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为境况的“社会”:阿伦特论现代性与“局外人”
1
作者 沈垚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94,共38页
对犹太人问题的讨论,马克思、涂尔干、齐美尔都以各自的方式处理了他们的“犹太经验”,并将其呈现为一种社会学的客观立场。身处20世纪经历了整体性危机的西方社会,在经典理论家的“犹太命题”基础上,阿伦特为犹太人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对犹太人问题的讨论,马克思、涂尔干、齐美尔都以各自的方式处理了他们的“犹太经验”,并将其呈现为一种社会学的客观立场。身处20世纪经历了整体性危机的西方社会,在经典理论家的“犹太命题”基础上,阿伦特为犹太人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阿伦特发现,近代西欧犹太人既生活在“社会之中”,又生活在“社会之外”,“局外人”一词暗含的社会与经济属性才是对犹太人与社会关系的客观表述。本文首先对西方近代民族国家发展与犹太人解放这段历史展开论述,然后重点叙述“富有犹太人”和“犹太知识分子”这两个群体在近代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处境与地位,最后讨论社会理论传统中的犹太人问题,并在这一理论脉络中定位阿伦特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外人 社会 身体政治 同化 犹太性格
下载PDF
解决国王空位的宪法拟制——读《国王的两个身体》 被引量:2
2
作者 焦洪昌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0-178,共9页
英国古代的“国王二体”观念通过区分国王的“政治之体”和“自然之体”,维持了最高政治权力的合众性及永续性。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议会作为政治之体的代表,借助该观念论证其审判国王自然之体的合法性,避免出现王权空缺的政... 英国古代的“国王二体”观念通过区分国王的“政治之体”和“自然之体”,维持了最高政治权力的合众性及永续性。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议会作为政治之体的代表,借助该观念论证其审判国王自然之体的合法性,避免出现王权空缺的政治危机,在非常政治时期维护了英国的宪制传统。与同类政治思想相比,“国王二体”观念有助于安定宪制秩序,推动英国政制平稳走向君主立宪。19世纪末的日本明治宪法对于天皇地位的规定与“国王二体”观念具有功能结构上的相似性。20世纪初,日本宪法学者美浓部达吉在“天皇机关说”中也援引该观念,论证主权在于国家而非天皇,通过分离天皇的政治地位和自然人人格,强化了明治宪法的民主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之体 自然之体 英国君主立宪制 天皇机关说
原文传递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nd Cultural Linguistics 被引量:1
3
作者 Andreas Musolff 《Language and Semiotic Studies》 2015年第3期35-51,共17页
Metaphor use is characterised by conceptual variation that can be explained with reference to culture-specifi c discourse traditions.Cognitively oriented metaphor analyses that are interested in cultural relativity ha... Metaphor use is characterised by conceptual variation that can be explained with reference to culture-specifi c discourse traditions.Cognitively oriented metaphor analyses that are interested in cultural relativity have so far concentrated mainly on the production side of metaphors and their misunderstanding by ESL learners.This study,by contrast,focuses on variation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cross groups of ESL/EFL users from 31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backgrounds.Its data consist of a questionnaire survey,administered in 10 countries,which gave students the task of applying the metaphor of the"body politic"to one’s home nation.The results show systematic variation between four interpretation models for this metaphor,i.e.NATION AS GEOBODY,NATION AS FUNCTIONAL WHOLE,NATION AS PART OF SELF and NATION AS PART OF INTERNATIONAL/GLOBAL STRUCTURE,as well as some evidence of polemical and/or political elaboration.The two main versions,i.e.NATION AS GEOBODY and NATION AS FUNCTIONAL WHOLE,were represented across all cohorts but exhibited opposite frequency patterns across Chinese v.Western