度,这表明EEMD-ARIMA组合径流预测法对短期径流预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非线性变化 演变 水文控制站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北江流域径流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黄锋华 黄本胜 +2 位作者 邱静 赵吉国 刘达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8,共6页
通过构建北江流域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以北江流域13个雨量站10年逐月降水量及北江流域干流石角水文站同步逐月流量数据为输入条件进行水文模型参数率定,应用气候情景设置方法研究了北江流域在降水和气温等不同气候变化条件下径流量的变... 通过构建北江流域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以北江流域13个雨量站10年逐月降水量及北江流域干流石角水文站同步逐月流量数据为输入条件进行水文模型参数率定,应用气候情景设置方法研究了北江流域在降水和气温等不同气候变化条件下径流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气温变化1℃对年径流量及其年内分配的影响变化均在1%以内。降水量变化对年径流量影响十分显著,降水量变化10%对年径流量的影响变化可达到15%,而对径流年内分配的影响变化在1%以内,影响较小。随着气温下降和降水量的增加,枯季径流量占年内分配比例均有所上升,枯水期来水量提高,有利于流域城乡供水安全和生态用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江流域 气候变化 水文响应 SWAT模型 径流量变化 水安全
下载PDF
环境变化对河北省水资源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邵爱军 胡春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8-40,45,共4页
分析了气候变化、地下水超采、地表径流及粮食产量变化等方面对水资源的影响。结论认为 :在新一轮水资源评价中 ,要充分考虑环境变化对水资源量的影响 ,加强地下水位大埋深条件下地表产流量、地下水补给量以及作物产量水平提高对水资源... 分析了气候变化、地下水超采、地表径流及粮食产量变化等方面对水资源的影响。结论认为 :在新一轮水资源评价中 ,要充分考虑环境变化对水资源量的影响 ,加强地下水位大埋深条件下地表产流量、地下水补给量以及作物产量水平提高对水资源影响的实验研究 ,以提高新一轮水资源评价成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气候变化 地表径流 地下水补给 作物需水量
下载PDF
退耕还林(草)对北洛河上游水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蒋观滔 高鹏 +1 位作者 穆兴民 柴雪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为探究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水沙响应问题,以植被恢复较好的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域,根据其控制站吴起水文站1971—2010年4—10月实测水沙资料,定量分析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三个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发生突变的年份。结果表... 为探究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水沙响应问题,以植被恢复较好的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域,根据其控制站吴起水文站1971—2010年4—10月实测水沙资料,定量分析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三个水文要素的变化趋势和发生突变的年份。结果表明:1971—2010年,降水量并未发生显著的趋势性变化,径流量和输沙量呈显著减小趋势;综合四种突变点检验方法结果,并结合水土保持措施资料,确定径流量和输沙量的突变年份为2002年;利用双累积曲线定量分析降水和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人类活动对径流量与输沙量的影响,相对于1971—2002年,2003—2010年降水和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70.8%和29.2%,对输沙量的影响程度分别为34.0%和66.0%。植被的减沙作用明显大于减水作用,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人类活动是北洛河上游流域泥沙减少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草) 水沙变化 突变点检验 北洛河上游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木塔里甫.托乎提 徐海量 刘新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2期77-82,共6页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三源流各水文站及干流阿拉尔52年(1957-2008年)的径流实测资料,运用时间序列周期方差分析外推、非参数检验和R/S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径流量的周期、跃变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阿克苏河两水系径流趋势增加显著并在未... 结合塔里木河流域三源流各水文站及干流阿拉尔52年(1957-2008年)的径流实测资料,运用时间序列周期方差分析外推、非参数检验和R/S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径流量的周期、跃变及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阿克苏河两水系径流趋势增加显著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长期持续,其突变点皆在1993年;和田河同古孜洛克与乌鲁瓦提存在相反的径流趋势且突变不显著;叶尔羌河表现为微递增趋势并在1993年发生显著性突变,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这趋势将转变为减少;源、干流在突变、径流趋势、径流量等皆存在较大差异,这表明人类活动强烈干扰了干流的水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变化 径流突变 非参数检验 塔里木河流域
下载PDF
