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脏骤停生存链实施现状及预后因素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郑康 马青变 +2 位作者 王国兴 郑亚安 高炜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了解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中“生存链”的实施现状,比较实践与指南的差距,分析影响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抢救病例中发生心脏骤停并接受心肺复苏的成年患者进行分析,比较院内... 目的了解心脏骤停患者复苏中“生存链”的实施现状,比较实践与指南的差距,分析影响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抢救病例中发生心脏骤停并接受心肺复苏的成年患者进行分析,比较院内和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中“生存链”的实施情况和差异,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414例,男性69.8%,年龄(61.7±18.0)岁。院内组224例,院外组190例。导致心脏骤停的病因中心源性疾病占30%。所有患者中27.5%恢复自主循环,8.2%存活出院,3.1%脑功能分级为1-2级。院内组心脏骤停至医务人员接触时间小于5min的比例(99.1% vs.10.5%,P〈0.01)、目击者胸外按压的比例(100%vs.15.3%,P〈0.01)、心脏骤停后5min内开始胸外按压的比例(98.7%vs.11.1%,P〈0.01)和出现可除颤心律后5min内实施电复律的比例(87.5% vs. 12.5%,P〈0.01)均高于院外组;两组肾上腺素的使用率和剂量、持续昏迷患者目标温度管理的实施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院内组自主循环恢复比例(37.1%vs.16.3%,P〈0.01)、存活出院比例(31.0%vs.22.6%,P=0.002)和脑功能分级1-2级的比例(48.1%%0.0%,P=0.029)均高于院外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骤停地点为院内和初始心律为可除颤心律是自主循环恢复和存活出院的有利因素。男性和年龄〉65岁是自主循环恢复的不利因素。结论院外组急救人员到达时间晚、目击者胸外按压比例低、开始胸外按压和首次电复律时间晚、自主循环恢复后昏迷患者的目标温度管理实施比例极低是目前“生存链”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切实落实“生存链”的实施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存活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生存链 现状调查 自主循环恢复 生存率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后因素
原文传递
心搏骤停患者院前急救现状调查研究——基于郑州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转归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鲁利斌 张思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356-1362,共7页
目的分析郑州城区2016年9月10日至2017年9月9日院外心搏骤停患者(OHCA)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转归。方法来自郑州120中心承担的前瞻性观察研究项目。根据Utstein建议,2016年9月10日至2017年9月9日在48家急救站服务近500万人口的郑州院前急救... 目的分析郑州城区2016年9月10日至2017年9月9日院外心搏骤停患者(OHCA)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转归。方法来自郑州120中心承担的前瞻性观察研究项目。根据Utstein建议,2016年9月10日至2017年9月9日在48家急救站服务近500万人口的郑州院前急救体系救治的OHCA患者发病率、人口学特征和转归均得到了报告。结果在共4 317例OHCA案例中,有1 049例接受了心肺复苏(CPR),急救反应中位时间为480 s,四分位范围为372~610 s,年龄中位数为63岁,四分位范围为50~77岁,其中72.35%为男性。大多数事件发生在家中(61.39%),旁观者目击85.03%的事件发生,只有44例(4.19%)实施了旁观者CPR,无人在急救车到达前进行电除颤。大多数事件有1个推定的心源性因素(87.42%),只有21例(2.00%)患者呈现室颤或无脉性室速,仅有14例(1.33%)出现自主循环恢复,其中6例(0.57%)出院存活。结论 OHCA是郑州城区患者院外死亡主因,只有不到1%患者获得存活;OHCA患者救治成功率不佳,可通过对公众开展CPR培训,提高调度员快速识别及电话指导能力,缩短急救反应时间,设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综合措施来提高OHCA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搏骤停 流行病学 转归 生存链
下载PDF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概要 被引量:19
3
作者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编写组 徐峰 陈玉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05-1017,共13页
