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永平铜矿下盘网脉状矿化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53
1
作者 倪培 田京辉 +3 位作者 朱筱婷 凌洪飞 蒋少涌 顾连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39-1346,共8页
永平块状硫化物矿床下盘脉状矿化的流体包裹体的温度介于220~400℃,原始流体盐度5.1~9.3wt.%NaCl。第一阶段脉状矿化形成于较低的温度范围(集中于220~320℃),此后流体温度逐渐升高,形成了第二阶段脉状矿化(240~400℃),最后流体温度... 永平块状硫化物矿床下盘脉状矿化的流体包裹体的温度介于220~400℃,原始流体盐度5.1~9.3wt.%NaCl。第一阶段脉状矿化形成于较低的温度范围(集中于220~320℃),此后流体温度逐渐升高,形成了第二阶段脉状矿化(240~400℃),最后流体温度稍微降低形成了第三阶段脉状矿化(290~370℃)。在演化过程中流体盐度也发生变化。形成第一脉状矿化时流体盐度较高(为6~9wt.%NaCl)。第二阶段脉状矿化时流体盐度变化不大(5.1~9.1wt%NaCl),但该阶段流体明显发生过沸晦作用,造成了端员组分的流体盐度分别为1.2~3.3 wt%NaCl 和41.2~45.5wt%NaCl。第三阶段矿化脉的形成时,流体的盐度有所降低(3.5~7.9wt%NaCl),也可见到局部的沸腾作用。三阶段脉状矿化脉石英流体包裹体的 Cl^-和SO^2的含量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明显增高,到第三阶段降低;Na^+、K^+从第一阶段到第二阶段明显增高,到第三阶段有所降低。三阶段脉状矿化中的流体包裹体中均含有微量的二氧化碳(CO_2)、硫化氢(H_2S)和氮气(N_2)等挥发组分,其中第二阶段脉状矿化中的挥发份相对其它两阶段脉较为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下盘脉状矿化 永平铜矿 江西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矿区花岗岩热液蚀变与岩石成因:矿物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34
2
作者 朱碧 蒋少涌 +3 位作者 丁昕 姜耀辉 倪培 顾连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00-1916,共17页
永平铜矿床是位于华南钱塘江—信江断裂坳陷带中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和少量石英斑岩脉,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内及接触带发育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铜钼钨多金属矿化。对岩体中黑云母的电子探针成分... 永平铜矿床是位于华南钱塘江—信江断裂坳陷带中的一个大型铜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体和少量石英斑岩脉,黑云母花岗岩岩体内及接触带发育斑岩型和矽卡岩型铜钼钨多金属矿化。对岩体中黑云母的电子探针成分分析表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具有富镁贫铁高钛的特点,Fe/(Fe+Mg)为0.21~0.33,TiO_2含量为2.12%~4.28%;而石英斑岩脉中黑云母更加富镁贫铁,Fe/(Fe+Mg)为0.10~0.15,TiO_2含量为2.43%~3.86%。黑云母的化学组成表明花岗质岩浆形成时的氧逸度很高,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他含铜花岗质岩体相吻合。永平花岗岩体遭受了较强的热液蚀变作用,部分黑云母蚀变为绿泥石。石英斑岩中绿泥石具有富铁贫镁低钛的特征(Fe/(Fe+Mg)=0.72~0.76;TiO_2=0.02%~0.06%),其形成温度为139~224℃。而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绿泥石相对贫铁富镁高钛(Fe/(Fe+Mg)=0.36~0.44;TiO_2=0.05%~0.36%),形成温度稍高,为229~346℃,与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获得的成矿温度(220~ 400℃)基本吻合。Sr-Nd-Hf 同位素综合研究表明,永平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具有变化较大且相对较高的ε_(Hf)(t)值(-0.1~-10.3)和ε_(Nd)(t)值(-5.83~-7.95),反映岩石具有明显的壳幔混合成因特征。而石英斑岩的ε_(Hf)(t)值(-8.4~-12.5)和ε_(Nd)(t)值(-9.93~-10.2)均稍低于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反映其形成过程中幔源物质贡献相对较小。永平岩体的地壳端元很可能就是该区中元古代基底地层重熔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平铜矿 花岗岩 壳幔混合 Sr-Nd—Hf同位素
