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佤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川宇 杜凡 +3 位作者 汪健 郭淑萍 席赠濮 冷天鑫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2-49,共8页
沧源佤族自治县拥有142 820佤族人口,是云南省佤族分布最多的一个县。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和整理,以当地佤族人为向导,运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沧源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沧源佤族民间传统食用野生植物有105种,隶... 沧源佤族自治县拥有142 820佤族人口,是云南省佤族分布最多的一个县。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和整理,以当地佤族人为向导,运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方法对沧源野生食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沧源佤族民间传统食用野生植物有105种,隶属52科78属。根据民间的食用用途,当地民间野生食用植物可分为野生蔬菜、野果、调味品3种主要类型。其中可作为野生蔬菜食用的有69种,野果有34种,用于调料的植物有8种,野生食用植物以幼嫩枝叶(60.95%)和果类(39.05%)为主。佤族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在食物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源县 佤族 野生 食用植物 民族植物学 传统知识
下载PDF
云南佤族传统文化对蔬菜种质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邵桦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2,共7页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云南沧源县与西盟县传统蔬菜种质资源与佤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佤族常用蔬菜110种,隶属40科85属,其中栽培蔬菜60种,野生蔬菜50种。栽培蔬菜包括53个传统品种,36个引进品种。(2)1985–...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云南沧源县与西盟县传统蔬菜种质资源与佤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佤族常用蔬菜110种,隶属40科85属,其中栽培蔬菜60种,野生蔬菜50种。栽培蔬菜包括53个传统品种,36个引进品种。(2)1985–2015年来佤族种植蔬菜种类增多,但传统蔬菜种类呈下降趋势。(3)佤族传统文化从食用蔬菜部位多样性、饮食习惯、祖先情怀、"药食同源"及传统留种换种方式等方面对蔬菜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传承利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还对传统文化与传统蔬菜种质资源的丧失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加强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以促进当地传统蔬菜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蔬菜种质资源 佤族 云南
原文传递
佤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邵桦 杨京彪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0-1127,共8页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辅相成,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佤族在长期利用和管理当地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研究佤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 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辅相成,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佤族在长期利用和管理当地生物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研究佤族传统文化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用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佤族聚居人口最多的西盟佤族自治县与沧源佤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域,采用生态学和民族学方法调查了佤族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及相关传统文化。结果表明:佤族传统使用的野生植物十分丰富,是当地佤族形成传统饮食、医药、服饰、建筑文化的物质基础。基于自然崇拜形成的生态观、习惯法和节庆习俗可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地方政府在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保护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应用于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生物资源减少、保护意识薄弱、外来文化侵蚀等是文化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因素;地方社区将特色生物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的能力不足,制约了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亟需健全保护传统知识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政策和制度,建立传统知识数据库,加强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生物多样性 传统知识 佤族 云南 中国
原文传递
佤族的自然崇拜与生态保护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宝康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6-8,50,共4页
佤族自然崇拜主要有天地崇拜、山崇拜、水崇拜、石崇拜、火崇拜、树木崇拜、牛崇拜、狗崇拜、鸟崇拜等,佤族自然崇拜及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物的祭祀、禁忌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观,维持了佤族地区的生态平衡,对生态保护发挥了... 佤族自然崇拜主要有天地崇拜、山崇拜、水崇拜、石崇拜、火崇拜、树木崇拜、牛崇拜、狗崇拜、鸟崇拜等,佤族自然崇拜及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物的祭祀、禁忌活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观,维持了佤族地区的生态平衡,对生态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自然崇拜 生态保护 生态伦理观
下载PDF
佤族传统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运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祁永超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3-59,共7页
文化认同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认同,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用多民族文化精粹交融创生的中华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共识;因此,挖掘提炼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 文化认同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认同,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用多民族文化精粹交融创生的中华文化凝聚人心、汇聚共识;因此,挖掘提炼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以佤族为例,从挖掘、运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素材视角出发,探寻其传统文化资源的精神价值,并通过不去有意扩大或固化差异,塑造国民意识、尊重民族差异,强化国民共有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等途径,实现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佤族 传统文化资源 挖掘与运用
下载PDF
佤族木鼓文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宝康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3-26,共4页
佤族先民创制的木鼓在佤族传统社会生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不仅是通天的神器 ,也是被崇拜的神圣之物。佤族文化以木鼓舞为代表 ,再现了佤族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悲壮情景 ,传承了佤族人民自强不息。