心脏骤停致死、致残率高,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充分认识现状、加强防治刻不容缓。2020年,中国七大地理区域经紧急医疗服务(EMS)接诊的院外心脏骤停(OHCA)发病率为97.1/10万,较以往有报道的部分地区数据(2... 心脏骤停致死、致残率高,是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充分认识现状、加强防治刻不容缓。2020年,中国七大地理区域经紧急医疗服务(EMS)接诊的院外心脏骤停(OHCA)发病率为97.1/10万,较以往有报道的部分地区数据(22.9/10万~80.6/10万)有明显上升趋势;患者存活出院率为1.2%,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为0.8%,近十年来改善不够明显。中国七大地理区域成人院内心脏骤停(IHCA)发病率为8.4‰,存活出院率为9.4%,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率为6.7%。心脏骤停救治生存链中的多个环节在中国的实施情况有一定改善,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如公众(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CPR)的比例有所增长(已达17.0%),公众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率仍不足0.1%,EMS反应中位时间较长(12 min)等。而且,多年来各地区数据采集欠规范,导致多项救治措施实施情况不明确。公众CPR普及率和AED配置数量在部分城市有所提高,但多数地区未有数据报道。AED布局的合理性及信息可及性也尚不理想。医护CPR培训和考核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中国心脏骤停发病负担重、救治效果欠佳,多年来虽取得一定进步,但仍亟需提高各界对心脏骤停防治的重视程度、积极推动心脏骤停数据规范化上报、做好高危患者筛查及预防、加强CPR公众教育和医护培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等,以切实降 低心脏骤停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生存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存活率 生存链 培训 自动体外除颤器 防治
下载PDF
深圳市院外心脏骤停流行病学特点及复苏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波 何晴 +2 位作者 朱虹 侯剑锋 周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分析深圳市院外心脏骤停(OHCA)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院前复苏成功的因素,探索本地区现阶段如何提高OHCA复苏成功率。方法: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的所有OHCA并行CPR的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深圳市院外心脏骤停(OHCA)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院前复苏成功的因素,探索本地区现阶段如何提高OHCA复苏成功率。方法: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深圳市急救中心调度的所有OHCA并行CPR的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发生年龄、性别、时间、地点、病因、急救反应时间、初始心律、有无目击者、目击者CPR、AED使用、院前高级生命支持情况等流行病学特征,分为复苏有效组和复苏无效组,比较OHCA院外生存链关键环节对两组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分析影响院前复苏成功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93例OHCA患者,男1385例(73.16%),女508例(26.84%),平均年龄(54.17±20.01)岁,复苏成功率为8.87%。OHCA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17-24点,以20-22点最甚,住宅发生率最高(66.77%),其次分别为娱乐场所(9.19%)、交通枢纽(7.03%)、工作场所(6.18%)、学校(4.07%)、体育场馆(1.64%)和公园(1.43%)等。OHCA病因主要为心源性疾病(39.51%),其次为创伤(9.09%)、呼吸系统(8.77%)等。OHCA初始心律表现为大多数是不可除颤心律(95.62%),OHCA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9.23±6.29)分,37.51%的OHCA有目击者,但目击者实施CPR及AED率仅为2.32%和0.63%。在OHCA院前高级生命支持中,肾上腺素使用率(52.4%)远高于气管插管率(10.99%)。与复苏无效组比较,院前ROSC组在平均年龄、OHCA发生地点、病因、初始心律、急救反应时间、目击者CPR及AED、肾上腺素的使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OHCA在流行病学上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点,院前复苏成功率的提高有赖于进一步完善院外生存链的各个关键环节,构筑全民急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STEIN模式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生存链 自主循环恢复 流行病学
下载PDF
2015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与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金晓胜 蔡文伟 +1 位作者 叶侃 张盖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226-229,共4页
自从美国 AHA 在1966年发布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以来,CPR 技术在全球成功抢救了成千上万的心脏骤停患者。经过50多年的发展,CPR 技术已经成为抢救心脏骤停和濒死患者的基本技术之一,对急诊急救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2000年 CPR 和 E... 自从美国 AHA 在1966年发布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以来,CPR 技术在全球成功抢救了成千上万的心脏骤停患者。经过50多年的发展,CPR 技术已经成为抢救心脏骤停和濒死患者的基本技术之一,对急诊急救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2000年 CPR 和 ECC 指南的发布:循证医学证据和全球专家的推荐意见成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有力支撑。因此,随着研究的进展,每5年更新的指南发布成为医学界关注要点。2015年10月 AHA 在《循环》杂志发布新的心肺复苏指南,新指南流程更加简化,提倡快速反应。将生存链划分为院内和院外,使救治机制更加灵活。确认了单人施救操作顺序,肯定高质量的 BLS 是 ACLS 的坚实基础,并且进一步强调 ACLS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笔者结合2010年版心肺复苏指南基础上对2015年新指南进行比较分析,熟悉和掌握心肺复苏指南新变化,使医务人员更好地掌握 CPR 技术,更加科学、有效地抢救心脏骤停的患者,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指南 心脏骤停 生存链 胸外按压 流程