cohorts,with the former favouring GEOBODYbased,the latter functional interpretations.This fi nding provides evidence of culture-specifi c variation in metaphor interpretation(as well as in metaphor production),specifically with regard to the frequency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source concepts.Metaphor interpretation analysis can thus contribute to a cognitive metaphor analysis in general and especially to the"cultural linguistics"approach to metaph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dy politic cognitive linguistics cultural linguistics DISCOURSE 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as Lingua Franca INTERPRETATION METAPHOR METONYMY variation
原文传递
政治身体和身体政治——身体-国家话语的两条路径
4
作者 王晓雄 杨妤青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70-76,共7页
西方的身体-国家话语研究包含两条路径,分别是政治身体话语研究和身体政治话语研究。政治身体话语即以个人的身体构想国家,将国家想象成一个有机的身体。身体政治话语是指以国家的身体构想个体,用国家、政治的逻辑系统来约束、塑造个人... 西方的身体-国家话语研究包含两条路径,分别是政治身体话语研究和身体政治话语研究。政治身体话语即以个人的身体构想国家,将国家想象成一个有机的身体。身体政治话语是指以国家的身体构想个体,用国家、政治的逻辑系统来约束、塑造个人的身体。这两种话语体现了个人身体和政治身体的相互映射,有助于人们在话语层面理解国家认同的生产和个体生存空间的再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身体 身体政治 身体-国家话语
下载PDF
剪发易服的身体政治——红瑶身体装饰的文化表达研究之三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智明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0-85,共6页
身体装饰是身体的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特定群体的身体装饰的文化表达至少包含四个层面:社会身份标记、族群文化记忆的身体再现、个体情感和自我的经验表述、历史和身体政治的折射。就第四个层面而言,红瑶的身体及其装饰不是固... 身体装饰是身体的文化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个特定群体的身体装饰的文化表达至少包含四个层面:社会身份标记、族群文化记忆的身体再现、个体情感和自我的经验表述、历史和身体政治的折射。就第四个层面而言,红瑶的身体及其装饰不是固着不变的存在,其在近现代的生成和发展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过程,受到国家权力、历史与社会语境的规训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瑶 身体装饰 文化表达 身体政治
下载PDF
《科利奥兰纳斯》中的政治身体寓言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磊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77,共11页
在《科利奥兰纳斯》中,莎士比亚呈现了两个渊源悠久的政治身体寓言,其一是源出于古典作家的身体各器官反叛肚子的寓言,其二是源出于中世纪的以头作为身体之王的寓言,这两个寓言都揭示出剧中罗马政治的缺陷。莎士比亚还通过各类身体性的... 在《科利奥兰纳斯》中,莎士比亚呈现了两个渊源悠久的政治身体寓言,其一是源出于古典作家的身体各器官反叛肚子的寓言,其二是源出于中世纪的以头作为身体之王的寓言,这两个寓言都揭示出剧中罗马政治的缺陷。莎士比亚还通过各类身体性的譬喻将罗马呈现为一个分裂的、病态的政治身体,其中平民与贵族分裂,护民官成为统治平民的头,而科利奥兰纳斯又是危害罗马共和的一个生病的肢体。通过这些有关政治身体的书写,莎士比亚既与古典以至同时代的政治思想传统实现了互动,又表达了他独特的政治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利奥兰纳斯》 政治身体 “肚子的故事” “戴王冠的头”
原文传递
《和平的保卫者》中的医学与有机体论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卓然 《文化研究》 CSSCI 2017年第4期147-162,共16页
医学隐喻是西欧中世纪时期政治写作的流行方法,建立了政治共同体与身体的联系。中世纪初期大部分学者将头部视为最重要的部位,到13世纪与14世纪之交,以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心脏是身体最重要的部位,这种医学观念受到... 医学隐喻是西欧中世纪时期政治写作的流行方法,建立了政治共同体与身体的联系。中世纪初期大部分学者将头部视为最重要的部位,到13世纪与14世纪之交,以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心脏是身体最重要的部位,这种医学观念受到了亚里士多德生理学的影响。马西利乌斯在《和平的保卫者》一书中,完整论述了国家有机体论,详细阐述了心脏的功能职责,认为国家安宁,有合法的秩序才是有机体健康的表现,这些观点与医学知识直接相关。马西利乌斯有机体论中的立法权在民和反驳教权派的教权至上的主张,都应用到当时的实践中,成功为王权派辩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西利乌斯 《和平的保卫者》 有机体 心脏 亚里士多德
