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ircon U-Pb SHRIMP dating for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Xiong’er Group: Constraints on the initial formation age of the cover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被引量:98
1
作者 ZHAOTaiping ZHAIMingguo +3 位作者 XIABin LIHuimin ZHANGYixing WANYushe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4年第23期2495-2502,共8页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Xiong'er Group occur widely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which mark the beginning of the cover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he age of the volcanic r...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Xiong'er Group occur widely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which mark the beginning of the cover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he age of the volcanic rocks is thus crucial to understand the tectonic regime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the Proterozoic age. Zircons from five volcanic rocks and intrusions were dated by U-Pb SHRIMP metho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Xiong'er Group formed in 1.80--1.75 Ga of Paleo-Proterozoic. Since the Xiong'er Group formed earlier than the Changcheng System, the earliest rocks in the Changcheng System is therefore assumed to be formed in 1.75 Ga. A thermal-tectonic event of ca. 1.84 Ga is indicated by new zircon U-Pb SHRIMP ag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The volcanic rocks of the Xiong'er Group thus represent the initial magmatism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breakup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Numerous inherited zircons in the volcanic rocks mainly formed in ~2.20 Ga, indicating that the source magma of the volcanic rocks may be derived from the ~2.20 Ga crust, or from a mantle magma with significant contamination of the ~2.20 Ga c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 火山岩 中国 矿物 克拉通地块 原生代
原文传递
华北陆块南部元古宙熊耳群火山岩的成因与构造环境:事实与争议 被引量:90
2
作者 赵太平 徐勇航 翟明国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1-206,共16页
位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形成于古元古代1.80~1.75Ga,以火山熔岩占绝对优势,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仅占地层总厚度的4.3%。熊耳群火山岩是华北陆块结晶基底形成后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火山活动产物,基岩出露面积约7000km2,地层厚度3... 位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形成于古元古代1.80~1.75Ga,以火山熔岩占绝对优势,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仅占地层总厚度的4.3%。熊耳群火山岩是华北陆块结晶基底形成后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火山活动产物,基岩出露面积约7000km2,地层厚度3000~7000m,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0%±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斜长石和辉石,几乎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其岩石化学成分的突出特点是高Fe,K,而低Al,Ca和Mg,火山岩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的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Nd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表明,这种地球化学特征是地幔源区遭受地壳组分改造及少量岩浆上升过程中的地壳混染造成的。熊耳群中的沉积岩主要分布在大古石组及马家河组。