关键词 佤族 木鼓 木鼓崇拜 木鼓舞
下载PDF
佤族医药的现状考察及发展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志红 郑进 +1 位作者 谢薇 何丹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5-17,共3页
佤族是我省的独有民族之一。对佤族医药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分析,提出了保护和发展佤族医药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佤族 佤族医药 现状 发展
下载PDF
佤族的中医体质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志红 谢薇 +1 位作者 肖芒 何丹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5-28,共4页
对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进行的佤族中医体质学现场调查,以及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展开的实地调查研究,得出沧源佤族的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多见的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与佤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劳作、饮... 对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进行的佤族中医体质学现场调查,以及采用人类学"田野调查法"展开的实地调查研究,得出沧源佤族的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多见的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与佤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劳作、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提出优化佤族体质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体质类型 调查
下载PDF
佤族原始宗教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宝康 周家瑜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49-52,共4页
佤族的原始宗教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关系,伦理道德中的不少内容都是由原始宗教中的信仰、禁忌所构成,伦理道德的维系和传承也大多由原始宗教中的神秘力量来控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今天,处理好佤族... 佤族的原始宗教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关系,伦理道德中的不少内容都是由原始宗教中的信仰、禁忌所构成,伦理道德的维系和传承也大多由原始宗教中的神秘力量来控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今天,处理好佤族原始宗教与建设现代伦理道德的关系,对弘扬佤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原始宗教 伦理道德
下载PDF
Inferring Human-elephant Coexistence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elephant Interactions in Nangunhe of Yunnan,China
10
作者 WANG Jiahui CHEN Ying +2 位作者 SUN Yakuan LYU Zhuoluo SHI K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363-376,共14页
Human-wildlife conflict(HWC)negatively impacts both humans and wildlife.Attitudes of local residents have been critical in promoting wildlife conservation.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wildlife conflict(HWC)negatively impacts both humans and wildlife.Attitudes of local residents have been critical in promoting wildlife conservation.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WC and identify influential factors on attitudes towards conservation to implement conservation strategies efficiently.This research focused on features of human-elephant interactions,while attitudes and values regarding the small population of Asian elephants(Elephas maximus)in Nangun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NNR),Yunnan,China.The total of 327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gathered around the area where Asian elephants were distributed.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among five predictor variables(‘Area’,‘Family size’,‘Annual income’,‘Quantity of family members in non-primary industries’and‘Experiencing loss or not’)and three response variables(‘Attitude towards elephants’,‘Perception of the values of elephants’and‘Attitude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The study area was densely forested with tea plants,rubber trees,corns and sugarcane.There,25.99%of respondents reported the experience of human-elephant conflict(HEC),with crop raiding and cash crop damages being the major conflict types.To demonstrate respect for elephants and to mitigate HEC,a unique custom called‘Giving tribute to elephants’was developed long ago.Respondents’township with an official annual festival of‘Giving Tribute to Elephants’(odds ratio(OR)=2.75,P=1.73×10^(-6))and higher annual income(OR=2.09,P=5.45×10^(-5))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forming a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elephants,whereas HEC itself have contributed to a more negative attitude(OR=0.50,P=3.29×10^(-3)).Therefore,we propose that:1)reducing human-elephant conflict by testing multiple mitigation measures and adopting the most effective one of them;2)enhancing local livelihood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ecotourism;and 3)preserving and developing the Wa 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n elephant(Elephas maximus) wa people human-elephant conflict COEXISTENCE Nangun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YUNNAN China
下载PDF
佤族同姓婚禁忌探析——以班奈村佤族同姓婚禁忌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秀兰 《保山师专学报》 2009年第3期15-18,共4页
"同姓不婚"是佤族一项重要的婚姻制度,同姓婚禁忌是佤族婚姻文化的重要内容,但佤族社会中却仍然存在同姓婚。以沧源县班奈村佤族同姓婚禁忌为例,分析了佤族同姓婚的含义以及同姓婚禁忌的根源、班奈村同姓婚个案及其相关仪式... "同姓不婚"是佤族一项重要的婚姻制度,同姓婚禁忌是佤族婚姻文化的重要内容,但佤族社会中却仍然存在同姓婚。以沧源县班奈村佤族同姓婚禁忌为例,分析了佤族同姓婚的含义以及同姓婚禁忌的根源、班奈村同姓婚个案及其相关仪式、班奈村同姓婚引起的亲属称谓调整,班奈村存在同姓婚的根本原因,并指出班奈佤族在其婚姻文化进程中遵循了自然选择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班奈 同姓婚 禁忌 亲属称谓 自然选择
