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5年在宁夏灌区春玉米-水稻-春玉米轮作体系下,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0(S0)、2.25(S1)、3.75(S2)、5.25(S3)和6.75 t hm-2(S4)5个秸秆还田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量对前两年作物产量无明显影响,持续还...2013~2015年在宁夏灌区春玉米-水稻-春玉米轮作体系下,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0(S0)、2.25(S1)、3.75(S2)、5.25(S3)和6.75 t hm-2(S4)5个秸秆还田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量对前两年作物产量无明显影响,持续还田3年才有显著的增产效果,S3处理最佳。秸秆还田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其随着还田量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秸秆还田量对2014年水稻种植前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其它不同时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影响不大。秸秆还田对年际间土壤有机质提升并不呈叠加效应,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不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同步增加,通常在S2或S3处理下最高。水稻季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C/N比调节。各季作物产量与秸秆还田量都服从二次曲线关系(R2=0.602~0.880)。因此,在宁夏灌区年际间水旱轮作体系中,合理的秸秆还田量应控制在3.75~5.25 t hm-2之间,以达到作物增产和土壤培肥的双重目标。展开更多
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施氮严重过量现象,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施氮(N300)、优化施氮(N240)和不施氮(N0)对水稻不同生育期CO_2、CH_4和N_2O通量以及稻田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施氮严重过量现象,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施氮(N300)、优化施氮(N240)和不施氮(N0)对水稻不同生育期CO_2、CH_4和N_2O通量以及稻田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排放主要在水稻灌浆和成熟期,CH_4排放主要发生在水稻孕穗期,而N_2O排放关键期在水稻的分蘖和拔节期。与N0处理相比,施氮能显著增加稻田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以及稻田GWP;常规施氮处理中CO_2、CH_4和N_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8 446.87、146.57 kg C·hm^(-2)和2.93 kg N·hm^(-2);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没有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内稻田CO_2排放,但使灌区稻田CH_4和N_2O排放分别显著降低了24.42%和36.28%。总的来看,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使宁夏引黄灌区稻田GWP显著降低了26.70%。未来应结合土壤有机碳氮形态和含量变化以及土壤微生物技术,分析长期优化施氮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机制。展开更多
文摘2013~2015年在宁夏灌区春玉米-水稻-春玉米轮作体系下,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0(S0)、2.25(S1)、3.75(S2)、5.25(S3)和6.75 t hm-2(S4)5个秸秆还田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量对前两年作物产量无明显影响,持续还田3年才有显著的增产效果,S3处理最佳。秸秆还田降低了耕层土壤容重,其随着还田量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秸秆还田量对2014年水稻种植前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有显著影响,而对其它不同时期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影响不大。秸秆还田对年际间土壤有机质提升并不呈叠加效应,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也不随秸秆还田量增加而同步增加,通常在S2或S3处理下最高。水稻季秸秆还田有利于土壤C/N比调节。各季作物产量与秸秆还田量都服从二次曲线关系(R2=0.602~0.880)。因此,在宁夏灌区年际间水旱轮作体系中,合理的秸秆还田量应控制在3.75~5.25 t hm-2之间,以达到作物增产和土壤培肥的双重目标。
文摘针对宁夏引黄灌区稻田施氮严重过量现象,在宁夏引黄灌区的青铜峡稻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常规施氮(N300)、优化施氮(N240)和不施氮(N0)对水稻不同生育期CO_2、CH_4和N_2O通量以及稻田增温潜势(GWP)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排放主要在水稻灌浆和成熟期,CH_4排放主要发生在水稻孕穗期,而N_2O排放关键期在水稻的分蘖和拔节期。与N0处理相比,施氮能显著增加稻田CO_2、CH_4和N_2O排放通量以及稻田GWP;常规施氮处理中CO_2、CH_4和N_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18 446.87、146.57 kg C·hm^(-2)和2.93 kg N·hm^(-2);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没有显著增加水稻生育期内稻田CO_2排放,但使灌区稻田CH_4和N_2O排放分别显著降低了24.42%和36.28%。总的来看,为期一年的优化施氮使宁夏引黄灌区稻田GWP显著降低了26.70%。未来应结合土壤有机碳氮形态和含量变化以及土壤微生物技术,分析长期优化施氮对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