沉积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熊耳群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结合火山岩的结构、构造特征,表明火山喷发的主体环境是海相,经历了陆相到海相再到陆相的演变过程,即:伴随着裂谷的发育、地面沉降和海水的侵入,以及随着火山喷发的进行最后又高出海面暴露于地表的全过程。熊耳群形成后,海侵范围更广、海水逐渐加深,表明地壳逐步向更大的凹陷发展。熊耳群形成于夭折的三叉裂谷环境,其火山岩所具有的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是继承于受俯冲组分改造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源区。熊耳期岩浆活动在华北陆块广泛分布,除了陕西宝鸡附近及山西吕梁地区的火山岩,还广泛分布1.75Ga前后的基性岩墙群、A-型花岗岩以及比熊耳群稍晚的斜长岩、奥长环斑花岗岩等(1.75-1.70Ga)和碱性花岗岩类(~1.65Ga)。这些岩浆岩和熊耳群火山岩在源区性质、岩石成因及其形成的构造背景等方面,可能存在必然的联系。上述岩浆岩的发育,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 元古宙 熊耳群 成因 构造环境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缘熊耳群形成时代讨论 被引量:85
3
作者 赵太平 周美夫 +2 位作者 金成伟 关鸿 李惠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26-334,共9页
分布于豫、晋、陕 3省的熊耳群火山岩系不整合覆盖于太古界及下元古界结晶基底之上 ,其上被汝阳群、官道口群等陆源碎屑岩 碳酸盐岩地层不整合覆盖。已有的各种熊耳群年龄资料为 1 40~ 1 85Ga,故常认为其形成标志着中元古代的开始 ,... 分布于豫、晋、陕 3省的熊耳群火山岩系不整合覆盖于太古界及下元古界结晶基底之上 ,其上被汝阳群、官道口群等陆源碎屑岩 碳酸盐岩地层不整合覆盖。已有的各种熊耳群年龄资料为 1 40~ 1 85Ga,故常认为其形成标志着中元古代的开始 ,并将它与蓟县剖面的长城系对比。豫西熊耳山地区马家河组顶部的流纹斑岩和侵入于鸡蛋坪组的辉石闪长岩的单颗粒锆石U Pb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 (LP ICPMS)年龄表明 :熊耳群形成于古元古代1 75~ 1 95Ga ,早于长城系 ;火山喷发开始于 1 95Ga± ,中心可能在豫西的熊耳山或崤山地区 ,形成豫西崤山、熊耳山、外方山地区的许山组和鸡蛋坪组 ;大约在 1 85Ga± ,火山活动可能以崤山地区为中心呈三叉裂谷系分别向西、东和北 3个方向发展 ,形成覆盖全区的马家河组 ;末期 (1 75Ga± )可能仅在豫西地区形成次火山 侵入岩———辉石闪长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 熊耳群 火山岩 形成时代 LP-ICPMS 铀-铅法年龄测试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部熊耳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65
4
作者 金成伟 翟明国 +2 位作者 夏斌 周美夫 赵太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6-69,共14页
分布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火山岩由玄武质到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并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2%±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表明熊耳群火山岩... 分布于华北陆块南部的熊耳群火山岩由玄武质到流纹质火山岩组成,并以玄武安山岩、安山岩为主,次为英安-流纹岩,SiO2=62%±的岩石较少,显示双峰特点。中基性熔岩的主要造岩矿物是辉石和斜长石,没有角闪石和黑云母,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形成于相对无水的环境。岩石地球化学上的显著特点是,富K2O、FeO,低Al2O3、MgO、CaO;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如K、Rb、Ba)和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表现出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亲合性。文中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熊耳群火山岩具有岛弧型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原因是其地幔源区遭受俯冲带组分的改造,而岩浆在上升到地表的过程中混染地壳物质是次要的。基于熊耳群及下伏结晶基底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熊耳群形成于夭折的三叉裂谷环境,推断俯冲带组分的改造和富集事件发生在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大陆壳的形成和 拼贴过程中,由于洋壳和地壳物质再循环到上地幔中,使陆下岩石圈地幔源区富集LILE、LREE并亏损HFSE。熊耳期岩浆作用正是源于这样的保留有早期俯冲带组分改造特征的陆下岩石圈富集地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式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地幔源区混染 元古宙 熊耳群 华北陆块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古/中元古代界线和相关地质问题讨论 被引量:56
5
作者 赵太平 邓小芹 +3 位作者 胡国辉 周艳艳 彭澎 翟明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95-1508,共14页