佳芦河流域林草覆被变化对产流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彩虹 冉广 荐圣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42,共7页
以黄土高原佳芦河流域为研究区,收集整理了1966—2006年的水文气象资料,选取了60场洪水数据,在分析其洪水过程线、产流特征值、产流机制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近30年来佳芦河流域林草覆被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了佳芦河流域林草覆被对流域... 以黄土高原佳芦河流域为研究区,收集整理了1966—2006年的水文气象资料,选取了60场洪水数据,在分析其洪水过程线、产流特征值、产流机制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近30年来佳芦河流域林草覆被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了佳芦河流域林草覆被对流域产流机制变化的响应机理,期望揭示黄河流域水沙减少的原因。结果表明,近30年来,佳芦河流域径流量骤减,相比60年代,2000年以后佳芦河流域年平均径流量减少近75.0%,林草覆盖率从8.0%增加到35.0%,流域蓄水容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3个阶段1966—1975年、1976—1996年及1997—2006年流域超渗产流为主的洪水场次所占比例分别为72.8%,65.0%和60.0%,呈下降趋势;1997—2006年内混合及蓄满产流为主的洪水场次与1966—1975年相比分别增加8.4%和4.3%。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认识黄河流域主要水土流失区的产水规律,揭示黄河水量变化的机制,为该区开展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林草覆被 流域蓄水容量 产流机制变化
下载PDF
黄河宁-蒙河段流量变化及周期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俊秋 史文娟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13-418,共6页
采用小波分析法,对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青铜峡站和头道拐站46 a(1961-2006年)的流量资料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频域尺度下2站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具有同步性。通过进一步分析小波方差图,确定了黄河宁-蒙河段年均流量具有18 a和... 采用小波分析法,对黄河宁夏-内蒙古河段青铜峡站和头道拐站46 a(1961-2006年)的流量资料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频域尺度下2站流量随时间的变化具有同步性。通过进一步分析小波方差图,确定了黄河宁-蒙河段年均流量具有18 a和31 a的主周期变化规律。对其结果进行小波系数过程线的检验,得到2站流量丰枯变化趋势,并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宁-蒙河段流量将处于偏枯期。流量变化的主要因素除了降水量减小和用水量增加外,水库的运行也起到关键作用。此成果可为黄河上游的水资源保护和预测及宁-蒙河段水沙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变化 小波分析 主周期 宁-蒙河段 黄河上游
原文传递
淤地坝“淤满”后的水沙效应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高海东 贾莲莲 +1 位作者 庞国伟 袁水龙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0-145,共6页
黄土高原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在减少黄河泥沙以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淤地坝"淤满"的极端条件下,关于其水沙效应变化及防治对策的研究还较少涉及。经分析,淤地坝"淤满"后:1)坝控范围内坡度... 黄土高原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在减少黄河泥沙以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在淤地坝"淤满"的极端条件下,关于其水沙效应变化及防治对策的研究还较少涉及。经分析,淤地坝"淤满"后:1)坝控范围内坡度降低,径流长度减少,沟道比降降低,而横断面由原来的"V"型沟道,演变为"U"型沟道;2)以关地沟4号坝为例,使用RUSLE计算,修建淤地坝前,坝控范围内平均每年土壤侵蚀模数为4 472 t/(km^2·a),淤满后,土壤侵蚀模数下降至4 019 t/(km^2·a),降幅约10%,"原地"减蚀作用显著,从修建至淤满阶段,拦沙作用巨大;3)淤地坝淤满后,坝地流速显著降低,从修建淤地坝前的0.83 m/s降至0.27 m/s,但坝体外坡的流速显著增加,特别是坡底,最大流速可达3.76 m/s;4)淤地坝淤满后,淤地坝"异地"减蚀作用会降低。基于上述变化,针对淤地坝淤满后的极端条件,本文提出如下防治对策:1)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溢洪道为主体,完善沟道排洪设施布设,提高支沟内以及支沟与主沟的连通度,提升排洪能力;2)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科学合理植树种草、修建梯田,加强坡面治理,减少坡面来水来沙,消耗和分散坡面来水侵蚀能量,降低坝地淤满后被损毁的风险;3)采取"截水沟和排水沟相结合,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做好坝体陡坡防治,提高坝体外边坡植被覆盖度。研究结果以期为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淤地坝 水沙变化 “异地效应”
下载PDF
基于遥感图像的黄河口近年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梦楚 胡春宏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选取1996年、2000年每年一期和2006年~2009年每年两期(汛期和非汛期)黄河口卫星图像,通过分类处理提取海岸线,求得研究区内陆地面积,对比各时段黄河口地区变化;并选取1996年~2009年利津水文站水沙资料进行分析,与岸线、面积变化进行... 选取1996年、2000年每年一期和2006年~2009年每年两期(汛期和非汛期)黄河口卫星图像,通过分类处理提取海岸线,求得研究区内陆地面积,对比各时段黄河口地区变化;并选取1996年~2009年利津水文站水沙资料进行分析,与岸线、面积变化进行对比。得出黄河口地区受到水沙条件变化影响较大,1996年~2000年,受黄河断流影响,滩区面积减小;小浪底水库投运后,调水调沙效果显著,2000年~2006年滩区面积明显增加,但总面积仍然小于1996年;2007年以后由于水沙量减少,面积有所减小。黄河口地区近年来呈侵蚀态势,今后对黄河口陆地蚀退的改善和治理仍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水沙变化 岸线 黄河口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茹河流域水沙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韩建纯 李鹏 +4 位作者 杨志 张祎 许垚涛 封扬帆 党小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190-4201,共12页