下载PDF
政治神学视域下的日本中世王权——祭司王与德治君主的属性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康昊 《古代文明(中英文)》 CSSCI 2022年第3期120-130,160,共12页
康托洛维茨所著《国王的两个身体》提出了国王二体的学说,对此后的历史学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中世的王权存在显著的复杂性,基于公武二元王权论或公家二元王权论的解读均不能恰当地剖析中世王权构成主体各自的复杂属性。本文从康氏... 康托洛维茨所著《国王的两个身体》提出了国王二体的学说,对此后的历史学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中世的王权存在显著的复杂性,基于公武二元王权论或公家二元王权论的解读均不能恰当地剖析中世王权构成主体各自的复杂属性。本文从康氏政治神学的视角出发,为日本王权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模型,将日本中世王权划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王权:祭司王和德治君主,中世的天皇、上皇、室町殿,都在这两种性质的复合下具备双重或多元性格,共同组成了中世王权的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王二体 政治神学 王权 日本中世
下载PDF
美学视角下的政治身体建构——兼论“感性分配”与身体解放的联系
9
作者 陈汉 《昭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35-41,共7页
在福柯等人的著作中,“政治身体”是理解政治观念与合法性变迁的重要概念。中世纪至近代以来的统治者利用多种视觉与艺术再现手段,诉诸崇高与神秘美学效果的营造,达成对臣民视觉经验和身体感受方式的控制,以期实现神圣化国家的统治目的... 在福柯等人的著作中,“政治身体”是理解政治观念与合法性变迁的重要概念。中世纪至近代以来的统治者利用多种视觉与艺术再现手段,诉诸崇高与神秘美学效果的营造,达成对臣民视觉经验和身体感受方式的控制,以期实现神圣化国家的统治目的。分析政治身体的美学建构方式,为解读政治与美学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向度。朗西埃从政治身体建构的美学机制中,挖掘出潜藏在身体美学中的政治解放潜能,通过打破感性的既有分配格局,赋予身体平等参与和分享审美经验的权利,从而消解和抵抗“治安”对身体的规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身体 美学建构 感性分配 身体美学
下载PDF
中国“身体政治”的研究旨趣及其启示
10
作者 王华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95-100,共6页
近年来,"身体政治"在国外的研究如火如荼。相比较于国外的研究趋势,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从历史文化、医疗生育与劳动生产等方面,对我国的身体政治的论著进行了一番梳理,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一些启示。毋庸置疑,在现代性的... 近年来,"身体政治"在国外的研究如火如荼。相比较于国外的研究趋势,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从历史文化、医疗生育与劳动生产等方面,对我国的身体政治的论著进行了一番梳理,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一些启示。毋庸置疑,在现代性的带动下,国内的身体政治研究必将呈现出丰富而多元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政治 研究旨趣 启示
下载PDF
舞蹈事件:在社会结构和性别表演中的身体实践——兼评舞蹈民族志《舞蹈与希腊北部的身体政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柳 《当代舞蹈艺术研究》 2021年第4期103-111,共9页
在表征危机的冲击下,“舞蹈”被视为一桩同权力、话语及社会治理难脱干系的“事件”。其中“身体转向”隐含的性别隐喻,也波及舞蹈民族志的理论实践。简·考恩(Jane K.Cowan)的这部围绕“身体政治”展开的舞蹈民族志,着力呈现性别... 在表征危机的冲击下,“舞蹈”被视为一桩同权力、话语及社会治理难脱干系的“事件”。其中“身体转向”隐含的性别隐喻,也波及舞蹈民族志的理论实践。简·考恩(Jane K.Cowan)的这部围绕“身体政治”展开的舞蹈民族志,着力呈现性别霸权在“舞蹈事件”中的微观运作,将舞蹈抽象的身体语言拉至充满张力的人世间,透过舞蹈互动中的亲密—压迫、释放—顺从等具身化技术,来体现周旋在性别表演中的权力网络。为凸显身体政治视域下舞蹈实践者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考恩借助几起“形散却神聚”的当地舞蹈事件,来展现这些质地各异的具身化实践何以不动声色地重建了地方生活,以及不同的舞蹈行动者如何在策略性的操演中,激活并更新那些不便言明的性别纪律、道德和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与希腊北部的身体政治》 身体政治 舞蹈事件 性别霸权 实践力
原文传递
双重视野下的王权——谈索尔兹伯里的约翰的《论政府原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盛翔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作为中世纪西欧卓越的政治论著,《论政府原理》忠实地反映了12世纪复兴的古典文化与中世纪神学的交融。王权是该书的中心议题之一,是理解作者索尔兹伯里的约翰的政治构想的关键。但因其二元的知识背景,约翰在限制和伸张王权之间面临理... 作为中世纪西欧卓越的政治论著,《论政府原理》忠实地反映了12世纪复兴的古典文化与中世纪神学的交融。王权是该书的中心议题之一,是理解作者索尔兹伯里的约翰的政治构想的关键。但因其二元的知识背景,约翰在限制和伸张王权之间面临理论困局,他在诛暴君问题上的矛盾态度历来困扰着学界。尽管如此,约翰还是成功地将古典政治思想纳入基督教语境,国王为共和国服务的古典共同体理念和基督教王权神授理念在书中完成了初步调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尔兹伯里的约翰 《论政府原理》 政治机体论 诛暴君