下载PDF
永平铜矿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田京辉 倪培 范建国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4-27,共4页
江西永平铜矿床产于萍乡—乐平断裂拗陷带中 ,受中石炭统叶家湾组砂页岩和灰岩地层控制。流体包裹体和硫、铅同位素数据表明 ,成矿流体主体为海水 ,并可能有部分深源流体加入 ,盐度 w(Na Cl) eq=1.5 %~ 5 %。成矿作用可以分为 3个阶段 ... 江西永平铜矿床产于萍乡—乐平断裂拗陷带中 ,受中石炭统叶家湾组砂页岩和灰岩地层控制。流体包裹体和硫、铅同位素数据表明 ,成矿流体主体为海水 ,并可能有部分深源流体加入 ,盐度 w(Na Cl) eq=1.5 %~ 5 %。成矿作用可以分为 3个阶段 :在 2 2 0~ 35 0℃阶段形成层状矿体 ;在2 80~ 36 0℃阶段形成脉状矿体 ;在 180~ 30 0℃阶段形成后期混合岩中的硫化物 -石英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铜矿床 矿床地质 成矿作用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矿矽卡岩矿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田明君 李永刚 +2 位作者 万浩章 张宇 高婷婷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741-3758,共18页
永平铜矿含矿岩石主要为绿帘石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这种岩石类型是与斑岩体有关的矽卡岩铜矿的典型赋矿岩石。通过对这一主要赋矿矽卡岩的研究,我们发现石榴石生长分为两个阶段:(1)早期石榴石:主要分布在石榴石颗粒核部,XAdr=1.0,... 永平铜矿含矿岩石主要为绿帘石透辉石石榴石矽卡岩,这种岩石类型是与斑岩体有关的矽卡岩铜矿的典型赋矿岩石。通过对这一主要赋矿矽卡岩的研究,我们发现石榴石生长分为两个阶段:(1)早期石榴石:主要分布在石榴石颗粒核部,XAdr=1.0,主要以钙铁榴石为主,说明早期流体中可能含有较多的铁,是在较氧化条件下形成的;(2)晚期石榴石,沿石榴石裂隙重新成核或者在靠近流体通道的早期石榴石表面生长,出现震荡环带,XAdr=0.46~0.99,为钙铁-钙铝石榴石系列。石榴石发生变化的期间也形成新的矿物,如绿帘石、萤石、方解石和石英等。共存石榴石和绿帘石矿物中存在Fe3+-Al3+之间的替代,说明流体的氧逸度、组分浓度或aFe3+/aAl3+可能发生了变化。金属矿物也可能是在这一阶段形成的。永平铜矿矽卡岩从接触带到大理岩空间上有分带现象。从岩体到围岩的变化趋势为:石榴石含量减少,颜色存在红棕色-棕色-棕绿色-黄绿色-浅黄色的变化趋势;矿石品位降低,这与石榴石中Al2O3含量的变化较一致。我们认为这种变化是含矿热液对早期矽卡岩进行再交代改造的结果,表现为石榴石和绿帘石中Fe3+-Al3+含量的变化,并将Cu等金属沉淀下来。根据矽卡岩矿物的这些特征,在矿床勘探时,可依据棕色石榴石来追踪主矿体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平铜矿 石榴石 绿帘透辉石榴石矽卡岩 矿床分带 江西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矿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杜灵通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5年第1期4-11,共8页
永平铜矿产于断裂坳陷带中,明显受地层控制.从包裹体特征,硫、氢氧、铅同位素、稀土组成、黄铁矿中Fe、S的组成,围岩含矿性对比等结果可以看出,其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是火山喷流作用带来的深部物质.综合其它的成矿特征,得出永平铜矿的成... 永平铜矿产于断裂坳陷带中,明显受地层控制.从包裹体特征,硫、氢氧、铅同位素、稀土组成、黄铁矿中Fe、S的组成,围岩含矿性对比等结果可以看出,其成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是火山喷流作用带来的深部物质.综合其它的成矿特征,得出永平铜矿的成矿模式:海底火山喷流沉积~混合岩化、动力改造~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成因 包裹体 永平铜矿
下载PDF
永平铜矿海底火山热液沉积成矿作用的依据 被引量:12
6
作者 廖宗廷 刘金水 《铜业工程》 CAS 2003年第1期31-35,共5页