从18到16亿年,全球构造格局、古地理环境及生物演化发生重要变革。就全球地质演化历史而言,结晶基底的形成标志着古元古代的结束,而稳定盖层的发育标志着中元古代的开始。在国际地层年表上,古元古代末期(18-16亿年)被称之为"固结纪"... 从18到16亿年,全球构造格局、古地理环境及生物演化发生重要变革。就全球地质演化历史而言,结晶基底的形成标志着古元古代的结束,而稳定盖层的发育标志着中元古代的开始。在国际地层年表上,古元古代末期(18-16亿年)被称之为"固结纪",古/中元古代的界线被划定在16亿年。在华北克拉通,一般认为"吕梁运动"是结晶基底最终形成的标志性构造-热事件,此后发育以长城系为代表的地台型沉积盖层。长期以来,我国地质界一直以长城系的沉积代表中元古代的开始,并将古/中元古代的界限置于18亿年,与国际地层年表相差2亿年,以至于在中外文献中对中国18-16亿年间的地质记录的表述方式混乱。究其原因,主要有:1华北克拉通基底的形成或最终克拉通化是以"吕梁运动"的结束为标志,结晶基底最晚期的变质年龄不晚于18亿年;2长城系的底界年龄(18亿年)一直缺乏可靠的数据,目前对华北克拉通范围内稳定盖层发育的起始时间及代表性沉积记录,尚无统一的认识;3对华北克拉通由基底形成到盖层的演化及构造体制转折的动力学过程等见解不一,也缺少精细的年代学制约。本文综述了华北克拉通尤其是南部地区18-16亿年岩浆-沉积记录的研究进展,就古/中元古代界线及相关地层对比和划分方案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亟需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作者认为:1华北克拉通18-16亿年的火山-沉积记录在其南部地区最广泛、最完整。其中,熊耳群火山岩系(18-17.5亿年),包括底部发育的河湖相砂岩-泥岩沉积——大古石组,早于蓟县剖面的长城群,是华北陆块结晶基底形成后最早的盖层沉积。2华北克拉通古/中元古代的分界年龄目前有2种选择:一是18亿年,即熊耳群火山岩系底部大古石组的起始沉积年龄;二是16亿年,将蓟县剖面长城系的高于庄组划归蓟县系,长城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古/中元古代界限 中元古代地层划分方案 长城系 熊耳群 高于庄组 大红峪组 大古石组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元古界底界年龄与盆地性质讨论 被引量:51
6
作者 乔秀夫 王彦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23-1637,共15页
国际地层委员会将中元古界底界界线年龄定为1600 Ma,1600~1400 Ma为Calymmian(盖层系),表示全球地台盖层形成时期.华北地台基底固结时间为1800Ma,固结后即进入伸展裂解作用时期,首先是山西吕梁山区、晋南中条山、豫西熊耳山区裂解发... 国际地层委员会将中元古界底界界线年龄定为1600 Ma,1600~1400 Ma为Calymmian(盖层系),表示全球地台盖层形成时期.华北地台基底固结时间为1800Ma,固结后即进入伸展裂解作用时期,首先是山西吕梁山区、晋南中条山、豫西熊耳山区裂解发展成三叉裂陷槽(Aulacogen).吕梁山区小两岭组火山岩形成年龄有1778±20 Ma(SHRIMP U Pb锆石)及1779±20 Ma(LA ICP MS U Pb锆石)两个数值;豫西熊耳群顶部马家河组和中部鸡蛋坪组及下部许山组火山岩年龄分别为1776±20 Ma、1791±20 Ma和1783±13 Ma(SHRIMP U Pb锆石),1776~1800Ma为火山岩的形成年龄;将1800Ma作为小两岭组与熊耳群两个火山岩组的底界年龄应当是合理的.吕梁山区的汉高山群为碎屑岩夹火山岩,代表吕梁陕豫三叉裂陷槽北支中的快速充填,与小两岭组为同时期沉积.汉高山群、大古石组(熊耳群底部沉积岩)为1800Ma裂解开始的盖层沉积,小两岭组火山岩、相关的辉绿岩墙及熊耳群火山岩均为裂解时期的岩浆作用产物.北京密云环斑花岗岩侵位时间为1700Ma,代表燕山太行山裂陷槽裂解的起始时间也即燕山地区长城系常州沟组底界年龄.北京密云地区环斑花岗岩风化壳上覆常州沟组年龄可确定为1650Ma,它不应被看作常州沟组最低层位的年龄,而是裂陷槽裂解后密云地区开始接受沉积的年龄,1700Ma、1650Ma代表常州沟组在不同地区的底界年龄,但均不等于长城系或中元古界的底界年龄.1600Ma为高于庄组底界年龄,即长城系与蓟县系的界线年龄,也是国际地层委员会中元古界的底界年龄.1600 Ma代表燕山太行山裂陷槽闭合的年龄,也是华北地台始自1800Ma伸展裂解作用的最终结束时期.1600Ma是新的陆表海盆地发展的起始时间,是重要的华北地台构造转换的时期.因此,1800与1600 Ma代表华北地台重大地质构造事件的年龄,具大区域构造意义,依据对前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裂陷槽 超大陆 中元古界 常州沟组 小两岭组 汉高山群 熊耳群1800 MA
下载PDF
华北地台南缘新元古代地层的新认识 被引量:42
7
作者 高林志 尹崇玉 王自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0-135,共6页
根据熊耳群顶部古风化壳的确立、汝阳群底部小沟背组下切河谷沉积特征、白草坪组大型具刺疑源类和洛峪口组宏观藻类的发现以及罗圈冰碛岩在地层柱中的对比位置,笔者对熊耳群之上至寒武系辛集组之下的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将其归入新元古... 根据熊耳群顶部古风化壳的确立、汝阳群底部小沟背组下切河谷沉积特征、白草坪组大型具刺疑源类和洛峪口组宏观藻类的发现以及罗圈冰碛岩在地层柱中的对比位置,笔者对熊耳群之上至寒武系辛集组之下的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将其归入新元古界(1000~570Ma),代表华北地台在Rodinia超大陆聚合-离散期的沉积记录(青白口系和震旦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耳群 下切河谷沉积 罗圈冰碛岩 新元古代 地层 华北地台
下载PDF
Age of the Miyun dyke swarm:Constraints on the maximum depositional age of the Changcheng System 被引量:42
8