下载PDF
“圣人礼禁”与“身国同构”——《管子》身体政治论研究
13
作者 杨滢桐 刘耘华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7,17,共8页
《管子》的身体政治论以“身国同构”为基础,以天人感应为背景,以圣人身体为枢纽,以“圣人礼禁”为主要手段。“圣人礼禁”包括圣人祭祀祖先神明及宇宙的行为和具体政令。通过修炼,圣人将身体空间进行扩展以嵌入宇宙从而获得神圣性。在... 《管子》的身体政治论以“身国同构”为基础,以天人感应为背景,以圣人身体为枢纽,以“圣人礼禁”为主要手段。“圣人礼禁”包括圣人祭祀祖先神明及宇宙的行为和具体政令。通过修炼,圣人将身体空间进行扩展以嵌入宇宙从而获得神圣性。在此基础上,礼禁要求圣人增加身体在空间位置、外在形态等方面与宇宙的类同以获得更多政治权威。圣人建筑作为圣人身体空间的转喻也分享并累积了政治权威,所以礼禁要求圣人同时摹写宇宙与圣人建筑,获得权威的圣人身体成为政治摹写的对象。《管子》从身体思想衍生出政治理论并制定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回返地加强了圣人身体的权威。在这一过程中圣人身体表现为兼具躯体康健完备、精神自由通达与政治权威,展示了身体与宇宙互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禁 身国同构 身体政治 《管子》
下载PDF
社会法视角下的经济法探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志松 罗超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95-97,共3页
在"法律的社会化背景"之下,社会法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独立于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法域。经济法和社会法在社会本位、调节手段等多方面有着契合之处,针对中国经济法发展中所存在的国家本位倾向和权力干预扩张的特性... 在"法律的社会化背景"之下,社会法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独立于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法域。经济法和社会法在社会本位、调节手段等多方面有着契合之处,针对中国经济法发展中所存在的国家本位倾向和权力干预扩张的特性,社会法的社会本位思想及社会自治的调整手段等众多特点,对经济的发展无疑有着指导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法 社会本位 国家本位 权力干预
下载PDF
灭亡或是爆发——用身体政治解读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珊羽 《菏泽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4-48,共5页
莫里森擅长把身体意识和政治主题结合起来,以达到她关注黑人文化传统的目的。莫里森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写出了白人主流文化意识强加在黑人身上所带来的身体和精神的创伤,以及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下的生存困境。同时,蕴含在黑人群... 莫里森擅长把身体意识和政治主题结合起来,以达到她关注黑人文化传统的目的。莫里森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写出了白人主流文化意识强加在黑人身上所带来的身体和精神的创伤,以及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下的生存困境。同时,蕴含在黑人群体身体中抵御身体暴力的反抗力量也不容忽视。这种身体的力量和自我救赎有利于黑人主体性的构建和黑人性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政治意识 最蓝的眼睛 莫里森
下载PDF
劈开政治体:论《看不见的人》和《宠儿》中作为修辞的调解和冥想(英文)
16
作者 赫尔曼.比弗斯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6-32,共7页
本文将拉尔夫·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与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进行对读,不是将后者视为前者文化资本的产物,而是将两者置于一个对话关系之中加以审视,试图论证:莫里森同样运用了调解和冥想,以爵士乐演奏的形式,开拓了一条通... 本文将拉尔夫·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与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进行对读,不是将后者视为前者文化资本的产物,而是将两者置于一个对话关系之中加以审视,试图论证:莫里森同样运用了调解和冥想,以爵士乐演奏的形式,开拓了一条通向洗清奴隶制时期"梦想之罪"所必须的民族反思的新路径。为探求在动荡的美国政治体中得以康复的切实可行的形式,这两部小说都将调解与冥想并置,以此激发读者对社会凝聚力的诸多特征作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体 调解 冥想 修辞 社会凝聚力
原文传递
身体政治:国家权力与民国中山装的流行 被引量:32
17
作者 陈蕴茜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9-147,共9页