永平铜矿产于钱塘江~信江拗陷带中 ,主要受中石炭统叶家湾组沉积 -火山沉积岩所控制。矿体主要呈层状 ,与围岩呈整合接触 ,少数呈脉状 ,并穿切层状矿体。层状矿体见胶状、草莓状结构 ,层状、层纹状和条纹状构造 ;原生层状矿体的包裹体... 永平铜矿产于钱塘江~信江拗陷带中 ,主要受中石炭统叶家湾组沉积 -火山沉积岩所控制。矿体主要呈层状 ,与围岩呈整合接触 ,少数呈脉状 ,并穿切层状矿体。层状矿体见胶状、草莓状结构 ,层状、层纹状和条纹状构造 ;原生层状矿体的包裹体温度较低 ,为 10 0℃~ 2 17℃ ,改造矿体包裹体温度较高 ,为 2 0 0℃~ 340℃ ;层状矿体中的Co/Ni比值较小 ,为 1.38~ 1.4 6 ,改造矿体较大 ,为 2 .76~ - 32 .4 6 ;层状矿体的σ3 4 S‰为 - 0 .3~ +2 1.6 ,改造矿体的σ3 4 S‰为 +0 .4~ +4.3;铅同位素主要属正常铅 ,其模式年龄明显分为三个区间 ,分别对应于基底、原生层状矿体和印支 -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年龄 ,氢氧同位素与沉积 -火山热液沉积矿床类似。各种特征说明永平铜矿是沉积-火山热液沉积经后期构造、岩浆改造和叠加矿化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同类矿床的找矿方向是沿华力西断裂拗陷带并循石炭系地层找矿 ,同生断层、火山岩、硅质岩、层状矽卡岩、花岗岩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沉积 成矿作用 找矿标志 永平铜矿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矿石组构及成矿过程 被引量:10
7
作者 田明君 李永刚 +5 位作者 苗来成 张宇 高婷婷 郭敬辉 薛俊召 何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4-1938,共15页
江西永平铜矿床位于江山-绍兴断裂带南缘、北武夷山燕山早期岩浆岩与海西期-印支期信江断裂坳陷带接合带,是一个伴生S-W-Pb-Zn多矿种的层状铜矿床。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着矿区内晚古生代地层、燕山期岩浆岩及矿体的空间分布,即基底周潭群... 江西永平铜矿床位于江山-绍兴断裂带南缘、北武夷山燕山早期岩浆岩与海西期-印支期信江断裂坳陷带接合带,是一个伴生S-W-Pb-Zn多矿种的层状铜矿床。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着矿区内晚古生代地层、燕山期岩浆岩及矿体的空间分布,即基底周潭群逆冲推覆到晚古生界地层上,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沿逆冲推覆断面侵入,矿体呈层状产在矽卡岩化石炭系叶家湾组中。矿体围岩主要是石榴石矽卡岩、千枚状页岩及矽卡岩化大理岩。本文从矽卡岩分带、矿石组构等方面来刻画永平铜矿成矿精细过程。永平铜矿矿区的探采工程揭示,以火烧岗岩体为中心向外,蚀变矿物组合、石榴石颜色及矽卡岩的含矿性等表现出明显的分带规律,即从岩体到围岩有:石榴石→透辉石→硅灰石矽卡岩矿物分带;红色→棕色→绿色的石榴石颜色分带;矽卡岩含矿性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矿体主要在(红)棕色石榴石矽卡岩呈条带状或网脉状产出。矽卡岩型和变质砂页岩型矿石的矿石矿物组成均与硫化物-石英大脉(~10m)中矿石矿物组成相同或相似,均为黄铁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且生成顺序一致,说明矿区内不同类型的矿石是同一成矿热液体系在不同围岩类型及控矿构造中的产物。永平铜矿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石榴石、(磁)赤铁矿阶段、白钨矿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铅锌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等六个阶段,其中石榴石阶段形成矽卡岩分带,在该阶段晚期形成磁黄铁矿-铁闪石-(黄铜矿)-石英块状矿石;(磁)赤铁矿阶段发育磁铁矿、赤铁矿;白钨矿阶段形成白钨矿及少量黑钨矿;铁铜硫化物阶段是铜硫矿主要矿化阶段,形成块状及脉状黄铜矿矿石;铅锌硫化物阶段是成矿晚期阶段;碳酸盐阶段代表原生成矿过程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组构 矽卡岩分带 成矿过程 永平铜矿 华南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矿闪锌矿原位微量元素特征与矿床成因 被引量:1
8
作者 石得凤 李桂贤 +3 位作者 朱云 颜青 刘建平 孙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3-664,共12页