水沙关系不协调已成为制约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揭示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适应生态经济发展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以茹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K检验和Pettitt检验分析茹河流域1989—2019年水沙... 水沙关系不协调已成为制约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揭示径流量与输沙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适应生态经济发展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以茹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M-K检验和Pettitt检验分析茹河流域1989—2019年水沙变化趋势,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定量研究了降雨和人类活动对茹河流域径流量、输沙量变化的贡献率,通过随机森林回归分析探索了影响水沙变化的主控因子。结果表明:(1)茹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峰值对应情况良好,但在2012年之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呈现出明显分异,径流量逐渐增加,输沙量平稳减小。(2)茹河流域径流量突变点为1996年和2003年,输沙量突变点为1996年和2004年,影响期的两个阶段中,人类活动对径流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5.95%和77.52%,对输沙量的贡献率分别为78.31%和77.91%。(3)显著影响径流量的因子为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面积、草地面积和人口密度,显著影响输沙量的因子为植被覆盖度、水利环境投资占比、人口密度和工业总产值。(4)农作物播种面积和耕地面积的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均呈显著正相关,草地面积和人口密度对径流量响应关系为显著负相关;植被覆盖度、水利环境投资占比、工业总产值等因子与输沙量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人类活动对水沙变化的影响复杂多变,仅在单因子作用情况下对径流量与输沙量的作用易受到限制,现阶段水土流失治理需要结合经济—生态—社会等因素进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变化 人类活动 随机森林回归
下载PDF
汉江下游“一江三河”平原河网IHA区域分布特征
16
作者 吴可怡 张翔 +2 位作者 李芊芊 闫少锋 李天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95,共9页
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造成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会带来水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不同区域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各不相同,在区域生态流量的管理中需考虑不同区域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评估水文情势改变对当地水生态系统的影... 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造成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会带来水生态系统的变化。由于不同区域的河流水文情势改变各不相同,在区域生态流量的管理中需考虑不同区域河流水文情势变化特征,评估水文情势改变对当地水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实施具有区域针对性的生态流量管理措施。以汉江下游干流-汉北河-天门河-府澴河区域(“一江三河”地区)为研究区,选取汉江下游干流皇庄、沙洋、仙桃站,“三河”地区隔蒲潭、天门、应城站共6个水文站的长序列日平均流量,分别分析径流突变情况,采用水文变化指标变动范围法(IHA-RVA)比较区域内不同站点在径流突变前后的水文情势变化特征,并结合指标的生态学意义对研究区的生态流量调控提出建议。结果表明:①汉江下游干流于1990年发生径流突变,三河地区于2010年发生径流突变,突变后流量减小,枯水期延长;②研究区6个站点均存在径流变异前后的汛期水文指标变化过大的问题,可能对水生生物,尤其是产漂浮性卵的鱼类繁殖带来不利影响,导致水产资源减少;③汉江下游干流的水文指标正向变化远多于三河地区,中高度变化远少于三河地区,三河地区更多指标偏离适宜范围。研究成果对认识生态流量的区域性变化特征具有科学意义,可为生态流量的区域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径流突变 空间特征 生态流量 水文变化指标 变动范围法 汉江
下载PDF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阳 曹文洪 +4 位作者 谢刚 成晨 殷小琳 刘冰 张晓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11-2117,共7页