下载PDF
近代佤族剽牛仪式变迁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强 卫林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59-62,共4页
通过对沧源县翁丁村佤族剽牛仪式的发生地进行实地调查,以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为背景,对佤族剽牛仪式从解放到现在形式、内容和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进行了全面考证、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剽牛仪式是佤族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活... 通过对沧源县翁丁村佤族剽牛仪式的发生地进行实地调查,以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相关理论为背景,对佤族剽牛仪式从解放到现在形式、内容和社会文化功能的变迁进行了全面考证、梳理和分析.研究表明:剽牛仪式是佤族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经济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教育功能正在被弱化;认同功能呈扩大的趋势;仪式是村民获取身心快乐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新时期,应认真研究佤族剽牛仪式的内涵和意义,充分整合利用长期积淀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使其为促进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佤族 剽牛 仪式 变迁 研究
下载PDF
勒宏地区的傣族和阿佤山区的佤族关系的历史变迁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金和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勒宏生活着傣族,阿佤山区生活着佤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佤族是阿佤山区最早的原住民。傣族继佤族之后从勐卯迁入勒宏。傣族移民进入勒宏初期,傣族移民和佤族土著之间维持着友好关系。后来,随着傣族的强盛,傣族开始统治佤族,傣族的长... 勒宏生活着傣族,阿佤山区生活着佤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佤族是阿佤山区最早的原住民。傣族继佤族之后从勐卯迁入勒宏。傣族移民进入勒宏初期,傣族移民和佤族土著之间维持着友好关系。后来,随着傣族的强盛,傣族开始统治佤族,傣族的长期统治对佤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佤族、拉祜族等民族无法忍受傣族土司的压迫和剥削,不断进行反抗。中国中央王朝的介入,使得傣族土司辖区被肢解。近代英国人的介入,使阿佤山走向分裂。傣族和这些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对后来勒宏的地缘政治和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宏 阿佤山区 傣族 佤族 拉祜族 民族关系 变迁
下载PDF
魔巴与佤族传统祭仪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娅玲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51-57,共7页
佤族在解决人神关系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宗教活动主持人——魔巴,宗教活动和魔巴两者相伴而生,如影随形,最集中、生动地反映了佤族传统文化的特质,具有多元和积极的社会文化功能。
关键词 佤族 魔巴 主要职能 传统祭仪 文化内涵
下载PDF
从佤族民间故事看女性民俗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宝康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1-64,共4页
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通过对佤族民间故事中所表现的女性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女性在环境、生活、物质文化创造、宗教活动、歌舞娱乐等方面作用的分析,揭示了佤族女性所创造的女性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 佤族 民间故事 女性 民俗
下载PDF
再论“班洪事件”的历史地位——纪念班洪抗英70周年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世琳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4-50,共7页
发生在1934年云南边地阿佤山区班洪佤族部落王地的"班洪事件",是以佤族人为先锋,各族边民和侨胞支援参与的曾震惊中外的一次自发的民众反帝爱国斗争。这场斗争,以英方的军事与外交的失败告终,充分表现了佤族人崇高的爱国赤子... 发生在1934年云南边地阿佤山区班洪佤族部落王地的"班洪事件",是以佤族人为先锋,各族边民和侨胞支援参与的曾震惊中外的一次自发的民众反帝爱国斗争。这场斗争,以英方的军事与外交的失败告终,充分表现了佤族人崇高的爱国赤子精神和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深厚凝聚力以及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意义重大。深化对这一"事件"历史地位的认识,对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与时俱进,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宏伟目标,以及反对国际霸权主义、恐怖主义仍是重要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洪事件 恐怖主义 历史地位 外交 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人民 佤族 纪念 斗争
下载PDF
佤族创世神话中的伦理道德观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国明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年第4期98-99,共2页
佤族的创世神话,蕴涵和展现了世人同宗,团结友爱;勤劳勇敢,为民造福;善恶有报,惩恶扬善和诚信友善,重义轻利等伦理道德观。研究佤族创世神话中的伦理道德观,对于弘扬佤民族精神,建设佤族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 佤族 创世神话 伦理道德观
下载PDF
黄佤森林崇拜的生态人类学解读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家瑜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6-9,共4页
用生态人类学的观点解读黄佤的森林崇拜,可以看到黄佤森林崇拜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态保护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对黄佤森林崇拜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进行挖掘和整理,能为解决当... 用生态人类学的观点解读黄佤的森林崇拜,可以看到黄佤森林崇拜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态保护意识起了重要作用。对黄佤森林崇拜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思想进行挖掘和整理,能为解决当今的生态问题提供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佤 森林崇拜 生态保护
下载PDF
论佤族的牛崇拜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宝康 《临沧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9-14,共6页
生活在澜沧江以西与萨尔温江以东的怒山山脉南段崇山峻岭之中的佤族,在社会生活中特别崇拜牛。牛崇拜是佤族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其崇拜祖先、重视农耕和祈求丰产的山地农耕民族文化的表现。
关键词 佤族 崇拜 原始宗教信仰 农耕 祖先 澜沧江 文化内涵 民族文化 社会生活 产物
下载PDF
边疆民族和谐关系建构中的小调适与大变迁--基于佤族猎人头习俗终结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方天建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76,共8页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族群众多而习俗各异,其中,佤族猎人头习俗尤具代表性。猎人头习俗,让部分地区的佤族既陷入内部的世仇纷争而导致发展受限,又加剧了其与周边族群关系的紧张与对抗。直至解放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及各族同胞的努力下,终于...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族群众多而习俗各异,其中,佤族猎人头习俗尤具代表性。猎人头习俗,让部分地区的佤族既陷入内部的世仇纷争而导致发展受限,又加剧了其与周边族群关系的紧张与对抗。直至解放初期,在党和人民政府及各族同胞的努力下,终于使其成为了历史的记忆。这不仅让佤区的族群关系实现了小调适带动大变迁的积极建构,亦为当下滇西南地区的繁荣稳定打下了牢固的民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 和谐关系 佤族 猎人头习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