江西永平铜矿是钦杭成矿带东部重要的大型W-Mo-Cu多金属矿床,针对该矿床的深入细致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尚有不足,严重限制了对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过程的认识。本文采用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对矿体内广泛存在的闪锌矿进行微区原位微量... 江西永平铜矿是钦杭成矿带东部重要的大型W-Mo-Cu多金属矿床,针对该矿床的深入细致的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尚有不足,严重限制了对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过程的认识。本文采用LA-ICP-MS原位分析技术,对矿体内广泛存在的闪锌矿进行微区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分析,为矿床成因类型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和制约。研究结果表明,永平铜矿内的闪锌矿相对富集Fe、Mn、Cu、Cd元素,In、Co、Ni、Ga含量次之,Ag、Se、Pb、Bi、Te含量较低。其中Fe、Cd、Mn、In、Ag、Ni等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在闪锌矿内,而Cu、Pb、Bi则有类质同象和微粒包体两种赋存形式。闪锌矿的Cd/Fe值(0.033~0.20)、Cd/Mn值(0.62~4.15)和Zn/Cd值(多数小于250)揭示成矿过程与花岗质岩浆关系密切;闪锌矿的Fe元素含量(1.1%~9.4%)、Ga/Ge值(2.0~340.6)、Ga/In值(0.01~7.00)、Zn/Cd值(135.5~318)均指示闪锌矿形成于中温成矿条件(约208~289℃之间)。与国内多个典型矿床相比,永平铜矿闪锌矿微量元素含量较集中,这一特征明显不同于MVT型矿床;Fe、Cd元素含量明显低于SEDEX型和VMS型矿床,Fe、Mn、Ag、Co、Sb等元素的组成与矽卡岩型矿床高度吻合。永平铜矿应属于矽卡岩型矿床,闪锌矿Fe含量截然不同的2类矿石应该分别形成于石英-硫化物成矿期的早、晚2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微量元素 LA-ICP-MS 成矿条件 矿床成因 永平铜矿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矿区古构造应力场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4
9
作者 解国爱 王宗秀 +2 位作者 张庆龙 吕赟珊 邹旭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8-617,共10页
利用多重反演方法(Multiple Inverse Method,MIM)恢复永平铜矿多期古构造应力场,该方法可以划分形成断层擦痕的多个古构造应力期次。研究表明,永平矿区印支期以来至少受到3期古构造应力场作用,进而探讨了永平铜矿构造演化历史。第一期... 利用多重反演方法(Multiple Inverse Method,MIM)恢复永平铜矿多期古构造应力场,该方法可以划分形成断层擦痕的多个古构造应力期次。研究表明,永平矿区印支期以来至少受到3期古构造应力场作用,进而探讨了永平铜矿构造演化历史。第一期构造应力场为EW方向的近水平挤压,形成轴向近SN的褶皱,以及走向近南北的逆断层;第二期构造应力场为NW-SE方向近水平挤压,伴随着岩体的侵入,导致层间破碎带的矽卡岩化和矿体形成;第三期构造应力场为EW方向的再次挤压作用,造成控矿断层推覆距离加大,混合岩和矽卡岩破碎带向西逆冲推覆到晚古生代地层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构造应力场 永平铜矿 断层擦痕 多重反演方法
原文传递
江西永平铜矿含矿方解石C-O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安东 罗贤文 +3 位作者 刘颖 陈益平 赖冬蓉 张智博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29-333,共5页
江西永平铜矿床是位于钦-杭金属成矿带东端的一个大型铜矿床,其成因类型长期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永平铜矿床后成矿阶段含矿方解石进行C-O同位素及XRD测试。结果表明,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其δ13CPDB值为-2.7‰^-3.8‰,平均值-... 江西永平铜矿床是位于钦-杭金属成矿带东端的一个大型铜矿床,其成因类型长期存在较大争议。通过对永平铜矿床后成矿阶段含矿方解石进行C-O同位素及XRD测试。结果表明,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其δ13CPDB值为-2.7‰^-3.8‰,平均值-3.3‰;δ18OSMOW值为16.4‰~17.9‰,平均值为17.2‰。该结果说明永平铜矿床后成矿阶段的碳来自于深部原生碳酸岩或幔源碳酸岩,海相碳酸盐岩几乎无贡献;氧同位素结果显示其可能经历了原生碳酸岩或幔源碳酸岩与硅酸盐岩高温交换作用。永平铜矿床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阶段石英+方解石±硫化物脉形成的温度为122℃左右。本研究成果为永平铜矿床的成因和后成矿阶段演化的流体特征提供了新的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平铜矿 方解石 C-O同位素 XRD 江西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矿火烧岗岩体中流体包裹体面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吕赟珊 朱筱婷 +1 位作者 蔡逸涛 解国爱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6-327,共12页