作者 PENG Peng LIU Fu +1 位作者 ZHAI MingGuo GUO JingHu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CAS 201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A group of NE-trending(~30°)mafic dykes,termed Miyun swarm herein,are distributed around the Miyun Reservoir,northe China,and have individual widths of over 40 m,and lengths of up to 8000 m.Baddeleyite grains we... A group of NE-trending(~30°)mafic dykes,termed Miyun swarm herein,are distributed around the Miyun Reservoir,northe China,and have individual widths of over 40 m,and lengths of up to 8000 m.Baddeleyite grains were extracted from a~40 wide dyke.Using an isotope dilution thermal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these grains yield an average 207Pb/206Pb a of 1731±4 Ma(n=4;or 1731±1 Ma,n=3).Because this dyke is overlain unconformably by conglomerates of the Changzhoug Formation,the lowermost formation of the Changcheng Group,the maximum depositional age of this group is constrained to no earlier than 1731 Ma.This result also suggests that the Changcheng System,with the Changcheng Group as its standard stra graphic section,is younger than 1731 Ma.The Miyun dykes possibly have distinct petrogenesis from the subsequent anorth site-rapakivi intrusions(1730-1680 Ma),which are thought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opening of the Yan-Liao rift,where Changcheng Group was deposited.Thus it is reasonable to set the initial boundary of the Changchengian Period at 1730 Ma slightly youn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水库 长城系 年龄 岩墙 沉积 热电离质谱法 长城集团 谷物产量
原文传递
山西吕梁地区古元古界小两岭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9
9
作者 徐勇航 赵太平 +3 位作者 彭澎 翟明国 漆亮 罗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3-1132,共10页
山西吕梁地区古元古界小两岭组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之上,主要由玄武-安山岩、英安-流纹岩组成,SiO_2含量57%~63%的火山岩很少。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主、微... 山西吕梁地区古元古界小两岭组火山岩角度不整合于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之上,主要由玄武-安山岩、英安-流纹岩组成,SiO_2含量57%~63%的火山岩很少。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Ba、K等)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等)。主、微量元素及Nd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玄武-安山岩与英安-流纹岩为同源岩浆产物,成分间隙的产生由分离结晶作用导致;岛弧型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产生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地壳的混染,而是继承于受俯冲组分改造的岩石圈富集地幔。对小两岭组顶部流纹岩中的锆石进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年龄测试,表明火山岩形成于1779±20Ma (^(207)Pb/^(206)Pb)。通过对小两岭组火山岩与熊耳群火山岩的地层层位、岩相学、地球化学和Nd同位素特征的对比,以及年代学方面的证据,表明小两岭组火山岩与熊耳群火山岩相当,是同期岩浆活动在不同空间的产物,都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可能与地幔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两岭组 熊耳群 地球化学 古元古界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熊耳群火山岩系金银多金属矿床热水成矿作用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汉成 肖荣阁 +3 位作者 安国英 张龙 侯万荣 费虹彩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00-405,共6页
在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系地层内部,已发现金、银多金属矿床多处,但对其成因机制的解释,不同学者往往存在不同认识。笔者通过对已知矿床产出地质特征、成矿热水流体特征和来源以及矿化、蚀变围岩系统研究后提出熊耳期后火山热液是... 在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系地层内部,已发现金、银多金属矿床多处,但对其成因机制的解释,不同学者往往存在不同认识。笔者通过对已知矿床产出地质特征、成矿热水流体特征和来源以及矿化、蚀变围岩系统研究后提出熊耳期后火山热液是控制金、银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主要因素,成矿作用以热水流体的沉积、充填作用为主,主成矿期应为熊耳群火山活动后期等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耳群 火山岩系 裂谷 热水流体 成矿作用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部古元古界熊耳群大古石组碎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1