服装是人类文明发展以来重要的文化产物,是一整套文化的象征系统,它所反映的历史与时代精神是服装作为符号的本质内涵。中山装因由孙中山设计并率先穿着而得名,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推广孙中山崇拜而成为公务员制服。在国家权力的推广... 服装是人类文明发展以来重要的文化产物,是一整套文化的象征系统,它所反映的历史与时代精神是服装作为符号的本质内涵。中山装因由孙中山设计并率先穿着而得名,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推广孙中山崇拜而成为公务员制服。在国家权力的推广与影响之下,中山装在全国各地广为流行,逐渐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国服。中山装具有规训身体的重要政治功能,影响着人们的观念意识,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特别意义的服装,既体现出民族性,又具有现代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山装是时代的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国作为新兴民族国家力图通过推广国家服装重塑中国人的身体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装 国家权力 流行 身体政治
原文传递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运动身体理论 被引量:30
18
作者 熊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0-35,共6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运动的身体"(sporting body)为女性主义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并成为当代女性体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以女性运动身体理论为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对其理论渊源、形成过程、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首先追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运动的身体"(sporting body)为女性主义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并成为当代女性体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以女性运动身体理论为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对其理论渊源、形成过程、主要观点进行了论述。首先追溯了此理论建立的两大思想基础——女性主义身体观和身体社会学理论;其次从身体的社会建构、身体体现(embodiment)与解放、身体政治3个维度,阐释了女性主义对运动身体的揭示、解释和诠释;研究结果认为女性运动的身体既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也是女性解放的身体体现,但同时也受到"知识"、国家主义以及消费主义的监督、管理和控制。此理论为我们洞察、分析、揭示性别与身体、体育运动和社会制度之间的互动以及性别权力关系提供了分析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后结构主义 运动身体 身体体现 身体政治 性别权力
原文传递
莫里森早期小说中的身体政治意识与黑人女性主体建构 被引量:26
19
作者 应伟伟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52,共8页
莫里森早期三部小说的研究,大多从宏观的女性主义视角或回归黑人文化的角度出发谈及女性的主体建构,鲜有对作品中微观的女性的身体政治意识与主体建构关系的探讨,对三部作品的整体性剖析更是空缺。本文拟以作品中凸现的身体政治意识为... 莫里森早期三部小说的研究,大多从宏观的女性主义视角或回归黑人文化的角度出发谈及女性的主体建构,鲜有对作品中微观的女性的身体政治意识与主体建构关系的探讨,对三部作品的整体性剖析更是空缺。本文拟以作品中凸现的身体政治意识为切入点,通过分别聚焦三部小说里的重要女性对各自身体的政治性解读,阐述黑人女性如何在强势白人文化的压迫下、在黑人种族内部男性至上主义的误区里迷失主体,如何在反抗和内省中找寻主体、在死亡的涅槃中重建女性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身体政治 黑人女性 主体
原文传递
“身体”:中国政治思想建构的认知基础 被引量:15
20
作者 萧延中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8-144,共7页
从“政治认知”的视角入手,讨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之内在框架的基础要素。首先对“身体政治”作了较明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中国传统思想中“身体认知”的三个主要方面,最后讨论这种思维方式的认知效果和政治后果。“身体政治”的认... 从“政治认知”的视角入手,讨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之内在框架的基础要素。首先对“身体政治”作了较明确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阐述中国传统思想中“身体认知”的三个主要方面,最后讨论这种思维方式的认知效果和政治后果。“身体政治”的认知路径,一方面具有简化和直观的基本特征,以“身体”为基础,通过“感性移情”(empathy)方式去推论和说明那些抽象、宏观和复杂的问题,实际上缩短了思考的时间,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另一方面又具有强烈的“经验论”倾向,形成明显的“具体性思维方式”的特质。此种“中国思维”的思想脉络,与建基于契约论基础之上的现代政治理论相比,具有本质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 身体政治 政治认知 中国传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