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察权配置基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韩成军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4-152,共9页
检察权需要进一步优化配置源于其宪法与宪政地位的张力。检察权优化配置是指立法机关在一国宪政框架内,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根据传统文化及社会公众领域内生的主观法权诉求,授权检察机关行使特定职权和职责的规范性活动。优化检察权配... 检察权需要进一步优化配置源于其宪法与宪政地位的张力。检察权优化配置是指立法机关在一国宪政框架内,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根据传统文化及社会公众领域内生的主观法权诉求,授权检察机关行使特定职权和职责的规范性活动。优化检察权配置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保障人权。优化检察权配置必须坚持合宪性、权力制约与监督、遵循司法规律、检察一体化、权力结构完整、权责统一以及法律保留等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权配置 概念 目标 宪政框架 基本原则
原文传递
检察权配置的制度环境探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成军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40,共7页
检察权需要进一步优化配置源于其宪法与宪政地位的张力。检察权配置是指立法机关在一国宪政框架内,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根据传统文化及社会公众领域内生的主观法权诉求,授权检察机关行使特定职权和职责的规范性活动。检察权配置的基本... 检察权需要进一步优化配置源于其宪法与宪政地位的张力。检察权配置是指立法机关在一国宪政框架内,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根据传统文化及社会公众领域内生的主观法权诉求,授权检察机关行使特定职权和职责的规范性活动。检察权配置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其终极目标是为了保障人权。检察权的配置必须考量其宪政制度、经济体制、文化传统及法治进程等相关环境因素。从力学的基本原理来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宪政框架下,权力运行不具有双向性,权力运行缺乏动态平衡,制动装置运转失灵,"润滑系统"——公民权利救济系统不完善。我国当前处于法治国进程中的"行政国家"阶段,属于"形式法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的范畴。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法治都将处于从"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转型过程当中,这一法治图景为我们科学、理性地配置公权力和公民权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权 检察权配置 宪政框架 制度环境
下载PDF
我国检察权配置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卓佳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当前检察权配置不足导致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乏力,审判活动监督弱化及公诉权嬴弱,不能实现权力制衡和诉讼效益。应重新配置检察权,加强职务犯罪侦查权,实现对公职人员遵守法律状况的刚性监督;完善侦查监督权,实现权力制衡;实行强制侦查行... 当前检察权配置不足导致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乏力,审判活动监督弱化及公诉权嬴弱,不能实现权力制衡和诉讼效益。应重新配置检察权,加强职务犯罪侦查权,实现对公职人员遵守法律状况的刚性监督;完善侦查监督权,实现权力制衡;实行强制侦查行为检察批准原则,保障公民法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权配置 重构原则 强化检察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