作者 徐勇航 赵太平 +1 位作者 张玉修 陈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6-326,I0001,共12页
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中条拗拉谷中广泛发育的古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是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后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火山活动产物,以火山熔岩占绝对优势,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主要分布在大古石组及马家河组,仅占地层总厚度的4.3%。... 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中条拗拉谷中广泛发育的古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是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后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火山活动产物,以火山熔岩占绝对优势,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主要分布在大古石组及马家河组,仅占地层总厚度的4.3%。本文从沉积学角度,探讨熊耳群火山岩的形成环境及其构造背景。底部大古石组碎屑岩主要由一套砂砾岩、砂岩和泥质岩组成。其岩相学特征表明大古石组自下而上的沉积相为河流相—湖泊相—河流相。自下而上对比大古石组剖面中碎屑岩的地球化学数据(Sr、Ga、V)及相应比值(Sr/Ba、Th/U、Zr/Rb),认为大古石组碎屑岩以陆相沉积(河流相和湖泊相)为主,但中后期伴有海侵作用。通过对其泥质岩的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大古石组碎屑岩主要来源于花岗质成分,但混有一定量的基性物质;源岩以太古宙地层为主,可能有古元古代地层的加入,经历了中等程度的风化作用,并快速堆积形成的。大古石组碎屑岩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代表了古元古代末华北克拉通伸展—裂解事件的开始;熊耳群火山岩则是在被动大陆边缘的裂谷环境发育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古元古代 熊耳群 大古石组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构造背景
下载PDF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白凤军 肖荣阁 刘国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35-342,共8页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顺层产出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密集平行排列,与围岩整合产出。矿化石英脉两侧呈条带状蚀变,钼矿化均伴随着钾长石化、强硅化和黄铁矿化,远离石英脉则蚀变减弱,矿化也随之减弱。石... 河南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顺层产出于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密集平行排列,与围岩整合产出。矿化石英脉两侧呈条带状蚀变,钼矿化均伴随着钾长石化、强硅化和黄铁矿化,远离石英脉则蚀变减弱,矿化也随之减弱。石英脉可以划分三期,早期无矿石英脉;中期石英脉含有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构成石英脉型矿石。晚期属于石英-碳酸盐细脉,无矿化。文章对三期石英脉分别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石英脉矿石和非矿石英脉稀土含量配分曲线及微量元素的差异反映成矿流体喷流结晶过程中发生了流体分异。成矿流体包裹体反映系高盐度富CO2的沸腾和不混溶流体成矿,成矿压力28×10^5-68×10^5Pa,属于低压浅成环境。测定了矿化石英脉的Ar/K年龄1352.95±27.06Ma。根据上述分析,认为嵩县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属于火山期后中高温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自火山岩浆热液,在火山口及火山机构附近沿火山岩层间裂隙充填交代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嵩县 熊耳群 钾长石石英脉 钼矿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缘熊耳期次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8
13
作者 庞振山 燕建设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04年第4期234-238,共5页
熊耳期次火山岩广泛分布于熊耳群火山岩及接近熊耳群底部的基底变质岩系中 ,活动时间贯穿整个熊耳期 ,以早期和晚期最为发育。次火山岩与围岩呈侵入接触 ,主要以岩脉 (墙 )、岩带、岩株、岩床等形态产出。岩石类型多样 ,包括超浅成 -浅... 熊耳期次火山岩广泛分布于熊耳群火山岩及接近熊耳群底部的基底变质岩系中 ,活动时间贯穿整个熊耳期 ,以早期和晚期最为发育。次火山岩与围岩呈侵入接触 ,主要以岩脉 (墙 )、岩带、岩株、岩床等形态产出。岩石类型多样 ,包括超浅成 -浅成的基性、中性、酸性岩石。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次火山岩富FeO 、K2 O而贫CaO、MgO、Al2 O3 ,为钾质岩系 ,具岛弧型火山岩的地球化学 ,不同岩性的次火山岩是由同源岩浆结晶分异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耳期 次火山岩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华北陆块南缘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部古元古界熊耳群中海绿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徐勇航 赵太平 陈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1-675,共5页