江西永平铜矿区的火烧岗岩体是燕山早期侵入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这一时期的岩浆热液活动对该区的成矿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花岗岩中流体包裹体面(FIP)的研究,可以揭示火烧岗岩体在侵位冷缺过程中受到的区域应力场变化及受应力控制的流体... 江西永平铜矿区的火烧岗岩体是燕山早期侵入的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这一时期的岩浆热液活动对该区的成矿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花岗岩中流体包裹体面(FIP)的研究,可以揭示火烧岗岩体在侵位冷缺过程中受到的区域应力场变化及受应力控制的流体运移和演化特征.流体包裹体面产状数据显示,火烧岗岩体中FIP主要发育NEE向和NW向两个优势方位,且两组方向FIP的倾角近于直立,其中NEE向FIP的形成早于NW向,推断火烧岗岩体在侵位过程中先后受到NNW向的水平拉张构造应力场和NW向的挤压构造应力场.相对应的构造事件为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之下俯冲造成大陆腹地发生从局部拉张到挤压的构造转换.显微测温数据表明,两期FIP中的流体包裹体主要类型都为NaCl-H2O-CO2(N2)包裹体,少部分为NaCl-H2O包裹体,流体演化的总体趋势为早期高温度、高盐度、低密度型流体向晚期低温度、低盐度、高密度型流体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岗岩体 流体包裹体面 构造应力场 永平铜矿
下载PDF
永平天排山铜硫矿成因的认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远震 《铜业工程》 CAS 2007年第4期10-12,共3页
永平铜硫矿床成因主要有矽卡岩成矿说和沉积-改造两种说法。通过对这2种成矿说法对比,结合生产实践,加以分析,提出观点。
关键词 永平天排山 铜硫矿床 矽卡岩 沉积改造 成因
下载PDF
江西永平铜矿金属矿物化学成份及矿物包体特征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学书 《江西地质》 1997年第2期40-48,共9页
永平铜矿黄铁矿、黄铜矿的化学成份特征以及矿物测温和石英包体成份分析特征表明成矿经历了一个较低温度阶段,但所反映的后期成矿作用的改造特征也非常明显,特征是闪锌矿,其化学成份具明显的后期改造成矿特征,是岩浆热作用的产物。... 永平铜矿黄铁矿、黄铜矿的化学成份特征以及矿物测温和石英包体成份分析特征表明成矿经历了一个较低温度阶段,但所反映的后期成矿作用的改造特征也非常明显,特征是闪锌矿,其化学成份具明显的后期改造成矿特征,是岩浆热作用的产物。黄铁矿的同生成矿较为明显,闪锌矿的后期改造成矿特征更为明显,而黄铜矿具有明显的沉积改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物 化学成份 铜矿床 矿物包体
下载PDF
论永平铜矿区“层状矽卡岩”成因及与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宗廷 《上海地质》 1990年第4期55-61,共7页
永平铜矿产于中石炭统地层中,是一大型的海底火山热液沉积经后期构造、岩浆改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区产出“层状矽卡岩”,其规模远大于岩浆侵入体,与围岩整合产出。本文的研究表明:“层状矽卡岩”并非侵入体与碳酸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 永平铜矿产于中石炭统地层中,是一大型的海底火山热液沉积经后期构造、岩浆改造的块状硫化物矿床。矿区产出“层状矽卡岩”,其规模远大于岩浆侵入体,与围岩整合产出。本文的研究表明:“层状矽卡岩”并非侵入体与碳酸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的产物,而是沉积—火山沉积经后期改造形成的。“层状矽卡岩”与矿体在空间上共存,时间上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层状矽卡岩”对矿化起了进一步富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层状矽卡岩 块状硫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