原文传递
基于Utstein模式下秦皇岛地区院前心搏骤停患者生存链现状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洪伟 王耀辉 +4 位作者 孙伟 陈红 徐俊祥 张重阳 孟庆义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分析秦皇岛地区院前心搏骤停患者(CA)心肺复苏"生存链"实施现状,探索我国实际情况下如何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基于Utstein模式,收集2015-02-2017-09期间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急诊科、秦皇... 目的:分析秦皇岛地区院前心搏骤停患者(CA)心肺复苏"生存链"实施现状,探索我国实际情况下如何提高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基于Utstein模式,收集2015-02-2017-09期间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急诊科、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北戴河医院急诊科接诊的187例院前CA患者,分为复苏有效组和复苏无效组。比较两组患者院前心肺复苏(CPR)生存链的实施情况,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7例CA患者,男131例(70%),女56例(30%);平均年龄(63.30±16.12)岁,复苏成功率为32.08%。院前CA发生在住所(54.5%)、公共场所(26.7%)。院前CA原因主要为心源性疾病(40.6%),其次为创伤(24.1%)。78.6%的CA有目击者,但只有12.8%由目击者进行了现场CPR。14.4%的CA给予院前除颤,而院前气管插管率仅为11.2%。与复苏无效组比较,复苏有效组在目击者CPR(χ~2=23.270,P=0.000)、CA至专业CPR<5min(χ~2=27.770,P=0.000)、院前除颤(χ~2=4.459,P=0.035)、院前气管插管(χ~2=5.807,P=0.016)、院前肾上腺素使用(χ~2=7.039,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秦皇岛地区院前CA的复苏成功率不高,院前"生存链"中很多因素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生存链 院前急救 UTSTEIN模式
原文传递
心肺复苏领域三个热点问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承君 马永才 +3 位作者 黄天立 马哲 王莹莹 刘建秀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3期465-466,共2页
目的针对心肺复苏领域三个热点问题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旨在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方法总结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月通辽市医院收治的心肺复苏462例患者,针对CPR与除颤优先次序选择,院前、院内急救小组建设,生存链落实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探... 目的针对心肺复苏领域三个热点问题进行相关的临床研究,旨在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方法总结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月通辽市医院收治的心肺复苏462例患者,针对CPR与除颤优先次序选择,院前、院内急救小组建设,生存链落实情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结果 462例中154例恢复心搏时间是3~40 min;154例患者中97例恢复呼吸,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是10 min~48 h,97例心肺复苏(CPR)成功的患者中62例患者恢复意识,恢复时间是1~72 h。结论①心室颤动(VF)波形是CPR与除颤优先次序决定因素。②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小组建设,可提高心肺复苏效率。急救小组分工协作是CPR保证。③彻底落实生存链,是提高CPR成功率的关键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除颤 急救小组 生存链
原文传递
苏州与法国斯特拉斯堡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生存链质量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朱建良 刘励军 Phillips Sauder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比较我国苏州地区与法国斯特拉斯堡院外心脏骤停(CA)患者生存链具体环节完成质量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比较苏州地区十家综合性医院(苏州组)与法国斯特拉斯堡新民众医院(斯堡组)ICU收治的CA患者院前心肺复苏(... 目的比较我国苏州地区与法国斯特拉斯堡院外心脏骤停(CA)患者生存链具体环节完成质量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比较苏州地区十家综合性医院(苏州组)与法国斯特拉斯堡新民众医院(斯堡组)ICU收治的CA患者院前心肺复苏(CPR)质量,以及入住ICU后患者48h内,其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糖和体温等集束化治疗质量的差异。