海绿石是一种富钾、富铁的含水层状铝硅酸盐矿物,一般形成于慢速、弱还原、较深水的环境中,在沉积学领域常被作为指示海相的矿物。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中条拗拉谷中广泛发育的古元古界熊耳群,是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后规模最大、涉... 海绿石是一种富钾、富铁的含水层状铝硅酸盐矿物,一般形成于慢速、弱还原、较深水的环境中,在沉积学领域常被作为指示海相的矿物。华北克拉通南部熊耳—中条拗拉谷中广泛发育的古元古界熊耳群,是华北克拉通结晶基底形成后规模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火山活动产物。该群以火山熔岩占绝对优势,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主要分布在大古石组及马家河组,仅占地层总厚度的4.3%。晋南垣曲地区的马家河组砂岩中发现原生的海绿石,为探讨熊耳群火山岩的形成环境提供依据。分析显示,熊耳群中的海绿石大部分K2O含量大于8%,具有高成熟度海绿石的特点。发育海绿石砂岩的元古宙地层和岩相学特征,反映其形成于高能的浅海环境,明显不同于现代海绿石的形成环境。华北克拉通南部在熊耳群早期就开始有海侵事件,随着熊耳—中条拗拉谷的发育,海侵作用增强。马家河组中原生海绿石的存在直接地指示了晋南地区在熊耳群晚期为海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熊耳群 海绿石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熊耳群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勇航 赵太平 +1 位作者 胡俊良 陈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2-609,共8页
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熊耳群中的硅质岩主要发育于马家河组沉积岩中,有少量与火山岩共生。通过分析硅质岩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把熊耳群硅质岩分为热水成因和非热水成因两类。热水成因硅质岩表现为低TiO2、MgO、Al2O3和∑REE含量,以... 华北陆块南部古元古代熊耳群中的硅质岩主要发育于马家河组沉积岩中,有少量与火山岩共生。通过分析硅质岩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把熊耳群硅质岩分为热水成因和非热水成因两类。热水成因硅质岩表现为低TiO2、MgO、Al2O3和∑REE含量,以及低的AI/(Al+Fe+Mn)比值的特征;其北美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分配模式平坦,但具有Ce负异常与Eu正异常,U/Th〉1,反映沉积速率快,受陆源物质的影响小。非热水成因的硅质岩的∑REE含量高,轻稀土富集(LaN/YbN=1.41~9.04),U/Th〈1,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大。熊耳群硅质岩的Cr/Th比值变化小,表明物源区成分比较单一;其与熊耳群火山岩具有相似的REE配分模式图和蛛网图,也说明物源为熊耳群的英安-流纹质火山岩和玄武-安山质火山岩的混合。硅质岩的Al2O3/(Al2O3+Fe2O3)比值为0.44~0.64、以及Ce/Ce^+(0.77—0.94)、LaN/CeN(1.18~1.47)的特征表明,熊耳群硅质岩主要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熊耳群硅质岩主要形成于海相、海陆交互相等环境。早在古元古代熊耳群时期,熊耳-中条拗拉谷发生强烈的扩张裂解作用,华北陆块南部遭受海水入侵,豫南有些地区已经处于海相环境,晋南垣曲有些地区处于海陆交互相环境,局部地区还处于陆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 熊耳群 硅质岩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嵩山地区熊耳群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谢良鲜 司荣军 +1 位作者 王世炎 马瑞申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4年第3期408-416,共9页
近年在河南省嵩山地区发现有熊耳群火山岩地层。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认为嵩山地区熊耳群火山岩主要为弱过铝质流纹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以高硅、高钾、过铝、贫钠、贫钙镁为特征;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 近年在河南省嵩山地区发现有熊耳群火山岩地层。通过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认为嵩山地区熊耳群火山岩主要为弱过铝质流纹岩,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钾玄岩系列,以高硅、高钾、过铝、贫钠、贫钙镁为特征;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分馏较为明显,Eu强烈负异常,Ce微弱负异常;富Ba而贫Sr,Rb,U,富Zr而贫Nb,Th,Hf,Ta;岩石属A型岩浆作用产物,形成于板内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嵩山地区 熊耳群火山岩 岩石学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河南省
下载PDF
华北板块南缘熊耳群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火山岩系列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太平 庄建敏 原振雷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6年第4期599-606,共8页
