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世纪初天津等四城市健身俱乐部发展方向构想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剑峰 高绪秀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3-66,共4页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对天津等四城市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21世纪初天津等四城市健身俱乐部的四个发展方向:俱乐部向大众化、多元化、网络化发展;俱乐部的活动内容趋于多样化、个性化,随意性...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对天津等四城市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21世纪初天津等四城市健身俱乐部的四个发展方向:俱乐部向大众化、多元化、网络化发展;俱乐部的活动内容趋于多样化、个性化,随意性强;专门的老年健身俱乐部;学校体育向健身俱乐部转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俱乐部 2l世纪初 发展方向
下载PDF
21世纪初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走向 被引量:8
2
作者 刘艳霞 《福建体育科技》 2001年第2期44-45,50,共3页
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对 2 1世纪初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走向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关键词 21世纪初 高校体育教学 改革 走向
下载PDF
21世纪初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原创性探索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晋 侯怀银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3年第2期72-81,共10页
21世纪初,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这表现在认知和体制两方面。但学科发展仍有一些不足:研究对象需进一步明确;专业话语需进一步延展;学科概念和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陈述方式需进一步特殊;研究方法需进一步规... 21世纪初,中国学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这表现在认知和体制两方面。但学科发展仍有一些不足:研究对象需进一步明确;专业话语需进一步延展;学科概念和体系需进一步完善;陈述方式需进一步特殊;研究方法需进一步规范。要解决上述问题,需以下列途径为"抓手":领域拓展:通过跨学科研究实现教育社会学"知识增殖";旨趣担当:通过本土化研究实现教育社会学"走出国门";实践关怀:通过扎根教育改革土壤实现教育社会学"应用情怀";目标锁定:通过减少重复研究实现教育社会学"学科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初 教育社会学 学科建设 原创性
下载PDF
试析当前社会阶层和谐
4
作者 罗华丽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年第4期5-7,共3页
社会阶层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应从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改革和创新上去探求社会阶层和谐的途经。主要包括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创新再分配制度;完善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基本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调作用等。
关键词 21世纪初 中国 社会阶层 社会和谐 社会政策
下载PDF
本世纪初我国大陆7级大震危险性研究
5
作者 李海华 沈繁銮 +2 位作者 吴德珍 袁锡文 王正尚 《华南地震》 2001年第2期1-8,共8页
地震大形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含边境)1999年已进入为期12年的相对平静幕,幕内可能发生3次7级地震,最大震级不超过7.2级。首发7级地震为2000年6月8日缅甸7级(位于中缅边境)。预计第二个7级地震危险... 地震大形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含边境)1999年已进入为期12年的相对平静幕,幕内可能发生3次7级地震,最大震级不超过7.2级。首发7级地震为2000年6月8日缅甸7级(位于中缅边境)。预计第二个7级地震危险时间在2005±0.5年。第三个在2008年前后。分析了我国主要地震区强震概率增益,给出了3个危险地点。未来3年即2001~2003年是相对安全时段,我国大陆不会发生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011~2020年可能进入新世纪第一个7级大地震相对活跃幕,预计该幕持续10年, 可发生10次7~7.6级大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中国大陆 地震危险性 地震气候 地震幕
下载PDF
世纪初女性话语表现的新维度
6
作者 西慧玲 《台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30-35,共6页
新世纪伊始,中国的女性创作呈现多姿多彩的话语表现形式,这既是对超性别写作理论的接受与发挥,也是女性写作走出传统女性主义阴影,向多元化、差异化、立体化转型的标志。在新的文化结构中,多角度、多视点地表现当代女性的起伏、多变、... 新世纪伊始,中国的女性创作呈现多姿多彩的话语表现形式,这既是对超性别写作理论的接受与发挥,也是女性写作走出传统女性主义阴影,向多元化、差异化、立体化转型的标志。在新的文化结构中,多角度、多视点地表现当代女性的起伏、多变、矛盾的主体位置,对悟解女性丰富的人生与流动的身份,无疑有着透视的作用。极富当代气息的新的话语表现,已为女性创作拓展了新的视野与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创作 女性话语 女性写作 现当代 传统女性 主义 呈现 立体化 维度 文化结构
下载PDF
挑战与应答:论21世纪初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
7
作者 张玉华 《函授教育(继续教育研究)》 2003年第6期59-61,共3页
21世纪初,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面临着诸多挑战:WTO的时代冲击、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就业形势严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向。针对这些挑战,尝试提出了若干条发展的策略:突出服务意识、加强成人高... 21世纪初,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面临着诸多挑战:WTO的时代冲击、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就业形势严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向。针对这些挑战,尝试提出了若干条发展的策略:突出服务意识、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注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积极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采取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并举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就业形势 终身教育体系 大众化 发展趋向 服务意识
原文传递
中国行政法治发展进程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3
8