为探讨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径流产沙量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吕二沟、罗玉沟及其嵌套流域(桥子沟)等3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学、配对流域等方法定量分析了3个小流域不同研究时段内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 为探讨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覆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流域径流产沙量的影响,以黄土丘陵区吕二沟、罗玉沟及其嵌套流域(桥子沟)等3个小流域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学、配对流域等方法定量分析了3个小流域不同研究时段内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2∽2004年间,林地面积以1.07%/a的速率快速递增是吕二沟流域土地覆被变化的最明显特征,而罗玉沟流域在国家坡改梯工程影响下,坡耕地面积大幅减少,1986∽1995年间约73%坡耕地转化为梯田;结合配对流域法可知,土地覆被变化是导致流域径流和产沙减少的主要原因,在相同降雨条件下,径流深、泥沙量分别减少43.76%和35.23%.流域年径流模数与年降水量和流域森林覆被率均呈指数关系,流域森林覆被率增加5%,径流模数可减少18.43%∽3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土地覆被变化 径流 产沙 配对流域法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河流同位素分布特征及径流变化 被引量:5
18
作者 孔娜 渠涛 +2 位作者 谭红兵 张文杰 张燕飞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8-954,共7页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聚宝盆",其中源于东昆仑山北坡的河流不但是盐湖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源,也是工农业发展不可替代的水资源。通过对东昆仑山北坡汇入柴达木盆地各大河流的取样,分析其同位素特征和20多年来的径... 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聚宝盆",其中源于东昆仑山北坡的河流不但是盐湖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源,也是工农业发展不可替代的水资源。通过对东昆仑山北坡汇入柴达木盆地各大河流的取样,分析其同位素特征和20多年来的径流量变化。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域降水增加、源区雪冰融水增加、空气湿度增大,同时灌溉、水库蓄水等人为作用对河流径流造成了一定影响。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受全球变暖的总体影响,伴随着降水、雪冰融水的增加,河流径流量增大的同时引起湖泊水位上升。仅从河流径流变化趋势分析,未来补给柴达木盆地的水量会增加,这对于保障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资源的供给是有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同位素 径流变化 柴达木盆地
原文传递
退耕背景下北洛河上游水沙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二佳 张晓萍 +1 位作者 谢名礼 陈妮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3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探明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水沙响应问题,以1980—2009年期间植被重建规模较大的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域,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和Pettit突变检验法,探讨径流输沙的变化趋势和跃变时间,同时结合气候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资料,对不同... 为探明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水沙响应问题,以1980—2009年期间植被重建规模较大的北洛河上游为研究区域,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和Pettit突变检验法,探讨径流输沙的变化趋势和跃变时间,同时结合气候和水土保持措施的资料,对不同时段的水沙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可以分为2段(1980—2002年和2003—2009年),年时间尺度上,后段较前段径流量减少0.32亿m3、输沙量减少0.29亿t,并且后段波动较前段小;2)在月时间尺度上,2个时段的月降水量与月均流量过程基本相同,月均流量和输沙率关系基本呈现8字形,但是变幅及变率不同;3)相对于1980—2002年,2003—2009年年均降雨量、降雨侵蚀力分别减少10.06%和10.28%,降水具有减少径流和输沙的潜在条件。剔除降雨的影响,林草措施的减水和减沙效应分别为41%和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水沙变化 时间动态 北洛河
下载PDF
秦淮河流域汛期气候变化及其对径流的潜在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虹 栾承梅 +1 位作者 吴炳娟 郝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0,共6页
采用小波分析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了1961~2013年秦淮河流域汛期气温和降水序列的趋势和周期变化特征以及2000~2013年流域汛期气温、降水及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秦淮河流域汛期气温和降水都呈上升趋势;... 采用小波分析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了1961~2013年秦淮河流域汛期气温和降水序列的趋势和周期变化特征以及2000~2013年流域汛期气温、降水及径流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0多年来秦淮河流域汛期气温和降水都呈上升趋势;但只有气温的M-K检测结果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汛期气温变化显著,而降水变化不显著。汛期气温存在5、9和15 a的变化周期,汛期降水存在10、14、24 a的变化周期。2000~2013年流域汛期气温、降水和径流呈上升趋势;但其M-K检验结果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近10 a来汛期气候变化不显著,且汛期径流变化也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淮河流域 汛期 气候变化 径流 趋势和周期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