结果在院前急救环节的质量方面,斯堡组患者中44%接收了旁人实施心肺复苏,而苏州组中只有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斯堡组患者CA至CPR时间和CA至恢复自主循环(ROSC)时间中位数分别为5min和27min,而苏州组患者上述相关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15min和4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复苏后集束化治疗方面,斯堡组患者CA后6hPaCO2达标的比率(61%vs27%)和48h内的达标率(59%vs 29%)均明显高于苏州组(P〈0.01)。另外,斯堡组患者接受治疗性低温的比率(88%vs 57%)、达到目标温度的比率(84%vs13%)及低温达标率(44%vs7%)均明显高于苏州组(P均〈0.01)。结论苏州地区院外CA患者生存链总体质量明显低于西欧发达地区,尤其是院前急救质量差距最大,而院内低温治疗实施率和质量还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 心脏骤停(CA) 心肺复苏(CPR) 生存链 质量
下载PDF
生存链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力勇 王世祥 《创伤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468-471,共4页
本文通过回顾心肺复苏(CPR)生存链概念的建立,结合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CPR及心血管急救指南,重点论述五环生存链的作用,包括:(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急救系统;(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 本文通过回顾心肺复苏(CPR)生存链概念的建立,结合2010年美国心脏病协会CPR及心血管急救指南,重点论述五环生存链的作用,包括:(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急救系统;(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停搏后治疗。阐述了优化和持续改进生存链各环节对于提高心脏停搏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结局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停搏 心肺复苏 生存链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韶关市心脏骤停社会急救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光辉 王雁 +3 位作者 蒋源 张绮凌 林艺景 黄欣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60-561,570,共3页
目的:探讨以心脏骤停为主导的社会急救运行模式,为政府制定急救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推进落实一系列社会急救相关项目,包括实施急救优先调度系统(MPDS)、设立"急救体验屋"、推进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广泛... 目的:探讨以心脏骤停为主导的社会急救运行模式,为政府制定急救政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推进落实一系列社会急救相关项目,包括实施急救优先调度系统(MPDS)、设立"急救体验屋"、推进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仪(AED)配置、广泛开展心肺复苏+AED急救技能培训、组建急救志愿者队伍并实施志愿者调派与120指挥调度平台互联互通等,构建城市急救"生存链".结果: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公众急救培训,有效提升了城区居民急救知识普及率,达1.08%;应用MPDS成功指导抢救11名心脏骤停患者(其中有4人痊愈出院),指导4名孕妇在家顺利分娩;组建急救志愿者队伍,着力打通志愿者调派与120指挥调度平台互联互通,创新心脏骤停社会急救路径.结论:以心脏骤停为主导的社会急救模式,不仅有利于缩短心源性猝死(SCD)急救"空窗期",提高现场抢救成功率,而且有利于提升城市社会急救能力和水平,具有广泛的社会推广应用价值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社会急救模式 生存链
下载PDF
从新“生存链”透视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郑进 郑湘豫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年第7期395-397,共3页
生存链是国际急救医学领域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世界各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干和关键环节。本文从《2010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新修订的生存链视角,指出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并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我国急救... 生存链是国际急救医学领域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世界各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主干和关键环节。本文从《2010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新修订的生存链视角,指出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研究并解决好这些问题,对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存链 公民反应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