作者 莫于川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16,共16页
中国行政法治在 2 1世纪初既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机遇 ,又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课题都亟待研究解决。 2 1世纪的中国行政法治将在一般论、主体论、行为论、救济论和部门论等方面获得更加积极而稳健的发展 ,呈现出民主化、科学化、... 中国行政法治在 2 1世纪初既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大机遇 ,又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课题都亟待研究解决。 2 1世纪的中国行政法治将在一般论、主体论、行为论、救济论和部门论等方面获得更加积极而稳健的发展 ,呈现出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的复合演进轨迹 ,这一进程将与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文化以及其他法律领域产生强烈深刻持久的交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行政法治 百年历程回顾 世纪初的机遇和挑战 21世纪发展趋势
下载PDF
新世纪以来国际主流艺术批评界对我国当代艺术的经典化 被引量:2
9
作者 段运冬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76 206,206,共8页
当代艺术是当下艺术创作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然而我国这个领域的艺术创作却是文化价值缺失的重灾区。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结构性矛盾,是需要给予重点关注的理论领域。为此,如何在一个传统大国复兴语境下,重建具有传统大国文化身份的,反应... 当代艺术是当下艺术创作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然而我国这个领域的艺术创作却是文化价值缺失的重灾区。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结构性矛盾,是需要给予重点关注的理论领域。为此,如何在一个传统大国复兴语境下,重建具有传统大国文化身份的,反应公众美好迷人生活的实验艺术,成为当下艺术创作的主流化诉求。论文认为中国当代艺术不应该仅仅体现于艺术媒介的多样化实践与探索之上(诸如观念艺术、混合媒介艺术等),而应扩容到更加广泛的艺术构成生态系统之中。其艺术范畴也不应限定在艺术媒介,而是扩容到更为广泛的形式、美学、文化方面。通过国际主流艺术批评界对中国当代实验艺术经典化的勘察,探索与构建中国当代实验艺术的新的文化价值,进而实现新文化价值与艺术创作的无缝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 国际主流批评界 经典化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我国音乐口述史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4期46-49,164,共5页
文章对我国21世纪以来有关"音乐口述史"研究的诸多成果进行梳理,从音乐口史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音乐口述个案研究、跨学科口述历史理论的研究,以及民族音乐学、非遗、流行音乐类的口述研究四个方面,对我国21世纪以来具有代... 文章对我国21世纪以来有关"音乐口述史"研究的诸多成果进行梳理,从音乐口史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音乐口述个案研究、跨学科口述历史理论的研究,以及民族音乐学、非遗、流行音乐类的口述研究四个方面,对我国21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音乐文献研究论著做一梳理。试图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对我国21世纪以来有关"音乐口述史"的学科建构与发展基本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理解其基本内容,掌握研究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地方音乐口述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音乐口述史 21世纪以来 综述
下载PDF
角色与功能:文化认同、主体建构与公共空间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希明 《闽江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57-62,共6页
身份问题和认同问题对于文化研究来说至关重要。21世纪初的台湾受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的双重夹击,因此造成了广大民众在思想认同上普遍存在的文化迷思。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的双重焦虑,台湾公共知识分子纷纷撰文,在公共领域展开... 身份问题和认同问题对于文化研究来说至关重要。21世纪初的台湾受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问题的双重夹击,因此造成了广大民众在思想认同上普遍存在的文化迷思。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问题的双重焦虑,台湾公共知识分子纷纷撰文,在公共领域展开了一场文化大论辩,呈现了台湾公共知识分子对于国族身份认同与试图重建文化主体性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区 公共场域 21世纪初 文化论争
下载PDF
21世纪以来中共上海发起组研究述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连生 《史志学刊》 2017年第5期87-92,共6页
中共上海发起组,是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在中共创建历史上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尤为关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拟从中共上海发起组名称、成立时间、参加者、成立背景与历史条件、历史地位与作用、与共产国际... 中共上海发起组,是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在中共创建历史上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尤为关注,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拟从中共上海发起组名称、成立时间、参加者、成立背景与历史条件、历史地位与作用、与共产国际关系等几个方面对近年的研究作一略述,以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上海发起组
下载PDF
从黑夜走向白昼——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诗歌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思敬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4-50,共7页
与19世纪80年代中期的女性主义诗歌写作相比,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诗歌淡化了性别对抗的色彩,诗歌的写作从漂浮的空中回到地面,诗歌的主体由女神、女巫、女先知还原到普通女人。诗人们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示了新一代女性的宽阔胸襟,通向精... 与19世纪80年代中期的女性主义诗歌写作相比,21世纪初的中国女性诗歌淡化了性别对抗的色彩,诗歌的写作从漂浮的空中回到地面,诗歌的主体由女神、女巫、女先知还原到普通女人。诗人们以深厚的人文关怀展示了新一代女性的宽阔胸襟,通向精神的灵性书写正在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纪初 性别 诗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