基于大量的岩相学和岩石化学资料,作者认为,熊耳群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橄榄玄粗岩、安粗岩、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其次为高钾玄武安山岩、橄榄粗安岩、高钾安山岩和高钾英安岩;火山岩系列主要为橄榄玄粗岩系,其次为高钾钙碱性岩... 基于大量的岩相学和岩石化学资料,作者认为,熊耳群火山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橄榄玄粗岩、安粗岩、粗面英安岩和流纹岩,其次为高钾玄武安山岩、橄榄粗安岩、高钾安山岩和高钾英安岩;火山岩系列主要为橄榄玄粗岩系,其次为高钾钙碱性岩系;熊耳群火山岩可能是大陆边缘弧弧后火山岩或碰撞后弧火山岩(或称滞后型弧火山岩)。同时,作者在文中列出了44个代表性火山岩样品的岩石化学资料和913个火山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耳群 火山岩 岩石化学 火山岩系列 华北板块
下载PDF
豫晋陕熊耳群沉积岩夹层特征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太平 原振雷 关保德 《河南地质》 1998年第4期261-272,共12页
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广泛分布于豫晋陕交界地带的华北板块南缘,时限为1850~1650Ma。通过火山熔岩中沉积岩夹层(砂岩、泥岩、硅质岩和碳酸盐岩等)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熊耳群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生成... 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广泛分布于豫晋陕交界地带的华北板块南缘,时限为1850~1650Ma。通过火山熔岩中沉积岩夹层(砂岩、泥岩、硅质岩和碳酸盐岩等)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熊耳群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生成的古地理环境是以陆相为主,晚期才有海水入侵,沉积了一些海相沉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耳群 沉积岩 夹层 古地理环境 沉积环境
下载PDF
华北南缘中元古代地层归属及大地构造演化: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微量元素的证据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淼 周洪瑞 张恒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7-1045,共19页
华北板块南缘中元古代沉积地层的时代归属以及区域古地理格局和构造演化等是近年来地质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豫西鲁山下汤地区的汝阳群云梦山组和黄连垛组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微量元素研究,获得云梦山组年龄最小(年轻)... 华北板块南缘中元古代沉积地层的时代归属以及区域古地理格局和构造演化等是近年来地质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豫西鲁山下汤地区的汝阳群云梦山组和黄连垛组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微量元素研究,获得云梦山组年龄最小(年轻)的一批碎屑锆石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658±63Ma,从而限定了汝阳群最早沉积年龄不早于1700Ma。结合洛峪群(上覆于汝阳群)上部洛峪口组近年的年代学标定(1611~1638Ma),将汝阳群-洛峪群的形成年代限定为1700~1600Ma,即中元古代长城纪的中晚期,对应于国际地质年表的固结纪。云梦山组与黄连垛组中碎屑锆石207Pb/206Pb年龄范围为1644~3179Ma,呈现1850Ma、2100Ma、2300Ma、2500Ma、2670Ma和2900Ma六个年龄峰值,对应于华北克拉通中太古代-古元古代重要的地质事件。云梦山组与黄连垛组分别以1850Ma峰值年龄段与2500Ma峰值年龄段的地质体为主要的物源区。根据云梦山组沉积组合性质及形成背景、熊耳群火山岩及其对应锆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熊耳群沉积岩夹层的沉积特征和盆地构造属性,综合分析认为熊耳群及其上覆的汝阳群形成于与"岛弧"共生的弧后盆地地区。并且根据云梦山组"同沉积锆石"具"岛弧"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云梦山组沉积时期附近的岛弧火山仍在持续活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南缘 云梦山组 黄连垛组 熊耳群 碎屑锆石 物源分析 大地构造演化
下载PDF
河南汝阳熊耳群古火山机构地质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0
20
作者 严海麒 赵五洲 云辉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00-305,共6页
河南豫西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广泛分布,且遭受多次构造活动、岩浆侵入及剥蚀的影响。在汝阳一带依据岩石中残留的原生构造、古断裂构造、岩石学和岩相学标志、岩层产状及地貌形态等特征识别出高水泉、关家、草立扒、十八盘、双园沟... 河南豫西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广泛分布,且遭受多次构造活动、岩浆侵入及剥蚀的影响。在汝阳一带依据岩石中残留的原生构造、古断裂构造、岩石学和岩相学标志、岩层产状及地貌形态等特征识别出高水泉、关家、草立扒、十八盘、双园沟等一系列古火山口。火山活动早期为NEE向裂隙式喷溢,中期演化为中心式喷发、伴有裂隙式喷发,晚期为中心式喷发。区域火山活动贯穿整个熊耳期,时间自NE向SW由早到晚。古火山口及受其控制的次火山岩为区域找矿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 熊耳群 古火山机构 找矿信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